; b. H+ M2 v9 H+ p. N

" b& n+ p0 W$ L( R0 N) F* D
沿着大陆架向海洋深处前进,就是海底了。这里有狭长绵延的高地,即海底山脉。海底山脉包括大洋中脊和海岭,在世界各大洋都有分布。世界大洋中脊全长约为6.4万千米,顶部水深大多在2000~3000米,高出海面的部分可形成岛屿。
淘金的意外之喜
1 x; k( u4 ^9 X& {4 U#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化学家佛里茨·哈勃和队员乘坐“流星”号科学考察船进入大西洋,开展淘金工作。在此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大西洋中部的某些海域有凸起的高地。佛里茨·哈勃对此展开了细致的科学考察,证明在大西洋的中部有一条上万千米长的巨大海底山脉。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海底世界的认识,让人们对海底山脉有了基本的了解。
9 a1 S8 W% F; S9 ~1 q4 {) i; X

连绵的海底山脉人们探索后发现,世界各大洋中都有蜿蜒起伏的海底山脉,这些山脉通常高出两侧海底3000~4000米,彼此连通,构成庞大的海底山脉系统。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被称为“中央海岭”,也称“大洋中脊”或“洋中脊”,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包括大西洋中脊、东太平洋海岭、印度洋中脊等。
大西洋中脊
" V* m1 @7 V- r 大西洋中脊从冰岛出发,沿大西洋南北轴线延伸,经克罗泽海台与西南印度洋脊相接,总体呈“S”形,长度约为1.6万千米,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大西洋中脊从海底起,一般高2000多米,某些部分高出海面,形成冰岛、亚速尔群岛等岛屿。
9 ]" ^/ ^; L) O0 R r 
大西洋中脊的裂谷冰岛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交汇处,紧贴北极圈。整个岛屿是一个碗状高地,四周是海岸山脉,中间是高原,总面积为10万多平方千米,是欧洲的第二大岛。这里有1/8的面积被冰川覆盖,同时分布着100多座火山,有世界上最多的温泉,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冰火之国”。不仅如此,冰岛还有世界著名的国家公园、冰川、蓝湖等风景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去游览观赏。
东太平洋海岭东太平洋海岭也称“东太平洋海隆”,是位于太平洋东部海底的一条巨大的海底山脉。它一直延伸到太平洋西南部,并且在靠近南极洲的位置与印度洋中脊相连,然后又向东北方向一直延伸到加利福尼亚湾。这条海岭两坡平缓,高出洋底2000~3000米,宽达数千千米,侧翼上有很多火山。
印度洋中脊 印度洋中脊位于印度洋中部,由3支洋脊构成。其西南分支在印度洋西部绕过非洲大陆与大西洋中脊相接;东南分支经东南部进入太平洋与东太平洋海岭相连;向北延伸的分支一直进入亚丁湾,与红海断裂和东非大裂谷相连。因为3支洋脊在印度洋中部交会在一起,所以印度洋中脊总体像平躺的巨大“Y”形。
大洋中脊特征中央裂谷和横向断裂是大洋中脊最为突出的特征。中央裂谷沿大洋中脊轴部纵向延伸,深1000~2000米,将大洋中脊纵向切开。横向断裂则是大洋中脊的另一类“伤痕”,与中央裂谷基本垂直,使大洋中脊在构造上间断分离。中央裂谷和横向断裂纵横交错,形成了大洋中脊表面起伏不平、岭谷相间的复杂地形。
& `- q+ u$ T/ k) L 
& L# ?! d }# ? o: ~3 z 大洋中脊轴部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中央裂谷则成为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带。但是,发生在这里的地震活动并不强烈,一般震源浅、震级小,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地震释放总能量的 5%;海底的火山活动通常不会出现像陆地上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只是有岩浆沿着裂缝向外缓慢溢流。从裂缝地带涌出的岩浆冷却后成为大洋中脊的一部分,逐渐演变成为新生的洋壳。
深入探索海底山脉
" Q; ?1 T7 l! C& }: v. a 人类虽然了解了海底山脉的分布,但对海底山脉的生物种群、自然资源等还所知甚少。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支持下,科学家们展开了“海洋山脉探索计划”,标志着人类对海底世界的探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科学家们使用载人潜艇及潜水机器人照相机技术,对阿拉斯加海岸外及新英格兰海岸外的海底世界进行深入探索,发现了大量的生物,包括鲨鱼、章鱼、珊瑚以及很多未知生物。根据科学家们的介绍,海底山脉附近浮游生物数量庞大,吸引了大量海洋动物,为海洋哺乳动物、鲨鱼、金枪鱼等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物圈。
2 Z8 R9 l$ ~4 U5 _) I' X0 k 
3 M$ ~/ C! H% l 大西洋小知识
: x# m3 }/ [! l8 x2 U* d# L+ ?) N! l
◆大西洋中脊的发现:1872 年,在“挑战者”号科考船对大西洋进行考察期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带领团队研究跨大西洋电报电缆的位置时,发现大西洋中央的海底高于其他部分,进而确认了大西洋中脊的存在。
$ n& Z/ i @9 v( R
◆世界大洋立体地貌图:1967—1969 年,美国拉蒙特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汇总了世界洋底的地貌资料,绘制了世界大洋立体地貌图,让人们能够更加形象地了解海底地貌。
1 D* H+ p2 [' A! M 本文来源:海洋探秘微信公众号
! T/ o& `. }- T( d 未来两天海洋环境预报
( P' a5 K6 x6 h7 h) ]+ |* R
预计明天,
. Y. A5 H1 X0 Q; |: j' f 渤海、黄海有0.6到1米的轻浪;
* e% f7 A e) Q! \. s% H6 l 东海东北部有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 ]1 U l" c# c
东海东南部、西北部有1.5到2.2米的中浪区;
# u* o `* m- t) {* E( N, H 东海西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有2到2.8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 k! f) t/ C8 r( i; V2 `2 H 南海西北部有1.5到2米的中浪;
, O" m, Q. `* Q Q1 x+ c
南海中部、南部有1.1到1.6米的轻浪到中浪;
( T6 l4 l3 m$ Z" Q 北部湾有0.8到1.2米的轻浪。
7 Y6 W, S) q2 }# i 预计后天,
) S$ i; h7 \5 }7 l* V2 R, E
东海东部的大浪区维持,并拓展至东海西部,浪高2到2.8米;
1 b6 I" d( ~# F; E* @8 a) }
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巴士海峡的大浪区维持,浪高2.3到3米。
' l: N" `+ r8 `3 D9 R

. C8 _( S# p+ V$ V& _ 2月6~10日西北太平洋海浪数值预报
7 f; i j# D, ]5 v6 m: k' ^
美丽海岛海域海况
) \* D' N0 Y/ \; B i' ^- a( K% i 预计明天,
! J; } m6 u5 e7 E' l 东山岛附近海域有2.1米的中浪,不适宜乘船出行;
* G$ \4 ]9 R0 ?) `7 n# Z 平潭岛、钓鱼岛、南澳岛附近海域有1.8~2米的中浪,嵊泗列岛、东极岛、普陀山、大陈岛、洞头岛、南麂岛、湄洲岛、万山群岛、川山群岛附近海域有1.3~1.6米的中浪,这些海岛较适宜乘船出行;
' I5 q1 P8 I1 ^! \5 v5 j. C( A5 V' V 我国其他各美丽海岛附近海域都是轻浪,海况不错,非常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 _$ S% L- R. b2 J
美丽海岛是指以下的35个海岛:
0 }; s `( M: ^% x" J( K4 I" _
觉华岛、长山群岛、菩提岛、长岛、刘公岛、灵山岛、秦山岛、连岛、崇明岛、嵊泗列岛、岱山岛、东极岛、普陀山、大陈岛、玉环岛、洞头岛、南麂岛、嵛山岛、三都岛、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钓鱼岛、南澳岛、万山群岛、川山群岛、海陵岛、南三岛、东海岛、涠洲岛、分界洲岛、蜈支洲岛、永兴岛、黄岩岛、永暑礁。
) G2 ~: b- R; K9 o1 R8 w
更多滨海旅游预报 尽在中国海洋预报
# v7 }; O3 |) c% Q
PC端可登录中国海洋预报网http://www.oceanguide.org.cn/IndexHome
/ l. y4 ]& k+ I/ O F
移动端可使用中国海洋预报微信小程序
4 D* J) A8 ^. y6 J& I
进入“中国海洋预报”微信小程序
% A1 Z' T9 H8 A8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