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量论文 -海洋监测技术规范解读-海洋工程测量通用规范

[复制链接]
8 Q9 J! o$ y; z* h& v+ c/ D" e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近年来,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监测技术规范给海洋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中科检测是中科院旗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可提供一系列海洋环境监测服务,并出具权威的海洋监测报告。以下是对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解读。

" p' f' O9 n1 T$ B% I4 ^2 `% Q

海洋监测技术规范适用范围:

- B# V! G5 t8 C! D6 h4 Y

本标准适用于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入海河流、直

! Q4 O2 c/ Y5 A: m

排海污染源及对近岸海域水环境影响、突发环境事件和专题监测方案制定、工作准备、监

- i4 L/ X9 b% D

测用船及安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 |1 h; d' c* [, t) V( o! U

海洋监测技术规范引用文件:

0 \5 p7 ^7 _& @" T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 L5 ?$ @( z5 H" F; n8 d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a+ D6 n3 f U5 `0 D+ X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d) G! V; c4 U' E5 k

GB 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 第 3 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 I+ z9 e; N! d* Q! r* x' S6 I2 n

GB 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 第 4 部分:海水分析

# u; b! P: B" Q' q

GB 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 第 5 部分:沉积物分析

* h: F' Z+ `: f; |" [

GB 17378.6 海洋监测规范 第 6 部分:生物体分析

4 p" w1 i6 n, i0 H

GB 17378.7 海洋监测规范 第 7 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 K# B8 Y4 V0 E" W7 q' ^

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 I, T* f% Y% n2 `7 t$ N1 ~: Z

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4 n. h2 h, T3 A' F1 L1 \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 Z. `, Y; Z& @0 D9 P+ p2 y

HJ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 d: `+ e# o8 ~3 ?1 _7 S# |

HJ/T 9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4 W# G$ D) ]1 r$ `. ^8 H" i

HJ 168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 A! {1 V, d, @% O$ V

HJ 442.2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 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

5 ?6 j: ?, ?' D6 J

HJ 442.3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三部分 近岸海域水质监测

" A: t$ j: r/ y/ u, U0 G5 R% B

HJ 442.4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四部分 近岸海域沉积物监测

/ X0 \3 j4 e w/ e& g

HJ 442.5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五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质量监测

7 P8 D- h8 |. ?& |$ n- k- u" }

HJ 442.6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六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监测

+ p, H/ S- j4 G2 {+ @% R; q4 I' A

HJ 442.7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七部分 入海河流监测

2 ~& @- q- f/ y, k

HJ 442.8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八部分 直排海污染源及对近岸海域水环境影响监测

2 r) {! N# v2 d# G! k: | I

HJ 442.9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九部分 近岸海域应急与专题监测

; J$ }# p6 P& J. a! I+ T5 ~6 c

HJ 442.10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十部分 评价及报告

2 a" E2 V- F8 q

HJ 589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8 n! W" A5 x6 z) _# c

HJ 63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8 r1 O- K6 `; U! ]" F8 K$ b$ B7 i) W

HJ 730 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4 U! |; s, u+ S8 }% ^3 `

海洋监测方案编制要求:

9 n, b1 l3 t2 c) e7 p4 G7 d

1. 应当根据管理部门的监测要求(计划或方案)、涉及的环境质量和排放标准,编制例行监测实施方案;

- o* ?7 n- H% r+ e

2. 符合编制原则;

6 a6 |& g N9 m% g0 M/ w

3. 国家(地方)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相关年度方案或计划。当年的方案或计划下达晚于上年 12 月时,应在下达后补充作为编制的依据,对方案进行修订,并加以说明;

3 S( v5 r7 I4 I+ ?5 O8 d

4. 监测实施方案是监测内容和各工作环节的详细说明和安排;海洋监测技术规范规定了监测范围、点位(断面)、监测内容和监测频次,同时确定了包括执行标准规定的项目和相关参数的监测项目,规范了采样和分析方法选择及仪器和保存容器的使用方法等。

/ [9 U- ~/ N9 }0 R# U; E: O

海洋监测技术规范对监测用船的要求:

& q8 b# N0 R+ Q9 H6 i

监测用船需具备充分的安全性能,而非专业监测船,要求在适航的条件下使用;

4 R! ?6 J9 q6 P; u, Q, A( @

对于配备的监测船,应按海事、船级社对船舶管理的要求管理,也应符合监测需求;

9 f9 {8 i* j& w9 I/ z, R/ i( h

乘船监测人员应熟悉所用船舶的“船舶应变部署系统”,掌握应变部署和自救办法,掌握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 w$ m* E9 H" g- Y/ ?" H

在海况不允许或用船船长声明没有安全保证的情况下,监测人员应服从船长及船上安全监督员的安排;

$ m, ?' i1 }1 v) a$ v# ]2 J2 i3 ^

在没有安全保证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要求出海采样。

$ b# j4 Z5 A2 J1 X/ U

海洋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r2 ?- T9 \$ S+ X9 y- J8 W! Z

从事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的机构须按照 HJ 630 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具备全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运行机制,执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对监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 u& V, e7 i; v5 N; W# |

监测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及考核,合格后上岗。

! P/ A! @& Q3 C8 j8 n

在监测过程中,使用的所有仪器设备和辅助测量设备,只要对检测或抽样的结果准确性、有效性有影响或计量溯源性有要求的,均需实施检定或校准,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 [: b: t( ~9 s

采样应至少两人,明确分工,按照 HJ 442.3~8 的要求和程序,开展水质、沉积物、生物、生物质量、入海河流和直排海污染源相关监测的采样,记录现场情况、样品保存方法和条件、运输的时间与方式等情况。

5 T4 Y0 Z) K- M. K

所有样品均应有唯一性编码,并清晰记录。

$ S+ S, h6 x, E+ d3 h5 e, u/ _

样品移交实验室时,应有样品交接记录,样品管理员在认真清点样品状态、数目及检查标签正确无误后,样品管理员接收样品并按实验室内样品管理规定管理样品。

7 q, R; u4 F) r3 Y

分析方法选择原则为首选国家、环境保护行业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6 ?4 B' ]* e" ~1 o H0 a1 o2 x2 S; ?/ I3 n! q5 W' v' h1 O & g0 r6 |% F4 M) ]8 H4 I 0 r! n* ~5 M+ l) H g' B7 \ ! l N! c8 J* S1 C5 u, F/ M, U3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陌羡尘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