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研究海洋科学的生活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出海研究海洋科学的生活是怎样的?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我接触到的海洋研究经历中,我最喜欢其中的两艘科考船: R/V Kilo MoanaJODIES Resolution ,这里我重点介绍Kilo Moana
. ^8 S+ Y  h  i3 X我在2013年5月间有幸参加夏威夷大学C-MORE组织的Phor-2013号cruise. HOTS的全名是Hawaii Ocean Time Series, 位于夏威夷群岛中的Oahu岛以北接近6海里处,几乎就是北太平洋环流的中心。作为北太平洋中心的小岛,夏威夷HOTS站目的在于取得长期性的海域性的海洋研究,包括海洋生态,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等,在海洋学界早已享有盛名。 2 ^; Z( B/ @% F9 n
今年有幸参与到HOTs站的科考航程,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我跟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起做海水采样,生物培养,采集各种数据,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在远离civilization的外海,每个人需要自力更生,更需要互相帮助。
6 i8 }7 I' M! ~( s比如这样:
  p8 S- v6 ^) \2 x9 }$ i+ T3 u夕阳下,科学家们正在下CTD(一种兼采集水样和作水常规测量的仪器,查找NOAA CTD)。CTD作为每天必修的功课,早晚一次。, ?( r9 i& M4 w( w" C# d

" C% v+ g# P( ~7 g2 Q
+ Z- p9 b# W6 f2 v! H! ~( y8 S- A, F" p% J+ f2 _& U
CTD上来之后大家还是采集水样以及检查
4 |7 S5 q( c; f1 J% e7 A7 V' B% S- z8 m5 R6 J' `4 ]
" Y8 L  P/ R( p# s
从niskin bottle中取水ing:- o1 q7 X, f3 r6 a& y8 y

% W! t+ ~2 j: W3 \6 O5 B% WIn situ incubation cast,就是将微生物放在完全自然环境中培养
; e5 O3 X* P' h- N5 t  e7 L8 \. X" n& z, \# M2 }. D
船尾的这个架子叫A frame,几乎所有cast都靠这个把仪器放下水:- ~% P) a  u8 U5 j/ L5 B+ |4 A
, u: a& M5 `9 W
' B  ?+ O# t) t% }7 J- a
再来一张操作a frame 的support team:
, [1 i: C9 g5 N3 _1 u. p: q
7 t: C8 n( @. Z5 T! Q甲板上的incubation,一个科学家正在整理管道系统:0 ?' f+ q( J( \2 I

% _3 {# S2 C" d0 U! R+ s( Z3 L  j! n' G, [
这次cruise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真正男女平等,不仅仅是权利平等,还要从心里上承认义务和责任的平等。我看到了并且亲自体验了很多女科学家搭比人还高的架子,搬几十上百公斤的箱子,驾吊车。这些事情都是华人传统意义上男人,甚至工人做的事情,但是我们都做到了。 7 Z3 }  E7 h" x

  @+ A$ r' O4 F' {/ H6 O出海的时候最美的就是夕阳了,虽然很累,我天天都会在黄昏时分去看夕阳。. C9 n" W$ \) I0 _8 @) v% N
  f2 b! g! N& I  Y
. y5 Y# d; Y4 J3 P; \5 {# d
海上夕阳绝美,不可辜负。- W$ `) N! e: _2 Y/ ^; W1 F& `; x
0 B0 @; r$ Q+ p3 n- U

& U8 @$ W) l+ ?; I8 S0 q5 J: F. I& M
$ q9 T- C3 \$ ?# m8 m# w作为摄影师的我,也经常给同行的科学家们拍照:# R, Z! y0 i) n; ~
8 Q$ o5 j8 S7 x7 @" ?
也会拍点搞怪的:! F4 m  h- C5 l% J- V  ^: F( \) x8 n

+ A9 x# D% {& l5 ]  b4 Q在海上艰苦并且缺少资源的环境下,每个人做的事情难度都提升了一倍,所以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要access困难的程度,然后再考虑如何克服,如何转弯。因为你需要的是把事情做下来,而这些事情,只有你自己才可以帮自己。如果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大家都会很乐意的帮你的,但是你要知道每个人都面临着跟你一样的处境,所以你要更加诚实的了解你的情况(而不是一点小事就找人)。图为船上的工具室。
/ Q& |. L8 i9 f2 X- g/ p9 n* {* l; p" K& n
2 |5 T- J( x5 p5 ~. T1 E: b
外海是很多变的。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平静的时候美得像一块璞玉,汹涌的时候你甚至会被要求回到自己的床上然后船长拿一根绳子把你绑好以免摔到,还有时候表面上看着平静底下的暗流可以把你的仪器冲到数百公里以外。由于长时间的摇晃,很多人都会晕船。更艰苦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很精密的实验。
/ D+ X4 P8 q9 {* C1 u6 b  }1 Q3 G* n) H
微金属采水仪器MITNESS
( i5 g& n# `% W6 x3 T0 h$ C5 [' \) b) Y6 q6 k
: T% H( V* C& `+ C2 ~9 {- T) X
科学是不分时间的,尤其是海洋科学。大家都跟着海洋的季节走,到点就要做事儿。由于海洋生物的关系,有些实验是通宵进行的,比如凌晨3点收sediment trap) y* Z2 A& G. b

+ c3 x. R' g7 }: ^
; @& l/ t7 x# B( `% @' O
& j2 j" |3 k2 D9 h! `: ^
0 R9 A% o/ E" N. |* l( m
" d9 G  ]* E, o. F8 F5 C# U9 O/ B最后再加几张海景吧。出海虽然辛苦,但你也有机会看到这些美得不可芳物的景色:
发表于 2021-11-22 20:44:01

举报 回复

写在前面:不约跑步!老娘身高183!体重200斤!胸口一巴掌护心毛!脾气极其火爆!7 g( P6 x) \+ m# O& T: x

/ @. C7 o; z7 C% c8 I五:船上的娱乐设施& B8 N0 \0 P: V# m6 n9 u
这个真没有图片,光顾着娱乐来着……
9 i8 z3 r6 T7 _3 V去的大大小小的船,基本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图书馆,还有一些电影光盘什么的。坐过的最大的船上专门有个影音室,就是个小黑屋,里面有一台壁挂超大的电视和一套音响。
- z- [* ]" E1 Z9 m5 X* U# X某天听闻小道消息要看电影,大家都抓紧干完手上的活,乐呵呵的去了,想着终于能放松心情了。去了发现,居然在放“The road”!!!中文好像叫“末世危途”?反正就是那个,整个世界突然陷入了能源危机,动荡不安中儿子和爸爸一起在极其荒芜的世界上寻找几乎不可能的避难所,不仅找不到吃的,还要防止被其他人吃掉,那个极其阴森绝望的影片。- ?2 m; n$ X+ Y1 w* [' n
看完之后整条船上的人都不好了!电影结束的时候,一个男声响起:”这TM是谁选的片子?!“7 ?5 u; `* _. q# e
还有一次出海,船上一大半都是女生,说起看电影都很激动。也没啥新电影,就说来个怀旧的吧。& q" D! x' `; p3 n2 [+ m
嗯,第一次看的,是”泰坦尼克号“……2 c4 {  a/ u) `( }- j7 v1 `
第二次看的,是”加勒比海盗“……5 Y" L7 j: A+ g' u5 r
首席科学家听说了以后,默默的走开了。(真事,非段子)
, E# W# [) N2 s& F5 r# _-------------------------------------3 w2 g" v( N3 e/ V  r* u6 L
四:关于坐Alvin到海底的. z0 _8 u+ `6 L" g; l3 N- S
大家看着都很高大上吧?可是小潜水器是没有厕所的!我们每次下去都是呆一天啊,什么都不敢吃,更不敢喝。我去的海底可是很冷的,4度左右,舱体里面冷凝水一拨又一拨的出。以前大家还怪我的海底照片不高清,你们造嘛,我虚弱的颤颤巍巍的忍着尿意,趴在湿乎乎的窗口拍一天多不容易啊。* |  d( s- Q$ o+ o' |' D7 K; t
等回来到母船了,我怒吼着要往厕所冲,被一群人按住灌了3大桶冰镇海水,加冰的。从头到脚透心凉……这是首次坐Alvin都要有的仪式。(注:是用冰海水泼,不是喝海水啊,哈哈!为什么要加冰?为了让人对这个仪式更加记忆深刻。。。)
3 I2 e7 I2 r% g* ~" @4 X% A然后哆哆嗦嗦继续冲向厕所,感受世界再一次美好起来~  l  B4 S- J$ D1 t
享受完毕,出来一开门,卧槽!随船记者端着摄像机在门口蹲守!我立刻像任何一个没化妆的明星,或是丑闻的主角一样,遮着脸大喊:“不要拍不要拍!再拍今晚我的活你来干!”摄影大哥是我好哥们儿,他非说会打马赛克。WTF,前面都拍那么久了,我衣服还没换呢。马赛克就别打了,还是我打你吧!让你侮辱我智商!% {, K2 h& W3 W
--—--------
+ V" T1 y/ z5 T# n: [好吧,先讲20分钟的故事……因为我发现我被
8 e! G1 {3 O/ c1 ?% Q2 {@袁霖. `. l8 w3 n9 |& W/ l; e

9 |% w# |) Y# i' c4 y放在了“连环夺命催更新”系列了!突然就有了斗志了。" h) E% z' u8 |
一,关于晕船
$ ^0 D) O3 H& L. F3 `! Z: i! q% \: y. H看楼上的哥们儿一直在不停的说晕船啊,吐啊,估计还是出海地点太近海了。我每次出海都是在大洋,从来没有晕过船(请考虑我不会游泳而且没有坐船经验),当然大船的体验比小船的要好得多。+ k8 Y: J4 _$ ]. _: p  H' d# N/ _5 X
印象深刻的是某次遇到风暴,所有科学家和船员几乎都回自己的舱位躺着了,连厨娘大妈都休息了,我们那牛逼的首席教授依然在实验室写报告。当时船颠到我走路去厨房拿个三明治都要各种扶墙,躺在床上感觉摩擦力好小,仿佛分分钟要滚下去的节奏。回头看我们教授,依然随着风浪“妖娆”的摇摆着腰肢,纹丝不动的钉在椅子上写报告,叹服啊!( _; c; [# L" w8 ~
出了这么多次海,唯一见过一个从上船开始晕到下船的,是一个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每天一大早,他就被小心翼翼的扶出来到甲板上晒太阳,一直到晚上太阳下山了,再被小心翼翼的弄回房间,看起来真的超级挫……NND,本来还想着被大记者采访一次,上个杂志拿给咱乡亲们看呢,结果我这“衣锦还乡”的梦破灭了…… 1 i" s5 {% s% Z4 e6 a/ K: f8 t9 |
至于我们学生,真的是没时间晕船,一直在采样,采样,采样……在船上呆一天可是上千刀的花费啊,谁敢随便去睡觉,打牌?!3 F0 T. D9 x& O) X4 t! p
二,关于采样- u  p# Z& V8 a: G) Q8 R
就是采水样,沉积物样品,有时候有ROV(水下机器人),有时候可以坐潜水器去海底亲自采whatever you like。这些年采得最多的就是水和沉积物,还有珊瑚,贝壳,螃蟹,海绵,蠕虫,石块,可燃冰……
# d0 \6 E5 A! S+ z+ }ROV是在船上有专人操作的,其实很难掌握。有次是个很和蔼的老爷爷操作,结果好像光线不好,摄像头又挂了一个,所以3个小时才弄到5个样品。我悄悄问我大师兄:“能换别人来不?”本意是觉得老爷爷可能累了,结果,好死不死,周围本来都在说话的人突然就不说了,我那声音就非常不和谐的冒了出来。还好老爷爷脾气好……# _3 @9 x8 G  [( P. J/ O! i
真心的非常累,因为在船上都是日夜都采样,我们每天睡6个小时绝逼是奇迹,我每次睡6小时都会被因为内疚产生的罪恶感叫醒。据说出海累不累看首席科学家是不是push,我遇到的好像都是他们自己每天只睡3 4 个小时这样拼命的家伙。有时候看到首席只能坐在椅子上打盹,挺心疼的。出海,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
  h# j& D$ {, q5 ]采样的时候有时是非常漂亮的蓝色海面,有时候还会遇到暴雨。船基本会狂奔到其他地方避雨,我们就在外面看下雨的云彩。像这样:+ {( p* Y! w( i& S4 K
什么叫丝缎一般的海?就是这样的* ?- w8 L; g+ |5 C6 K0 l4 P

# p$ ?% Y$ \. B, M也有很多趣事。晚上采样的时候,还有人被飞鱼打脑袋的,也有突然发现我们身处一大群大水母中间的时候,灯光下非常诡异  k- x1 g6 [8 D, c& N" }
三:关于生活
# n+ l: }! B. }& Q+ B+ `9 h0 u嗯,船上有厨师,基本规律就是大船的厨师普遍比小船做饭好吃。可是我每次出海多于两星期就吃不下东西,只能吃水果酸奶和甜麦片。最喜欢半夜三点大家一起喝热巧克力的时候了,累的像狗一样回到餐厅,明明很惨却还各种互开玩笑。2 w- n6 Z  P. [; v1 ?6 i
我们经常出海超过一个月,有时候上岸补充,有时候没有补给。第一次上岸补给的时候,我看着一堆薯片和奶酪就发愁,在甲板上站着突然看到离我们不远是一艘中国船!那个激动啊,非常想去那条船上要几个馒头剩菜啥的……真的是在心里默默谋划了很久……当然,现在我早就习惯各种奇怪的口味了。没补给的时候,出海到后来每天吃土豆胡萝卜,沙拉的蔬菜叶子都有点坏了,想想挺可怜的。( y" U6 B, O& ]* P) g
我睡在最底舱,能清晰听到海浪轻轻拍打船体的声音,所以总是梦见自己是一条水缸里的鱼,醒来脑子里第一句话总是“海风啊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的摇,让我们的海军睡觉觉……”
5 e6 x8 a& M6 |1 q" ^4 F无限循环。. }  T- N* \3 _# c1 e0 ?
PS. 有网络,很慢就是了,手机上网比本快。可以打卫星电话。
发表于 2021-11-22 21:04:01

举报 回复

一般出海按所去的地方分为几类,河口区、沿海(coastal )(很晃,晕船)、南海之类的宽阔海域、印度洋之类的大洋、南北极...
' Z* {/ h# H0 ^9 a# ]  ]8 v- r; B参加过2012年和2013年夏天去台湾海峡的航次,每次十来天左右,那种欲仙欲死的感觉,至今难忘。刚上船的一两天,视个人体质而定,我一般都是船一开直接晕菜,先在床上躺两天,饭点起来吃个饭,然后睡睡觉,一晕船就出去吐,一般吐完之后就舒服很多。两天之后慢慢适应,就可以出来干活了。有师兄上船之后活蹦乱跳,别人晕船晕得半死不活的时候,他在吃;别人吃完之后就去吐了的时候,他还在吃;还有师兄,一上船就躺着,一直到下船为止。
8 v7 b, C. c' ], p9 z7 u0 A* t去台湾海峡是身边很多去过大洋和南北极的人最不希望去的,因为台湾海峡水太浅,船太晃。; i: h8 u- h5 L7 H
去印度洋的同学表示到了大洋就不晕船,在船上可以见到镜面海;去南北极的是大家最羡慕的。
" j( z( i* X# c" P一般船上的人都分为四个大方向:
; ]7 ?$ b* ~/ o1 |, M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物理。
. ^( D" @0 t4 F- {# F  [对生物和海物的不太了解,前年去台湾海峡的时候,船上就有海物组的,他们直接现场做实验,主要是声学方面的,每天在船上工作15h以上。
6 ^: k5 Y! t) N/ V  ~: `, L下面简单的说下物海和海化部分的,主要来说说自己的经历。
. |( b: w( {+ a9 V/ ]3 V: J! W8 d4 F& F0 l物海的是船上的人最轻松的,一般轮班守着CTD采水器即可,大概每两个小时采一次水,就是把CTD这个大家伙放下去,收上来,然后等着海化和海生方面的小伙伴们把水样取走,然后就可以愉快的去看电视剧或者打牌吃零食了(如果你不晕船)。
, p- A& c% s3 R0 g# l9 w( M当然物海组的也有可能自己有一些放仪器任务的就需要另当别论了,比如去年去的航次,放锚系!纯粹的体力活,6个青壮年花了两三天才把三个锚系上的仪器组装好。放下去之后还要担心能不能成功回收,海里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尤其是在近海,等到全部回收成功才算完成任务,等待的时间是焦躁不安的。  a6 K, p6 x2 l3 d  l
12年那次出海,和师兄自带一串仪器上船的,中间要回收上来,把数据读出,再放下去,记得当时大概中午一点左右的时候收上来的,数据读完设置好,三点左右,船长在等着我们的仪器放下去之后然后开船,正是烈日当空之时,和师兄顶着烈日,忍着不断摇晃的船带来的阵阵恶心感,把仪器绑好,其间吐了三四次,吐到只能一直喝水来让自己感觉舒服点。第二天脖子上就脱皮了。% t) e, K3 F3 ?. k
海化组的最苦逼,从物海组收上来的CTD那边采完水样之后,就要开始分装、固定之类的操作,还有部分水样要抽滤,因为船上一般是没法完成滴定之类的实验的,等一批刚刚预处理完成之后,不要急,下一批水样又该开始了...于是乎,每次海化组那边都是一片繁华的景象,晕船了?没事...边上摆个桶,边吐边干活。
/ q$ R4 n' X2 ^其实...晕船之后,吐出来反而更舒服,但你得保证肚子里有东西可以吐出来,不然...胆汁都可能可以吐出来。还有,出海最希望碰到的就是来个台风,可以去避风,或者定点观测,只要船不开,就基本没人晕船;走航的时候,任务紧,碰上不好的天气,晕船的人多很多。; h% O" l  q5 x0 Z
另外,我们用的那个船上伙食还算不错,正常三餐标配两荤一素还有汤,晚上有夜宵,还有船员自己钓到鱿鱼煮了吃,可以顺便吃点,船员们都很健谈,而且80分都打得很好,可以看他们打牌消遣时间。还有一点好,就是在船上看夕阳和日出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夕阳的时候,吹着海风,站在船头,很有感觉,也曾经见过双彩虹,还有看到不远处一堆乌云,云下面在下着雨,我们这艳阳高照。, l- ]$ ^- L) ?" y5 U
还有一点,船上女生很少,基本上各个航次的特点吧。去南极的同学曾经跟我们说,情人节的时候,雪龙号船长表示,有女朋友的男同志去船上可以上网的房间联系女朋友,船上的女同志就留下来活跃船上气氛吧......' N5 N: u+ `  t
ps:实验室有个小伙伴刚从台湾海峡回来,因为上船之后一直躺着没法干活,首席让他先下船了。
7 _) x  q" r  K, ^, S6 H                                                         图  某天值通宵班早上拍到的日出  h& U5 Z7 T* }* F; s/ Q9 @
========Update========' p$ X, X. ]/ Y; P  X* o( U9 E
突然想到,补充一下,既然说到出海研究海洋科学,在船上的时候,现场观察海洋表面的一些现象是很关键的,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即长见识!船上和经验丰富的出海大神们聊天,也是一番不错的体验,能知道很多你以前不知道,都是很高端的事情。2 H$ \) X8 n' p2 O9 y
比如当时我出海的时候,有天晚上半夜起来吐,突然看到物海有个组的老师和同学打了鸡血般的拿起了仪器准备让仪器下水,因为他们看到了内波!(科学家的嗅觉),皎洁的月光下,海面上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波峰波谷,马上加密观测一下,然后他们获得了宝贵的实测数据。7 Z/ s& \" ^. }' p6 f  z
pic from:
  k( @" D6 w" ?9 U7 F3 X香港中文大學衛星遙感地面站2006年11月20日 接收到的南海內波圖像
; V3 E3 u6 u5 g! N- M还有在没有船只经过的海面,海水表面的粗糙度可以反映出海底的粗糙度;
/ J2 u$ s$ Y5 a& H8 L" E$ g[1]
) A2 Q: ~% R+ r; k# v/ t& [大洋中,透明度越高,说明水体营养盐含量越低,即海洋沙漠。- J( V2 \, I* _* L" W8 K+ p
在河口区的时候,海化组的很多时候,需要采集底泥,现在大部分的河口区采上来的底泥一般都是黑色的,重金属等污染太严重,大三时候在九龙江河口采上来的底泥那种味道,臭炸天。8 }, e- F* R0 s6 r# b3 R/ |6 v3 `+ M, M
[1]Shao, H., et al. (2011). "Sun glitter imaging of submarine sand waves on the Taiwan Banks: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xation rate of short wav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116(C6): C06024.
发表于 2021-11-22 21:24:01

举报 回复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teamo
活跃在2022-11-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