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2 W* c$ ~2 C* S
9 _# y( ]8 J' C6 d$ Z( F 最近美国的《国家利益》网出现一条报道称,各国正在不断提高其水下投放、辅助作战、监测评估等能力,美国也要抓紧打造“水下航母”,开启全新的水下战场,这些举措有可能完全改变未来的海战规则。而且这篇报道还直指中国,声称中国也在无人水下装备领域奋起直追,美国只有尽快打造“水下航母”才能应对中国“水下长城”。真有那么容易吗?
) s1 J9 m; A; j; D
% g; L1 {- ?; a. H2 I
0 U+ E4 @3 w5 j! X + V) T2 \5 _1 @
( s' Q4 e2 m9 r2 t4 T
& Z8 P, ^1 a0 _, Y 首先来说说美国打造的“水下航母”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是一款无人潜航器,这种无人潜航器静音性能超过潜艇,连现在最新的AIP潜艇也不及它好。这样的超强静音性使得它能够在水下长时间停留,而且美国现在还有计划把它和鱼雷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它的综合性能就类似于在水下部署了一艘航母。这种无人潜航器在声呐的辅助下,会及时地发现水下威胁。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一个水下的全景态势,使得水下战场也能做到和地面战场一样单向透明。未来在水下战场,它可以配合核潜艇扩大核潜艇的杀伤范围。近年来,美国也不断进行这种无人潜航器试验。 0 C' k' [6 ?; j- T2 ]
+ @& g+ T" s- |9 u . K8 y" T @2 d& n( x9 O
( t" Y8 f A8 _2 W$ @7 x m' y% E2 \# V# r
) N. T/ h3 `: C/ K 但是说实话美国靠这样一个东西就能应对中国的“水下长城”吗?没那么容易的。有媒体曾报道,2016年美国国防部就有表态,中国海军在南海捕获了美国一艘无人潜航器。这件事一方面说明,美国不断搞无人潜航器试验,二来也说明这种无人潜航器就是瞄准中国的海域,对中国的水下监测网进行试探,而中国完全有能力捕获它。最近几年,中国在海底也打造出了一套传感器监测网,也就是美媒口中的“水下长城”,2017年时,中国有12台“海翼1000”水下滑翔机在南海行动,开展了一场水下滑翔机集群组网观测。
2 {4 D3 t7 M( L, K/ k
8 { }) W' Z6 H( j9 o. }5 F. j 8 b+ ^ Z+ P: ]5 P
- u* H6 C& I# B$ m
% j2 B+ s" p# z; N % a/ c& y% P; D& M
今年6月,又有媒体报道,中国成功布放了首套海底环状生态监测观测网,这套设备可使中国获取海底的“大数据”信息,而且它还是实时、连续的海底监测。可以说美国在水下打造武器,中国也在水下打造强大防御网。还有专家表示,美国想靠这种无人潜航器应对中国的“水下长城”,还有多道技术门槛,美国现在搞出来的无人潜航器,在操作模式上,无不管是外部遥控还是自助,最多只能在母艇周围活动,作战范围就是大受限制。
0 B# S- F7 P5 l4 P! q i ( O R) y6 R9 U1 B9 {3 J# P! d; C- m$ T
9 P+ H2 ~( _* F' n7 R, r8 \ 其次这种无人潜航器要想精准打击水下目标,智能化也是需要克服的一大技术难关。海底环境复杂,仅仅靠雷达是无法精准定位目标的,更别提自主判别目标了。所以美国要想真正造出一艘“水下航母”,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肯定也会加强水下武器装备的研发,有媒体曾报道说,中国的传感器网络可突破第一岛链,延伸到非洲东海岸。不管这样的说法是否真实,都充分说明,中国已经在水下打造起了异常坚固的防御网,中国的南海绝对是那些外国潜艇等装备的禁区。
" }+ O$ C( E$ i6 H. C' E
5 O& X1 X2 [$ T- B 5 R( }9 Z" C+ X- h2 x; ?! t
举报/反馈 " l! ^, U( m5 u- `$ k) q5 ?( C
9 z! |3 E% G! s' e \
+ U6 j" O) b+ ]! P; z& l6 C6 u- V9 y2 j t5 Z: C* J
6 t: f4 M; m# l- p) N) N
7 r" N9 y5 a& W,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