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丨潍坊昌邑市深耕海洋发展“蓝色”经济

[复制链接]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公布的2023年度入库培育的第五批“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潍坊昌邑市现代海洋生态经济产业集群成功入选。
6 ^) k( ~# ]. i+ m4 C* u( M" P/ r( L$ K6 Y) r
, A  C; s* H  Q/ ?% [
昌邑地处渤海莱州湾南畔,海岸线长58.38公里,海域面积669.14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该市牧鱼耕海、向海图强,以海洋化工、海洋渔业、海洋可再生 能源为代表的“蓝色产业”正在快速崛起壮大,为当地的高 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 W* R( s3 U% r

# T& E% z1 {; ]2 B# s5 y湛蓝海水中的“致富元素”
4 b+ @7 q6 m$ r: ?6 t/ c
$ w* [+ ?3 d5 ^0 B9 C8 |, @& E% V* R. W" `5 `
初秋时节,来到昌邑市北部海边,一望无际的盐田色彩缤纷,黄、棕、绿、交相辉映,从高空中俯视过去美若多彩的调色板。而在相距不远的下营化工园区内,坐落着近百家大型化工企业,已形成立足本地、辐射全国的大型产业集群。“昌邑市是知名的溴素及原盐生产基地,全中国海盐总产量的1/6和溴素总产量的1/4都来源于这里。”昌邑市工信局局长范新章介绍。
# Q2 ~- l5 d" K4 O' a' G5 j- f/ ]1 V5 `/ A7 ~6 |% \% w
7 P2 f, x( }" ^6 S
禀赋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昌邑市大力发展海洋化工产业的基础。该市的下营、龙池2个省定化工产业园区均为省级海洋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园区,其中下营化工产业园发展以海天生物为龙头的海洋化工、以孚美新能源为龙头的新材料、以成泰新材料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以汉兴医药为龙头的新型医药、以新澳化工为龙头的绿色染料五大产业集群。龙池化工产业园则重点布局海洋化工、新材料等精细化工产业,打造现代海洋产业。7 C  }' J- T) {+ Z+ p
% L, ]: T& o/ h2 z7 `1 u
  w3 L3 T) q$ H- v, K
今年以来,昌邑市坚持项目为王、项目至上,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充分发挥好项目“压舱石”“主引擎”作用,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区域竞争优势。同时,深入推进“链长制”,精准延链补链强链,以千亿级高端化工产业集群为引领,全力打造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企业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新高地。; w) @. m% O  w* k8 G
# Y* Z+ D3 w$ h3 Y

/ x+ l3 r. ?% k4 y" t9 J昌邑市海洋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2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标志着该市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又迈上了新台阶。1-7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实现422.66亿元,同比增长13.2%。2 b2 Y9 z3 J2 t) x: u% x

3 {/ K* Q2 ~& H' }' J- O, D从“靠海吃海”迈向“蓝色粮仓”
; r. ~, U3 o& \$ Q2 d1 K
6 {0 r  u" M3 f/ i" h7 d2 n. @0 _0 _9 l! C# C
下营港码头旁,刘新建的渔船刚刚靠岸,船员们正将大批的鱼蟹、海蜇等卸船。自9月1日开海以来,他的渔船已经出海了7次,带回了六万多斤海蜇,利润达到15万元。7 ]& |; Q9 O& K# T" X$ y
, @$ Y& o% b! t4 m

6 ?7 n. V5 ^3 t5 q4 e“我们把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作为建设海洋生态的重要举措,近5年来投资6000多万元放流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鳎、海蜇、褐牙鲆及黑鲷等苗种20多亿单位,有效的补充和恢复了近海的生物资源量,投入产出比达1:17。”该市海洋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郭凯凯说。
, |. q* e( o/ z6 I/ {
+ t0 c( }7 T  r, W( u; }9 ~' y% q/ |- A6 o4 g5 g! h
随着捕捞资源日趋紧张,该市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展海水养殖业,将蔚蓝大海建设成了“蓝色粮仓”。多年来,南美白对虾的种源一直被国外垄断。为突破种虾瓶颈,昌邑市推动广东海大集团、汇泰投资集团等全国优质资源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共同出资组建了国内水产业首个联合育种平台——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邦普公司建成了全国最大、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南美白对虾活体种质资源库,培育出了高抗、康大、快大三个新品系,核心种质已连续选育5代以上,年度可培育优质SPF种虾能力10万对,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 o: J! G3 c; l* {; j
  b; m- ]& t5 R7 D) P% \% a6 u
8 D* M" r" C0 I( s4 v5 m立足于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昌邑市提出以对虾、贝类为主,力求打造海水养殖业“双50亿基地”。2018年以来,该市统筹各类资金2亿余元,组织实施了种虾产业园区、良种繁育基地等20多个海洋渔业项目,培育发展了海丰、昱海、邦普、海景洲等重点渔业企业11家,发展海水养殖面积约40万亩,工厂化设施养殖 50万立方水体。1-7月份该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7672吨,“蓝色粮仓”地位愈加凸显。* n( C8 x; z% a# B$ r; Z* L4 |

; _& q) ?0 L. y6 a% E- C- G* u面向大海“风”“光”无限: }" r# q  w" r! \6 g7 \
  g' ~- D2 J' A( f4 L$ E: m3 n

2 b0 V  S# |2 @$ Z. l* }5 \昌邑北部,面向广阔的渤海湾,风力资源丰富,海水深度适宜,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作为全国首个探索海上“风电、光伏、牧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山东首个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试验示范项目、山东首个一次性全容量并网的平价海上风电,总投资36亿元的昌邑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风电场就坐落于此。. U) p/ n8 \3 d( \3 N

5 I. ~4 x: i/ T7 g9 O. _% v7 f& n3 k9 \8 L/ Y; ]0 B& w& ~
“项目于去年12月并网,截至今年7月底发电量已突破5.6亿度。我们还根据当地水文特点,积极探索海洋牧场,定制了一些产卵礁、集鱼礁,让鱼类能够在这里增殖、聚集。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海上光伏建设,把项目打造成‘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光伏’三位一体的新样板。”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曹锦超说。
: e# G$ z; |. v: H( L3 t
0 n+ }, M, `7 w" V% y! [3 {9 `2 K7 j; w/ z( Y% N+ M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引来中国华电、中国华能、三峡新能源、国华能源、中核集团、国电投集团等一批“国字号”企业聚首昌邑北部“盐碱滩”,初步形成了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全业态发展格局。
4 d. I5 s4 Q, i; z. U3 K2 l# w9 U( S, C$ c
6 W* @& o5 W# k/ ?& ?% O* a; j
6 k* b) w; O" V# ^+ |为加强顶层设计,昌邑市出台了《昌邑市新能源专项发展规划》,明确新能源发展路线图,构建起涵盖产业发展、项目引进、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立体化的政策体系,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磁铁式”服务,不断抢占新能源发展新的制高点。为强化用地保障,该市还储备了可开发利用新能源项目土地约5万亩。
( h! W% o3 P. o. s+ L( ]. }$ l& ~( z* X, H
7 N! I. K3 H% k- ^; H& C4 g
今年上半年,昌邑新能源发电量9.72亿度,约为全社会用电量的30.41%,新能源替代率逐年提升、能源结构日趋优化。' s- c! ^# u; B1 i( Y6 I
# V4 h9 e- _/ c7 d8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j86k6ro39i
活跃在2021-7-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