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 a4 _# N2 Q
, f4 s. c* ^# s) F% B, P6 u% r2023年8月27日下午8 F0 b3 Q/ n& C. j6 F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建所
% \# S) K# D' I$ {# k70周年 创新发展大会
" K8 ?2 v- D- N8 ?3 u$ W( Q \在舟山举行: B& K# r* F6 w% T1 b, M0 k- N
浙江省副省长李岩益作出批示,对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建所70年来取得成绩给予以充分肯定,并对研究所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包振民,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舟山市市长徐仁标,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校长杨灿军等出席大会并致辞。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等单位负责人,沿海地区渔业主管局负责人,以及省内外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等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大会。% z3 X+ g1 ^/ m
1 x3 M( \+ m. r: J4 J8 Y) v
7 M& [; S2 C4 P- L/ D7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大海宣读了李岩益副省长批示示1 v( @8 W9 Z) S( i( P
. b4 A! [; v6 d% ^/ a3 \7 ]8 n1 T6 n. ^
8 Q: E2 u" W. [! J3 N- O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讲话
& Q E+ ?$ D! \2 I, u' I' m1 t' M+ C2 v/ O. x/ x" m8 C
王通林在讲话中对研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示祝贺,对老一辈水产工作者无私奉献和各级领导和兄弟单位长期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研究所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立足舟山、立足浙江、放眼全国、放眼全球,为海洋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海洋生态修复作出更大贡献,为老百姓能吃上健康安全更加丰富的水产品作出更大贡献。
: B) G3 g7 A/ t! p) N2 k% _* e0 G/ k# a* p
' M: S: i2 F( R( E舟山市市长徐仁标讲话5 e$ ^8 ^; f- Q5 i. @% D7 ~ r
徐仁标在讲话中指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扎根舟山、服务舟山70年,为舟山市渔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希望,海洋水产研究所始终耕耘在海洋渔业领域,对标我国一流科研院所,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深化改革,苦练内功,彰显特色,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一大批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在与地方融合发展上开创新跑道,在海洋强省战略中开辟创新思维,成为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智囊团和智慧库。
+ E+ n0 b# @. ?7 v8 i& Y$ K
- _, ]2 Q5 f' T8 \- U, w; `& H3 _" W$ N9 Q
学校党委书记严小军讲话
3 ?2 a6 ]# I' x) m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在讲话中指出,研究所始终把服务国家、省市海洋水产事业作为主责主业,从服务海洋渔业恢复发展到新时代出色完成一项项开创性任务,获得了一系列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创造性研究成果,为我省乃至全国海洋渔业科技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服务和支撑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环境资源调查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他希望研究所围绕事关浙江海洋渔业领域的重大海洋科技问题,在蓝色粮仓、健康海洋、深海生命、数字海洋、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方面大展拳脚,干出一番新的事业来,为我省渔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0 |, p! p& K' p% Z" j
( _$ o: y' w8 T) M
) N2 |: t1 x b2 c0 f中国水产科学院副院长韩刚致辞
+ |8 e! P& c! K: u9 N- |' L韩刚副院长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中国水产科学院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悠久的合作历史。两家单位通力合作,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在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希望今后持续加强沟通与协作。
4 u I, U% Q5 Z$ M8 B* o$ ~, \% G& o$ d6 l, K! ?) x& j4 o% @5 n
- e" l8 p% g c( z; F
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包振民院士致辞
$ p9 m) C! ^; P1 |包振民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紧紧围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这一中心任务,勤奋钻研、不断探索,为我国海洋水产科研事业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希望研究所继往开来、踔厉奋进,为促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渔业现代化努力奋斗。
5 g" c" m8 q- Y$ @9 B) y S0 `' L) i% T- M/ @5 A* ^0 F
% }0 |* Y5 ]% }, w7 {( U海洋水产研究所所长许文军致欢迎词
. ~4 V U# X0 p许文军所长在欢迎词中向与会代表简要介绍了研究所70年来在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站在建所70周年的新起点,不忘建所初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现代渔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实力、服务地方经济,为渔业高质量发展和海洋经济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5 Y- j4 S5 i5 s
. `4 ^# O' I+ B9 V& g
1 C- G( K) |3 N) s/ C* w9 M" v+ _
海研所离退休职工代表徐君卓研究员发言& {: Q" Y9 i" }9 t
离退休代表徐君卓研究员深情地回忆了在所五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研究所艰苦而光荣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对海洋水产研究所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 y9 F4 `- W: Q% z- H U0 q+ f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耕海牧渔 生生不息——献礼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建所70周年》宣传片,共同回顾了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70年来筚路蓝缕、劈波斩浪、创业创新,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相偕行的奋斗历程。* q' V$ ]% H B. w0 z, s
/ u4 ~6 B6 M1 K1 p, G( I# C1 U/ D- i" r
会议还举行了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时签约授牌了一批科技创新合作基地。) N; ~; z/ t; R) }
2 D+ S1 N& A9 F2 _/ f) M& p ~7 b
) Y' k& D" Q5 M会前与会代表一起参观了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科技兴海强渔”为主题的系列成果展。& h4 T2 w0 h1 P9 q7 [
回望70年,研究所开展了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技术支撑工作,率先为主提出并不断完善的“伏季休渔”政策建议,已成为我国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制度之一;开展了以渔村共富为目标的海水增养殖技术示范,积极挖掘种质资源,突破东海大小黄鱼、乌贼等10余个本土物种的规模化繁育技术,消失近20年的本地乌贼产量恢复到3000吨以上,衰退的大黄鱼资源得到有效增加,同时还成功培育黄姑鱼“全雌1号”新品种,构建三疣梭子蟹反季节育苗和高产养殖新模式。
2 H9 H' n' ^0 R& T# ~' H与此同时,围绕渔业现代化目标开展了渔业装备研发,设计各类远洋捕捞渔船节能型船型、船载超低温冷冻冷藏装备、鱿钓机和金枪鱼钓机、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设施等渔业装备,其中船载超低温冷冻冷藏装备技术已成为全省和全国主推应用的技术之一。积极践行“大食物观”理念,围绕生命健康目标开展了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应用,水产品中潜在危害因子精准高效检测管控、海水养殖尾水治理、环境污染修复治理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另外,还立足特色学科的专业优势开展技术对接服务工作,为海洋牧场建设、海钓公园建设、海水养殖、水产深加工等解决技术难题,科技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_0 g1 R4 a# q0 n建所以来,研究所共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奖200余项次,其中国家级科技奖9项,省、部级科技奖109项。目前,拥有农业农村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舟山)、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两个部级科研与服务平台,以及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0 {0 W( j: M% H; T, }! H1 C6 X% ]; g1 a1 V C
9 N0 P0 ~0 h6 s& Z% C7 z& b70年砥砺耕耘 t* o8 ?& N7 ^: J
3 [" j5 U, ^9 r+ E |7 g70年硕果累累
) @0 b) M: z: n9 f( O5 Z4 C
& y; Y" }" r% [建所70周年* T( C! U& f1 r5 }% b8 V
+ M8 H$ p6 ]3 n2 K生日快乐!
8 h" y* Y9 S* n& c( U4 Y' y7 @6 t2 I A. ^! N
<ul><li id="228A53KU">
; T' k' T6 R% Y0 V" t! y1 \" M" f& W8 I- {( v# m
( u+ ]# Z# A2 z4 e/ T+ l2 A& B
<li id="228A53KV">
% | Z& b" L D$ i7 C0 [* W! u& H& v% K
信息来源:浙江海洋大学。/ J2 a5 m- }( t&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