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可院士带队参加首届南大洋观测系统(SOOS)国际研讨会

[复制链接]

/ g% {, ?  [# z  Y% G5 b/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r% g3 N0 t- I( ^* c. t$ ]

' \& e& t& _* X0 k( e' i研讨会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J/ {  ~" X1 f$ [: T, m" l" ?
2023年8月14至18日,首届南大洋观测系统(Southern Ocean Observing System,SOOS)国际研讨会“Southern Ocean in a Changing World”在澳大利亚霍巴特市举行。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球21个国家、132家科研机构共295位科研人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院士带队参加了此次会议。
6 Q! x+ ^, w. x! ?( g" T南大洋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海洋环流、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南大洋正经历显著的变化。然而,由于对南大洋观测的严重不足,使得我们难以深入洞察这些变化并评估其带来的后果。为解决这一问题,SOOS作为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Antarctic Research,SCAR)和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SCOR)的国际合作倡议,自 2011 年开始运行。其使命是通过设计、宣传和实施经济高效的观测和数据传输系统,促进持续收集和提供南大洋的基本观测资料。
5 `& k; p6 P2 A! `0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院士、主任助理杨清华教授、前沿研究中心极地海洋组王召民教授、刘成彦副研究员及博士生晏量军参加了此次国际研讨会。其中,作为SOOS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陈大可院士还参加了8月19至20日的SOOS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王召民教授参加了SOOS罗斯海区域专家组会议。实验室参会人员在会上分享了4个学术报告,分别展示了关于南大洋海冰同化系统、南极高密水溢流中的地形罗斯贝波过程、地形对绕极暖水入侵南极陆架的影响,以及南极罗斯海陆架区域盐度收支等相关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4 G. V% d3 R, N9 a  s" A( @) S
- D6 q& j3 O8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G7 d( @, h$ T

9 ?1 ~6 a7 {/ V2 e% }' _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合影
7 U5 g  h" B) f
& W. V  E; l0 G! y. ~  e,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 z  Y( q, l; Q3 `/ p
& H  ?  g/ |5 U  n* H* s杨清华教授作会议报告8 a# A" z2 b' N/ O3 n# N
- S1 q2 R  F& T) n6 g*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 e7 |; H, }( y
4 u3 }% @$ G( ]  j0 r# T. J+ b
王召民教授作会议报告- q0 c: w: @: z+ s
据悉,本次研讨会旨在增强各国南大洋地区、国际和国家观测计划,以及相关学科领域和相关人员(如技术、后勤、科学、数据管理和政策相关方)在观测途径各个环节的协调与合作。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环南极观测和计划、区域观测和计划、数据系统以及南大洋观测中的新观测技术和系统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1 o2 |3 m' {# V
闭幕时,会议作出如下联合声明:南大洋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大洋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海洋对人类产生的热量和碳的吸收。然而,我们目前观测到南大洋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包括海冰范围破纪录低值、破纪录高温、企鹅种群的巨大变化以及其他显著变化。长期缺乏南大洋观测使得发现以及评估这些变化产生的后果充满挑战。因此,现在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持续且协调的南大洋观测系统,以便更好地理解当前状况、为预测未来状态提供信息,并为制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提供支撑。# V1 M: l: M- |
nfhy
3 }0 c9 A" v5 z' r. o7 R9 X文 案:晏量军、王召民
, D) K' f3 X+ _2 {图 片:南方海洋实验室
( @$ u. G: L1 U% ?; c1 ^- W% A4 ]编 辑:余文多
- I5 n3 m# H( ~5 c# r初 审:杨清华# z# g* d  k3 _- ^$ `2 M1 u  v
审 核:吴思铭$ M. f" D4 \4 d. a- R2 Y4 M

) P# N) k$ f8 M; t2 k审 定:刘 梅. @* Z% ]4 W5 J7 ]
) B. i* J- c: I5 I  i7 t
<ul><li id="21OQPNET">
& s- Z- t5 k, l$ y/ D9 X% v9 N
+ I( y9 O2 h&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 S& j! s* f* I
) A% T7 V& o3 S4 j& [<li id="21OQPNEU">
; H$ S1 b4 ]! ]8 ?9 A2 n- I3 @# g5 R3 N" B- s0 S7 ?- j2 Q8 P
信息来源: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D5 {: O+ U6 v, {9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