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Y/ D1 o, x/ B, J
% s+ l' g" _1 _. r; `引领循环水养殖发展,推动渔业环境保护
( g9 F0 U2 t6 W/ i; a% ^, `“我的老家是在青岛,对大海还是挺有感情的。报考山东海洋学院的时候,因为还不到17岁,也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好。后来觉得化学成绩不错,就报考了海洋化学专业。”谈及走上海洋道路的初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简称“黄海所”)研究员、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研究室主任曲克明说。
0 ?( Q$ d8 m( W5 h( b" P毕业后,曲克明被分配到黄海所工作。37年来,他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突破了水处理关键技术,引领推动循环水养殖产业化;丰富和发展了海洋渔业环境损害评估的理论与技术,支撑了渔业可持续发展。“进入海洋领域,也算有点机缘巧合。”曲克明表示,但回顾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越来越喜欢。9 Q- [; a. B9 B3 f p
突破水处理关键技术,引领推动循环水养殖产业化' K9 G1 q+ V, w' q
8 r5 U7 F T$ _& a9 S中国是渔业大国,但却不是渔业强国。与国外先进渔业技术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围绕我国循环水养殖技术瓶颈和产业需求,曲克明近年来带领团队突破水处理关键技术,引领推动我国循环水养殖产业化,大大缩小了我国在该领域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M: o- r @3 I7 m' T- l/ H
“我国传统的养殖模式是池塘养殖,后来发展出近海养殖、工厂化养殖。”曲克明介绍,这些养殖方式常常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超采地下水(地下水局部超采严重)、养殖水资源利用率低、养殖污水排放造成污染等,必须转型升级。因此,为了提高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在陆域进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海域发展深远海养殖。
' m3 p. F i& W$ M4 h# u0 b" _6 g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即是曲克明的研究方向。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养殖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一系列技术实现了养殖废水处理后再次循环使用,在集约化养殖程度、水资源利用、养殖废水排放控制、土地利用率、健康养殖效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已在世界沿海发达国家的工厂化养殖中被广泛采用。
2 N( I/ Y) {& a: T“在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我们历经20余年研发,解决了工厂化养殖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突破了多项循环水处理关键技术,推动了海水循环水养殖产业化进程。研制12项水处理重大装备,填补国内空白。同时,构建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标准化技术体系和海水鱼类循环水高效养殖系统,实现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尾水达标排放。”曲克明介绍,他们研发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循环水利用率达95%。多年来,曲克明不仅申请获批了我国第一个海水鱼类循环水养殖水处理方法专利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方法,作为共同作者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循环水养殖专著《海水工厂化高效养殖体系构建工程技术》。同时,还带领团队建立了目前国内最先进和实用的节能环保型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国内主持设计和新建了40万平方米循环水养殖车间,增加效益超3亿元。该养殖模式多次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主推渔业技术,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 Y2 t0 D" k% j' B5 m! b
“九五期间,黄海所率先在国内开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一直到现在,我还在开展该项工作,探索推动该领域创新发展。”曲克明表示,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粮”专项“工厂化智能净水装备与高效养殖模式”项目牵头人,他将在循环水养殖的智能化、拓展养殖品种、节能减排等方面继续探索,引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换代,为支撑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a8 d% L8 ~6 [& g6 v- q9 x) B
发展渔业环境损害评估技术,支撑渔业可持续发展
9 f4 X5 _' P7 d8 C2 C& ^我国是海洋大国,伴随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步伐的加快,各国更密切的海上往来,我国渔业生态环境、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渔业生产也遭受了各类污染等损害问题。曲克明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带领团队系统研究了污染事故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损害的评估方法,丰富和发展了海洋渔业环境损害评估的理论与技术,支撑渔业可持续发展。, M6 F3 P' [6 W) s
“1985年我到黄海所工作后,延续大学期间开展的分析化学工作,主要针对海水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曲克明介绍,后来还开展过渔场环境研究、养殖环境调控和优化研究。应该说,他一直在从事渔业环境调查研究保护工作,“十二五”期间开展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也是题中之义。$ `; W. j, C! a0 q& l5 T. o* |% B
渔业环境调查研究保护,是黄海所的主业。多年来,农业农村部水产种质与渔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青岛)、农业农村部黄渤海区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挂靠黄海所运行,曲克明长期担任两个中心的负责人。
. [* d0 x( Y" M' z“整体来看,在我国海域受到的污染损害中,海洋溢油是主要原因。”曲克明说,经多年探索研究,他们建立了溢油对重要渔业生物种群早期补充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构建了海洋溢油事故对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模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在“大连新港7.16输油管道爆炸溢油事故”“蓬莱19-3溢油事故”“青岛11.22输油管道爆炸溢油事故”“黄海4.27交响乐轮溢油事故”等重特大污染事故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 c* I2 Y8 s. f% T& x目前,曲克明带领团队制定的国家标准《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办法》是我国该领域唯一的合法依据,有力支撑了我国海洋渔业的科学管理和近海生态环境修复与渔业资源养护工作。据统计,曲克明团队先后主持了渔业环境监测、渔业污染事故评估、建设项目对重要渔业水域影响评价50余项,对10余年来相继发生在黄渤海的50余起溢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评估,为渔业争取到损害赔偿逾30余亿元。项目成果应用于20余项涉海工程对重要渔业水域的影响评价中,为渔业争取到损害补偿13.3亿元。/ F* _3 p! q1 }0 I9 p7 k' T
“未来,我们还将在循环水养殖和渔业环境保护两个方向上发力。”曲克明展望说,力争推出更多可推广应用的重大成果,推动我国从渔业大国向渔业强国迈进,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 V/ H/ N' f' m
2 S0 ]1 Y! n0 S2 ?+ O: R. i0 A
信息来源 | 青岛日报 智慧海洋圈子排版
6 ?7 ?7 P c% E" T; x# q" { b) N8 {3 [8 T$ U+ P! U! I) @
* N, C% j8 b; I, n( I+ H
该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