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 }4 J2 J, g, b" n( L3 I海草床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在净化水质、捕获沉积物、促进营养物质循环等海洋环境改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海洋动物(如贝类、虾蟹类、棘皮动物和鱼类等)提供重要的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和栖息场,具有重要的资源养护功能。此外,海草床是全球最高效的碳捕获和碳封存系统之一,同红树林和盐沼植物共同构成蓝色碳汇,是全球重要的蓝色碳库,更是生物圈中最具生产力的水生生态系统之一,并被广泛认为是浅海水域的关键生态系统。因此,防止海草床的继续消失和退化并促进它们的恢复,不仅对稳定和提升海洋典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够提高沿海地区生产力、养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免受侵蚀以及缓冲污染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等,是当今已知的最具双赢性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之一。修复方法-植株移植法
: i e; C; {6 j6 j9 `1 y g" a% F1 t1 m
01+ o! Y+ k' N5 T: n- Q" @! O
; ?, S: y, n1 W移株法简介+ u O6 ]& K. S$ ?( f% Q Z: n
修复方案遵循鳗草的生长扩繁特点和生物学规律,并依据《海岸带生态减灾修复技术导则 第5部分:海草床》T/CAOE 21.5-2020)、《海洋牧场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T/ SCSF 0003-2020)等技术规范开展修复方案制定和组织施工。
" P! K$ v1 Y) E! M' W- g7 s1 p# Z完整的鳗草植株移植修复方案应包括修复区的选址、供体草床选址、供体植株采集、植株标准化处理、移植单元制作、移植单元入海和植后管护等环节,如下图所示。在确定了海草床修复区的选址后,供体植株的获得和植株移植方法的选择对植株移植的成功和移植效果的保证至关重要。* c) ?8 o4 k a, i: l
% W6 }- d- l9 ]% M7 \% ]4 ` $ ?2 z1 [" ], o0 j) Y; r
图1 鳗草植株移植流程示意图
1 @' E# n1 E9 T9 Q$ A n02
5 `. `6 b& D% `2 W5 a7 O9 m, E" K T7 S5 r* L: v" N
供体植株- ]2 O8 ^( m, `! v) ]! Q
在植株移植规模小于10万株的海草床生态修复工程中,可就近在生长有海草的天然海域采集供体植株,但当移植规模较大时,应当开展供体植株的人工培育,以减少对天然草床的影响。: G- N3 A: E: b% m' I! `
图2 植株示意图 5 i. i+ Y( _6 F- }) k
03" ~. P0 q, O2 _% x7 c2 n' i" P& ]* X
0 Q% C. S+ i& @" {植株标准化处理# B: w4 f, w- d2 O
- O* h8 q8 J. S- h[color=rgba(0, 0, 0, 0.9)]在移植单元制作之前,应对移植植株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提高植株的存活率和定植速度。根据国内外的鳗草修复实践,移植植株应选择茎节数≥2的植株,且当鳗草茎枝高度≥60 cm时,可将其叶片截断至茎枝高度的50%,其目的是提高植株的根系固着能力以及降低叶片的水阻力。1 y/ | k$ }; M1 e7 e, R
04
0 f! Y8 D# ]6 `" ?0 ~( s4 n+ g8 z' @) D
移植植株的保存
2 I# k, F1 d) {9 C移植植株应在处理后2 天内完成移植。运输过程中,移植植株可直接置于泡沫箱或恒温箱,用海水淋湿的毛巾覆盖,温度控制在4℃~20℃(可视需要加入冰袋或启动控温装置等)。保存过程中,移植单元可直接置于塑料筐或网袋,固定在自然海域保存。05
( W4 u* x% G2 f% j) d/ l8 I9 d. g3 W" r
移株单元制作与入海- a6 Y+ e1 |8 e- P3 y* c" k
海草植株移植方法主要包括草皮法、草块法和根状茎法,其中草皮法和草块法的移植单元具有完整的底质和根状茎,运输和移植过程均不便。根状茎法更加注重对移植单元的固定,趋于易操作、无污染、破坏性小等特点。根状茎法的移植单元不包括底质,一般是由多株只包含2个茎节以上根状茎的植株构成的集合体。根状茎法主要包、枚订法、框架法等,根据不同的海流强度选择不同的方法。
+ _$ z3 f# @: ~. a% D①框架移植法。该方法适用于大面积、海流急的区域。采用环保材料的框架作为移植单元。移植单元的制作过程为:选择经标准化处理后的移植植株组成一个移植束,将其根状茎部分绑扎绑扎条的横向位置,将其分生组织处绑扎在L型绑扎条的竖向位置,形成一个移植单元。移植单元制作完成后,需临时置于海水中保存,并在2天内移植完毕。
" {1 z( \( G; i6 @5 z图3 框架法示意图1 V1 d6 F$ ]) J1 f5 H
; f* a4 y# C$ W f w. ]% Z
①枚钉法。该方法适用于小面积、海流较缓的区域。在拟建海草床海底表层挖取移植空穴,将植株束的根状茎放入空穴后,使用U型、V型或I型等枚订,将根状茎固定于海底表层,然后用底泥将根状茎掩埋、压实。
: Q0 s# N5 S! }1 y5 ]
- o4 \& o1 Y+ K" U+ X图3 枚钉法示意图06# d0 M2 }3 K& i' |' Q8 U
8 S5 ]! }. A$ U& M维护与养护
4 R0 e! Q9 @; O0 }$ ?海草床属于脆弱生态系统,极易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导致修复的失败,因此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是获得良好修复效果的关键。2 u/ d% U) g0 |+ F* a2 n6 F7 l8 W h
1)定期检查海草的扩繁和生长情况,对于发生大范围植株死亡现象,及时分析死亡原因,并采取补种和修复措施,无法补种或修复时,另选适宜海区进行海草床建设;2)飘浮型大型海藻不仅与海草存在营养盐等的竞争,还遮光导致达到海草冠层的光照强度降低,从而可能会导致海草床的退化,因此定期检查海草床内飘浮型大型海藻,分布量和分布面积增加到影响海草存活时,应及时人工清除,必要时在海草床周边增设防护网,并定期清除防护网上的大型海藻;3)海草对水质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应定期监测海草床的水质,清除修复区内对海域环境有危害的垃圾废弃物 z5 Y- @! x# s' F. }' H7 _
该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N% P+ C0 J) Q3 `* M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