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5 A8 D: M* ~
8 Y% T( N3 N# d( F9 d近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航海系“海上丝路”资源与环境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合作完成了《海上风能等级区划研究:瓶颈与对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院院刊》。
& A3 A, E7 K; r% G# {- L全球气候异常、地区冲突等导致的能源危机,给各国能源安全提出了警示。海上风能等新能源是保障能源安全、突破能源困局、推进互联互通、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合理的资源区划是海上风能布局和选址的决策依据。& F6 H9 T: `+ `) u$ z
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剖析,发现了经典资源区划方案亟待解决的6大瓶颈:
; _) Q7 q$ H2 n' a: n% e6 ?; N9 d一是未兼顾资源、风险、成本,制约宏观战略布局;5 ]9 T+ B" ^4 |7 X) ]* m& k+ j- c
二是资源等级的区域差异不显著,制约微观精准选址;$ C- @0 v$ U* m2 O
三是区划结果不具普适性,限制多样化开发;
9 o$ P. M+ v( l8 w四是在部分月份不适用,限制全时节开发;' K! c* ^9 ]4 K3 c9 b. R4 c7 A& P
五是对未来的风能等级区划预估不足,制约长期规划布局;
/ Z" t5 V# g6 N3 K六是部分区划结果与机理不符,导致选址依据不准确。
3 f2 J) P7 _8 L8 I( a. M在对海上风能十余年的研究基础上,研究团队以多样化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为牵引,综合利用多种先进的气象海洋统计分析方法,创新性地设计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考虑全风险要素、全时节可用、全海域适用、动态自适应的风能等级区划方案,并进一步提出绘制风能区划动态图谱的理念。
. \0 m3 |8 u+ I% W! w此外,研究团队还创建了通用的“海上丝路”海洋新能源评估与大数据建设技术体系,在资源宏观战略布局、微观精准选址、短期精准预报、长期科学预估、涌浪监测预警等瓶颈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并被多位中科院院士评价为“在该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国际主导优势”。5 Z. H( i7 k/ z2 R% v4 _# g3 U2 [
研究团队负责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员郑崇伟表示,该方案同样为波浪能、温差等海洋新能源的资源区划提供技术途径,为推动海洋新能源的产业化、规模化、自主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未来该方案可用于创建新能源协同中心、智能处理新能源数据、创建新能源-环境-大数据前沿学科集群、创新交叉型-智库型人才培养等。
. h* i+ Q2 Z/ U) H j+ |相关论文信息:
5 N& t& a- e8 lhttp://www.bulletin.cas.cn/zh/article/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605002/
; g: K2 ]& ~" a. R# Z1 O3 P1 Y8 ?! q& e+ e. F8 }% y9 ^' R
4 h2 H% I* n/ z
% v1 V) U z8 O( j+ A. Q+ W* t3 q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田瑞颖 张佳宁。/ `3 R, L: B" D# H&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