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H, D6 N, d% N
/ \8 h& u% r3 V6 C- I近日,由中、德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安徽发现了一批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中国古花骨海绵。花骨海绵类是现生海绵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六射海绵,广泛分布于全球深水生态系统中,最深可达6700多米。* V& @' L t4 u: w+ A& i! `
在现代人类出现之前,海洋中便已生活着众多生物。直至今日,仍有不少生物历经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漫长岁月,成功地在海洋中找到合适的生态位置并不断繁衍生息。对于人类而言,它们就是不折不扣的“老”前辈。
5 X& u6 J, k1 G5 {. z- I8 A( e' Z
7 T3 Y3 }( {/ G( i* x2 A3 Z: v
鹦 鹉 螺
+ N& d W/ @3 v' ?& K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是章鱼、乌贼类的亲戚,因其螺旋形外壳形似鹦鹉嘴,故得名鹦鹉螺。
, W; V8 r; ]6 Q+ F* {鹦鹉螺诞生于5.3亿年前,在奥陶纪时期的海洋里,鹦鹉螺以长达11米的庞大体型、灵敏的嗅觉和凶猛的嘴喙霸占着整个海洋。之后经历了“大灭绝”时代,鹦鹉螺的体型逐渐变小,但外形、习性等变化不大。现生成年鹦鹉螺的贝壳直径一般不超过20厘米,平时多生活在100米的深水底层,以底栖甲壳、小鱼及其他软体动物为食。
% @7 n' _' ?4 k' X Y& T! L9 h% |/ N( s" e) V6 k. }1 I5 ^
1 h: h1 g0 U$ h
鹦鹉螺。图:网络4 ~, x- k- f2 s0 {% e' M9 @+ N# j1 Z
鹦鹉螺的身体结构也很有特点,它的贝壳内部像是旋转的楼梯,一个个隔间由小到大顺势旋开,隔间之间有一根管子相连通,通过控制里面的气体排放完成水中的自由升降动作。人们通过模仿鹦鹉螺的运动方式制造出了潜艇,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和第一艘核潜艇也因此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8 A: D- ]1 t) c. n' E" \4 b0 P' ~1 B. M
: H6 N% k6 B& F, x鹦鹉螺身体构造示意。图:网络
$ X; {" T2 ]0 n! @鲎6 O, g" E( @8 }7 _- @
鲎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在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几亿年来,同期出现的海洋生物进化的进化,灭绝的灭绝,只有鲎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原始的相貌:头胸部略呈马蹄形,腹部呈六角形,且两侧有棘刺,尾部则是一根长长的尾剑。
+ t% [; M) B9 a; Q) I6 R9 Y3 b- N3 r
4 h3 ~$ a O( {. A0 F9 m" x
中华鲎。图:网络
, F6 A( a/ G/ n, s鲎栖息于20-60米水深的砂质底浅海区,以底栖的小型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环节动物等为食。鲎具有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繁殖能力较强,鲎血则会在遇到细菌时发生凝固反应,阻断疾病传播,这些本领也是鲎能够安全度过历史上的多次生物生存危机并繁衍至今的重要因素。
# Y- ~. t/ e+ w: U, T" K2 i(关于鲎的更多内容,请查阅往期文章)
1 _. j$ S; {2 J P, G4 x/ t! h水 母
# e% ]: Q) f2 m) H" g水母是一种低等的无脊椎浮游动物,属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它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恐龙还早,大约在6.5亿年前就存在了。水母的种类很多,且形态各异,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以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的浅水区最为丰富,此外还有少部分种类产于淡水。
! s% _7 n% u+ H4 y& l# @ `
) k) F9 v# G: b3 C" |* d& u6 x5 M7 r# W7 ~# w) O, K8 `* G) o
水母。图:网络
% A i6 w+ ~8 i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由内外两胚层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具有漂浮作用的中胶层。水母在运动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去就像一顶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在水母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这些触手是水母最主要的攻击武器,通过缠绕猎物并注入毒液,之后等猎物毒发身亡便可将其分解吸收。
4 C7 B$ o( q5 s8 P, ^+ l3 c随着人类对海洋探索的不断深入,未来或许还将发现更多古老而又神奇的生物,并为我们进一步揭示海洋奥秘提供帮助。 I5 D' P0 U# g! N. t7 S& w
下面一起来关注下未来几天的海洋预报信息。, r! n' @2 Q" j/ _
3月6日! I6 F* M$ I0 B& A
台湾海峡有东北风5-6级、阵风7级,2.0-3.0米中到大浪;( Y0 f% X. t4 U7 S" T& ~3 F
福建中南部沿海有东北风4-5级,阵风6级,1.0-2.0米轻到中浪;
" X4 _( K& h' l) P, w/ r* b; a厦门沿海有东北风3-4级、阵风5级,0.8-1.5米轻到中浪。
- L& B B' S3 o/ H3月7日-9日
6 g" ]5 _7 S3 p7 l+ v: m台湾海峡有东北风3-4级、阵风5级,1.0-1.8米轻到中浪;3 J+ N4 |/ v& B F7 v
福建中南部沿海有东北风2-3级,阵风4级,0.7-1.2米轻浪;
) b Y/ j+ O7 B+ u; T/ a厦门沿海有东北风2-3级、阵风4级,0.5-1.0米轻浪。
% R' ~! c9 @ S' q( A2 a8 A3月10日-11日
6 Z* S# H( a! |+ \$ {; Z( i$ p0 s台湾海峡有东北风5-6级、阵风7级,1.5-2.5米中到大浪;7 q4 b+ l U( X5 ^. A4 o, h. S
福建中南部沿海有东北风4-5级,阵风6级,0.8-1.5米轻到中浪;
) s& n) F; C. {2 L- J3 E6 J厦门沿海有东北风3-4级、阵风5级,0.7-1.2米轻浪。1 ], H2 B/ D) y- c% F
3月12日' @! ~2 v2 E5 s. N: S& ]* M
台湾海峡有东北风4-5级、阵风6级,1.0-2.0米轻到中浪;3 u1 A8 O/ o# @2 m/ G
福建中南部沿海有东北风2-3级,阵风4级,0.7-1.2米轻浪;
/ C4 V) Y- u+ j厦门沿海有东北风2-3级、阵风4级,0.5-1.0米轻浪。
) W: g- f; h, E5 f) `5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