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法国防部发布海底控制战略

[复制链接]
3 R: Z* {, S4 _5 o5 t
$ G8 Y* ^- D7 C3 l+ K% v3 D . e# z7 |$ J2 W/ {0 w9 {

---------- 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 W! T) b9 s! d d$ I

2022年2月,法国国防部长弗洛伦斯·帕利签署《海底控制战略》(以下简称为“战略”)。这是全球首份国防领域聚焦海底空间的顶层战略,强调了控制海底对法国国家战略安全、军事行动、经济利益的重要性,提出将法国在领海、经济专属区、相关行动区内的“认知”“监控”“行动”能力拓展至6000米以深的目标,明确了发展重点和指导方针。

9 X3 v5 y! r5 k: t5 P9 J

& o* ?' q* f2 U' m) W9 o+ Z6 P

2 F9 i- n i) t+ p6 j

图 1 海底控制相关设施/装备构成

! x' H0 i8 E0 f

一、战略背景

7 f$ X4 m" h# @' G* A+ J+ C8 W

海底地形复杂,水文、洋流、光声特性、磁场、重力场等地球物理参数高度未知,全球各国均未对海底空间形成完整、深刻的认知。随着科技发展和工业、国防、科研等各方需求推动,海底已成为大国新的战略竞争空间。为此,法国总统2021年10月提出“法国2030”投资计划,将“投资海底”列为十大目标之一。本“战略”是在国防领域贯彻“法国2030”投资计划的纲领性文件。

& F$ d( v# K" G2 t3 s! I. I

(一)海底已成为新的竞争空间

* W5 B2 ?, @: h: t- S+ b+ k

“战略”提出,近年对海底空间的竞争不断升级加剧,国家和民营公司持续加大开发力度,海底已成为能源钻探、海底电缆铺设的重要空间,水下无人系统等新兴作战力量的活动范围也已逐渐向该领域扩展;同时,侵占公共区域或他国主权的“强权逻辑”时有发生,各国不断加大对专属经济区外海底资源的开发,引发并加剧了因海洋边界引发的地缘政治纠纷,如南海、东地中海周边地区;此外,规避法律的海底行动频发,鉴于海底行动固有的隐蔽性以及当前对海底空间探测存在巨大挑战,使得对海底冲突的界定、追责、溯源难度极大,部分国家试图通过商业、科研行为掩护破坏他国海底基础设施等(准)军事行动。

' R i( ~- d7 y8 G/ B3 }; |4 V

(二)海底安全关乎国家战略利益

) D, }1 B' b3 `' ~

“战略”认为,海底是大国博弈的新领域,法国必须控制海底空间,做好防御、发起、实施必要攻击或反击的准备。为此,“战略”提出了3项海底领域的重点国防任务。一是保护海底战略设施,海底通信电缆、电力传输电缆、化石燃料管道、海上风电场水下基础设施等战略资产,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等活动可能遭受自然或人为破坏,影响日常生产生活。二是确保武装部队行动自由,竞争对手在海底布放的水雷、水下监视系统等,将严重影响法国武装部队的行动自由和任务效能。三是捍卫军事和工业利益,如英美F-35飞机在海上坠毁后所需的深海搜寻和回收能力,既是技术问题,也是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

8 k( |9 n C( U4 m

二、主要内容

7 }8 l& D: h' y) B2 U& z) q

“战略”以“抓基础、把总体”为核心,将与海底控制紧密联系的基础建设作为重点,兼顾国防领域总体配套建设,切实保障法国形成长期有效的海底控制能力。

, ~8 Y) n5 `" j5 p9 ^' _, x/ R- J

(一)多措并举推动基础建设

" G& E- E+ U/ W

“战略”将能力提升、制度完善、技术突破、国际合作等作为重点举措,推进海底控制相关能力建设。

& t/ X4 S) b" F- }2 X8 ?! F

拓展海底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认知”“监控”“行动”三方面。一是扩大认知范围,提升认知水平。为深海无人系统研发创新型传感器,提高海洋调查能力;加快研究反潜探测相关物理变量,敏锐探测深海及海底磁和电磁异常;研究超低频水声传播的详细模型,提高对海洋环境声学响应的表征能力(将水下探测能力拓展至超低频、沉积物对海底声学响应的影响)。二是优化监控能力,构建监控网络。根据水雷、爆炸物、水下监视平台等海底潜在威胁,改善现有监控能力;根据预期用途、所处环境、威胁性质,配置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监视平台,构建海底监视网络。三是发展深海行动能力,增强争议环境行动能力。加强“在海底、从海底、向海底”行动的能力,将行动范围拓展至6000米以深,覆盖全球约97%海域;同时,提高潜艇排水量、隐身性和自持力,提升水下综合作战能力。

. \0 a; A& T4 ~ V K. Q

: U/ P9 }/ L* x# \ G

5 B6 b8 |% M# Q s

图 2 法国海军“梭鱼”级核潜艇

4 L& P6 Y0 ^/ V; u& ?3 P

完善现行法律框架,海军将继续在南海、东地中海等有争议海域活动,以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国内现行法律体系下,完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海底电缆铺设、无人装备航行、海洋科学研究等活动的制度建设,防范规避法律的行为。

' ?; U) N- _$ h+ ?

巩固战略自主权,着力突破深海无人平台动力能源、自主决策、微型传感器、数据处理、水下通信等技术及相关应用;根据“法国2030”投资计划,吸纳民用技术和成果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基础,以掌握所需的战略能力,拓展海底认知、实施海底作业;在确保国家主权和战略利益的前提下,与国际伙伴开展海底合作。

: q* u9 d; \) B7 B* q/ o. _

(二)全局谋划把控发展方向

8 g8 I% P4 H( C8 k' @- ?7 D

为实现海底控制战略目标,“战略”提出从军事理论、组织管理、实施路径、人力资源四方面谋划,明确各方面发展方向,以期在近中期形成稳定可靠的海底控制能力。

7 J" z- L: Y" z

军事理论层面,界定海底活动类型和内容,主要围绕拓展海底认知、监控海底和海洋空间、“在海底、从海底、向海底”行动等三类活动;制定具体条令集,细化执行海底军事行动流程、组织结构、原则和工具;国防部情报部门根据具体政策提供支持,预测、分析法国国家利益与武装部队行动自由所面临的威胁。

7 R4 X% t j9 ^% m3 l

组织管理层面,将“战略”起草工作组设为国防部常设机构,负责整体监督管理,确立并协调海底控制相关条令、组织、人力资源、设施、保障、培训事宜;召集相关机构(国防参谋部、海军参谋部、国际事务与战略总局、国防采购局、法律事务局、防务创新局,国防设施、财产和机构保护局,以及其他情报部门,视情纳入外部实体和组织)组建委员会,下设多个工作组,统筹相关工作。

1 o1 a$ t, @5 g. |5 y1 W6 U6 h

实施路径层面,一方面,充分利用“未来水文海洋能力”“未来扫雷系统”等现有项目成果,作为构建海底控制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两步走”开发新能力,第一步为能力测试加速阶段,在2024年前测试并部署具有“认知”“监控”能力的深海无人潜航器,以及具有“行动”能力的深海机器人;第二步为能力发展阶段,目标是2025和2028年实现两次能力提升,其中2025年拟在6000米水深和3000米水深初步形成作战能力,2028年拟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两条海岸线建成持续预警能力。

7 W% e$ |6 m! f# w) K* j- `

4 h! g0 W9 Y+ L a5 n, f! K: J" P8 X

+ J" k3 N* Q" {: y

图 3 未来海上有人/无人装备

$ _8 G- n2 l' W

人力资源层面,明确加强现有能力(海底搜索和行动)、构建新能力(监测分析来自不同海底传感器的数据)所需的人力需求;持续改进培训方案,涉及培训内容、工具、课程,培养并招募能够执行新任务(运行维护无人潜航器/水下机器人、饱和潜水、超低频水下探测、海量数据处理与管理等)的人员;深化军民两用领域产学研合作,筹建国家级“深海海底”卓越研究中心。

2 P$ b, D B* J' G

三、几点认识

' o0 } S* H+ R% p: Y, Q2 E; X

(一)当前海底活动仍以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为主导,军事介入呈模糊甚至保密状态

+ |% Y3 _/ }$ L/ a4 h9 Y6 ~

面对军事大国在北极、地中海等海域的大量投资,各国正在密集进行海底经济和研究活动。海底地形和环境测量数据匮乏,加之深海采矿、海底能源和数据传输等经济活动意义重大,这些因素将驱动海底技术发展突破,并进一步扩大海底经济活动。由于深海不透明和行动隐蔽性,海底军事介入带有更多的神秘色彩。现有海军水下主战装备以核常潜艇为主,最大潜深不过数百米,想要开展深海海底行动需要依赖大潜深有人或无人装备,这些装备多归属于国家科研机构,其动向不可考、行动内容不可查,对各国海底主权利益和安全性来说存在潜在威胁。

7 U" G3 U6 q( Y

(二)法国是首个公开宣示海底控制战略的国家,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相关战略制定

4 t1 U5 z1 @! p

虽然大多数国家将海底控制相关战略列为保密项目,但很多大国或多或少彰显了对海底的野心,如英国在2021年3月发布的《综合审查》中表露了对海底战的关注。法国拥有世界第二大专属经济区,更是首个公开宣示海底愿景的国家。海底控制战略完全契合马克龙总统“法国2030”投资计划,并将依托该计划发展可用的协同力量。但是,与海底相关的部分问题显然超出国防部职责范畴,还需借助海洋部级委员会《国家深海矿物勘探和开发战略》(2015年制定、2020年审议、2021年通过),共同实现海底控制目标。

) r- C, k9 _. X

(三)海底域作为战略竞争的热点空间,应科学治理充分发挥军民协同优势

3 G0 N/ K: n9 u y0 ^0 n

海底与太空、网络空间领域存在多个共同点,一是均以军民双重途径的模式开拓,二是均需依靠技术突破达成战略目标,三是空间介入和使用权往往掌握在最先进技术持有者手中。这些特性使得海底、太空、网络空间成为了混合型战略部署的热点领域,综合技术垄断、法律缺失等问题,这些领域也极易滋生“灰色地带”。综上,相比于盲目追求技术突破,科学治理对于海底空间的开发来说更为重要,通过利用民用技术的先进性和军事力量的快速响应,推动海底空间又快又好发展。

P& K' J- A9 I& X8 q

(蓝海星:吴晨)

7 o5 }% B7 H$ b& O& ~8 l6 U

文章推荐

0 _/ m, a, Y5 n) `2 W( }; Y7 N

( B# K4 g5 U# M. n* W/ e6 A

* g# H5 d0 b+ n0 }* m ) Z. v# l4 b4 G( Q
R. _" m+ Z& n: [& x7 r. ]4 p8 J( F. f U+ C7 s: O" s, q 9 N# z% d% S+ H5 T . g0 Z$ p" s: n* j0 Z, t 6 Z+ V7 s* K! E- T! f(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邢雷
活跃在2025-1-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