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 p/ N0 {- z! L8 p W
' C4 ?: m1 g: i d. {( C
2023年3月11日,159位候选人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央视新闻报道,吴立新院士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此前,吴立新院士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F) N2 L' R6 s6 f
1 o! K4 h4 o( o L8 r
; G! U/ X# Z6 C$ [- J) n吴立新,男,1966年9月出生于安徽桐城,2013年12月加入民盟。1995年7月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崂山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导;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泰山学者,齐鲁杰出人才。2 ^5 q# U! } M: `
吴立新院士依托崂山实验室,领导发起了“透明海洋”研究计划,推动海洋超算、“ 两洋一海”立体观测系统等多项重大工程的实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重大研究计划、科技部十四五海洋环境重点研发专项的专家组组长。) |: V1 t$ s" F$ P& M. C( a& C1 [
2019年,吴立新因在“跨尺度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与领导力,获得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导力最高奖,并被授予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是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也是首位成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的中国海洋学家;同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 m+ W4 \5 g* s
求学及海外科研简历:
; N# D$ h) |) W" I7 @1983年9月-1988年7月,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本科学习;7 |9 l( e5 D! W* ^7 ?
1988年9月-1991年7月,北京大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习;
, ^( e N# y$ e6 C. h1991年9月-1994年7月,北京大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习;' V g) C$ f0 q/ U N! d$ J9 G# N
1994年8月-1995年8月,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航天与机械工程系博士后研究;" J1 E. f4 e+ U4 v6 S" n: @
1995年8月-1998年2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大气海洋系博士后研究;) {- I5 z2 M! u9 a+ Q: r$ }: b
1998年2月-2002年2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气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 j- }3 B& _, B4 W7 n2002年2月-2005年7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气候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n' e, `3 o- v, e; s
2005年7月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教授。
: c; J/ [/ ?3 f U3 D" \0 a+ Q; f; w- U" I0 P% L
# I" S% W" Q' ^" g( B6 J+ ^从清华大学本科,到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再到美国知名学府博士后,吴立新有着一段不同凡响的求学和科研经历。1994年,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吴立新抵达美国,在罗格斯大学从事涡旋力学方面的研究。其后,又在威斯康新大学麦迪逊分校从事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研究。历经十年不懈努力,他所从事的“海洋气候年代际变化研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实验体系被全球多个著名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采用。2005年,他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科研、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其实有一种简单而且很朴素的感情,我在咱们自己国家上了两所最好的大学,我们当时的学费很便宜,国家培养了我,回国、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情,是我自己应该做的。”
4 b& ~: U* w& }$ P4 [2 b
# A9 S, E6 Z4 v, E0 @
/ `" ?2 U" I# L, @8 ^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要认识海洋。为此,吴立新率先提出“透明海洋”计划,构建从海底到海面的立体综合透明观测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今天我们对海洋的探索可能还不到它整体上的5%,所以我们提出这个透明海洋计划,希望能够发展新的观测技术,比如说今天的海洋正在发生什么,以及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明天会发生什么变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我们希望能够实现海洋的状态透明、过程透明跟变化透明。”) @7 Z; H( I" z: x/ e
6 M6 `4 T6 Q) m4 z2 T8 q- j
& v6 I; ]- J$ x. _/ ~5 v
除了科研一线的忙碌,吴立新最看重的就是海洋人才的接续。他坚持研究生从本科生带起,相中的“好苗子”倾力培育指导。截至目前,他已经培养了60多名研究生,建立起海洋技术类人才储备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我对学生来讲的话,我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你要热爱海洋科学,第二你要勤奋,第三呢也要耐得住寂寞。因为做科学的研究,我们需要能够坐“冷板凳”,需要能沉下心来。”# P! Z8 b. t* a9 W
/ B8 r) G; ]9 p) c
% o) P% H3 E7 ^ K在攀登海洋科学的征途上,凭借一股“钻”劲儿,吴立新收获了累累硕果:2019年,吴立新因在“跨尺度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导力最高奖,并被授予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是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同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领导发起的“透明海洋”计划,推动了新一代全球海洋观测网、海洋超算等多项工程的实施,为海洋强国和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因为总书记提出来要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必然的选择,所以我们这代人应该说承担起这样的一个使命。
! k& z9 @' h4 Q( P4 b3 H1 [& f/ p9 C; |6 R
5 M( F5 c: d, J/ D. \/ [
) S4 p* }9 F( ]7 X: d" s信息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山东新闻联播。
' ~. ^5 O$ O) c3 _) t1 X: y3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