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开拍首单蓝碳 海洋资源如何盘活转化?

[复制链接]
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中国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在“双碳目标”之下,低碳发展的“潜力股”——蓝碳如何盘活转化?$ m% e6 Q  ]% J

. ~* t4 b) S3 b: e. W$ ~  2月28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开拍首单蓝碳,出售西沪港黄避岙海域养殖的“西沪三宝”(海带、紫菜、浒苔)2022年约2340.1吨的碳汇量。

8 ?* r+ t* Y& m" _, v  j( K

4 }/ p3 F& Z" D,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C8 O" o8 b2 ]海洋碳汇也称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0 m, ~( d3 r* N! O# R! T

: @, k) N# n% i+ `8 o9 b
" R. e) ~, e% l2 a# p" M4 i2 y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海洋生态系统储碳潜力巨大,具有固碳量大、效率高、储存时间长等特点,较陆域生态系统相比更具优势。5 {/ V1 _7 w0 u" k5 z2 Y% i5 c

: T' ?7 ~  i& S+ [- q. d+ ^+ v# u9 e  据宁波海洋研究院副院长刘奎介绍,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约13亿吨,至2060年,距自然生态系统碳中和的目标还有巨大缺口,因此,需要加快推进中国向海洋挖掘固碳潜力的进程。
( p( z* R# L1 \; v

$ z9 y$ E8 E9 M& c4 {/ y: x  蓝碳拍卖“卖”什么?
2 P3 {. w+ P9 K7 s1 e

0 f/ T' x" T1 [) f" v1 P& q  据悉,本次拍卖项目属大型藻类碳汇项目,拍卖标的物为大型海藻,包括海带、坛紫菜和浒苔的渔业碳汇。
9 ~3 ~% t, B/ \# |9 g, z

$ T2 c1 N$ Y- v  象山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交易卖方之一,出售2022年浒苔碳汇量246.1吨。
* c3 \2 ~6 Z  V. K4 ^3 w' ?

5 ^+ w5 u; E* X( z( T% Z8 z  “此次蓝碳交易的收益将用于后续浒苔种质和固碳机制研究。”该公司董事长朱文荣如是说。

% c* R5 R8 @5 }' z% v" g$ h0 u4 x, B  G! ]6 \
  蓝碳拍卖怎么“拍”?
1 L+ F; P0 a# r8 \0 T7 X
" J4 P% e$ f  ^9 j. m9 ?4 f
  本次交易主要分为蓝碳产品的开发和拍卖两个流程。蓝碳的开发是拍卖项目中的重点准备工作。
6 P. w4 r1 s1 b3 y! u2 U
5 n7 y4 c1 D$ K0 x, \' N
  “首先,确定开发的碳汇项目,进行项目设计与碳汇评估。”刘奎解释说,在确定适用方法学后,再进行碳汇资源的量化监测,计算出的养殖大型藻类的碳汇量为2340.1吨二氧化碳,并编制碳汇核算报告,进行碳汇项目的认证和审核。
/ Y8 _( p, k7 i( H- S; e, X2 Y" J

# S  ~' i4 I( z6 Y% K9 B
, C/ G- Z0 T* f% G
  浙江易锻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每吨106元的价格拍得此次的蓝碳。4 W0 A4 |, H1 Q5 b* V4 p, C$ H
' ~( L8 O8 ]# D
  该公司负责人王媛表示,此次拍卖非常有意义,不仅可以促进碳减排与自然保护的有机结合,还可以让企业实现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共赢,助力“双碳目标”的践行。

& B9 _% a) j/ t3 e0 o: M* N3 g
+ i) |& a: }$ J* R  审视当下,在中国大力推进海洋战略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蓝碳越来越受关注。
3 S5 ]  A, Q2 S3 X/ g
* C: Z3 I) B- f, K1 @/ Q
  象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党委书记、局长朱约余表示,下一步,该县将制定实施蓝碳行动计划,组建蓝碳研究院,绘制蓝碳“一张图”,成立蓝碳交易中心和蓝碳银行,创新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洋旅游+蓝碳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

5 Q3 i# c  K( I* q$ e
; ^/ U. v+ A! n7 T( c& W  作为浙江省低碳建设起步较早地区,象山在推动海洋碳汇方面有着较好的先发优势,县域范围内拥有大量国际认可交易的海洋碳汇生物,坛紫菜、海带、牡蛎等碳汇渔业发展迅速,形成一定规模的人工型蓝碳。
6 W8 l% C1 b) |- r0 o
2 q& n) ^' }) q+ @
  经初步估算,该县盐沼生态系统碳汇量达10.28万吨/年(以二氧化碳计),以坛紫菜、海带为主的大型藻类养殖碳汇量约2.17万吨/年,以牡蛎为主的贝类养殖碳汇量约3.22万吨/年。
1 V3 X: E$ j6 p% A

' @9 }, ^% z! v, _+ {- S  “蓝色碳汇进入交易市场任重道远,又前景光明。”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看来,通过这次拍卖,有利于健全海洋碳权市场交易制度,盘活蓝碳资源、推动蓝碳开发,打通海洋资源转化资产通道,既增加渔业养殖“绿色收入”,又加快完成“双碳目标”,实现海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 W/ r3 {% R5 h- @3 T( p  |

, V9 g4 a- P' i" ^6 b
8 t/ G1 G8 _) H5 p! H
; l2 f  i  R% D, v; J& p! x" m( x( U7 ~" R- f/ o# z$ s

$ n: g0 a' ~  D! x8 M* X7 {- d% u" A- o, T; i2 F' k/ ^
来源 | 中新网
2 v" h% w1 Y- n, a$ h0 f- ^
) E& [$ f: l- ?) D! \2 W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8 `5 w6 ]$ ]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dmoqhholgb
活跃在2021-7-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