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推介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经验,耕耘“海上田园” 筑牢“蓝色粮仓”!

[复制链接]
# c; Z, ]/ {+ {# |( B*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d1 ~6 [' ~, J% o' X6 `# L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拓展食物来源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沿海相关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特别是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指导山东省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以来,不断探索海洋牧场绿色、协同、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总结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进一步总结推广山东省综合试点经验,将围绕不同发展模式,以典型案例形式分期予以推介。本期重点介绍山东省以绿色生态发展模式,推动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试点经验。0 T) ]2 J+ E( d3 y) j
编者按
1 g" u/ v" \1 a5 B$ J& O
; w- G8 S% P& W+ v1 n+ b' f( W+ \& D4 G
) w& s4 a- H% }; z' @4 Z
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发展模式

5 r0 j; C, c% }) [( Y# {* Z
推动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 v, T8 V$ D, p9 C7 o# Y' ^! {% r" G$ d5 y6 B" {

, T$ f  W5 p: [  G8 q自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启动以来,山东省沿海各地坚持把修复海洋生态、增殖渔业资源放在首位,摒弃盲目追求产量规模的传统生产方式,着力涵养生态、提升质量、增加效益,渔业发展正加快由资源获取型向生态养护型转变。2 s/ H" W# C. }! W) x
' Q" d& k/ z% p9 l/ Z/ t4 e
+ F1 O) W% x' }! o: \# `
案例1:结合不同类型海洋牧场,有针对性开展增殖放流
- N  f& }, H+ D4 z; t: y1.基本情况0 W" B! [$ V) q& y  u! ^2 s/ {# W1 J
2019-2021年,全省累计公益性增殖放流22个海水物种苗种,共计226.8亿单位(按农业农村部统计口径折算),其中投放许氏平鮋、黑鲷等恋礁性鱼类2亿尾。据评估,增殖放流中国对虾、海蜇、三疣梭子蟹分别约占全省近海对应物种总资源量97%、83%、46%;全省秋汛累计回捕增殖资源8.16万吨,实现产值26.93亿元,大宗经济物种直接投入产出比达1:17,回捕中国对虾等增殖资源成为全省近海1万多艘中小马力渔船的主要生产门路之一。群众性底播增殖蓬勃发展,全省底播增殖面积达10万公顷,年底播增殖1500亿粒(头)。
3 N) i; N. `" E% U4 s

& `* g% w6 z6 s-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H: A  w+ h# r
2.创新做法% p- A, N: a% }) o0 \- [5 `$ k; Y3 n

+ i1 c' \$ \/ i* k: g& V' U5 x5 P, J; Y
坚持公益性增殖放流、群众性底播增殖和社会性放流放生等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创新将公益性增殖放流物种划分为近海捕捞渔民增收型、海洋牧场海钓产业促进型、水生生物种群恢复型、濒危物种拯救型、生物生态净水型、增殖试验储备型等六大类型,有的放矢开展苗种投放;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省级立法,持续完善18处省级渔业增殖示范站;继续推进标准化放流,累计制定增殖地方标准19项,行业标准7项;创新开展6月6日全国“放鱼日”活动及“碧水责任·云放鱼”活动,在线参与网友数量达40万人次,全力打造全民参与的大养护、大放流格局。
- y( ?7 U4 C7 Z
) L9 A5 E0 T; b8 A3 G1 |5 ~5 F. k3 j7 |8 D" U" R
3.推广应用: o/ d0 X9 y2 P
( q& Z# {) Q0 V6 S( d$ N- T
3 Y( }/ j8 W% N0 F0 F) X/ A1 g
山东省增殖放流工作中形成的的标准化、增殖站、云放鱼等做法、经验,适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u6 j6 W5 S. _
5 J$ v- q" a/ v; N/ G+ c. M/ p

$ @- U/ ?% [% u- J5 Q: u3 ^# D2 ^; ?案例2:烟台东宇海洋牧场投放人工鱼礁,打造水生生物良好栖息环境* b- {5 r3 i" h) o$ P( C
+ ]$ W, K: I3 I$ O

  n+ |! \1 z8 G# V1.基本情况
/ T& W& D5 t) ^  |- |4 j
6 `% T4 |7 E, a1 {* r+ A  G; Q. |9 p# i) {+ b) I! E
烟台东宇海洋牧场位于烟台市牟平区金山港东部近海,海域面积1075公顷,由烟台东宇海珍品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牧场主要通过建设人工鱼礁,开展刺参底播增殖和海面筏式养殖生产为主营项目,近年来随着休闲渔业需求的增加,拓展了休闲海钓、渔业观光体验等项目。2018年,牧场获批“山东省金山港东部海域东宇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中央政策和资金扶持下,海洋牧场进一步扩大投礁规模和范围,2019-2021年间,新增投放人工鱼礁5.8万空方,其中投放石块礁1.695万空方,投放管状钢筋混凝土构件礁1.44万空方,投放方形钢筋混凝土构件礁2.6万空方,改造“荒漠化”500多公顷,牧场区由只适合开展扇贝筏式养殖的普通海区,升级为生物资源丰富,上层吊养扇贝、中层增殖鱼类、底层底播刺参的高产海区。刺参作为牧场主要生产对象,投礁前基本形不成产量,投礁改造后通过科学增殖实现高效产出,平均亩产达到80斤/年,年产鲜参70多万斤,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加上筏式养殖和休闲渔业收益约500万元,牧场年产值可达7500万元。企业获得可观经济效益和充足发展动力的同时,有力促进当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渔民就业,拉动苗种繁育、水产加工、休闲渔业等关联产业发展。
3 G. m! d7 H0 v+ M) G" f$ b; D
# N" z9 X/ U3 u
( C9 u5 R# F9 J' d' z! W2.创新做法
* x! k+ @4 v$ ]( q. E2 p
8 ?- q+ V  A; n5 z# z& Q0 [# q1 Q6 N* P/ D, N
烟台东宇海洋牧场立足传统渔业产业基础,利用渔业资源禀赋,挖掘渔业发展潜力,采取石块礁与大型混凝土构件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人工鱼礁区建设打造的新型海洋牧场,有效遏制“底拖网”“绝户网”等捕捞作业,进而优化本海区食物链结构,达到改善海域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目的,有效提高了海区基础生产力,在海区打造了“海底森林”,为鱼类等游泳动物提供索饵、产卵、育幼及避敌场所,为刺参等优势水产品增殖提供了优良生长环境,促进了休闲渔业产业起步发展。由于这类海洋牧场产品好、产值高,被老百姓形象地比喻为“海底银行”。
# ]+ I# k0 ?' z: P; k8 H! Y, B: `* H2 s- F) q& }9 @: w1 D

) b3 J1 e. b/ ^7 H3.推广应用
  L5 T8 c( K& \0 h$ _$ q5 r7 L
/ Q0 i/ a& ]( q$ s) w+ \( w
+ d! \* a. n5 L# e4 \5 B0 m8 J1 J适宜在近岸或岛屿周边,水深8-20米,底质为岩礁或沙泥的海域应用。2019-2021年间,全省海洋牧场累计新增制作投放混凝土构件礁、船礁、石块礁等各类人工鱼礁约70万空方,所涉及海域约1.35万公顷。截至2021年底,全省人工鱼礁总投放量已超过1930万空方,极大地促进了全省渔业高质量发展。
3 k7 k) x% y. [! a/ q. T" @5 M5 N9 f7 ]; z( t8 }
5 F4 q+ _9 ~" Y5 ^6 S
案例3:底播增殖,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F; ?, t2 {4 g8 l' W4 \+ E$ |" W2 d) B+ R9 ]

0 t# U. }$ Y, V. D3 Y! n$ T1.基本情况% s, c1 M9 y( U' w8 H

4 R7 j  ?) o# o9 e! b+ S9 ?. j; m/ ~4 _5 T6 F. j
正海底播型海洋牧场自2016年开始建设,位于滨州市无棣县近海海域,海域面积4025.25公顷,由无棣正海贝壳堤岛旅游有限公司运营,海洋牧场主要进行贝类苗种底播增殖,品种主要有文蛤、毛蚶、四角蛤等贝类,2018年获批省级海洋牧场建设示范项目,现正积极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为积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正海集团在海洋牧场海域内投放人工鱼礁礁体3.654万空方,开展贝类的资源保护和苗种底播增殖,截止2021年底已投入贝类苗种259亿粒,其中文蛤苗种85亿粒,四角蛤苗种93亿粒,毛蚶苗种81亿粒。通过近几年贝类苗种的底播,正海集团有力地修复了海洋生物资源,维护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正海海洋牧场依据自身贝类特色,注册了“滨州文蛤”和“滨州金蚝”地理标志商标,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逐步建设贝类全产业链体系和贝类标准化养殖基地。
7 c4 q; c% \, z8 _; Y+ \6 C2 ^5 g
2 X3 |! p8 R$ N% C  F; k7 ]1 X
6 E. F% R- ?, {: n! C7 D
2.创新做法/ @5 t3 ~( N0 p, q0 a2 Q

7 N! h9 o+ v' c# L6 x
0 s. k. u. Q8 k2 W% F6 t正海海洋牧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于海域内优势,2016年开始进行文蛤等贝类底播,现已有效地增加海区生物资源种类数量及群聚资源数量,优化了海区渔业资源的品种和数量结构,并使其稳定地保持在较佳的水平。在进行贝类底播增殖的同时,正海海洋牧场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积极改善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利用科学手段在海洋中专业、集中、合理地增殖贝类水产品,创新立体增养殖模式,海洋牧场筏式养殖、网箱养殖和海洋牧场底播增殖相结合,实现有经济价值典型种类混合养殖模式及筏式养殖,减轻生态压力,打造滨州乡村振兴渔业升级版和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M0 u0 I- f4 p
6 Y" G1 q5 V' u% n  @) {/ M

1 ?- V9 o; @) C6 ?0 P3.推广应用# l. q, V, d2 l! [* K

6 Z) H7 }7 d- u8 W9 B( f3 ?$ _1 f+ d
目前已在正海底播型海洋牧场内进行推广,品种主要有:文蛤、毛蚶、四角蛤、牡蛎和海参。适宜在所有底播型海洋牧场海域内进行推广。# E0 l  h. I; N* A" M+ `$ I2 I% j4 v

& |) Q& J% s2 z0 H% S6 o$ B9 _  r0 E
8 B7 w$ z8 k" F案例4:荣成桑沟湾积极推行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9 K. r% d" ^) `5 e& p  P  h

; v5 G: S  E% P; [; `8 @
0 E& K" X$ L9 J5 S  u9 s1.基本情况3 G# m6 q: S9 l0 H4 C8 L
9 N# g0 F0 t* R* P

5 _7 `7 K' J& U% @山东省荣成桑沟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桑沟湾南部海域,由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和荣成泓泰海洋生态休闲旅游有限公司建设运营,海域面积873公顷。2016年牧场获批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29700空方以资源保护为主的生态人工鱼礁,近海礁体藻类附着率达到90%,鱼类聚集度增加30%。
& E  \7 t2 X- w0 S; T
4 v" O# g, w0 y5 S% I" x2 `
  g- P$ T3 Y5 M4 Z" j7 e- p* s

) F( \/ m. j3 s) [8 t/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U& u+ z. \, g2.创新做法9 `- v- U* k7 E4 W- o3 ]
东楮岛水产有限公司通过与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在桑沟湾构建了浅海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多营养级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养殖水域和养殖设施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根据桑沟湾海域资源状况及生态容量,以先“耕海”后“牧渔”的方式,投放人工鱼礁后,在礁区开展“贝、藻、参、鱼”立体生态增养殖,合理搭配“藻-贝”、“藻-贝-参”、“藻-贝-鱼”比例,创新实行“721”生态养殖模式,即藻类、滤食性贝类、投喂性鱼类按照7:2:1的比例安排养殖结构,取得了“浅海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这一革命性成果,不仅提高了对自然环境养分、能量的利用效率,有效避免水质富营养化、赤潮情况的发生,还起到了净化水质、固碳减排、高效产出的作用,养殖产量大幅提升,其中,海带亩产量提高25%,扇贝亩产量提高33%,鲍鱼亩产量提高25%,综合养殖效益平均提高26%以上。! K6 o8 ?/ p$ u* J* x
3.推广应用# `( o# X' e3 J* _) K. d$ N" x1 t7 q
适合在山东乃至全国浅海海域推广,已在荣成桑沟湾、俚岛湾等海域推广,目前荣成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面积达10万亩。  `2 h4 ]& Z5 Y8 c1 s* X$ {& o

0 A7 l5 v- d3 d2 ?" N1 S8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 ]( [7 E4 h; L& \: p/ @0 d9 F. M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dmoqhholgb
活跃在2021-7-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