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周源:商业化变现与专业中立并非天生矛盾

[复制链接]
) u# z* L3 q# m* \" D
+ T6 c4 `! w. t& g
. Z4 A* ^0 x1 H
拥有了2.2亿用户的知乎,商业化的脚步变得频密起来。 继Live、盐选会员推出之后,知乎又启动“好物
0 h. R. O# M, p! d A% t
# @3 v2 V7 \) X* r$ s) r5 _0 I
$ R7 p# a" ^5 X4 t
; G! V& l" o" J% f/ v& r* p

拥有了2.2亿用户的知乎,商业化的脚步变得频密起来。

1 R9 R6 \' i: i

继Live、盐选会员推出之后,知乎又启动“好物推荐”内测,为京东导流,F轮融资之中,百度、快手入股,近日,知乎直播功能也上线了。

0 Z! V7 z" S1 s2 S/ Z8 k4 b' }

这个以“认真你就赢了”作为slogan(标语)的问答平台,用9年的时间发展至如今规模,无疑是主打小众、专业、认真、精英化网络社区的成功样本,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调性和底色,使知乎在商业化变现的征途广受关注。

4 t% ^7 L- z( w% Q

日前,知乎又入局直播,在10月20日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谈到刚刚上线的直播时,知乎CEO周源称,“现在看起来还蛮受用户欢迎的”,并且还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去完善直播的功能,让更多领域的用户来参与使用。

/ J. `% Z* h! P" X

可见,当商业化降临,知乎通过内容变现已成定局。“商业化的变现,并不一定会影响专业和中立,这两者并没有天生矛盾的关系,而是要看,是以怎样的方式做商业化。”10月21日,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时,周源这样回应。

* |+ L# X, |) D0 j- }4 B

“知乎商业化符合预期”

4 J z$ P6 A) g" Z

澎湃新闻:知乎上聚集了大量高知和专业精英,并且拥有较高活跃度和影响力,这是与其他社交平台不同的用户特质,今年以来知乎的商业化步伐很密集,而变现的最明显方式就是广告。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群体的特质是否发生了改变?是否发生过用户明确质疑广告内容的情况?

' J( X2 g; q2 L& g) H

周源:知乎最早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最早期的用户大都是创业、财经、科技界的佼佼者。但知乎2013年就开放注册了,现在用户数量已经超过2.2亿了,知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普惠平台。

3 q" Y# ?4 F9 ~

知乎的商业化正在推进,目前情况很好,增速也比较快,符合我们的预期。在商业化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和质疑,我们也会不断去优化、调整。

& J% x& v+ W0 E& Z. u

澎湃新闻:此前,知乎也的确为了保护社区的纯净而限制商业化,清理了不少账号与用户,如今,知乎也开始用商业化手段“营业”了,知乎是如何面对这种冲突感的?

. M6 H: _! f& L6 j. W" ?6 ~

周源: 知乎的商业化,之前的确相对保守,原因有两个方面。

& U0 [. O. T2 U0 V

一是我们有坚守。知乎始终都坚持不以低质内容换流量,不以牺牲社区氛围换收入,不以蹭热点、博眼球而破坏网络生态。直到现在还依然是这样。当赚取收入与我们的基本价值观相冲撞的时候,我们选择放弃收入,捍卫价值观。

8 B. I* e3 q# q

二是一个互联网社区的发展,需要先经历积累沉淀的过程。社区刚建好,就想着去赚钱,有这样的想法没错,但也得能赚到才行。

( b9 y# V/ r0 M- T

澎湃新闻:有媒体曾在报道中指出,知乎主打的是“专业”,而专业要求中立,利益难免动摇其立场。知乎的商业化道路已经走了一段时间了,专业和中立有改变吗?

- T/ `- D7 P0 q( D' }/ I1 Z

周源:商业化的变现,并不一定会影响专业和中立。这两者并没有天生矛盾的关系,而是要看,是以怎样的方式做商业化。

# y: _9 J' K( N0 D6 C

知乎聚集了许多优秀的创作者,覆盖很多小众、前沿的话题。他们创作了非常专业、客观、有价值的内容,但是目前缺乏获得合理收益的渠道。我们希望可以做些什么,激励他们持续产出这种专业的好内容。

8 e! c& a9 H0 v+ @0 v- D& y e

从知乎的收入中,分出一部分来对他们的辛苦付出进行补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合理收益推动内容创作,是商业化鼓励了专业、中立的优质内容的生产,保持了知乎专业的特性,而不是改变、动摇。

: @$ a7 ~% J0 i7 v0 b- o: t

“知乎舆论场是比较自由的”

% n# F' ]+ K2 X) F( E

澎湃新闻:今年8月,快手与百度投资知乎之后,出现了一定的质疑声。在很多答友眼中,知乎与百度之间有一种对立感。对于这些质疑,你怎么回应?

! u# x5 _, c. W3 K7 a% w

周源:知乎是一个社区,是一个舆论场。在内容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这个舆论场是比较自由的。知乎用户已经超过2.2亿,每天都可以产生海量的内容。这些内容里,褒奖和批评的声音都存在,大家大都能够理性客观、大度地看待这个问题,这也并不影响大家的合作。

3 V: ~3 g! n6 Z- Q( r

澎湃新闻:去年世界杯期间的“有问题上知乎”广告被指“洗脑”,这样的推广模式真的是知乎想要的吗?

/ N# T! I% J# ?- o& t5 N4 Y

周源:我们的那支广告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听到的正面的反馈比较多,我们也认为达到了不错的效果。我想,对广告片的理解,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 d8 @* M. A2 A. P

“开通直播并不会让文字问答边缘化”

' T# c9 G* r# `" @0 Y" L

澎湃新闻:此前知乎曾有一些业界知名人士入驻,比如李开复、张译等,但是近段时间以来,这样的节奏变得静默起来。接下来,知乎会将引入名人入驻变成常态化吗?

) c# o' \1 q, z1 ?$ z

周源:知乎曾经是一个封闭的小社区,但2013年我们就已经开放了注册。我们始终欢迎各界名人入驻,也会对一些名人发出主动邀请。一个月前,为了庆祝新中国的70岁生日,我们发起了“你好中国·问答70年”系列活动,邀请了胡歌、张艺谋、刘国梁、屠呦呦来知乎进行提问。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借助名人效应,我们既获得了大流量,也传播了正能量,还提升了知乎的品牌形象,实现了共赢。

0 J6 ]$ F9 f5 a- A) k- c% i' ^" @

澎湃新闻:这次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你向媒体透露了知乎的直播开通运营进展。直播、短视频会成为知乎接下来的侧重发展路径吗?本就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里,文字问答是否会边缘化?

3 O" \5 z1 V: T, e

周源:知乎的使命,是让每个人高效获得可信赖的解答,所有能为此带来帮助的功能、媒介、产品,我们都会尝试,都会支持。文字、图片、直播、短视频等等媒介,它们都各有优势,都不可或缺。例如,我们最近在尝试的直播,就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入门门槛较低,受到许多创作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 \3 @7 h5 T; `6 e$ t9 @2 B. c

知乎期望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共同来高效地为用户提供解答。虽然已经身处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了,但是文字问答在知乎依然非常具有吸引力,它不会被边缘化。

& L9 d8 x9 S) j: ~- Y! f/ S: ?( S
' E# W: g3 Y% o2 }% [
. Z. F9 P6 T' l; T
_. L) r, B4 ], _2 D8 O" a 9 }% q& }- A, W) p' h. b, M* ~7 T" {% c( h4 Q7 o $ U8 B3 V9 a# |5 t0 } 5 r( |& ^! V& Q$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这天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