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就业率100%的冷门专业这些大学值得关注

[复制链接]
: l3 m5 P, s, o# W f- f
$ c4 R+ {5 b( t- N% F/ B: V+ w, Y

大气科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该专业已经广泛应用到气象、航空、航天、海洋、环境、水利、军队、极地考察等部门,就业去向也不再是单一的国家气象局系统,部队、海洋、环境、水利、极地考察、航天航空等部门也需要大量的大气科学人才,但是由于该专业大多属于体制内工作,收入相对平稳,所以该专业一直偏冷门,开设该专业的大学也仅有12所, 而所有开设大气科学专业的院校统计结果都表明,大气科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就业率在高校各专业中位居前列。

% a& W! D- o& X2 [8 T- |; R
) v2 R* S! v+ j) L6 E4 Y: S% z
5 d9 Z( r, a! c: E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h9 F) o& G, h" F" I
4 j/ [/ q2 @* G5 f, s" l2 L, r1 _
6 X7 O( `) C: Z& r9 i% a2 i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0 d3 a! F6 a6 O# [$ C
8 E5 a+ }, b) l) W" ]
' f' [ b, m: z B! w

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中船重工724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面深化合作,与航天宏图、墨迹天气、象辑知源、中科三清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校企研究院。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达98.25%、升学率达33.23%。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6万余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

6 K) u( Q8 q" N& B! g% t9 k
& \7 F; W* ~: I- \& M
# S2 B# Y1 Y1 T8 f' B8 Y# q
& ~6 B! Q' R+ U* s2 F
. _/ A9 Z5 x' R, A: ^; P. A% a2 v
5 ?$ G9 G* Y6 I" r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W8 u6 e( ~" p( U4 D
1 J8 A$ V" O& y$ c3 S4 }: @4 C- _
5 T% A' {1 x4 M- a! N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

6 B S+ Z% r( O2 s
4 s; D, C6 a7 ?/ m& m0 O, X) R1 Z7 N
& ]3 ~# F, b8 \5 |6 I

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现有2个省级一流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科学、信息技术、管理经济三大学科群。

) c! x7 c+ i% w) |5 w
K. n; a' o' {% G+ L5 a' S
& l( q5 N( k, H- ~* W0 F7 S# r
' ]& x7 I# C9 D1 ~# b1 \
& e* ?* b) Z4 y5 ?
+ ~: g5 O4 d' F4 A; v; G

北京大学

% G$ X+ ~3 \9 R
+ G: C( O4 C' ~. J* N, e2 H: {5 o
9 k% Y7 w* o4 W" N& }/ I: ]* K

北大大气科学系的前身是清华大学气象系;1952年并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为气象专业;1958年成为北大地球物理系的大气物理学和天气动力学两个专业,1998年合并为大气科学专业;从2001年5月18日正式成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下辖的大气科学系。本系下设的两个二级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大气科学系是我国当前大气科学领域唯一的大气科学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设置齐全,兼有中韩大气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和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气象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培育大气科学专业人才的摇篮。

$ l4 s+ a$ q. q& O, o+ P
( V1 d' q! E. X! m3 q( R
# F+ ^ d& m* }1 \( `
$ r" w& X; v, S, o: w+ C/ V1 l
- F0 V7 }! g% ?
) s5 k% N; A/ B

南京大学

% G0 N# c4 S% |) C) _. Y
, e% H- i0 c% _$ B
- p" U; f9 H [7 N( }8 z

南京大学是我国现代气象教育的发祥地。 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设立地质、气象、地理三个组,其中气象组成为我国最早的气象学专业;1944年,气象组从地理学系分出,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气象系,是我国第一个气象学系,1988年气象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设立大气科学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建立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07年大气物理学和大气环境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8年本科大气科学专业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特色专业;2008年成立大气科学学院,下设气象学系和大气物理学系;2009年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2010年建成现代化的南京大学气象台。

& a4 U# v1 Q' D9 U q
# x# h& x- A# B; Y1 l- G% V, Q# ]7 j
7 Q4 T$ j) D s% I
( h9 A6 m2 ~7 y7 q
% j+ A2 T1 J4 y" j% ]
/ V' s+ I$ Z- B! @2 ~

浙江大学

8 o e9 _% I! @) h* t( ? T
; |8 R$ D' L+ }9 [/ b# W
2 S7 s, F/ r. U8 g# Z1 b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前身是1936年由时任校长竺可桢先生创办的史地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综合性强的学院,下设地质学系、地理科学系、大气科学系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系4个系;拥有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第四纪地质学、资源勘查与地球物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大气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

* E& f/ V. E/ t2 @2 y8 Z; F
9 D8 N8 ?" o4 m5 A
/ X M% J6 X0 i' \4 `: \
& j) ]- i, w, \: K3 I
! F* Z* f' i. J( ]! e
, Y% J4 y; M" L3 r! X5 D

中山大学

) c& T4 g6 \9 D W2 M% w; [& N
+ P2 \ I8 G1 ?4 i2 y! R
* h9 E. c1 w0 `0 m8 e. L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立于2015年10月,其前身是1961年创办的中山大学地理学系气象学专业。1986年,气象学系更名为大气科学系,增设了气候学硕士点和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本科专业。1998年获得气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开始招收气象学博士研究生。2001年获得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硕士点,2009年获准设立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得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15年10月,中山大学整合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的大气科学系、中山大学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地球气候与环境系统研究院等学科机构,成立了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已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4 ~& b" s, j* |! _; {
7 K) {* z0 g7 Q: {* N
4 [' \$ y% S" q
# H. }; E: ~: b4 v5 E1 j' E6 R5 t E
$ F R4 G7 |/ O* ~6 c- i4 \
4 M. |# ^- J" G" h$ t, _7 b

中国海洋大学

5 c" k3 A: I. e5 x
. x/ }- h( Z( @
) }9 u) \ @9 U. k, ?! A- E& l

海洋与大气学院设海洋学系与海洋气象学系,承担海洋科学与大气科学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等各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从事物理海洋、海洋气象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开展海洋与海洋气象的监测、预测、评估及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及社会服务。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学院的重要科研平台。气象学是我国第二批博士点海洋气象学(1984年)的拓展,为山东省重点学科。物理海洋学博士点所在的一级学科为海洋科学,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大气科学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 p2 }7 A: V t5 x% s% P7 M0 K1 U% ]( S! }
. ~( j4 }+ Q' O7 v# {7 j
) K+ e {1 Z# U; J5 ^
/ _8 a e' T _3 V8 V; v
2 m1 u3 [4 Y# ^; `9 m) H0 N
2 [! y3 F* f5 L1 ] a

兰州大学

( D1 n Y! I; F
4 k T. H6 e$ V/ F% G# z" ] s
# Z* E. g0 g' D6 G. D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始于1958年成立的气象学教研组。1971年正式创办气象学专业,丑纪范院士担任教研室主任。1987年兰州大学成立大气科学系,2004年6月,兰州大学根据国家气象事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推动学校大气科学学科的更快发展,成立我国高校第一个大气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科点具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候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现有1个大气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甘肃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大气科学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大气科学省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大气科学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院发展进入新的时代。

! K4 N" {8 p4 K9 ?
% A# E4 N. d; d, N( E2 k
, I$ ^/ y* k- k; R! m, d
. y# S& D& \1 c2 w! x
' |( b8 P+ E, ` v. ^8 Y* }
2 U+ B- X D: k. H

沈阳农业大学

, g6 l' }4 t& F8 |
5 B- q! g# \# L0 m7 K3 k
8 i. {/ Y& u# R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历史悠久,其发展的起点为1938年创建的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并入当时的沈阳农学院,成立农学系,设农学专业和农产品加工专业。1958年,开办农业气象专业。应用气象学专业和大气科学专业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气象类本科专业。

$ g% L, V0 O9 I& W @% _% R6 f
; z$ I+ C! r3 { L. j/ Y& X( W
: b- c: {% Y' l! e% p" r) U
; p: N8 D% ?. G4 H2 k) B
+ X8 U/ J( W$ G; |; k
" a. R$ }4 S6 e' N( U

除了以上高校,开设大气科学专业的高校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云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

0 \; s' B3 }0 i
" c) l F5 D/ D# s
$ o( x, J3 n; ]5 u% O% [
举报/反馈
' Y' F+ I: _) Z4 P
- ]) n, d% Q. m. S3 S& Z( q K' W( i; c$ ] H5 N; s& Z2 y. H: f: Q, Z 6 Y- y5 C. p$ Z4 J( j" { * C9 l! m6 |3 v* u3 U/ G7 Z) Z.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冰死铁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