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 @0 A$ w+ b$ `. c4 Y( @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医药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力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党建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推动学院各项事业不断前行。 
* q" @) r+ |* L: h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3 B8 W6 h! j, o) i8 \( E; [ 筑牢发展之基
; a4 }! O( U! B* n o. K k, v1 T 抓好学习教育,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抓好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理论学习、组织生活会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举办“百年百名医药名人海报巡展”等系列活动80余项,发布“党史回眸”微信推送244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r3 u8 x% t& P7 H! D6 ]* E% _% @ 抓好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理论学习、组织生活会学习
: |5 J) G. x- S: C. y+ Q 赴西柏坡、淮安、威海等地开展实地研学
' t; t4 U# ]; |- d' |: |2 d 举办“百年百名医药名人海报巡展”,发布“党史回眸”微信推送
1 T+ `4 `7 U/ V& o& _6 C- v% v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牢发展方向。圆满完成学院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增设委员2名,明确委员职责分工,实现党委委员与党支部联系全覆盖。修订完善《医药学院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医药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建立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党委牵头修订教学、科研、平台、宣传等系列工作制度,严把教师引进、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重大事项政治关,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探索建立了“专项组”工作模式和“党委搭台、业务唱戏”的院企共建模式,实现党建工作落地和学院事业发展的双赢。 + J0 C4 o+ y3 k9 k9 l
2020年圆满完成学院党委换届选举工作
: |% f* {7 E/ u 学院党委与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党总支、青岛市市立医院党委结对共建
' _5 a8 m8 K, r3 Q7 S: r 规范组织建设,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学院党委-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工作体系,通过党建结对共建,实施“五个一”联动工程。探索建立“党支部建在实验室上”的工作模式,完善覆盖各个校区的组织体系,深化党支部规范提升。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达100%。通过完善分类指导,加强“一对一”联系服务,常态化做好对高知群体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近5年发展青年教工党员10人。深入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1个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山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个党支部通过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
1 T+ a/ U( @' Z) w! Z& s. t, ] 实施党员学习、经验交流、学术科研、社会实践、职业规划“五个一”联动工程
) I( D7 w; |+ u" k 教工第一党支部入选第二批山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 z3 Q! q; G* ]; T# r, M 切实推进师资引育
# |) g0 L+ y4 t9 u% h 凝聚发展之力
+ [ S- O8 O4 Q1 G# F6 ]6 w4 t 利用国家、省市和学校高层次人才计划,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学术才俊的引进培养。五年来,先后引进培育各类人才60余人,包括引进国家级人才计划、学校“筑峰工程”等人才31人;聘请客座、兼职教授等13人;先后有1人获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4人获国家“四青人才”称号、1人获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13人获山东省青年人才称号。学院以“华实讲堂”“百川学术沙龙”等特色党群活动和“学术交流午餐会”“药苑师生桥”“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论坛”等特色交流活动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青年教师的引领培育,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涌现。管华诗院士荣获中国药学会突出贡献奖和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称号,3人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1人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分别荣获山东省和青岛市“青年科技奖”,1名教师的先进事迹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 % t% d* c2 Q, b9 Z
学院举办“华实讲堂”“百川学术沙龙”“学术交流午餐会”等特色活动
# ?* t& ^# \: O$ l) P9 z 管华诗院士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
/ l A u- |7 f& z6 x& X8 Y5 _ 于广利教授荣获“青岛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6 B' @6 K+ E+ u' L
《焦点访谈》《大众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医药学院青年教师秦冲教授
3 c I% u1 }' O7 [7 p/ X 学院教师在学校教师节大会上获得表彰
% e3 V0 L8 b# M 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 X3 W; k4 I- R2 m' w
强化发展之本 : y* q$ r: W4 K2 \
遵循“人才培养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化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药学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通过全国药学类本科专业认证;申报获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8年)和生物与医药(制药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进一步优化学院学科结构。 0 f R+ O z; m4 |; Y6 F4 e# @
中国海洋大学药学专业认证现场考察见面会
3 n' V2 e8 I$ l& f 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举办工作坊和工作沙龙,进行优秀教案展示,开展专项思政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交流活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打造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专业课课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水平。学院共有13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获评校级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承担课程思政相关市级党建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6项、基层党建项目4项;编纂医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工作案例入选中组部组织编写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
6 o) c+ ~/ w0 p Q4 I0 p8 c) {: ?) o; H 开展“红色基因进课堂”活动
S+ p/ M( k3 Y6 `( J1 d a1 T 《天然药物化学》《高等分子生物学》获评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D0 A+ d2 \. j$ l, u3 f7 N
党支部书记工作案例入选中组部组织编写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
]0 `8 L2 c8 L3 G 深化药学一流专业建设,提高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实施“本科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科研实验室轮转、导师制和本硕博贯通等举措,形成了“3+1+1+4”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建立了具有海洋特色的药学课程体系;聘请国外高校终身教授采用“面授+线上”形式参与专业课讲授,构建了国际合作教学平台;举办教学比赛、药学知识及实验技能竞赛和微生物培养皿大赛等,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了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 j3 ^& M5 _9 P
“本科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计划” ! `% Y5 j1 l0 a' A
国外高校教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
- O. e) W- C- E 举办教学比赛、药学知识及实验技能竞赛和微生物培养皿大赛 0 ]& \3 S$ |' F* Z% p
2017年至今教师共承担省部级、学校各类教改和人才培养项目33项,先后荣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3项、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ACS Chem Neurosci、Synlett等发表研究论文21篇,多人次在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BIOMOD)、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国际定向进化大赛(iDEC)、全国医药院校创新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奖励。学院近5年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在60%以上,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考研和就业率始终位居全校前3名。
! q/ k: T+ H2 b9 H! X$ H" f0 R6 |) Q 教学成果奖获奖证书 + S% S; G9 b: [6 c
各类大赛获奖
& ]& c" _( Z3 T0 Z6 C 以课程建设为根本,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开展全媒介“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实施“申请-考核”和“本-硕-博”贯通培养制等招生改革措施,规范全链条标准管理制度,引入分流淘汰机制,强化过程管理,组织药学特色学术论坛,研究生生源和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加强课程建设,立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项,校级项目29项,开设全英文课程7门、校企共建课程8门。《高等分子生物学》荣获教育部“拓金计划”示范课程,教学案例入选第五届全国药学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摆脱“水课”,打造“金课”,课程质量大幅提升。五年来,2名老师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30篇硕/博士论文获得山东省优秀论文奖,13名研究生获得山东省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高水平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 z- a3 Z0 m1 {% G
“闪药一夏”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 d) h0 [! l% m0 M 第一届药学学科论坛 4 E- v1 h4 L! q1 n5 M: s% F
课程共建研讨交流会
. z) G& a0 |# f6 ~# G4 E e3 K 获评第五届全国药学专业优秀教学案例和“拓金计划”示范课程 6 \1 \; K1 Y* K; C* j
以产学研合作为先导,探索院企合作新模式。党委牵头引领,党员带头实干,广泛汇聚社会资源,深入落实研究生“分类培养”,探索出“订单式培养”“产教融合示范班”“双导师制”等实践育人新途径,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科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学院先后聘任行业硕/博导师51名,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8个,其中山东省示范基地2个;筹集企业捐助2300余万元,设立“产教融合”奖学金班、“创药奖学金”和“专业实践奖学金”等,全力支持人才培养。
4 C+ g$ ?# O+ D0 Z6 j/ o G; M 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
- N# j# u9 y+ B* U9 \1 X" @5 `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揭牌仪式
1 F' B: f% V! e' c! @ 捐赠签约仪式 4 T6 m8 ]& J# ~
兼职教授、校外导师聘任仪式
% x& h+ L* [2 k4 O( | 聚焦“蓝色药库”开发 7 s2 d/ ^0 M6 {1 N8 U4 y0 Q
开拓发展之路
5 G* A2 h( q9 m5 O# s; l; x: m' o2 O 五年来,聚焦于海洋药物领域的创新发展和“蓝色药库”开发计划的推动实施,学院砥砺前行,强化发展。所辖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运转良好;山东省糖科学与糖工程重点实验室在历次考核中连获优秀;联合申报的“国家药监局海洋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与华熙生物、合泰医药等单位合作共建“功能糖组学创新中心”“临床药理学”等联合实验室;新增实验室面积2400余平米、改造实验室1200余平米,极大改善了学院教学科研环境;主持承担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5项,科研经费共计1.85亿元;在Nature子刊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800余篇,荣获海洋科学技术特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十余项。
. x$ p6 q5 D' c- ?! H9 ] 中国海洋大学-华熙生物合作共建“功能糖组学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 w# v5 z7 O! o5 s5 N0 }! H 学院新改造实验室 ; S1 s1 ]$ n4 \$ n6 {- {* u
王长云教授荣获“海洋科学技术特等奖”
. \1 k3 }1 h# I: n1 W 在应用研究和产业转化平台建设等领域,山东省海洋药物技术创新中心获批运行,成为山东省首批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并在首次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绿谷制药联合研制的抗阿尔兹海默症新药“甘露特钠胶囊”于2019年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上市,与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免疫抗肿瘤海洋新药BG136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IND申请,医疗器械“抗HPV功能性敷料”顺利开展临床试验。 # ?( \4 r. v* J+ Q3 S, r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甘露特纳胶囊上市 c" D- C3 F9 X" N, q: Q! E
拓展内外合作交流 4 p1 z0 _" P% y" y3 w. z7 Y
构建发展之翼
8 n( d4 x$ k- Q3 ?# [6 h8 e* Q2 X 依托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学院先后与美国奥本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等10家国际知名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加强联合科研攻关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连续获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邀请美国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知名专家开展讲座交流,10余名国内外顶尖学者受聘海大,主持承办第十三届海洋药物学术年会暨2017国际海洋药物研讨会、第11届糖基转移酶国际研讨会、第四届全国糖化学会议和“612蓝色药库共同梦想”主题活动暨“蓝色药库”开发高峰论坛等10余场高水平大型学术会议,有力拓展了“蓝色药库”开发的国内外协作力量,不断提升海洋药物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F( ^$ l7 U; V' C
William H. Gerwick教授受聘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
5 n* U, ~+ O2 |, A0 L: b/ o 举办第11届糖基转移酶国际研讨会 ! b! t+ ]0 H9 V
举办“612蓝色药库共同梦想”主题活动暨“蓝色药库”开发高峰论坛
/ l. ~' I+ h& C! k( K, {- m4 t 五载风雨兼程,医药学院长风破浪,初心不改。展望未来,学院全体师生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一如既往秉承“求真泽民,厚德致远”的院训,切实落实“十四五”规划,立足新的起点,团结一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药学一流学科和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7 l6 u6 W- s7 X: C4 |& G 来源 / 医药学院党委 0 @4 \# ~6 e! J6 \+ W. G
编辑 / 邓沛祺 5 F4 `2 r( T& T& L
校对 / 汝子菲
9 ~; n+ Y5 p; ~: Y/ f" B3 G 责任编辑 / 刘莅 张慧
/ F% h' e+ G, x% C0 x' T5 F2 N( V 投稿邮箱:GUANHAIweixin2022@126.com  
6 O! i* W. ] W! S4 m
g! {# w6 n. ~/ m( x% K/ Q2 [
! b. {" s0 Q2 Y- \5 b
# m6 c* q& q) M: K6 q, c8 Z9 l6 d9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