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行业有前途吗?新手是否值得进入?

[复制链接]
- A9 W, n) x3 @* L- ?* v0 p% A: ~
2 U, L/ p; r# K8 n
* J( U7 j$ l. [
热门推荐 《TPM-全员维护设备管理》 PMC--卓越的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管理 9月份六西格玛绿带培
9 b5 t+ c) G* y
5 C# J) Z `" H- C" H9 J( A
7 u; x8 }' v4 u
% R9 \1 p1 s+ C. K1 W

热门推荐

# N5 b: F& w* B6 t+ v

《TPM-全员维护设备管理》

+ B I7 d& Q$ l1 }; H$ P5 D( s

PMC--卓越的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管理

1 P: f' ?6 H/ Y# K* A) b2 J; r2 {

9月份六西格玛绿带培训实战研修班确定开课

! i' p( [7 s) @; |

质量管理行业的现状如何?

8 ~8 m2 l9 N' x) D- `4 Q3 R

新手是否值得进入?

9 q1 i* v- n0 g0 x, r0 ^

发展前景如何?

0 U) o% X( T |/ A q& u

这三个问题,不仅仅是准备想新加入这个行业的人会有这种困惑,有很多已经入行多年的时常也会有此困惑。小编找到一个行业前辈,分享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7 K& g! {2 v1 m( p

1、

7 e, x4 D+ B: H @

质量管理行业的现状如何?

7 \/ i0 b2 A0 g( l- }3 X# b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消费意识和质量意识都在不断的提高,购买产品不再一味的追求廉价品,因为可选择性太多,市场如战场,一款理想的产品除了合理的价格和完美的售后,最重要的是产品必须要有过硬的质量,能经得起所有消费者的检验,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份额。否则,就是像那些伪劣产品,只不过做一次交易而已,买过的人不会再买,没买过的人听过后也不会再买。

1 M8 h1 {9 ]# l& l& C0 A- v2 G( X

我曾经在一本质量管理书籍上看到一句话,非常符合现实人们的想法,内容大抵是这样的,多年前通过随机对市场消费者进行采访得出的一个数据:

0 C, E! r2 k5 `* L

一个消费者购买一件产品,对产品很满意甚至超出期待,可能会告诉身边的三个人;

3 P+ t0 W& X4 I+ A4 T

而一个消费者购买一件产品,对产品不满意或不达预期,失少会告诉身边的十二个人。

, y! g' S+ f2 n% p0 g

也就是说,产品质量能否满足消费者要求,在市场的影响力相差最少4倍以上,尤其是在这个媒体及信息公开化、快速化的当下,还能有什么秘密?

+ i; k% R: y# k" \3 X8 f; n

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始终是不合格,有时候一点点的不经意或是有意为之?给企业带来的完全是毁灭性的打击甚至更加严重。

" O+ O% ?. N$ p- _' Q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近些年来因为质量问题让市场满城风雨以及企业本身灭亡或大失利的案例:

- A' A9 _/ d& c5 G

上海“楼脆脆事件”

* g4 R, ~5 \0 ]+ y: _ \

房地产项目

1 r% P0 H. _9 A0 M

行业的暴利驱使

9 z g" F$ t& J" Z/ J+ F0 o

设法偷工减料(施工成本仅占项目资金三分之一)

7 a6 }: }$ P* d) }! Q3 s d$ s2 u

桩基竟然是空心水泥管

9 |+ i# j% m' b1 R

9 K; l0 _- [% W) d0 }1 ^% A+ ]2 M

三鹿“毒奶粉事件”

0 f, m8 T; @7 x1 q

原料奶以次充好、弄虚作假(企业忽视质量、盲目抢购 )

5 C, {$ A" b: [

生产过程中添加三聚氰胺(利欲熏心、故意隐瞒真相)

2 |" l: M( n/ w6 {: V; y3 _

丰田“汽车召回事件”

% j; E( g: ^4 O0 H1 Y$ U

油门踏板存在问题导致刹车失灵

0 b/ z0 e% k' H* ?, G8 n) H

企业近年过快扩张

/ [+ C1 K4 N, O$ g n

过度削减成本和危机应对不力

+ }+ p: Z) B& G3 a

思念“汤圆创可贴”

. i6 k% b' K, [+ |7 C* v, Q4 K

企业卫生规范宣导不到位

! |4 Q( x9 s% e, j

员工粗心大意将异物带入

7 m0 \/ U! V1 _0 @! m" X' [8 x

“双汇肠中肠”

# E0 p' c. x7 J

值得思考:

0 s4 ~! h5 M6 a0 s# L: R' o) l: `

是马虎、粗心大意

* f1 k- Q7 s/ |

还是无所谓,有意而为之

`' ?) a6 R! i& J9 O1 @4 e

“西安奥凯电缆事件”

r N( ]( d% w% r* p

“偷工减料,各项生产指标都不符合地铁施工标准”,电缆的线径的实际横截面积小于标称的横截面积,会造成电缆电线的发热过大,不仅会损耗大量动力,还可能发生火灾。

9 V- u! v) E! b. a

三星“手机电池爆炸事件”

& [& E! y+ t3 c# r$ V: p

曾经和苹果一样的辉煌巅峰,就因为一款Note7质量问题,导致了到如今都无法恢复的局面。

% E4 @! A- s# M, m

2016年10月11日,三星电子宣布,在经历了电池爆炸起火事件后,现决定永久停止生产和销售Galaxy Note7智能手机,希望尽早结束公司历史上这一最耻辱的事件之一。

4 b# s3 U" e. ^ ~" y3 i

美国当地时间2016年10月13日,三星电子与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宣布召回在美国销售的全部三星Galaxy Note7产品,规模达到190万部。

5 i9 @, }: X6 F0 m

以上这些事件,哪怕没有从事过质量管理职业的人应该都知道,都是些满城风雨的大事件,当然还有无数小的,就不一一再提,我为何列举以上这些大事件,就是想告诉想要从事质量管理以及已经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质量管理工作一定要很细心,坚持原则,并且持续性的。

K9 X$ \0 R, N+ ^2 ?0 t

现在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企业想要生存,质量必须是“第一位”的,因此对于质量管理的岗位需求,是非常的大,但是从当下的许多公司反馈以及了解来看,其实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非常的不完善,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一个订单的事完全就会让企业马上面临倒闭的风险,只不过许多公司的老板没去想这个问题,我做过很多分析,类似以上的事件只会越来越多。

: p# B( H( y: _! d6 G! x( K, M, ]

还有一点要提的就是,当下很多的民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真的很难做,没有实权,公司许多中层管理都是从一线一步步上去的,质量意识这块很多本身为一个管理者就很差,让他去管理,你可以想想做出来的产品结果,时常“差不多”、“以前一直都这样的”、“没办法”、“我交期都来不及或者货柜都已经到厂门口了”、“你厉害你来管或者你来做”等等之类的。

9 ]$ l! t% q4 Q6 E0 K8 p" m% H/ \; L2 y7 K

公司那么多部门里面“背锅”最多的一个部门就是品质部,动不动就是你的问题,即使不是你的问题,但是扯起来总会和你有关,当与产量冲突的时候,多数的企业都是以产量为优先,久而久之,很多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当初的坚定早已不复存在,最后也就混混当当的,得过且过!

7 v6 ~( y7 e. x2 s% e

这就是很多民营企业当前质量管理的现状。

: t$ ^0 H; G" y9 z$ F) h

2、

) I" j3 c7 ` M4 i* @4 e

新手是否值得进入?

& ^, @; {+ S. l$ C, E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必须值得!

. _/ \' E# u i

在质量管理这个岗位上,能学到的东西很多很多,相对采购、仓库、生产等职业能学到的技术等要多很多,我之前写很多的培训资料,一再的强调一点就是,作为专业的品质管理人员,必须要去学习技术方面很多资料,当然不是说让你去学习怎么画图、怎么研发,是让你了解产品的结构及国际、国家、行业等标准,一款产品出来,你连产品的结构都不知道?产品的重点在哪都不知道?产品的标准都不知道?拿什么去管理品质?我们常说的,品质管理最重要的是预防,问题还未产生前就能发现,也就是这个道理。

0 ~9 e7 d9 F1 y F4 A

否则还是和若干年前的品质管理方式一样,靠经验、靠感觉,品质部天天成为消防队救火队员,永远忙不完的事,永远提高不了产品质量,也很难做出成绩!

' d* i1 D. ~& y! X

我们先来谈谈品质管理这个职业的优势

8 n/ q$ C- g, L- Z2 g( n& ~ 3 X, }7 W; c4 V6 | 4 p- W% @0 S) E& `2 |

优势之一:对公司架构和流程的全面了解

- N. } P' t: X6 {, g! N) }6 c

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从事质量管理,特别是公司全盘质量管理的人,从体系、流程等的全盘操作,一阶文件质量手册、二阶文件各种程序文件、三阶文件各种SIP、SOP以及四阶文件各种记录文件;从事质量管理时间长了,你就会很清楚,整个公司除了财务部门的工作你参与或是了解的少外,别的所有部门的工作流程及要求你都非常清楚,通常也是公司内跨部门经验最丰富的人,没有之一。

' ~# P% V2 a! j/ H6 E& s3 U % Q2 x5 c( F F7 X8 s8 \' s; f

优势之二:对待问题的客观性

. G; f2 s( [! c

质量管理的一个主要角色是检验(生产线上的产品检查、材料与成品的抽查、各类内部审核等);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可以用手头掌握的数据相对客观地描述出企业内部流程和产品质量的状态。

8 o3 U4 @" r, x7 x

同样地,人力资源管理掌握了人的能力状态,财务管理掌握了资产状态、市场销售掌握了赚钱的状态,采购掌握了花钱的状态等等;但在老板眼里这些功能的重要性远超过质量管理,认清这一点,才能认清质量管理在企业内部的地位。

' k0 ~( W- e7 s; ^

有一个普遍的印象,就是在企业从事质量管理的人总是希望获得领导重视,其实这种愿望背后隐藏着难以推进质量管理工作、不获其他部门配合的窘迫感,期望求得尚方宝剑增强自己的权威。

7 K0 \ S- F* d' x

当我们遇到挫败时,有没有站在企业拥有者的层面认真思考过,质量管理对企业的价值是什么,从其他部门的角度看能为相关部门带来什么价值?

! |8 u" D x. g- s/ k) g ) ]( H6 |5 M* d! n' \

优势之三:熟悉各类工具和方法

/ G. i0 C6 S, @5 I& d

从事产品质量管理的,自然会把各类统计工具、手法运用的很熟练;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很熟练;但是,不要高估这些工具和方法的作用。

! L p9 ?0 C% P

基于上述优势,再来看质量管理能给企业、给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带来什么价值,就比较容易了。我总结了两个最重要的价值:

- G# J3 X z" E( |( \# m5 C

1、通过检查企业内部流程运作,相对客观地描流程与产品质量状态(这虽然不是管理层眼里最重要最急迫的,但也不可缺少);

& E0 M7 ]! |# ]& Z

2、挖掘和了解各部门对各类管理工具和方法的需求,并提供专业支持(授之以渔,但不越俎代庖。同时要明白工具、方法的局限性。

0 g$ w# Q* q* c+ o5 i

如何看待各类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

' x1 s6 B$ ?! }# r. i' k

前面已经提到了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存在局限性,肯定是起不到决定企业生死的作用,有时也就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决定性的因素,是通过参与的人群体现出来的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工具和方法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在管理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 N! I; n, b; H

下面分别说说大家都知道而我也比较熟悉的工具和方法:

# o( _; R9 ^8 y' @

统计质量管理:流程和产品质量是管理中的基础部分,也是从业人员建立质量管理思维模式的必经之路,我认为永不过时。

" L5 d0 a- t" ^7 `

管理体系:以ISO9001为基础,可以延伸到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当你成为了ISO9001的专家,再去看其它体系标准真的是轻而易举。作为一个管理体系的专家,即使你不负责在企业内推行某个标准,你依然可以以管理体系专家的身份提供专业支持。

2 e* C3 y3 d6 u) C* P6 J

个人看法:尽量不要负责去推行非质量类的管理体系(如让HR去推行OHSAS18001,让安全部门去推行信息管理、业务持续性管理),可以以专家身份去协助,或者干脆以审核员身份去做检查。

9 i4 L: o8 R. l; ^' r% ]; m, o

ISO9001是基于当今很多普遍认同的管理原则发展起来的,ISO9001没衰落,各类管理体系会融入更多新的管理原则,所涵盖的范围会继续扩大。

i: L* T0 L. R

注意:没有从事过流程和产品质量管理的人直接进入管理体系领域,犹如在流沙上盖楼基础不稳,强烈不推荐。

' o, n4 r: [- N" P! N

总结一下,质量管理是一个专业领域,可以像人力资源、财务那样跨行业就职。质量管理在企业内的地位取决于其价值,重要性肯定排在销售、财务、采购、人力资源之后。要想稳固质量管理在企业内的地位、树立权威性,除了自身专业修养之外,一定要搞清楚你的工作能给企业、给其他部门带来什么价值。工具就是工具,不是神器,用好了助力,用不好伤己。

0 E+ y6 r. O- ~7 l8 v1 ? * Q3 `* S; {' _* ]/ d! _$ C2 j

优势之四:见多识广,人脉拓展

* ^% G# q, I$ |8 D1 L# z5 n/ g

作为质量管理部门,除了内部的时常跨部门沟通以外,会经常面对外协供应商的沟通、辅导(接触的对象供应商不是很大的那种,都是直接对接对方老板,大的那种对接的都是对方品质或者技术专业人员);第三方审厂、验货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专业的审核人员和验货人员);第三方检测认证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专业的工程师);这是我强调的一大重点,本人在这个职业里面10几年,可以说国内知名的检测机构有很多里面的工程师我都认识,有的直接交往较深的就是机构的签证官,有很多东西暂时是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的,当你在标准、计量等有啥疑惑的时候,一个电话,完美解决,这是一笔宝贵的大财富!

5 k2 ]$ j& W$ f" S/ o3 H

人脉拓展了,你就会发现,找份工作多简单,根本不用去找,经常的会有你的这些资源来挖你,我时常就会遇到。

( t s4 q& r$ D) {" U+ j

3、

5 ^5 Z) J! t. x( g' g ?4 Y

发展前景如何?

8 h% M# ?9 j; Z+ c

我们时常会说,打工肯定不是一辈子的,以后学到了能力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就开始创业,可以说,当你以后创业的时候你都会少走很多的弯路;如果某天,你真的厌倦了在企业里面品质管理,可选择的发展路线会很多:

& G4 `- M) k8 C2 r4 R. _8 b

内部岗位:

, U+ S9 r; O7 }9 }

从文员到各种QC(IQC/IPQC/FQC/OQC等)-专员(体系专员、流程专员、标准专业、认证专员等)-组长(检验组长、品质组长)-工程师(QE/SQE等)-主管-经理-总监-副总-总经理。

2 A& L7 [6 s( U) D8 l. s: D

发展外部岗位:

) Q2 m0 ]' c" |, i& F( _" w+ J

第三方验货员(随便走到哪家公司验货,都是吃香喝辣的,像大爷一样对待的)到区域负责人、第三方审核员(比验货员更吃香)到中心主任、第三方产品检测工程师(工作环境好,轻松自在)到签证官、第三方计量校准工程师(同第三个差不多)到签证官;当然外部发展的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只是我所认识的朋友转行了去从事的职业。

7 N' z: V4 @9 Q$ E

创业路线推荐

+ i5 |: }- L$ A1 k

去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一个验货的,之前是在某公司验货的,经常来我们公司,熟悉后无话不说,因为在这行业久了,肯定都会有些资源和渠道的,人总要有点抱负啊,于是就自己成立了一家验货公司,现在手底下发展了10来号人,每天都忙不过来。

. B/ w! {9 A% D9 o8 F" ]0 M$ M B

所以,质量人,稳住呀!

K0 J. P9 H% ~0 f* G/ Z+ T % d# G$ Y) V2 q. d7 S ; L" [/ N! T1 m9 y/ b* i/ d) p# i % P" y% L ~ o, A $ K6 Z7 ?" I) }$ n5 i- f
1 t( N) m7 d; o! N% Y
- A0 B1 Y4 ~' ?: \ ]/ x
6 v+ n3 E# Q) K% E! m [- Y3 V! H; o0 V% S9 f1 c8 e: K# i% q9 i" S0 y) i+ @ : d# \4 B6 @5 i7 {' G0 s 7 c9 M' E& _/ w9 Z. E' q'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礼子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