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 W/ }
学校综述
" \7 F# S6 h" K6 j, `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 A b# a1 h* k/ }; M; R) E# Q 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1 R! V$ ]9 I' f! m 优点
0 A8 J( M1 k/ f! c (一)科研平台具有海洋特色
# |. j' [, N6 o9 B; _& g$ c
学校拥有教学和科学考察船舶3艘,包括3500吨级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300吨级的“天使1”号科考交通补给船、2600吨级的“海大”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与企业合作共建共管),另有一艘在建的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号,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
' e$ R7 Q7 S% u9 c! D5 c (二)一流大学建设
4 ^0 J0 \! F9 }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持续重点建设,学校特色优势更为凸显,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一批特色优势学科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学校已在8个学科(领域)进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全球科研机构前1%行列,并列“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第16位,其中在地球科学学科排名前0.45%,在9个进入该领域的“985工程”高校中列第4位,在植物与动物学学科排名前0.25%,同样在17个进入该领域的“985工程”高校中列第4位;海洋科学和水产两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连续三次在国家学科水平评估中蝉联第一。通过辐射带动和学科交融,在工程技术、环境学与生态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前1%行列;通过文理交叉,实现了应用经济学等3个文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突破,基本构筑起“特色高峰突起、综合高原初显”的学科体系。
$ v( \. A% ~& ~; v# @5 H1 ?: F (三)特色办学指标众多
/ c# m: o3 l$ Z; ~) f
; o/ z+ `! j3 B) h4 r$ z% }+ T
- o, m, p5 p$ v8 \! D- ^2 w
6 T0 G4 A1 b: e i, z. z& _ 中外合作办学
4 t+ G2 ?) Q6 e7 A
- q' b. N. ]+ h( F) N' C, H 热门学科
/ C- C( c6 G/ m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海洋科学
; G* w) v, ?!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历史悠久,其教学与科研水平在国内独具综合优势,在历次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一。学校非常重视海洋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长期以来重点支持其优先发展,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与提升,积极发展国际领先的海洋高等教育。本项目教学和人才培养依托海洋与大气学院,该院下设海洋学系、海洋气象学系,历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海洋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向国际海洋科学领域输送了大量杰出人才。
( C. D+ j e% \& r; I/ Y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产科学
. e6 h, w( _' `; O+ J 下设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三个专业
0 ]5 z6 U0 N4 Y# n* { 水产养殖学: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广泛的增养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验、实践技能,能从事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及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应用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院校、海洋、水产、环保、农业系统的中央及地方科研、管理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水产、海洋、水环境保护等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是国家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选拔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水产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重点学科。
$ q, a" c% {$ ~* v1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力学基础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和渔业遥感技术为基础的渔业信息化研究与开发、以渔业生态系保护为目的的增殖工程规划与设计、以现代集约化水产品高效养殖为目的的设施渔业工程设计与优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2 ?" ~' ]+ ]9 d& F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生物学和环境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生物资源增殖与保护、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环境保护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 M. d; N* v# U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P" _2 Z6 F8 |) \8 d& u# q 本专业拥有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点;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生供不应求,基本上还没有毕业就已和交通、水利等部门签约。
% N, w' g+ G8 \% b! F6 y
会计学专业
! g7 F3 L& I* R" e 本专业是山东省首批普通高等品牌专业、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位列全国480所开设会计学专业的普通高校中名列第17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普遍好评,约70%到国内外高校读研深造,20%到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就职。
6 z* Z j* T) V) V% F8 k# d 录取规则
@' U3 _8 I2 J! M9 |. a# D 1.学校按照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新生,实行“招生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采用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方式开展录取工作。
: V; F" m0 j; k. K' E 2.学校认可各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在教育部规定的项目范围内出台的有关全国性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政策和规定,取分值最高的一项计算且最高不超过20分,在专业录取时以考生投档分(含政策性加分)进行专业安排。
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本科一批控制线按照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自主招生
1 _5 n3 L! C0 X1 ? 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3.学校将根据各省市生源质量,对实行平行志愿
5 {2 Q& ~* {' ] 的批次,一般在不超过105%的范围内确定调档比例,对服从专业调剂且其它条件符合我校要求的考生不退档;对不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一般在不超过120%的范围内确定调档比例,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可以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和征求志愿考生。
% C# y' ^- O$ b {( j
4.对进档考生专业的安排办法:
7 P7 `6 U3 l' D& v3 @& x1 t1 K( \
(1)对本科普通批次进档考生,按照“专业志愿清”方式进行专业录取,各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即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要求的考生按“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安排专业,同一专业志愿内按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安排专业,无法满足专业志愿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作退档处理。自主招生、山东省综合评价招生和高校专项计划考生的专业安排按照“分数优先”原则进行。
(2)对于未完成计划的省市,学校将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统一安排征集志愿。征集或调剂志愿的进档考生只能安排到录取未满额的专业。如征集志愿
& B' V$ a( i9 @- e3 ^ q8 }$ Y 仍不能完成计划,则将剩余计划撤回。
(3)考生高考总成绩相同时的专业录取排序规则:理工类按数学、综合科目成绩高低排序,文史类按照语文、综合科目成绩高低排序;外语类专业优先录取外语成绩高的考生;对于提供位次排序的省份,遵照考生所在省级招办提供的排序分进行专业录取, V1 |$ t4 `: e0 u/ D3 L+ p# W
。
5 w! L8 D" w+ a4 T0 R$ }9 A5 ?& n, G! f7 X* C+ f- c
5.对于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市,按照有关省市公布的方案及办法执行。在对考生进行专业调剂时,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信息。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
; H9 J. y' Q% k- |& e 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AB,必测科目成绩要求为“4B1合格”,同一专业志愿内考生专业排序规则为“先分数后等级”,等级顺序依次为A+A+、A+A、AA、A+B+、A+B、AB+。
( [- m4 G3 i, { {9 I8 T- t 6.学校按大类招生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数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各大类所包含的专业以及专业分流方式如下:
g' { k( v0 t- D/ l
(1)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两个专业;新生入学后前两个学期主要从事学科基础层面和专业导航课程的学习,第三学期参照学生的专业兴趣按照以上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分专业培养。
! M: F5 J0 Z6 J" V (2)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新生入学后在一二年级修学相同的公共基础课程和数学类核心课程,从三年级选择专业方向并分专业方向学习。
(3)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两个专业,新生入学后在一年级实行新闻传播学科通才培养,从二年级开始按照自愿选择原则分为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
4 i& s3 s% U( c1 N 两个本科专业培养。
7.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海洋科学类专业(专业代码:0707H,中国海洋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法学类专业(专业代码:0301H,中国海洋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8 {4 j% G+ P" h* g- [0 y# c
),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只招收有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且学生在校期间不能转换专业。
6 D7 p4 M( @( O4 y 8.学校自主招生、山东省综合评价试点招生、音乐表演专业、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专业、少数民族预科、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港澳台侨联合招生、香港免试生、澳门保送生等招生工作,按教育部有关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要求制定具体办法并执行。
+ W: U0 Y! R: A& u3 M4 q1 s5 @1 q
9.学校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设立“菁英班”、在管理学院设立“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课程班”、在经济学院设立“CFA(注册金融分析师)实验班”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从当年新生中选拔学生,和国内外著名教育科研机构联合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4 F& Z8 F8 Y7 X2 _
- k9 P2 |: T/ w a% X) _. |' O* e 就业前景
$ y5 h. } V$ P5 j4 W 截至2018年 12月30日,本科毕业生以境内升学和签约就业为主要去向。1316 名本科毕业生考取了研究生,占本科毕业生的36.26%,1407人签约就业,占本科毕业生38.77%。毕业研究生以签约就业为主要去向,2104 名毕业研究生签约就业,占毕业研究生的 81.20%,244名毕业研究生境内升学2继续深造,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 9.42%。共有 335 名毕业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就业情况总体稳定。
9 K+ t: J4 ?8 B$ j# p2 t9 V2 N! k
从 2018 届签约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来看,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 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到上述单位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占比 77.19%,硕士毕业生占比 65.54%。
: u$ w q9 T- j1 e& `0 ~& ?
博士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高等教育单位和 其他企业,占比 68.81%。到机关、科研设计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 医疗卫生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与学历成正相关关系,本科毕业 生占比 12.08%、硕士毕业生占比 30.75%、博士毕业生占比 78.44%。博士毕业生 就业单位的海洋特色鲜明,26.61%的已签约博士毕业生进入涉海类用人单位就业 (共 58 人),其中,约三分之一进入自然资源部系统,约三分之二进入涉海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表明学校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 z7 }: }9 d: t- d' D! H( V 根据 2018 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初入职岗位胜任力调查结果显示,2018 届毕 27 业生薪酬水平主要在 4001-8000 元/月,占比达 62.32%。毕业生月薪 在 5000 元以上的,数学科学学院比例最高(86.53%),其次是医药学院(80.4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79.37%)、海洋与大气学院(74.99%)。
$ `1 L$ D% v0 U0 s
就读体验
3 C$ C1 ~+ y) a0 q: @9 m! [ 就读学生体验问答:
- r) h/ l* p. _+ ?" E 2 e* k8 P: m8 L- ]" B
# ]' s# n: F3 D0 l. {8 b; b 录取分数
9 y. h; L: q5 [! W" w
6 w# f7 a. A& m7 u4 s3 `
8 N) h i# }* j6 s. I c+ ?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