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AR:AR+机器人可营造突破性产品

[复制链接]
' Z1 x! `* p, v

原标题:视+AR:AR+机器人可营造突破性产品

4 n, ~1 C0 a( f3 W ! d9 A3 j9 y) ? + l+ S- m4 k: N1 {

视+AR CEO 张小军

+ ~) ~9 w8 ~( u% t8 U

增强现实(AR)领域,我们的目标一直被微软、PTC所吸引,其实我们国内本地的AR企业发展也是很快速。

" M( Z/ w' B6 C: g! C

特别是在早教、营销、文创等领域,国内AR基础设施企业也是迎头赶上。

# g% _5 Q6 G' M5 d$ k8 t0 j

随着AR技术的成熟,应用前景也在不断拓宽,在机器人领域,AR也引来空前的关注。AR+机器人已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 L3 B( j6 E/ C+ k

视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AR)CEO张小军说:“AR+娱乐机器人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经有成功的案例。”

; n: Q3 e" y& M0 [2 k. G

通过BB-8的视频,让我们了解到AR在机器人领域的初级应用,但这还不是我们想要的,现阶段我们需要了解更多有关AR的信息,为接下来机器人+AR的应用做铺垫。

9 J2 G3 t7 a# D7 b

1号机器人网记者:看了你们公司的网站,视+AR做AR基础设施,可否介绍一下,你们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 X/ X1 D$ M4 v* e3 A t, ~9 `7 y {3 H

张小军: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作为技术开发平台,开发者可以利用我们的AR引擎去开发自己的应用。还有就是我们有一个内容平台,这个内容平台门槛很低。

+ ^/ w# x0 j ~9 Y9 d- t s" b

技术开发平台是开放给开发者使用,应用平台是开放给普通的设计师和用户,他们可以很方便的创建内容,然后去发行内容。

$ g$ Q9 N2 o: p3 L$ c# w2 n. X

机器人企业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去做一些针对小孩的内容。

: i5 }7 j; [7 O

1号机器人网记者:目前AR的技术已经成熟到什么程度?可以实现怎样的场景应用?是否有案例介绍?

! Z, L$ H4 L$ k+ f9 @

张小军:现在比较流行的应用,基本上都是在手机上使用,通过图片的追踪,去叠加信息,比如:宠物小精灵游戏,目前在欧美很火,通过GPS定位,再结合AR技术,在现实中寻找小精灵。这是颠覆性的,让游戏和现实结合,再结合现实中的商店,算是一款全新的游戏运作模式。

4 P" U3 p' J+ y; v

那下一步就是AR眼镜的使用,当然现在AR眼镜还不是很成熟,所以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

6 ]# D$ r% U/ t' [* L/ m# Z {* R

现在AR在早教、营销、文创领域都有很多成功的应用,在早教领域,如:识别卡片、图书等,国内都有诞生过销售额过亿元的产品。

& M# ~: }$ Z T3 n/ ^/ d5 |

在营销领域就更多了,比如:现在的百事可乐广告,只要客户扫描百事相关的产品,就会激发魔法效果,如墙上有一个百事可乐的广告,用户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以出现活灵活现的人物。

! f4 v, O5 e* [& O+ k

1号机器人网记者:我们最关心的是机器人+AR可以做到哪些事情?目前的AR技术可以应用到哪些机器人身上?

O& S. P9 r& f+ n: p- g

张小军:AR与机器人结合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Orbotix联合迪士尼制作一款BB-8机器人,就是电影星球大战里的BB-8,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去控制它行动,而且还配套了很多AR游戏,用AR的手段结合机器人做游戏,这很有意思。

+ a5 T# e5 U* Y8 \

通过AR模拟场景,等于是BB-8看到的虚拟场景都可以实时展现在用户的手机上。

" G3 m- Z% c( B% l, g0 ]

机器人结合AR,还可以做到模拟场景,通过机器人去打僵尸等一些应用游戏。

. }. H- \4 P( y" O2 \/ w

像陪伴和早教机器人已经在使用AR技术了,通过机器人身上的摄像头,结合AR卡片和图书,做一些针对小孩的应用。通过机器人的摄像头扫描卡片可以出现虚拟小动物等。

1 C* L. ?$ H, w) Z8 o1 D

当然现在机器人+AR还是比较初级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p5 F/ e# t0 Z, L

1号机器人网记者:一直听说AR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是突破性的,可否为我们讲讲,AR可以在教育领域如何应用?

; ^1 I& c+ i+ X! u, a

张小军:AR结合教育是最完美的结合,本质上是一个全新的交互方式,让学生可以更直接、更高效的去获取信息,去学习知识。

( A4 c% M/ n! @1 T4 q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小学生去学习立体几何很枯燥,但是你用AR的方式,就可以直接把球形、正方体等非常立体的展现在眼前,小学生一看就明白了。

1 B- Q) Z" ^/ E ?) k# W

AR结合教育等于是三维教育,课堂上所要教的知识都可以展示三维立体化。

3 X+ X' P b1 A

我们之前做了一个应用,比如:让学生去学习电路图,学习电路图一样很枯燥,但我们用AR的方式,扫描一下就可以让电路图立体化,很形象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这是传统教学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

y# ]; x0 J2 k" K* [ ^ {# `

包括医学课程,高中生在学习人体骨骼的构造,或了解心脏工作原理,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是很难描述的,但是结合AR,将它变成立体,再结合动画的形式演示,加上互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楚的掌握知识。

* W4 ^; b$ ?1 @" I

AR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巨大的效率提升。

9 X) ?# d, y% Q* \

1号机器人网记者:目前的AR技术还存在哪些技术瓶颈?这些瓶颈目前大家都是怎么处理的?

9 v' H6 ?" J9 P6 p5 n5 F1 F

张小军:AR就是与现实做交互,但是现在的AR与现实交互的手段还不够强大,目前只能识别一些平面的东西。

7 x6 `% P! {# e t

像一些立体的目标,现在还识别不了,如桌子、椅子等。

3 n8 X% r/ V( M

还比如怎样通过人的手势去做交互等,这些都是交互上的技术瓶颈。

2 t1 w+ l2 `+ {: E$ k

还有在显示上的技术瓶颈,目前基本上都是在手机上应用,但我们还是希望在眼镜上应用,现在AR在眼镜上的显示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视场角、颜色以及清晰度等都还没完全解决好,所以技术上瓶颈还是蛮多的。

1 k. F+ P4 o( h4 }0 Z* k

1号机器人网记者:一个是识别平面目标,一个是识别立体目标,这两者的技术难度怎么衡量?

, q2 o& l* [& b0 [. p6 ?/ K3 J0 J" a3 H

张小军:这个就是视觉的算法,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它是受AR引擎限制,还不能去识别,一个是本身的基础能力有限,你不能用一些超级复杂的算法去做。

y4 s. _) \) m

另一个是传感器得到的信息有限,现在AR摄像头一般都是用普通的RGB去做,

; Y7 t/ E. }, L0 F: v) g: p

如果要做立体目标识别,最好还是用双目摄像头。

5 t- O8 D4 u! K" A- n) O

但是双目摄像头还没有普及,而且功耗很大,所以种种限制使得目前的交互手段还不是很成熟。

3 |5 q5 Q; t9 b/ N* v

1号机器人网记者:你认为未来十年,AR的技术可以做到什么程度?皆时应用场景将如何变化?

/ C! F6 m& m( [ P

张小军:我觉得未来AR会改变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等AR产品普及后,生活中的一切都将会被AR化,就像人们时刻拿手机在用一样。

9 F( R6 |6 X7 W8 P: o6 x# x, n1 F

以后的人们会一直带着AR眼镜,各式各样的信息都会呈现在你的AR眼镜上,不管是游戏、社交、购物都将会被AR化。

_8 t+ S& L! r }# P7 @3 D4 v) ]) i

其实这种场景,科幻小说里都有描述过,小说家想象出来的东西,现在都慢慢的变成现实了。

T$ e3 c" r8 _/ n

1号机器人网记者:未来的AR虚拟场景还需要靠眼镜吗?直接通过肉眼展示虚拟场景实现不了吗?

) }$ G: F ]1 b2 s

张小军:直接通过肉眼就可以看到虚拟景象,我想这个很难做到,我觉得还是要依靠载体。

h' R* H; m% y; t! U$ m1 w3 w

其实国际上是有这种说法,但是现在理论都还不完善,可能未来是一个方向,现在只能这么说。

# Z5 c& Y, u( H% A. ?, A- }+ Y

当然AR下一步就是AR眼镜,通过AR眼镜应用范围将更加广阔,以后的人们带上眼镜可以进入AR虚拟场景,摘下眼镜回到现实。

( S. M3 V; ?# f0 b

1号机器人网记者:这种场景5年内能不能实现的了?

$ o8 X; n0 F8 l9 R& ~

张小军: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一个体验感比较好的AR眼镜,5年内还是不成熟。

" F" J2 q0 X1 ? f$ O7 G- n

虽然现在市面上已经有AR眼镜,但是还不成熟,只能算种子,我觉得真正体验感好的AR眼镜,5年时间有可能做出一个初型。

/ ~$ w6 [3 J) D2 u" g, p

再加上AR内容的丰富,估计要10年的时间才能做出完美的AR眼镜,皆时整个世界将会有所变化。

# A" S. a; g' Q

1号机器人网记者:我们非常期待AR与机器人结合的应用,你觉得AR+机器人下一步该如何走?

4 I5 }# @, P1 x# g

张小军:我觉得AR+娱乐机器人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经有案例。

% L2 H# j0 [# b+ U+ ~% ]

还比如像机器人竞赛比赛,融入AR将会呈现完全不同的观看效果。

& n% i5 O9 [6 k& `

我觉得AR+机器人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s$ V; }$ x4 [6 y x; t" ]

1号机器人网记者:最后一个问题,谈谈未来三年你们的发展规划?

4 M" _1 P' I# q- M- P" `& k

张小军:我们还是专心把我们的品牌做大做强,我想象中的未来就是,大量的AR内容是通过我们的平台产生的,然后储存在我们的云端,通过我们的浏览器和播放器发布出去。

; h3 V1 T, r0 K

从AR内容的制作到储存到发布,贯穿整个产业,这也就是我们所要打造的AR内容平台。

& ^3 S1 ?9 C; v& k0 q, k* l) n

这也是未来三年我们所要做的事情。

$ s2 {1 V% n1 _( G D, i- i1 v6 e, v

1号机器人网(www.1hjqr.com)机器人行业最权威媒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6 E, v x) ?7 d& Q' l4 d i + f- l0 y2 K1 P% Z! w6 \

责任编辑:

) c$ y$ s. z9 _8 i' R . L* o+ i# |" k& Z% y ; q+ U+ I: V0 K) l$ I8 W' R* Q ] x" J% z' M( U * Y% ~5 r; ~- N0 U9 w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城市一隅
活跃在2025-1-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