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海上来,电送千万家。
2 A6 Q7 Y- _" W9 a& R! Q" A乳山,面朝大海。199.27公里的海岸线,不仅为乳山带来旖旎的风光,也是乳山发展的最大动能和潜力所在。
9 ~" f; N9 Q/ b, z$ D3 z2 v. k1 a在这里,作为山东“十强产业”之一的新能源,被这座城市视为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突破点,成为这座城市向海图强、经略海洋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3 \% g1 d. D5 d0 v
“海上风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发展海上风电是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使命。近年来,乳山市主动融入山东海洋强省建设,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精心谋划布局了以海上风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全力推进山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一批海上风电及海工装备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推动经略海洋战略深入实施。”乳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 { n( D- o. U% o图片6 \+ z+ E5 s( C/ D
捕风捉“能”
. q' m6 ^6 G* o$ A. O K! d抢占海上风电产业制高点" D7 K, f* n: t/ z8 H; h( A
“国华投资公司在山东省运行着全省规模最大的新能源集控中心,在运风电场17个、县域分布式光伏项目1个,总装机超210万千瓦;同时,有多个项目正积极推进,其中即包括乳山海域6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在乳山市落地的第一个项目。我们承诺,国华投资将高质量推进乳山项目建设运营,打造‘齐鲁样板工程’……”前不久,在乳山市举办的中国(威海)海上风电创新发展交流会上,面对这座滨海小城即将冉冉升起的百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公司负责人难掩心中的喜悦。
7 `5 j" X. _9 x( s海风吹拂,带来了潜力巨大的海洋产业。
. j4 I3 [' R, T/ r* H2 N+ v$ h6 X4 A新能源是国家扶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山东省“十强产业”之一,更是“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构筑发展新优势的低碳绿色产业。为加快山东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和海洋强省战略实施,推动山东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近年来,山东将海上风电产业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规划布局了渤中、半岛北和半岛南3个大型海上风电基地,总装机容量3500万千瓦。
9 T; u7 U4 ]7 a4 F; W
, T6 B/ c# {& l8 w" G乳山隶属于半岛南海域,风能资源丰富,发展海上风电具有先发优势。地处胶东半岛中部且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让乳山可以东西联动、辐射,初步构建了“空、港、铁、桥”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其中,已拥有的2个2万吨级泊位以及正在续建的两个2万吨级泊位,为未来重型海工装备及海上风机设备下水、大型风机装备堆放及组装提供保障。
; E d" J" b7 S* c% J; L乳山市按照“以大部件整机制造、配套服务和运维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基地功能定位,坚持高标定位、规划先行,编制了山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规划,规划了9000亩专业园区,布局了港口、创业二路、海湾新城和台湾路东段四大片区和1个共享园区,集中用于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特别是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按照塔筒、单桩、叶片、海缆、主机等大部件运输优先级,设立了重型装备产业、核心零部件、运维检测+科技创新、储能+会展金融服务四大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链条科学布局、错位发展。
; |% g2 q+ V& o6 k& G龙头产“能”
$ q6 P0 Y! a! @- g海阔天高凭鱼跃! b$ s8 \, L5 n' }' _$ x* ^
走进半岛南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放眼望去,园区内各大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其中,明阳、远景两大整机制造龙头项目已驶上“快车道”,引进的豪迈科技、中天科技等重点配套产业项目加快落地……. R- w7 {1 P4 s j6 N) W( x" i$ e* K
# s9 ]: g+ V1 T2 h4 J; j0 k! @
当前,海上风电创新发展方兴未艾,乘风破浪、向海图强已成共识。乳山市坐拥天然良港和海上风场,正是大展宏图的广阔舞台。去年以来,乳山开工了总投资40亿元的明阳、远景两大整机制造龙头项目。其中,明阳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新型海上资源立体化开发试验场,投产达效后生产规模将达到200万千瓦/年的装机能力。远景乳山零碳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零碳大兆瓦绿色智能风机制造、绿色低能耗电化学储能电池制造及配套产业链和海上风电、光伏等纯水制氢项目及运维服务中心、漂浮式海上风电研发中心等。
! L& \! o! ~" U0 {* N, S!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作为“新秀”,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重量级企业竞相扎根。
6 I J l4 y( y
3 n( y4 z0 S7 `* R9 \# d6 \/ [3 G乳山坚持“产业链引领”的发展理念,以海上风电设备主机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为核心,以明阳智能、远景能源两大整机龙头企业为引领,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推动海上风电垂直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协同发展。海上风电垂直供需链,明阳智能、远景能源两大整机制造项目龙头效应显现,首台大兆瓦海上风机即将下线。中车同力等塔桩制造项目均已步入正轨。中车项目正在进行原厂区拆除工作,力争3个月内完成厂房改造。上玻院叶片制造项目、洛阳新强联变桨轴承制造项目、阳光电源变压器制造项目和南高齿齿轮箱制造项目也在全力推进,上玻院项目已完成公司注册和立项,正在抢抓工程进度,预计2023年4月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洛阳新强联、阳光电源和南高齿项目正在注册公司,年底前落户乳山。海上风电横向协作链,中天科技海缆制造项目已完成公司注册、选址和立项,预计2023年2月完成地上附着物征迁和土地平整,3月份开工建设。
% n D6 [" k* [7 o: `) _# @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开工,按下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建设的“加速键”,未来1—2年,将是项目的集中投产期,发展动能正在蓄积,后劲将更加充沛。
# I$ }4 o$ C3 L4 c- O% W人才赋“能”/ q6 y9 b. {: \( S
逐梦蓝海打造科创高地* Y) v. b0 f, A
半岛南黄海,离岸大约20公里处,471.37公顷的海平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潮流涌动”:明年,一台台高近百米的风电机组将拔“海”而起,展翅飞旋间,徐徐海风将化为清洁电能点亮千家万户。* ~+ B4 l6 S+ p$ X4 Y% _
按照规划,到2023年底,乳山U场址150万千瓦将实现全容量并网,明阳智能、远景能源、中天科技等龙头企业将实现满产达效,装机能力400万千瓦/年,年产值65亿元以上。到2026年底,初步建成涵盖从整机集成到核心零部件制造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引进海上风电相关企业20家以上,年产值400亿元以上,税收20亿元以上。) R" l( K* M; W9 h" X a" ~
庞大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离不开人才科技的支撑。今年8月,“2022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期间,乳山以分会场的形式,围绕“聚智汇能·逐梦深蓝”主题,举办中国(威海)海上风电创新发展交流会。会上,乳山启动了“中国乳山·海上风电人才集聚高地”人才项目,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济南)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山东电力工程咨询研究院、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分别成立新能源实训基地、风电叶片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海上新能源实证实验基地、海上风电叶片研发中心。 D* G9 Q/ N, L- }
四大创新平台的落户,搭建起乳山与国内外海洋产业高层次人才对接、交流、合作的专业化平台,为乳山海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科技基础,推动海上风电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同时,针对海上风电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发展需求,乳山在市级人才工程设置海上风电项目配额,专项支持海上风电创新人才团队引育,并新设立1处人才驿站和50套人才公寓,以满足外地人才来乳居住需求,努力营造“亲才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计划用3到5年时间将乳山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海上风电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 o; }$ k7 x' P) l, t乳山推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设立风电产业基地服务中心,以“啃硬骨头”精神持续放大“链式”效应,全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依托市域及周边高等院校资源,着重培养与新能源设备相关的技能型人才;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为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提供代办服务,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政策,加大用地保障和人才支持。
- q8 K g( d5 b$ T7 ]此外,乳山还设立了新能源产业基金,目标规模50亿元,将重点支持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所需的资本金投入,以及通过孵化培育产业园内的存量企业和招引外部优质企业落户乳山的方式,全力打造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0 Z0 w1 t+ G k, T6 c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S6 e8 r# w3 Y$ D9 U$ ]3 K- R0 M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