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U& i$ y: S, d, M! v7 A u0 h
: `5 t6 ^7 K) i- @; M( Q
1902年,侯镜如出生于河南省永城县侯楼村。他是黄埔军校的一期生,在抗战期间曾经多次立下战功,1949年8月率部起义,对国家的贡献有目共睹。
! u( r- l$ l: h2 _6 J + q1 h- r0 K5 _* r$ A5 Z: Q: {! |
# ?* G. | W0 l
新中国成立以后,侯镜如担任过国务院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89年,87岁的侯镜如当选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9 K; A6 L! Y- W5 ^ z! N
% P Y- r' [& A3 k
/ f5 C2 Z) C4 E+ Q6 \5 J( v# a* G
) J9 r: c' y% k1 u& J6 l8 F
7 T- P. D1 W1 V& i' f5 j # X/ C8 _7 j3 M8 w8 d+ S
优秀的品质总是能在后辈中得以继承,为祖国尽心尽力的侯镜如也感染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侯伯宇致力于物理研究,曾任西北大学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 o/ W. @$ {, _. \; {% X
( L' w: }# C8 q1 s3 P9 `# j, `
2 S: e u- p2 `2 K 一、投笔从戎,热血报国/ S, \2 w' |/ X R# J- ^
9 F' F1 J5 r8 w m
) X( M* ?; C' b
侯镜如在青年时期曾考入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来转入了河南中州大学进行理科学习。在高校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时代的浪潮影响了他,让他生出了投笔从戎的想法。 ; S6 v, l' `9 D1 p- Y5 F
$ }- [$ E [0 }( A9 v( Z
( ?$ [5 d2 c, R& a# \5 n 既然内心有了想法,那么就要立刻去实践。在想清了自己未来的报国之路后,侯镜如在1924年5月就由人保荐,去了上海并报考黄埔军校。 4 C- d& K0 w3 r' q. z
+ P' C* t( a; ~3 f9 _! A7 M! X3 T, x
# m3 h1 {' [4 P% Q5 @
考试合格之后,侯镜如正式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当时,因为校方规定新生在填表之后统一加入国民党,所以侯镜如在刚入校之时,就成为了国民党的一员。 4 y' a$ a. N7 y" z$ O I H1 o
$ I$ E- z" j6 A
$ y' _4 h3 J N" \* X- Q) a6 z9 }2 ` 不久之后,侯镜如又加入了中共在黄埔军校内的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黄埔军校受训练半年之后,侯镜如就进入了国民党军队。 % m! j3 N" O4 n5 m& b
# t" y5 i$ d y% R! ?
4 Y( Z3 e! u. `3 Q5 y 侯镜如先是担任了第一团第二营第七连第三排排长,很快就升任为第一营副营长。之后,侯镜如陆续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
P6 y' f7 x# T0 C* {9 T/ \0 k
% J* U. G9 Q/ I( |
% j8 r- @# ^7 d9 u9 ]& r
* t: P0 o( [* e) k: Z
+ [: m9 f$ @2 t; p/ f
- g/ F- M! M- U& @9 [ 当时周总理以及其他同志的鼓励之下,侯镜如主动提出了入党要求。此时的他已经坚定了自己成为共产党员的决心,其心中的报国之志也随着入党仪式的完成而喷发出来。 6 s: Y* U% x" }0 |
3 q- o; d0 J' a9 h6 P ; W7 m2 w" F- F+ @/ k. I, P, z
随着蒋介石在1926年展开清党运动,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被陆续清除。由于侯镜如入党时间较短,因此才能得以幸存。在组织的要求下,他继续在第一军中做秘密工作。
) |/ y$ Z/ J% I7 m1 f! T 0 h/ M: k% }) g: i
' j; t% q9 B+ K3 O: G" A2 F
1926年,为了完成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侯镜如来到了上海。在上海期间,侯镜如总结了上海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并在周总理的带领下参加了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
. N; I6 c0 z4 G' _5 x( r+ y) U& }
; _& \; |1 r( B , f& M% a4 R2 a! g2 ^8 T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凌晨6点左右,工人纠察队仓促应战,侯镜如当时在闸北商务印书馆的四楼指挥工人进行作战。
$ u- D" J' e2 e7 l3 D % t/ w9 }0 p9 c9 Y) Y. s* Q& x
& m1 x7 ^# I2 ?- b/ l) k 在此期间,侯镜如的右胸不幸受伤。在血流不止中他的伤势逐渐加重,但是就在这样非常危急的情况下,他还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 8 B# ~. H. T% t- U: a
; X3 N0 e6 F- l0 N( ~$ I, l
w. z6 X4 }+ U 在侯镜如受伤两个小时之后,周总理赶来此地,并把他立即送到了医院,随后他去了英租界养伤。一直到1927年4月底,侯镜如才来到武汉,并担任武汉三镇保安总队长。 ! _( a6 U/ {9 z
& A$ q: F1 w/ t H
! h. B( A6 e. Z1 m% b * A5 P" l: l9 A2 r
& C3 M K6 u7 A5 T
* Q/ t8 j- A; w, ?6 P2 f$ k 1927年7月,侯镜如被派往贺龙所在的第二十军成为教导团团长。当时贺龙正想通过起义拿下南昌地区,正是这一想法,才促成了八一南昌起义。
6 E9 ]) Q$ P, h8 x7 C% H t: y ( s- M" w: X" u5 p
[6 I1 Z& l( v) j6 ~ 就在贺龙为了起义安排任务之时,早已按捺不住的侯镜如,主动接下了任务。当时,贺龙正要分配对战驻大校场的七十九团的任务。 : a& Q$ `2 _. h, Q( `7 y1 s4 z! Q
0 O0 x6 e9 x: I3 a2 k# l
6 c! j k5 i2 F) Y
此时的侯镜如主动站起来对贺龙说:“报告总指挥,这个任务交给教导团行吗?”贺龙听得此话之后问侯镜如:“有把握吗?”侯镜如非常肯定地回答道:“有!”
, M0 {9 F; ]" ]$ [ L6 {! V. s
. I. t$ `" V6 T b. ?& L( C3 p. z & y# L- G. u0 `, k6 M( s+ I
于是贺龙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侯镜如,领到任务之后,侯镜如很快就带领教导团接近了大校场的第七十九团,并成功完成了对战此团的任务。
6 A' ^9 S3 _, }$ {
0 O8 N3 E9 e+ P. P4 f' d! b i$ ~" f% v+ }% c) }, T
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侯镜如一度与组织失去联系,但是他内心的坚定信仰却一直没有改变。而且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D) b* t" r: g9 n9 k, r
6 y# f7 m, ?- v6 c4 w3 t6 x
6 F- ~9 h- @8 f" I0 y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担任国民党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师长的侯镜如,陆续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以及枣宜会战等多次战役,并于1943年的春天升任第九十二军中将军长。 8 y7 L6 S0 g/ ~- }# V1 ?
& D8 `$ x5 T! O6 m" M* u
: ^* F1 o2 k2 x$ A8 ^: O$ V2 D1 f
* |7 F0 G9 T5 b! L$ K + _7 u" F5 j$ p) E
' x3 `, m! x0 r) s/ y0 S 尽管侯镜如在国民党的地位如此之高,但是他却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革命信仰,他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组织。抗战胜利后,他兼任北平警备司令,于1948年升任第十七兵团司令。 - b! W4 @$ T# F( E) }( `
' ~! ^* h) J0 e* J5 |" T* Y
; Z' j1 b6 T, W8 y 平津战役开始前,侯镜如终于接到了归队的密信,并再次融入组织。1949年8月,侯镜如率部成功起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G! [( n2 z' a+ w6 Q' t+ S / o; I# d" L- g$ B
; F% t$ [3 e* J7 d/ i1 ]
二、致力祖国统一,后辈非常出色
. x/ @1 S, ^# Q" H M% H+ x! x - d( @% O k& _) ^$ v9 \( Y
5 B/ o: e5 w4 W0 A
新中国成立以后,侯镜如受周总理之邀回到北平。自此,他致力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余生,就从这里开始了。在中央工作的几十年时间里,侯镜如一直坚守着祖国统一的原则。
[: W$ @0 |! `$ D
1 `- q; ~8 O1 J6 }5 O+ G4 g1 S
$ Y$ @! Y& o; u3 s; { 侯镜如时常在接待海内外来访的人员时,提及自己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意见和主张,并积极维护一国两制的构想和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
& U0 r$ u! {3 c+ w( P
7 v; V3 V/ K6 S4 _4 p2 c
9 P* n! x# y, X) p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渐富强起来。这时的侯镜如已经年近80,如此高龄的他本可以就此颐养天年,但是他却致力于祖国的统一大业,并为此不辞辛劳地去到了香港。
$ r6 M4 e, |! [3 j" X8 ~4 k1 U 3 N2 s% |! ]/ k6 |/ e- X' H
( ~+ N7 c/ @7 i' e$ A! _8 \; f' _! [5 L
( w6 S4 `" R; s) P& ~. h$ {
& A9 v, s; W6 |+ X$ \" f) o4 g % z: R& S6 N7 `9 t3 M( X
1983年,侯镜如去了香港。为了不给别人制造麻烦,他住在了自己孩子的家里。而他此次香港之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大陆对与台接触、来往及和平统一的诚意。
* o! s. ^: ]3 S N% ~ 6 C' W% F3 ]1 |! w5 i) _2 w
( H. N2 I+ ]7 X! J! K
侯镜如晚年几乎把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他利用自己黄埔军校一期学生以及中将司令官的身份,探访了同学和国民党中的故旧,并以此来促进两岸的沟通和统一。 4 t* {1 L5 e$ H1 G! c5 w+ U' {3 U
: u( [ N8 U$ r$ n. x8 h
6 c' e: h& _3 ]0 s: y" M9 z* h
1955年,侯镜如加入了民革,曾历任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中央常委,第六、七届中央副主席。1989年3月,侯镜如当选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 `& H9 n* f' \: }& j3 v- B4 ] : D; F/ q' G% {0 f
( E2 H! [: \; c3 [
除了为祖国统一大业鞠躬尽瘁之外,侯镜如在对儿子的培养上同样出色。也许是因为一脉相承的原因,侯镜如的儿子侯伯宇竟然和年轻时候的他一样,非常喜欢物理。 & j; e9 u- j6 m6 J
) C; n7 M2 v+ Z* X+ J
q! X! i3 f' k 侯伯宇在上大学的时候,就选择了物理专业,并在此后攻读了物理专业的最高学位。毕业之后担任西北大学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著名的“侯氏理论”,就是由他提出的。
) y3 \! ~2 j* I2 f * o4 E2 I7 ^& h) C
! {- s/ s$ a. _2 O ) ] s* k" q; N5 n
6 T. l P# G, D( o
0 L, h, [4 ^3 v( _. V' C" F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这样评价侯伯宇:伯宇先生是国内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数学物理研究……他勤奋万分,以研究物理为自己人生理想。 ; t' _9 T, t+ r
2 e7 L, A& Y+ J2 }5 g) k! @) I1 D
; |0 b3 G+ {& R 结语
9 {. h- t7 O+ N/ K. o6 L
j3 C+ U0 _, d- X3 V, V7 L3 n
) w0 N, [: I2 A+ |( C/ ? 在和平年代里,侯镜如的儿子侯伯宇完成了他年轻时候的未尽之路,同时,他的儿子也像他一样,带着两人的共同爱好,走在了为祖国奉献的道路上,都为祖国奉献了一生。 % y) q1 B" Q4 T* D
; m2 S! I z D6 O* o
4 P/ b) D. T& C- X$ B 举报/反馈
3 H+ W; w; W9 s6 p 1 q8 Y# o" E! _- p( t0 T
7 n8 Q5 A# Q) H
8 L8 N7 O7 F0 {/ D# e _6 c
1 s: U/ ]8 I) ]9 A* ~: k3 }/ h! @.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