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她用一生做出了回答

[复制链接]
+ C9 N$ S( i5 m9 ~

  今天

" a, e3 h3 b! J

  张纯如离开我们18年了

0 p" U$ z* Q9 n+ z* l& ^

  25年前

* K. |0 n5 {& d+ r5 R; U; [

  她用一本

7 h* i# I" s) P. I3 t0 P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8 G& l) K4 s8 _5 j

  将人类至暗时刻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

J/ D7 L+ n3 S. R! P- k% d; m

  让西方主流社会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9 d: Q8 X/ v; g

  她相信“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

, M- L# d, k+ u' A* |/ |

  她用一生为三十万亡灵奔波

7 B i. H& V' I. L9 U! O& u

  甚至献出生命

0 }8 B/ V- A6 o% _% v6 D

  致敬她的正义与执着!

3 E5 S: f! `$ z/ D" i$ x0 p. `

  她,叫张纯如

/ S' i/ X5 ]3 U5 m8 ]. {9 I" s

  她叫张纯如,一位华裔美国人。

4 W. A1 Y/ a J' O

  她撰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被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认为是人类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

$ m& g# n* a- N, I1 F0 J7 B

  在这本书出版之前,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浩劫知之甚少。他们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知道被纳粹屠杀的百万犹太人、波兰人、苏联人、吉普赛人、德国人,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二战期间,日军在南京犯下了怎样的暴行。

9 J8 N+ D' I+ N. |+ L" }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中,有这样的片段:

, O+ B! A; t9 ~" I" v

  在他的前面两排俘虏中,有一位孕妇开始为自己的生命抗争,她拼命地抓打那个试图将她拖出去强奸的士兵,拼命反抗。没有人过去帮她,最后,那个士兵将她杀死并用刺刀剖开了她的肚子,不仅扯出了她的肠子,甚至将蠕动的胎儿也挑了出来。

& |1 Y2 P$ p) h; q8 G* w8 u

  这一幕在书中不是孤例。 

" G6 p: J) M- w$ I- S3 F: l

  “几乎没人知道,日本的士兵用刺刀挑起婴儿,活活把他们扔进开水锅里,”永富说,“他们结帮奸淫12岁到80岁的妇女,一旦她们不再能满足他们的性要求,就把她们杀死。我砍过人头,饿死过人,也烧死过人,还活埋过人,在我手下死去的人有200多。这真可怕,我简直成了动物并干了那些无人性的事。实在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我当时的暴行。我真是个魔鬼。”

; ?& I0 V+ W5 i t$ s% B4 |

  这是永富角户,曾经的一名日本士兵的原话。

* X! D7 p" G6 Z A3 ]8 _

  张纯如在写《南京大屠杀》时,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很难想象,她做了多少努力,才有力量支撑自己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每天与南京大屠杀那段残忍血腥的历史为伴。

& P! B0 ?& h" [ ]1 q( F

  她要把那些砍头、活焚、活埋、在粪池中溺淹、挖心、分尸等等酷刑,一字一句的写出来。

j# U: C, {- N5 u/ I
; W9 v2 }$ [) Z3 C1 t

  成书后,她又遭遇日本右翼势力的报复和骚扰。

1 w; `4 d$ `& W( A5 R

  她不断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这使得她不断变换电话号码,不敢随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她曾经对朋友说,这些年来她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

: g/ u, \4 b7 }) }0 [

  后来她患上忧郁症。2004年,她在自己的车中开枪自杀。时年36岁。

9 z6 C1 e* g6 B& v$ @
- ~' @8 ~' o7 v9 w- X

  她只身一人来到南京

( x7 g C$ e- z) q# w4 f

  向世界揭露历史真相

6 b. l" N8 Z6 H& ^/ w: n

  在接触到南京大屠杀之前,她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她从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硕士学位,她完全可以走任何一条别的路。

6 [- D0 \ E5 V) L) `4 k- F

  但是,张纯如选择研究这样一段历史,并且将《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呈现给世人,甚至为此而献出年轻的生命。

; Z8 W, h ^# O' X

  她让更多人知道了这段历史,她让更多人看到了日军曾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种种罪行。这些白纸黑字,是她曾经为南京大屠杀奔走的证明。

" s# {( ?8 n* I% ~; V2 h' G
( v# I& U% E1 A2 a

  南京大屠杀于她,是一种生命的连接。

6 A! a1 t0 L# b" ]2 d5 i" |

  是与她自己生命的连接,是与那些在南京大屠杀中故去的人们的连接,也是与在和平年代下生活的我们的连接。

1 k3 }% S/ z$ C3 k/ |

  为了那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她只身一人来到南京,向世界揭露历史真相。

& s5 p" n2 C8 ?3 b: Q

  1995年夏天,张纯如来到南京,亲自走访了十余位幸存者。她一路风尘仆仆,路上还生了病,但她一刻都未曾耽误。

' _, S" P$ y, G6 T$ k1 d9 l/ B

  我确实感到很紧迫,我担心如果时间拖得太长,很多声音会因为年老而永远消失。

# ?2 `. X. U2 G% ]4 Y0 s2 B

  在到达中国前,张纯如通过邮件、电话和信件安排好了与中国研究人员的合作。

7 O z$ R4 ^, s; y1 a" F0 I% |9 K) @

  据历史学家王衡星介绍:

6 y5 T% }" c, ^# ^0 {# k; h

  她似乎就是这个历史事件中的一员,用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写出这本书来。她这本书不是用笔写的,是用心写的。

" Z; T( b( o+ b) ~1 x

  张纯如在南京期间也完全沉浸到了六十多年前的环境里:

5 ]6 h' X8 x4 _

  她在黑暗中,想象着遇难者的感觉,在脑海中她每天听到的故事串起一个个画面。在夜里,她坐在屋里,被一堆她看不见的图片包围着。看着墙上的一张张地图,想象着自己就在现场。

$ n$ J7 X9 H9 {/ ?! |* P5 F

  为更好地配合张纯如完成资料收集工作,三位中国史学老师们分工合作,开始了走访和资料收集。

. S5 I9 s( Z# D) L

  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张纯如)的中文水平一般,不能读懂中文资料,所以我要逐字逐句为她翻译。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2 C/ J% `4 o$ y* e: {( j5 L

  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后来回忆道:“虽然纯如没有经历过那场残忍的战争,也出生在美国,但是她始终认为自己的根在中国。”随着张纯如调查南京大屠杀的深入,看到日本右翼分子妄图抹杀、歪曲历史事实,甚至篡改教科书的行为后,她意识到这件事是多么的“不公正”,“张纯如一直觉得自己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要勇敢地站出来发声”。

$ I9 b1 g& m2 y$ v* V, A" ^

  她让世界知道了南京大屠杀

' U# \1 q- p& [5 g; \4 f6 i% J

  1997年,在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面世。

0 ?9 d7 n6 w2 ~. H
- w' P- }: f1 ?8 r

  书名中,张纯如将南京大屠杀称为“the forgotten Holocaust”。

* p$ V% @; S p5 \* b; }

  Holocaust一词是指大规模的毁灭和虐杀,但对于西方人来说,“The Holocaust”已经等同于二战时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施的种族灭绝大屠杀。

2 i- E5 o3 l" G7 y. m
- Q0 \" ~+ E' ?/ o

  张纯如用这个词让西方人知道,在中国也发生过一场同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 c5 j9 K6 F/ C9 Q0 t* N% c2 X/ ]* N

  这本书是对南京大屠杀首次用英语进行的全面研究,它让许多普通西方读者了解到人类历史上这黑暗一页。

0 z F8 T: S. y5 g+ X0 `) E3 {

  对日军的所作所为,此书比以往的任何记录都更为详细。

3 H- ~% }+ l% D5 K
) o5 H9 t9 k q6 m& Y

  书中记述的日军暴行丧心病狂、令人发指。作为中国人,读到自己的同胞遭遇这样的戕害和蹂躏,更是悲愤至极。

$ W: ] N) Q/ K. s$ W

  除了讲述南京大屠杀事件本身,张纯如还进一步探讨了战后日本政府掩盖、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行为。

/ x$ z( D, Y$ b4 J% f7 q% l& K

  这本书一经出版,引起了美国社会轰动,曾连续10周成为《纽约时报》畅销冠军,西方各界开始关注南京大屠杀并热烈讨论。 

/ M2 t3 ?1 v1 k0 \' ?1 M) m& j
" Z( P# K2 Q7 ^8 r

  这本书在美国有多火?据出版这本书的编辑苏珊·拉宾纳(Susan Rabiner)介绍说:

; B# g& |8 B; o; x' {

  通常一本书的巡回签售会持续两星期,大作的签售是两个月,而这本书的签售持续了一年多。这是从未听说过的事。我们被迫把签售一再延长。这显示了这本书持久的热度。

; X4 j# o8 P0 {' b) x! Y# r
, L$ S# l% k- I, @9 k8 q

  她曾经对朋友坦言

8 G- S2 _- U/ {" P" x1 i+ w

  这些年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

" v3 p- g. g5 T5 D

  但同时,《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的大卖也给张纯如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 [) o8 ]) U2 ~

  张纯如收到了很多恶毒的恐吓信和电话,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她只能不断变换电话号码,不敢随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

$ f- u; r7 x/ t. F: B$ b9 A. r

  她曾经对朋友坦言,这些年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

; R% D F, i* Q' b E
i+ q# {( b. E4 F8 R0 Z

  不仅如此,在如山的罪证面前,日本右翼民族主义分子竟然对书中描述的暴行持否认态度。

5 l+ V2 _) f# x! t0 N9 l

  他们不但拒绝承认历史,还恶意扭曲历史,认为中国单方面伪造了历史事实。

+ W- j5 _" d: v( @ k' v% [

  日本右翼作家Kase Hideaki甚至这样狡辩:

' R! O" Z, l/ a" S2 G8 d, p7 Q4 a. u

  我们没有在南京实施大屠杀,那些完全是中国人伪造出来的。

! o% s+ O. e1 b5 |: A0 N: {" `
6 E) U" |) M: E4 X" D9 ^5 o

  张纯如曾凝视过幸存者的双眼,倾听过他们的故事,而日本方面故意选择集体性失忆,这对她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 [# E3 |9 X' `9 R- ^

  而她的内心也极度敏感,每一次写作她都必须直面残忍的人性,太多沉重的事实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在记录受难者经历时就对日军的暴行产生了不良身体反应。

# O8 e0 ^. B6 ^: [+ c

  很多次,我开始痉挛性地颤抖,根本停不下来,好一阵子都停不下来……后来我注意到我开始脱发,在梳头发的时候都会有大片的头发脱落。

4 b( Z5 m* Q9 G
9 x2 N& s+ I( w3 Z, ^' ^

  张纯如曾说,她的内心承受了巨大的伤痛,因为(暴行)真的动摇了我最基本的信念:“人性本善”。

. Q! y3 y* Y# m

  2004年,正在撰写第四本书的张纯如陷入重度抑郁症,病情不见好转,最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8 h3 y# j; x' R9 k& _8 I

  在旧金山市中心

4 }5 h" b2 X. F0 M( r

  有一间纪念她的阅览室

; L1 j( ]* q, b3 {4 Z

  为了纪念已故华裔作家张纯如,在位于美国旧金山市中心的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开设了一间阅览室。8月20日,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阅览室开设仪式。

& Q# X, p. A" [- ]6 Y9 g' d

  阅览室位于纪念馆三层,被命名为“一个人的力量”。“这是纯如一生的信念,也是她践行一生的写照。”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女士说。

$ I7 N0 j; {! ]

  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女士表示,“Power of One”是张纯如对个人力量的见解,张纯如认为,个人的力量虽然渺小,但也可以是巨大的,只要认准方向,有具体而明确的目标,也可以成就一番巨大成绩。

' |' N) j1 c1 C4 Z* J

  对于开设纪念张纯如的阅览室,张盈盈女士非常感动,许多人为筹备阅览室而努力。“希望更多人走进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走进这间阅览室,去了解张纯如的事迹和精神,去感悟和传承‘Power of One’。”

1 C; a7 y% _9 P- J; `
张盈盈女士受邀参加阅览室开设仪式
3 B# s) B( ]$ _( @3 Q/ X/ g
8月20日,一名男子进入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
' [; e# u" K% j% L' s Y

  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会长张蓝真说,张纯如让西方社会广泛了解南京大屠杀这场人类浩劫,她做出的贡献是无价的。“我希望可以成为纯如身后的一个脚印,也希望我们身后有更多的脚印,坚持她的信念。”

' j- { ?" v# p/ E

  张蓝真女士还担任南京大屠杀索赔联盟主席。她说:“正是这种力量感染、鞭策着我们一往无前。我们一定要伸张正义,让日本政府向受害者正式道歉和赔偿。”

+ J( h% t U/ L# z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摆放在阅览室内
1 [5 Z- V8 ?& k: h4 A: |8 |

  请你务必、务必、务必相信

5 R* F# g- c+ M5 F- j. [

  一个人的力量

4 L# K) k7 R6 u2 p5 L& b

  请你务必、务必、务必相信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可以令世界大为改观。……你是一个人,你可以改变数百万人的生活。志存高远。不要限制住你的目光,永远不要放弃你的梦想或理念……

" w5 Y' ~( [* L( Q" j! N5 A

  ——张纯如

- z% K$ q( v h! S& q

  张纯如

@( ~! R/ r$ P& l% E

  在如流星一般绚烂的一生中

# Y- h6 M8 }; ?/ L6 G8 B9 [( t

  写下了历史纪实著作《南京大屠杀》

/ Q# a! N \) ~* X) ~

  引起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

! \2 h0 d! I X; }/ }+ k- H( _

  对这段惊天暴行的关注

; z5 s. S* P3 G1 |$ K

  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沉痛历史的记忆

9 o2 S, B, t! J+ ]- i, P

  你是替历史呐喊的斗士

) [& f/ [2 t0 q7 _8 ]

  你的一生短暂却充满力量

9 ]! X7 |1 n, H

  纯如,我们永远怀念你!

/ _4 n" A. ~# w* f + ?- o0 W# P* ?' j1 v+ u
: _) p% F0 r9 r7 u+ e' J

  编辑丨李之媛

( p# o* T% x8 d; V4 x, X9 Q" ` 5 l7 d3 f4 V) v7 `6 I- l 4 N# {. c$ |- Z: t' B& {. i: f% \' P) c# _2 A9 `4 `" k% ] ' X' W2 J0 b' F8 Q/ V' T* a. O! B $ u* b/ J' E B0 t' u! x' r( R# I6 @, G0 J" _4 f , L* V: V& t. p' x8 Z5 S 9 ~8 ?" b% C& |! z4 a $ k% ]/ G- h% Y& a' ]/ k0 T5 G0 y) ^% F2 s8 Z3 G- q. K5 s: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魏辉兵
活跃在2025-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