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x/ J- U3 }
* X+ Z7 y$ `6 I 据央视新闻消息,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坐底之后,3位潜航员将会在海底进行一些采样的工作,时间预计会持续6个小时。6个小时也是“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海底设计最长的作业时间。
4 v6 T# o0 U# j( F' v7 m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装备。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2016年立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二研究所“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力量为主的科研团队承担。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融合了之前两代深潜装备的优良血统,不仅采用了安全稳定、动力强劲的能源系统,还拥有更加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定位系统,以及更加耐压的载人球舱和浮力材料。
4 n! H4 i; X, _ 本次海试任务采用了“双船”保障模式,即为了支持“奋斗者”号成功完成海试,使用了“探索一号”支持船和“探索二号”保障船的“双母船”保障模式。
6 d' N' X& u$ z, e, f “探索一号”原为“海洋石油299”号多功能作业船,2016年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州中船文冲船坞有限公司改造成载人潜水器工作母船。该船总长94.45米,型宽17.9米,排水量6250吨,续航能力大于1万海里。今年6月,该船搭载无人深潜器“海斗一号”刷新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也搭载过“深海勇士”号乘风破浪,载誉归来。2019年6月,“探索一号”在文冲船坞完成最新一次改造,提升了该船对万米载人潜水器布放回收及输转系统的能力,升级了万米水声通讯及定位系统的软硬件,安装了艏侧推封盖系统,并实施了常规修理等工程。 0 H7 q8 H$ r0 N& @# x$ {
“探索二号”由海洋工程船改造而成,总长87.2米,型宽18.8米,型深7.4米,满载排水量6700吨,改造工程由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于2018年12月开工,今年6月完工。该船配置2台全回转舵桨和2台艏侧推,采用全电力推进,DP 2级动力定位能力可以有效配合潜水器下潜的位置,及时做出定位的调整变化。续航力大于15000海里,可同时搭载60名科考队员开展海试任务。
+ e5 o& E$ f7 F 值得一提的是,该船CTD绞车及收放装置、100吨门架式潜水器布放回收系统、10吨20米折臂伸缩吊等6项关键设备均实现国产化,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〇四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海工程与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研制。 3 l: e5 l4 ]2 U' l4 c
我国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历程: + m7 H' R' B. @5 y
1986年,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号救生艇研制成功。
7 N& a! e1 I! q1 F6 q: A1 I3 k" i+ J 2010年7月,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了3759米,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12年6月,“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完成了它的终极挑战,最终将记录保持在了7062米。
) ?# I, H/ j% v5 @. T3 R 与十年立项、十年研制的“蛟龙”号不同,我国第二代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从研制立项到海试交付只用了短短8年,且国产化程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 m! _ l- ^0 S5 |. s/ G: X
而在2016年“深海勇士”号尚未下水的情况下,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就开始同步研制。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融合了之前两代深潜装备的优良血统,不仅采用了安全稳定、动力强劲的能源系统,还拥有更加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定位系统,以及更加耐压的载人球舱和浮力材料。 $ i# N$ P5 L# F% `! |+ l
除了载人潜水器,我国还有“海斗一号”、“海燕”号和“海翼”号等许多无人潜水器。其中,“海斗一号”今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当时刷新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 I/ ]9 E! f- O5 l: L! m
融合+平台:http://www.rh1949.com,军民融合一站式服务平台平台,是获取“民参军、军转民”资讯的首选。
' S' v# h, x# I7 ~( g2 p* `& Y. b# [. ?) M1 C9 r
; h0 o7 E) w8 k A
* a+ F- l5 b5 h6 b6 k# T [4 p( R
. a' c) H4 G) B* F+ S" y1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