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语段基础综合

[复制链接]
8 m2 [& d: {) ~6 B( ^% M5 D

中考精英总复习物理考点梳理及考点精练

7 Z. Q( ?5 A# v) c$ `- K$ N; ]" d/ y

第1讲 声现象

9 Q" }1 _5 x4 b& F' o. v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Y+ J$ d) W. ?3 C9 a

1.声源:振动__发声__的物体叫声源(或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声源。

1 g0 T' @' e4 S

2.产生:声音是由物体__振动__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__振动__,__振动__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不会立即消失。

. L) ~3 d8 d9 P& e$ R+ i. H

3.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将这种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介质__,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传声的__介质__。__真空__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是以__声波__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0 }2 n) X8 W" |, L2 ~

4.声速: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__快__,液体次之,气体最__慢__,另外,声速还跟__温度__有关,如在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340_m/s__。

5 Y( `3 ~- G& U6 _: [. R4 y. O

5.反射与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柔软多孔的物质会被__吸收__,遇到较大障碍物会被__反射__回来而形成回声,人耳能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__0.1__s以上,低于__0.1__s时,回声可以使原声加强。利用回声测距,测海深。

0 u" p' @8 o+ o% t" {

①利用回声可以测距或定位,测量原理:s=2(1)v声t,其中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x; f* ^2 h- h2 ?) _

②当物体的表面光滑时,声音的反射比较明显,如隔音板等,而物体的表面粗糙多孔时,吸声的效果比较好,如森林中比较寂静等。

. K" @' G M0 _5 Z/ n3 ]: N

 考点二 乐音的特征

' S! ^; P7 [. T7 s$ x

6.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__快慢__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其国际主单位是__赫兹__,符号__Hz__,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__20__Hz~__20000__Hz。

5 u$ ^; m0 N( V: v5 a" J

7.音调:指声音的__高低__,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频率__决定的。

5 Y2 p7 v! w0 D4 i* x- M

8.响度:指声音的__强弱__,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__振幅__有关,还跟发声体的__远近__有关。

% i- R8 ]2 a( u: Y Y! [

9.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__音色__不同。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其振动的波形不同。三要素的区别如下表。

9 }) G2 ?+ v' Z7 v

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不同特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音色与音调、响度无关,它是我们分辨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 i. P- q) m; D A% e

10.超声和次声:人们把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__超声波__,把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__次声波__,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_20__Hz~__20000__Hz,超出这个范围,人无法感知,但有些动物却能感知到。如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 Hz~50 000 Hz,大象能感受到自然界许多变化发生的次声波。

: [0 K# v. v% p

 考点三 声的利用

7 }) o* ~3 k; |5 w4 S @

11.声超声波碎除病人体内结石(爆炸声震碎窗玻璃)

+ j u6 L$ Y' N

考点四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3 d) Z- ]. a! f9 c: l

12.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无规则振动__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__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是__乐音是有规则的振动,噪声是无规则振动__。

" X* b W* W: A6 p1 `% E, n/ W

1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用__分贝__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__dB__,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70_dB__。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90_dB__。

! X- i2 Z3 ~2 u+ h8 B3 F& E# A. t

14.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防止噪声的__产生__,阻断它的__传播__,防止它进入__人耳__。

) b& l% q8 q- b8 _% W. V& h

15.几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

5 a0 s6 X# U8 E

①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某个问题与多种因素的关系时,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通过分析这个改变的因素与所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再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或规律)的方法。例如探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时,改变钢尺伸出桌外的长度,用__相同大小__的力拨动钢尺。

& h) `1 t4 \' |& a. L( r3 |

②转换法:把不易观测的物理量和现象转换成其他易于观测的物理量和现象的方法。在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就利用了转换法。例如用乒乓球显示微小振动。

+ D$ {8 A; T: n& T& Q( l$ p: F

③推理法:在研究问题时,保留主要影响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的方法。例如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就利用了推理法。

& Q w2 @# r) E& ?& H

④类比法: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性,推出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具有这种特性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例如将“声波”类比“水波”来认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 A2 m9 j) p( `7 ?, S4 x7 c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8 I! z* e0 B$ k7 Q3 K0 s

例1: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 u/ ^6 @) M5 N3 ]0 [: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7 R( H3 R) ^/ f1 H3 D

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1 j7 z A8 o' u7 n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 F) n a- T2 G q. e2 S8 ?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 K. Z" a" ?; _& i) w

解析:乒乓球被弹开,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

! |! h1 R8 S6 K0 a# v

答案:A

' Y; i( ~# \7 z' _: x+ K

[方法归纳]发声的音叉振动时很微小,不便观察,通过乒乓球被弹开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9 w% D& D a% r& e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 y3 O3 j$ r8 `' g

例2: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 B6 \3 ]6 k' S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 G: j' M- {' @

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大小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幅大小有关,题中“轻声”说话和“大声”回答是指声音的大小不同,即响度不同。

3 `6 F0 L- A, j |. v4 e

答案:B

9 o! F0 U6 V; G. H* [5 g& U/ w

[方法归纳]生活中的“高”和“低”不一定是指音调,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才会影响音调,“高声大叫”“震耳欲聋”才是指响度大,即振动的幅度大。

! V% p! N7 b& N8 ]9 g8 ~

考点三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 r7 o, O9 B4 Y

例3: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 r! m8 m' w* c* L( h" ?' a

A.道路两旁植树

# K' Y) k9 m7 s8 d# v

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4 i$ g% l% {5 K( S' b* {8 ~/ O

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 [# |; q2 S. E" n, |: y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 N6 { @" X k1 t7 B$ o6 Z( H

解析:选项A和C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选项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选项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6 j1 s7 n# J0 `) _" y

答案:B

0 j7 A. D( e# [! n% H* Y, H

 考点四 声的利用

& ~* q c# L! X( r! i$ Z

例4: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5 x7 W6 o3 x( C5 v& o% {+ H' ]

解析:选项A利用声呐探测海深;选项C是回声定位,根据回声传来的方位和时间;选项B敲瓶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具有能量;选项D是超声波探查,说明声音传递信息。

0 o. c- F, p* x. u5 O1 d

答B 

8 b; M7 { l9 s# K% z

 (1)不能正确判定振动发声的物体,如放炮时发声的物体。

, O# i5 ~: i. p5 N* i1 r% C8 g

(2)不会正确区分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如比较小鸡和老鹅的叫声。

' |' K' G/ ]% E; O4 D4 [% \

(3)不能根据波形图正确判定音调、响度、音色是否相同。

. R) I# x! Q- \; T0 W: U/ a6 X2 @

(4)在回声计算中,误将“双程问题”当作“单程问题”处理。

0 N0 {3 A) n3 v c! r5 r

(5)不能根据噪声和乐音的定义辨别是噪声还是乐音。

0 ^( T" s' p4 O% d* y

例5: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列声波(  )

# g/ x2 w/ {# n% v; k2 L

A.音调不同

/ ]9 G* N$ \3 d5 F+ [" z: J. P* T

B.响度不同

. d2 p* | L) k: p& b/ s

C.音色不同

+ W: j% z+ k' M3 Q9 `3 R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 M% X/ I2 n' b3 |

解析:由于同学对声音的三个特性的概念和波形认识不清,导致错选。

: ~! {2 w' ?, j3 W c. j0 q

答案:C

6 @% a! A0 G5 L4 Z8 z) n

[方法归纳]波形是否规则可区分乐音和噪音;相同时间内完整波形个数的多少可确定音调高低;波的高度(振幅)可确定响度的大小;波的形状不同可知音色不同。

+ r1 Y$ m: F8 p2 j0 P/ q9 N 0 A u9 @8 ^& s! f4 z7 y6 T $ o( l. P8 ~- ]" G2 Q. n! o- r z4 r# f/ u7 h3 q# j& }9 D, g4 Z5 h" t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梦里寻你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