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5 g1 @3 z6 Y5 [
- B$ S# a# Y3 K$ ?% Y: H; W 敲黑板!!
+ o/ S" f- X( _- a+ w 自潜艇问世以来,在和平时期沉没于大洋海底深处的潜水艇已超过170 艘。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世界各国潜艇沉没的突发事件也曾经发生。由于潜艇所处的环境是深不可测的海洋,一旦受损,幸存者想要逃生真是难之又难。但只要水深压力不超过潜艇耐压舱承受的范围,潜艇中的遇险人员仍然有生还的可能。海底救生不像陆地救援那样简单,要想从几百米深,变化莫测的海底营救出困在潜艇中的幸存者,还真需要一些特殊的救援器材。 + t& R) A; o% h% r/ [9 H
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认识这些神器! % I% x' y. {( Q8 t
 4 D' `7 W* B) H! r
深潜救生艇
, q' h# O# M: o* g9 U 1
% \5 h1 q4 |. z" ]0 y# d- C/ h 深潜救生艇是一种特殊制造的小型潜水艇,艇长十几米,由两至三名人员操作驾驶。作为援救潜艇的“神兵利器”,深潜救生艇能够作业的深度越大,实施援救行动的能力就越强。在实施营救时,深潜救生艇利用声呐探测和水下电视进行观察引导,潜入海底寻找沉没的潜艇。当寻找到失事潜艇之后,驾驶人员需要操纵救生艇,完成与失事潜艇的准确对接。
- s5 @+ C) r: k 
' j" Y2 J8 R2 w/ U( u Z+ f) [ 作业型遥控潜水器
( `- \3 Q6 r3 P; ^8 E O% n$ R 2 / z0 L1 A0 j$ V& q) j
作业型遥控潜水器又称水下机器人(ROV),配备有多功能机械手等作业工具。从水面母船进行吊放和回收的非载人潜水器,由母船上放出的脐带缆为其提供动力和进行控制。可用于对失事潜艇进行损伤评估,如果配备适当的工具,还可以用来清理潜艇对接平台以及向失事潜艇投递生命支持物资等作业。 0 L0 D* M3 b" @+ _4 X
 ( X/ {( E9 q- [' {0 a$ R
救生钟 7 K( A9 ]" r+ q4 }" G: g# X
3 3 f2 y& p4 b4 E
救生钟采用钢质耐压壳体,钟内分上室和下室。上室为救生室,下室为通道,围壁有调压水舱,底部有对接裙口。救生室保持正常大气压,内有供排气、注排水系统和通信、照明装置等。救生钟没有动力装置,靠潜水船起重设置控制。救援时,从水面母船吊放入水,利用引缆完成与沉没潜艇救生平台对接,并将艇员转移出艇的装备,也可不对接进行施救,一次可援救6至8人。 9 J5 |+ p8 }: _, l$ E/ c1 ?$ Y

" v0 s& v6 r/ Y 侧扫声呐 4 ~3 ?( E# S0 S+ `4 d5 D# f' x
4
: K$ z" ?4 |- n' E0 h, J 侧扫声呐能不受水体可见度的影响而快速覆盖大面积水域“看”到水下情况。每边旁扫通过向水底发射声呐,反射后被拖鱼接收形成声呐影像来发现水下物体。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拖缆传到甲板上的显示单元。可用于探寻搜索水下目标、进行水下安检等作业。
* P; S) q& B% T 侧扫声呐技术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末,现在已成为广泛应用的海底成像技术。自20 世纪60 年代英国海洋研究所推出第一个实用型侧扫声呐系统以来,各种类型的侧扫声呐系统纷纷问世。侧扫声呐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分辨率高,二是能得到连续的二维海底图像,三是价格较低。 ! ?# E! f9 J4 H2 ]' I3 G6 D$ \3 q

6 Z2 s4 D# Z) r8 v% x. h) i 救生抛投器
8 |- O! B5 ~- x 5
; {' g# [) _; r+ J: z 救生抛投器主要由压缩机、绳索及未充气的救生圈组成,进入救生抛投器的射程后,立即将一枚拴有绳索的“炮弹”发射至水中的被困人身前,一两秒钟后,“炮弹”内的压缩空气开给“炮弹”的救生圈充气,待救生圈充气结束后,被困人可以及时抓住救生圈,并将其套在身上。随后,救援人员便可以利用绳索,将被困人拉上救生艇,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可用于恶劣气象对海面有意识人员的救援作业。 $ g3 s( k# D3 e$ c' N9 l& B7 r
文:谭浩 图:王昶鑫 冯燕斌 韩富晓 % f2 \, I7 {5 N: H; o- P# K( I
7 {8 X# a) p8 G1 l
1 O" H" X2 i2 I
2 y. P/ X* }9 a* N% t# @0 e4 z, R1 s$ o9 u/ W7 V
' p; M3 u! F$ P) Y$ y! _; u.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