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b/ i0 S' ~7 c! }: N" a
“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不要”……新冠阳性感染者康复后遭遇求职歧视的消息此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7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对此类歧视现象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 _5 x2 A- i& K& s+ A% S; Z
如今,这类现象改变了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回访了之前采访过的3名“出舱”人员,他们此前都在上海的方舱医院做过志愿者,因出舱后找不到工作,有人选择留在上海,有人暂时返回了老家,还有人尝试着去外地找工作。 $ Z A5 n; W$ y
7月18日,当记者拨通他们的电话后,他们均表示已在上海找到了工作。但在求职面试过程中,仍有人被查阅核酸记录。 9 t7 b4 _7 g1 h
段川:若再遇“招工歧视”,不知去哪反馈、如何维权
0 N5 f2 b+ ^9 X# U/ R0 R8 I 4月14日-29日,段川曾在上海方舱做志愿者,因身边人感染新冠,他被判定为密接者,有过近一个月的隔离期。在他的核酸检测记录中,今年5月初的核酸结果一直显示“检测”中。 & s0 A1 `' @) R! _
“进过方舱的不要”是他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尴尬”。他反复强调,自己不是阳性病人,但5、6月去面试过的公司,都只以核酸采样结果为准,只要显示“阳性”或“检测中”字样,一律拒绝应聘。
; V3 g" F( I4 _/ Y7 Q2 J 半导体加工厂、汽车配件厂、集装箱码头……在屡次求职遭拒后,段川如今终于获得了一份工作。7月9日,他顺利入职浦东的一家工厂,负责制造汽车变速箱里面的轴承,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2 P2 Z; ?* f: u9 Z2 Y* ~( D1 Z2 a 提及入职经历,他心有余悸。“你5月初这几天的核酸结果为什么是‘检测中’?是有阳过吗?”“我没有感染过,我可以把密接隔离证明给你看。”看到段川展示的照片,面试他的中介公司人员没有再多问。
- w& F: e6 k. E) a- [% `$ ` 虽然每天需要工作12小时,但也算解决了段川眼前的生计,“打工嘛,就这样了,谈不上满意不满意,先有个落脚的地方总是好的。”段川坦言,今年打算先上班,存些钱,明年再考察个小生意做。采访结束时,他还向记者发来4个微笑的表情。 $ [; ~/ k3 d5 h4 c( n, l7 P! `
段川前不久也关注到了“招工歧视”相关的新闻报道,包括国务院发布的这一条: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但他坦言:“不知道如何去反馈用工单位这种‘招工歧视’,如何为自己维权,具体措施又是什么呢?” 9 c$ w! N- w+ }% O/ {
但段川也真实感受到了近期用工单位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去除了“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不要”。“在我之前加过的方舱志愿者微信群里,最近转发的招聘信息大多都没有了‘阳过不要’的字眼了,但也有一些劳务中介还在提。”段川并不清楚,这是劳务中介“自我加码”,还是用工单位的内部规定。 9 U- X6 \% y! ?. n3 I% T5 Y
何贵:新单位没有询问是否阳过,依然担忧“知道后把我辞了”
' D# z3 b5 J3 P2 y$ T. O# i4 x. F 何贵曾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担任志愿者,主要负责安保工作。在从事志愿者期间感染了新冠,经过18天治疗才正式解除隔离。出舱后的他连加了几个招工群,却发现自己遭遇“招工歧视”,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没有收入来源、租不起房子的他,一度睡过马路,也曾睡过朋友的宿舍多日,6月27日,在四处求职无果后,何贵回了安徽老家。 4 O5 ?! p7 `' B( o6 D
回家后的何贵,一直留意着上海的工作机会。7月14日清晨5点,何贵从安徽到达了上海,“家里老的小的都要吃喝,还有孩子以后上学也要花不少钱,还是需要赚点钱。”何贵说,他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想来上海,这里工作机会多,再多挣点钱寄回老家。
2 q/ L: v6 U) J& l1 y* n 在抵达上海后,他当日立即联系了两份工作,一份是装卸工,一份是叉车工。其中,装卸工对工作熟练度有要求,他放弃了面试机会。叉车工的招聘信息上并没有写“阳过的不要”,他本以为自己的工作就此有了着落,没想到自己的核酸记录依然被翻了个遍,红色的“阳性”显得格外刺眼。 4 _$ {6 U# J& A, {
何贵当时想:国务院已经说了,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他一气之下拨打了110,随后被转接到了人社局,但转人工后无人接听,何贵只好先放弃投诉的想法。
& s* ~1 o/ \! P( |2 {- ?' Z 但幸运的是,就在7月15日,曾经的同事又帮他联系到了浦东一家汽车配件厂的叉车工岗位。当天,他顺利通过了面试,7月16日就开始上了夜班。这家企业没有询问他新冠相关的问题,但他在高兴之余,也依然有几分担忧,“我心里还是放不下,怕他知道了以后把我辞了。” / f+ U- Q' \9 n& P* p# G8 Z
王明:找到日薪150元的工作,面试时没有查核酸 & }, \8 Q4 C6 z) P
王明曾于今年4月从深圳来上海,在方舱医院做志愿者,现年45岁的他,还在方舱内担任了安保队长一职,但不幸感染新冠。经过隔离治疗,他在结束隔离期后,再次回到了方舱工作,直到关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出舱后的他,一直求职无果。他面试过小区保安、分拣员等工作,但对方都拒绝招录他,因为一查就能看到核酸阳性的记录。
3 F) s* o$ o6 M) h7 Y9 H1 { 由于在上海找不到工作,王明想着先去浙江横店打拼试试。然而,前往横店的王明也并未在当地落脚,没有合适自己的岗位,他最终还是想回上海闯一闯,“毕竟大城市,机遇多。”
! `/ B) m! W7 B" |* o 通过一位过去在方舱里共事的朋友介绍,王明7月10日在上海找到了一份清洁四个鱼塘的兼职工作,月薪三千,但是包吃包住。“我一天就吃六个馒头,顶饱。” , V2 s: @# g$ @# h
7月16日,王明通过家政公司找到一份保洁工作,每天工作八小时,午休一小时,日薪150元。“面试时,他们没有查我的核酸。”王明坦言,目前,他与另外两个人合租,每月付500元的房租。 & K5 D& h7 d! ?. f: D* ~
即使生活坎坷,他依旧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先就这样干着,慢慢找机会,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回老家了。”王明说,目前,他的薪资刚好支付房租和饭钱等,他还会积极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直到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 {7 G% s$ k9 z9 q4 M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本文人物均使用化名) & G9 G" i/ I) h) `
2 {! K' g) J( X
! ^5 s4 l' l+ `" R: G; c
7 Q+ [7 [- P @) c' d! Z# j$ C, ]6 P, J
# ^# N/ a: B6 C9 b& H" n
3 I0 g6 n1 j/ x# d& z2 {* V6 L) f
& D" u- d; i# C, t* O) C. x3 F j
; t8 t9 ]/ q( q9 @. I0 [, H
! q: q/ P: L3 }+ o0 K5 _7 S# l
0 ^5 H" `" D5 t2 ~' ]& N6 z# f9 ]) n0 g* J
q3 q0 M4 @$ C" _
% D8 l+ O% A# |+ e' \
1 |1 V0 S! D7 |7 y" v3 \* n
6 V- n5 q4 B/ l* ^1 ^' V( q2 G0 Y; B$ z; h( v2 D
+ p! ?1 M4 h' A- _
% }1 Y& s+ r% Y# R! g9 K& x. |3 l- }/ L
, x; l0 {4 l, r+ _/ X3 ]) q
0 z' l& x. F$ J
) Y; t2 W1 \( R! q; i+ p
5 U& \! z7 W/ ~7 M# p4 N
: k- j! w5 p& x5 u' ~
1 c3 D3 ?% g6 K( s8 y% }1 e( N$ n" l1 @; A' U
$ @1 _$ J* a6 g' j+ n5 p$ _0 P x2 L( R: K0 c0 _% B
, i! E* C" U: v d: D' J0 {
9 Y+ e* @2 \. l, a% o+ R
; ]5 [0 A: `. s , D) J# C! e8 {" {' }
$ C4 q/ M' j$ i4 c! `! a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L: c( A* }% A# w' O1 [ 3 _( b b8 a. {- W/ B
# m- n! ]% q c; n/ Y1 S. O# M1 ]* T L! k5 |+ J
8 `2 ~# |' N& n f% j( j# z5 }
8 i2 }6 W C. g2 J$ L
! S8 N7 a3 R4 s0 H% O7 \3 U& o: k+ W' ?. a7 x; s4 g% H5 h
责任编辑:吴剑 SF031
) b+ _- W* Z8 c8 r$ Q7 X9 A! Q- L, v! j# F a Y' d
% A+ ]' l+ T+ J% g
4 y) P- k' @& R! H. K2 d5 Q- w/ L9 f( ]' g
5 T. K8 d: b6 @: Z# O; U. W
; I/ y6 q7 ~8 I/ ^% \- w. X*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