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高考,东莞市济川中学冲出了一匹黑马,他就是高三6班的董同学同学,以606分的高分,被中国海洋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数学考试很难,原以为成绩不理想,没想到总分比预估的高50分,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7 N2 Z+ O+ J2 U# J+ q$ V; C
5 I4 t M7 d0 p 疫情爆发,居家学习效率低 . j4 F2 l7 O0 J: \2 J
充分利用升学e网通,自我提升
; O [, {7 {; y 早在上初中的时候,董同学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华南理工大学,一所985、211高校。“我对理工科类的专业比较感兴趣,这所学校的理工科很强,也在广东省,所以它就成为了我心中梦想的大学。”
, q& t F3 U$ _; ?0 h4 A 但是追梦的过程是曲折的,高一那年的寒假,突入袭来的新冠疫情,让所有学生被迫开启了居家学习模式,刚开始他很开心,心想着可以在家多放松会儿,但是没过多久,他开始焦虑,担心被同学反超,用他的话来说:“大家都很卷,我不能摆烂,要快点振作起来。”于是,他去网上查找华南理工的校园照片,去搜找励志的金句,不断尝试各种方法,唤醒自己的学习动力。 . B/ k* Z1 o) m3 B' Y
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学校安排了老师直播上课,但是没有在教室里上课的严肃氛围,尽管他一心想学习,但学习效果仍然不是很好。上完课,老师推荐大家观看升学e网通的学科课程,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很多同学在家学习效率低,课后作业都很难按时完成,但是董同学却能一丝不苟地完成学习任务,每天还抽出1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升学e网通的课程。 9 \% D% v% y# R0 h
首先,他会重点复习当天教的内容,划出没能理解的知识点,然后在升学e网通E讲堂板块,选择教材对应的章节,查看每个课程包的标题、目录,找到具体的知识点讲解,最后反复观看课程,学习的解题思路,思考为什么老师可以想到这个步骤,而自己却没能想到。“每个课程包视频下方有课程介绍,写得很详细,还有每个学科会定期更新专题,有主题地介绍一个模块的知识,很系统,节省了自己查找的过程。” 7 Y4 I6 m7 z2 J- ?. l; h
, K6 |1 S3 M' h6 f, {
& `" s; e2 r* P) f5 ^ 物理学科——《探索宇宙奥秘》专题 , g% s5 |, r' ?* N( |1 n& }
& o n, e$ |$ s j0 k5 P& d 生物学科——《趣味生物动画课堂》专题
( X6 Z! \+ E! P, z6 ~$ q2 P 董同学强调,相较于做笔记,最重要是要形成解题思维,边做题边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做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串联了哪些知识点。如果遇到特别难的题目,看答案、看讲解视频还理解不了,再去寻求老师的帮助,经过老师的指导,获得新的思路。 . A7 p& [1 _ i
物理学习一定要 “耐熬”
; ~) n5 s$ N: x8 ]9 C 薄弱学科提升,争分夺秒 ( Q4 O% R6 w r% p4 r
关于学习方法,董同学说最关键的是“不能偷懒”,比如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按时完成作业、课余时间做习题等等,这些都要认真地完成,只有把基本功练好,平时的学习才能提速。 . o% h8 u3 G; J' L; F0 d
物理是董同学的优势学科,谈到物理他都会特别自信,“物理的学习一定要注重分析,在脑海中模拟出具体的场景,多动手画图,辅助做图。”除此之外,一定要有 “耐熬”的能力,有时候面对一道难题,他会琢磨一整天,直到把它弄懂、吃透。这种脚踏实地、爱钻研的精神,让他的物理考试从来没有掉出过年级前30。其实刚上初中的时候,他并不喜欢物理,后来在初二的一次考试中,物理考了90分,这让他第一次对物理产生了信心,从那以后,物理学习越来越得心应手,成绩也在不断提高。他分享到:“当你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因为只要你持续去做,它一定会给你带来非常惊喜的结果。”
! K; ~0 ]& S+ t, w 针对语文、英语这两门薄弱学科,董同学也有自己的规划。语文学科,要注重掌握阅读技巧,多做题,在练习的过程中记忆,练习之后再看答案是怎么回答的,总结答案的思路;英语学科,要注重阅读题型,多熟悉每个题型的考点,针对弱项的题型,多花时间去巩固。 * C# S' I/ o: m1 Q( a
良师益友,引导未来方向 5 u! B1 N! K/ v; |0 s3 ^
细致入微,让教育更有温度
9 T0 P( c% P6 q+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董同学求学的路上,有幸遇到了几位帮助他成长的好老师。首先是他的数学老师张顺媚,她讲课十分生动、有趣,在她的课上很少会有人不听课,气氛也非常活跃,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董同学逐渐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 ( O, R e V3 F- M! I
除此之外,这位数学老师在平时学习中也十分关注他,在董同学遇到瓶颈的时候经常开导他,找出问题的不足,指引未来的方向,也因此董同学能愉快地度过高三这一学期。
! w7 N+ e2 e9 j! g' t 另外一位黄薇老师,她也是一位数学老师,虽然不是任课老师,但她却能在董同学去请教问题的时候耐心地解答。每当他有一些新奇的解题想法,总是会与这位老师交流。 4 H6 ~* n x# u/ p+ Q k' p
还有一位是谢梅生副校长,他十分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在课业之余,跑跑步、打打篮球,提升身体素质,更好地应对高考的压力。谢校长经常去宿舍、食堂巡查,也经常能走入到学生内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我还记得有一次在一道物理题上我纠缠了很久,问了谢校长很多次才终于解开。虽然被问了很多次,但谢校长一直都很耐心的教导我,这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7 m% {/ i4 y, i+ K+ {0 {' H 除了这些老师,还有张映暖老师,苏燕丽老师,马晓霞老师,邓克俭老师,方奕康老师,等等,都是助力董同学成才的“有温度的老师”。 , {9 _/ d& I9 N8 {# G+ A$ Q
了解理想大学,录取分数线 2 \3 k+ i# Y% B1 \9 D `
制定长远目标,做好生涯规划 . R3 E4 v" W0 w5 J: `4 m
华南理工大学是董同学梦想的学校,但对于自己到底要考多少分,才能被录取,答案并不明确。高一下选科之后,董同学发现升学e网通生涯规划板块,有每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他认真查看华南理工大学的录取要求,然后分析各个科目自己需要达到多少分,从而让考大学的目标更加清晰。
. U9 k' ?6 o! |# K; r1 |* J* ^& z3 k 高考结束之后,他也通过升学e网通志愿填报系统,了解填报政策,观看专业解读课程,帮助填报志愿。 ! ?- U: o" e p$ Q) Z d; x
/ F" }, e" F+ A 志愿填报系统,查询专业和院校 # H$ p1 f) i' Q/ {
专业解读课程,了解各专业学习内容
/ n) Q# A. Z e/ M “升学e网通上有很多功能,除了E讲堂、生涯规划,还有心灵成长板块,压力大的时候,我会听一听FM,放松心情。”临近高考,一模、二模考试发挥失常,董同学心灰意冷,晚上去操场跑了五、六圈。情绪舒缓之后,鼓起勇气,认真准备三模,结果三模考出了理想的成绩。 / @ n7 V/ h9 }! {3 J7 s0 _; O
) p1 k4 O1 h& V. @
心晴FM,减压放松,梦想励志 2 l1 Z+ @$ b+ a1 f. v. E5 q
永不言弃,梦想终能实现 + C0 K) K: P; x3 K# ?. _) F# S4 U
谈到自己的成功法则,董同学有四点经验想分享给同学们:
( c% Q$ q+ }! g9 _0 H3 C9 { 一.努力。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学习,比如去食堂、洗澡的时候,回顾数学题、语文诗词、英语单词等;二.专注。课堂时间很重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多和老师互动,了解老师的思维;三.善于思考。多思考为什么,多花时间思考;四.钻研。不要因为太难了,就放弃一道题,攻克它会才能看见更广阔的天地。疫情仍在持续,停课、封校的情况,已经不再会让我们措手不及。完成学校作业的同时,可以充分应用互联网优质资源,助力自己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5 }/ B) f/ u( Z. E+ M% P2 U
在董同学身上,我们学习到一种不服输的精神、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弱的自强,还有持续不断积累、坚持学习的勤奋。目前,他正在中国海洋大学就读物理学专业,他将高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延续到了大学,立志四年之后考上中科大的研究生。他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千万不要放弃,大胆追梦吧,少年们。 $ v. U' {" N1 B" u" h& j$ C! D
$ \! P0 ^0 I* \7 a* R
% j! `3 V; M6 \) N6 e" N! i8 r6 Y5 V( L2 C
1 }0 D9 y- t4 ?' y1 `/ z) z6 ^+ O
2 O. L& q) a; J, O' p5 i) H- V& j
- \1 {" V* W2 M"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