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课先强师!一年间,上海加速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复制链接]
4 ~; g1 o3 E2 X$ O& [

上海名师走进思政课“周末大讲堂”。

) U% f7 I, T8 A( }0 U7 A# w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深化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强师行动”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具备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活动才能组织、进行、提高、发展。

1 D) h' @+ L4 v, g' u1 h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7 [3 }" A" e) Z$ B7 `6 E7 R

此次会议将思政课提升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地位,会议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D# z& d' S2 }/ ?# h: W3 L

一年间,上海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立足上海区域特色,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充分把握思政育人的热潮,注重构建起一支跨学科、跨领域、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学团队,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

) N" V5 h2 i3 G* H

思政课教师集体大备课启动仪式

3 |# x1 |# J, ?2 g0 H, u! q

“专职”与“兼职”并抓,让最好的老师走上思政讲台

" X2 x+ n* c4 K5 j7 `0 q) p

“让最优秀的人当老师,最好的老师愿意做思政课教师,关键要提升思政课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和美誉度。”针对如何丰富壮大思政课师资队伍这一问题,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这样说。

5 Q9 C; s/ f% u( w' l5 Z) H

强师,首先要配足队伍。过去一年,上海进一步完善编制保障,充分考虑思政课教师配备情况,严格按照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

, |/ D+ {/ {* f) Q* p0 ~

上海思政课教师大比武复赛

/ h: q" P3 n" z

在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上,上海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绩效激励力度。具体举措包括:在全市阳光计划、曙光计划等资助项目中,单独设立思政课教师组别;专门设立“望道学者”项目,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层次人才;联合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实施“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发展支持计划”。

9 ^' I* _, p- a0 ~4 `$ X

据悉,2020年上海启动新一轮支持计划,基金会出资1600万元,重点对上海中青年拔尖人才开展资助。

; ~, Z0 F: D5 w$ |' S& S4 @1 Q' W

在思政课兼职教师队伍上,通过大力实施“引智讲学”行动计划,上海积极构建跨学科、跨领域、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向思政课讲台集聚,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充实课堂教学力量。

+ D$ t; \9 A, {; p) v1 r/ T

“跨界”教师,正成为思政课教师团队组成中的一股新的力量。

- d# X# A, {( A* l9 `3 L E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讲席教授刘西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所教授的“土木工程概论”,不仅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启蒙课,串起课程内容的主线,则是要从思想教育的高度来唤起青年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步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主动担当,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9 h1 s, v! b' Z- m

以专业知识的载体巧妙地把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之中,在刘西拉看来,高校所有的专业教师都承担着思政育人的任务。

: R/ V0 A) Q0 b, z$ ]

上海交通大学刘西拉教授为学生讲授《读懂中国》课程

. A% D: x$ ~8 k4 ?1 W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复旦大学张维为等专家学者,“大国工匠”王曙群等数百位各条战线先进人物也纷纷走上讲台,在现身说法中讲好形势课、人生课。在沪上各大高校,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开讲,知名教授、行业专家登台授课,党政领导、模范人物现身说法,正在成为校园里的育人新气象。

5 x" S) [) Q# Y* k! o

上海不断强化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配备的举措,使得近三年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每年增长百余人,思政课教师岗位备受青睐,不少教师从其他学院转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

7 X# `* @4 c, E6 s" i# x% h

“教学”与“竞赛”并举,让好的思政教师成就好课堂

' X4 C# F5 Z v# k; R

在师资团队数量上“补缺”完备后,下一步,上海将通过以学促教、以赛促教等方式,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完成师资团队整体素养上的“提质”。

5 G7 T3 p. i% h2 z$ Z0 y

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在贯通的同时保证质量,是上海思政课师资团队素质培养的一大鲜明特点。在高校哲社研修班、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等系列培训中,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场学习、互促提升。

, x2 i/ A$ r; F p; M) U8 ]/ |" G

2019年举行近10场“讲台上的新思想”系列教学观摩会,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切磋教艺,共同提升。

# h, J" M. E/ T

思政课老师教学展示

5 b3 L7 p3 Z4 {- z R- \4 R

除此之外,上海还实施思政课教师在职学历提升计划,支持优秀中小学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

4 F! Y- d8 C# ?3 x) }6 k

2019年启动开展教师大培训、教学大比武、示范大巡讲系列活动,把握“好教师成就好课堂”的重要意义,让思政教师在教法攻坚中建设魅力课堂,发挥更大的教学效能。上海开展了思政课集体大备课,建立“市级备课+校际协同+学校推进”三级备课体系。完成对全市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员培训,全市近三分之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投入教学比赛之中,组织比赛获奖教师开展近50场教学巡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改革氛围。

( G0 d; m; P- X8 c- G! a) `( k

除了市、区内部的师资有效互动之外,上海的师资培训更具备开拓性的视野。

5 a+ {7 X, f0 M( ?0 c2 |: {

比如,以“追寻总书记的足迹”为主题,打造“行走的课堂”,将学习新思想课堂开在祖国大地。

8 e$ Q# E( ?0 F, m" Z

2019年,上海组织数百位骨干教师指导1000支主题实践小分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调研。设立“实践熔炉”成长计划,从2020年起选派一批思政课骨干教师赴党政事业单位进行为期半年挂职锻炼,要求所有新上岗思政课教师须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历练成长。

( j& V4 s" V) R5 K- N6 l+ d

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研修活动

: p5 ]! Q% E/ y7 n0 b" Z% @7 x+ z

在“教学”与“竞赛”的双重培育之下,近些年上海的思政课师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始冒尖,例如2019年,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

& @2 D! N; X2 a3 h7 g b7 k0 f# v2 Q2 e

在自身的综合素养有了显著提高的同时,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级教师陈明青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思政教师要承担起培育时代新人重任的压力。她坦言,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现在有了一批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性变得更强了。

8 K* l& f" }2 ~

“守正”与“创新”并重,让思政教育始终焕发“活力”

( r" m: Y h+ d

在3.18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信仰只有在教师心中扎下根,才会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0 S) q: U6 t4 I" i, l! P0 V A( b

2019年,上海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思政工作综合改革,加强多维协同,推动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品牌活动。如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办“我和我的祖国”“青春向祖国表白”“给零零后讲讲共和国”“奋斗的我最美的国”等全市层面教育活动,推动高校办好“开学第一课”“书记讲党课”“毕业生大课”等品牌育人,形成了很好的建设声势。

6 o6 V6 w8 Z z9 h. K B D

而在这其中,上海的思政教师队伍起到了关键作用。

9 A. Z4 t5 d% ^# H. W

上海思政课教师大比武决赛场上专家进行点评

5 X i7 l: ~1 A; S5 x1 r/ ?1 W

作为辅导员群体的一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蓬勃发展的受益者、见证者和亲历者,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副教授李睿认为,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需要坚定投身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信仰,让信仰在心中扎根,让信仰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9 O: w& Y' r- R, C$ V4 r4 \

那么,这种思政教育所需要传递的“信仰”是什么呢?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徐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她看来,思政教育传递的是一种一路走来的历史的必然性和一路前行达成目标的必然性。思政教师具备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方法论,唯有将这种思想的力量展现出来,才能帮助造就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d. h' m9 Q/ I# Y

实际上,时代的高速发展,不仅对社会主义接班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契机下,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思政课教师的思维要“新”。

L/ c% [9 H+ f7 \8 }

“思维‘新’的思政课教师,可以处处时时发挥学科特点彰显学科魅力。”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徐隽对此深有感悟。徐隽认为,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思想政治课程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最具有创新意义的亮点。这需要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通过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 ?1 v, |7 `" u2 b S. v

她还提出,在思维要“新”方面,思政课的内容可以进行校本化的运作拓展。比如学校正在创建上海市特色高中,在培养未来城市管理者方面,思政课教师在其中应当有所作为,“法治素养、政治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借助学科特点研发特色课程,这也是让学生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理解现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意义。

6 w6 v3 x5 D( P& T$ ^3 H

在徐隽看来,“守正”是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所需要恪守的原则,“创新”则是让思政教育始终焕发“活力”的不竭源泉。

) Q2 Z4 [: v6 a; g: J ~

先进人物进校园

; R4 ?' ]" U& h1 Q& v

2020年,上海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上海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系列重大改革也即将收官。因此,2020年还是要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以强化教师思政为抓手,注重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发挥辅导员的穿针引线作用等,使十大育人体系真正形成合力。

u6 O- ~( ` P4 A m

因此,在思政课师资团队建设上,2020年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点落实强师行动计划,从教师选聘和配备、培养与培训、考核和评价上全面加强。在部分领域要率先取得先行经验,例如确立以教学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办法、探索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政课教师机制等。

% T/ V3 k3 A$ w( O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上海市将继续着力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e6 S* n. G; U0 Z

作者:张鹏 樊丽萍 图:市教委供图

3 h5 H" e9 L2 A! }; B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8 ]4 \+ q D. e

(原文刊发于2020年3月17日)

9 k& q, [' S+ q# @" X0 m

来源: 文汇报

' ~0 S9 Q* X" j ~7 O4 ]$ b ) T# n+ t& \6 D & f/ f: m# b0 U6 i' y3 A- i* ~4 x , g4 H# b, N& M9 l. d 0 M) f' W; T* M+ x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羊哥哥的店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