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t& g( s% j: s6 s P) B( r: j 未来领袖加油站
* I' k0 A \3 j# [1 C9 I 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车、中国网……这一年,你的朋友圈是不是常常被这些“超级工程”刷屏?
# _" ~/ K* b2 X5 W$ n# U 马上就要告别2018,哪些“大国重器”在这一年里取得突破性进展?会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一起回顾下吧!“天堑”变通途
! j) d# y8 P* `2 L1 e1 n “川藏第一桥”兴康特大桥试通车在即 4 T- ]7 d/ b3 _& P# s e2 R3 _
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是一座建设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带、复杂风场及温度场环境下的超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定大渡河河面上,长1411米,主跨1100米,桥面至大渡河水面高239米,被誉为“川藏第一桥”。2018年12月18日大桥通过桥梁荷载试验,雅康高速全线将在2019年1月1日前试通车。 ' ^) y( _ L, D$ a! Y3 f! E) X" @6 S; ?
0 E. s$ @& L/ ]' D
# V; B' P. T* Y" e' h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J! J8 G" \# u: r$ b2 x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线合龙
4 p |# @0 k) T3 p# y$ e; X 这座大桥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大桥下层为时速200公里的双线铁路,上层为时速100公里的6车道高速公路。2018年10月初完成了主线桥铁路梁浇筑作业,实现全线合龙,目前全面投入公路梁的施工作业中。 # h' `5 G* B* }( V1 D% N4 I
$ q9 a- l5 a( t5 u* f . B/ B; ~* u6 G4 S( l* y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 r, E% A9 x" q- S$ Z
港珠澳大桥通车
9 W# B& r' }2 u Y! `* M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全长55千米,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2018年10月23日在广东珠海举行开通仪式。 ( z1 y9 Y: Y# O- b- {* J% e
京张高速铁路八达岭隧道贯通 : F( h" A% x% c# {
京张高速铁路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全国首条智能化高速铁路,建成后,北京到张家口的路程将缩短到1个小时。2018年11月,京张高铁开始全面铺轨。 * Q. P3 R; G$ }' S
- Y5 Q4 w. A, K5 C
- V: ^ b% Q5 {0 ~ 新华社发(任超摄) $ Y9 e. |0 g' C3 m: G
12月13日,正线最长隧道——新八达岭隧道顺利贯通,这是京张铁路正线十座隧道中最后一个贯通、里程最长且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标志着京张铁路建设取得突破进展。京张高铁预计将于2019年3、4月完成施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8 }& U/ M* D' \# ^ “造岛神器”天鲲号首航 , |. B% [) x/ v+ V: Y
天鲲号是中国大陆首艘从设计到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船。2018年6月完成首航,标志着中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进一步升级,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 p- u. c0 d. J4 n* B
0 f. l; |3 h9 ^8 D/ ^
2 b# a2 E* O4 G! v2 v8 c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毛振华摄
/ M; |' I' n) Z) D; o$ K “雪龙2”极地考察船 / {: U# q; q' ^/ y$ Z
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融合了国际新一代考察船的技术,功能需求和绿色环保概念。2018年9月10日,“雪龙2”极地考察船下水,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填补了我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
1 L$ b; n1 ~* x; V3 `* g0 b 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探月新征程 : B7 u) |' \0 ?: U5 t
2018年12月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新旅程的开始。
- K' R }$ u4 |- R& r8 Y 在发射四天后(12月12日)。飞行了110小时的嫦娥四号在月球附近顺利实施近月制动,成功完成了“太空刹车”。 + c. ]' D w0 V9 w0 x) Y) ~9 a! c
) ~8 {/ V5 w+ e7 Y; i& g! x) _0 I8 i
# I- v# p7 s- ^
- q2 c5 K2 k& B1 c8 Y$ a
2 t3 ^0 ^+ g- d( q% b 嫦娥四号在月球上(模拟图)
# h8 h0 f' y- d “FAST500天眼”持续“发威”
3 |; {( r" @6 _ F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经过两年的紧张调试工作,现已实现跟踪、漂移扫描、运动中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截至2018年9月12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经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经被确认新发现的脉冲星。
* G' |8 Z/ D8 V" P, w# @- K2 B* m2 O% U! g, R
u) }& j) k9 v: O$ I; F# b $ o- J8 a2 a9 Y$ i8 K, _/ m9 D
/ E' W! |& I n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基本组网部署 - y; I) U) F. e" y; m8 v- x* e
2018年11月1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了“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北斗发射完美收官。至此,我国圆满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组网部署,迈出中国北斗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 x% H0 ]" q' Z# n: h1 m
, n4 J* C* a+ G' \0 h
$ }9 _# N- p& A $ y& c! b' ^4 z7 l" H- U6 \( C. V( Z
# x! |5 X, }4 {' ? 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瞬间 # h1 B6 V6 Q; I+ L9 { X+ y/ S
“鲲龙”AG600
5 ^- Z! B. Q! r0 s# |: ]$ N 2018年10月20日,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中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首飞起降,这是继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运20实现交付列装、C919大型客机实现首飞之后,在大飞机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鲲龙”AG600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 9 q; _& J3 M1 v% A6 D! t4 i% Q
2 T) J$ x0 ]! N! t* q0 p5 p7 e* ~
3 \- C: b* g) q- n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 ]4 l* [% L) o6 Y 蓝冰机场或提上日程
5 {6 v/ {' e1 F 2018年12月16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冰盖考察时,发现一处适合建设大型机场的成片蓝冰区。 9 W$ m z N2 `
8 }# a& y, F; T5 E" U5 l
5 _+ g$ ^- v: U' Z! ~# G/ k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 K$ @+ k$ X! W; s 这处蓝冰距中国南极内陆考察出发基地约10公里,核心区域面积初步估计为50平方公里,冰面平整,十分利于建设洲际飞机机场跑道。在科考人员看来,这是中国在南极发展航空的绝佳机遇。1929年,美国人伯德驾机首次飞越南极点,揭开了南极“航空时代”的序幕。近90年后,中国有了在南极建设“蓝冰机场”的机会。海龙11000深海潜水器再创纪录 4 c* u3 ?6 p6 \. J* w
2018年9月1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研发的“海龙11000”深海ROV(无人遥控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完成6000米级大深度下潜,最大潜深5630米,创下我国深海ROV深潜纪录,此次任务为中国大洋48航次科考任务。
' x4 x( M3 @4 L4 t
; S3 j) ~: ~4 m
h U' _" Z7 j6 F1 K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陈灏摄
) h2 W! J# G: S t$ o" J 2018这一年
: v+ V' [: f$ l; L1 q, A 一个个大国重器
, v+ p. N/ N0 V# b$ S: O8 i* o1 v 是中国科研领域硕果累累的真实反映
: O# ^6 U+ }" c0 o 是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的最佳写照
7 r' J* X, J5 _6 o! l! }, x 满心自豪的同时 9 D) ~- M; Q* @) i
向这些“超级工程”背后的 3 u' D5 b9 b& H. B- O) t1 ]
工程师、科学家们
3 H. b. G2 ^1 g7 f& i; ]/ N4 f* E 道一声 : M3 \+ _& X6 j" s& A: Q) `
“你们辛苦了!” - N+ o% k4 `) I" o2 X
( V) d- {( n0 Z; U2 K7 l) N* [3 S) R' G) V
. A9 ~! e9 \' l9 F0 e% K* ]% ]* r! X
8 {9 }# E. D' T7 t! U& e9 c$ u( J4 S7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