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茫茫大海,渔船是怎样准确找到鱼群的?

[复制链接]
6 }7 h8 I& D, X; @7 E- d

我们都知道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渔船航行在如此广阔的水域之上,而鱼群在水中是不能直接看得到的,那么渔船是如何准确找到鱼群的呢?

- L& z) k9 v( \- P6 D( ^" b
/ _8 k8 L8 T8 r6 |3 ^" o

广阔的海洋

* N; T: \4 t0 k
8 {. e* ]$ n1 {7 `. O3 Q: d8 l

作为一名远洋渔船船员,小编为大家认识一下现代渔船辅助定位捕捞鱼群的设备及方法。

J: v+ `1 T) {5 ]6 A; K2 R1 X
; r, h+ q/ g4 W2 e2 ]+ Q& p

欧洲渔船

; h7 ~. m N% i
8 i5 H# W1 Y" ?! d+ M

渔船的主要探鱼设备介绍

5 R$ q/ y/ |3 i4 F

渔船探鱼,主要围绕两个方向进行:水平和垂直。水平方向是指渔船的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海域,与之对应的探鱼设备一般是指声呐;垂直方向则是渔船正下方的一定深度范围,相对应的设备一般是指回声测深仪,也叫垂直探鱼仪,在渔船上一般称作探鱼仪。

声呐" t% I7 ?7 V* D5 B7 x* f, ~: u' H

声呐是英文缩写“SONAR”的中文音译,是利用声波进行水下探测的设备。其分类有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这里我们只介绍渔船所用的声呐,主动声呐。

7 h5 c& e& p% W2 y
* P8 ]: a7 D1 F3 K0 q0 ], m! h* K

渔船常见的日本furuno声呐

, x" g4 e7 n7 f
+ Y" [- N/ t# b6 [' R/ G

对于渔船来说,声呐就像眼睛,声呐发射声波把探测到的周围的情况,反映到驾驶室的显示器上,我们就可以直接了解渔船周围鱼群的状况。以上图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周围200米范围内,右边大约100米的地方有一块大范围的鱼群影像,船艏正前方偏右也有一块密度不错的鱼群。(红色的影像一般是鱼群,但也有可能是其他东西,比如水花、海底、甚至是沉船)

4 x* d% A. b6 x

不同渔船类型,配备的声呐也不相同,一般配备大小功率两个声呐。大功率声呐探测范围广,把握远距离鱼群的动向;小功率声呐探测近距离鱼群的状况。航行探测以大功率声呐为主,而小功率声呐主要在渔船进行放网作业时使用。

" C0 V P$ J7 W2 K) n; v, T* v: E& a
) F- p4 x6 q; t3 b4 N, Y

某欧洲渔船驾驶室仪器

! _" A3 v' V2 Z6 ^( n. w
垂直探鱼仪2 D B( r7 B% X! Q/ E& }

如果说声呐是渔船的“眼睛”,那么垂直探鱼仪就是渔船的“放大镜”。我们使用声呐探测到鱼群的位置、分布范围、运动方向等信息,但是还不知道鱼群准确的深度,以及鱼群的纵向高度大小,这时候就需要跑到鱼群上方,利用垂直探鱼仪来探测并分析。

' I3 q$ A Q7 P% F
. P! G- x; f, s

Simrad垂直探鱼仪探测到的鱼群影像

. n( V5 r2 S8 t& D" s' h
7 ~! _+ n! J/ S) x1 B( o( \

以上图为例,垂直探鱼仪显示鱼群(黄红色影像)分布在水深170米,也就是海底到水深45米左右。知道鱼群分布的深度,我们就可以在放网后,及时调整网具在水中的深度,准确定位捕捞。

3 z- e0 y) R( j' Y( q9 U

不同鱼种在探鱼仪上的影像表现不同,这就需要船员具备相当丰富的经验才能加以判断。现代垂直探鱼仪越来越先进,某些可以设置不同参数,分析探测到的鱼的尺寸、重量、种类等信息。

- L4 j A" l4 t- T8 `. H. m" i6 K$ c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回放探鱼仪探测的影像,来了解鱼群上下运动的趋势,以便及时调整作业方式。

- v; B. p7 g! t; K* g
( ~$ l! ^& o5 T; G+ a

Simrad ES70垂直探鱼仪

I' j; h' i% P; b( h
探鸟雷达 0 Z9 C. R, h. `6 A2 A

探鸟雷达,一般是大型围网渔船使用的设备,但其主要作用是探测海鸟群的位置,而不是鱼群。那么为什么小编会把探鸟的雷达,也作为探鱼设备介绍呢?

) ?8 Y; j5 M8 V: N1 n2 O
5 r: C7 X1 m2 S- K4 z

探鸟雷达

l0 H, T9 g# a; ~: U" A- } ]
" M5 n8 I$ d* W* Z8 h

围网渔船主要捕捞上层鱼类,而上层鱼类在海洋表层的大量聚集,会吸引海鸟觅食。换句话说,在海上有鸟群的地方一般同样会有鱼群,这也解释了探鸟雷达作为探鱼设备的原因。

) d- `. Q5 r9 E
: ^) f! [" E8 m2 N0 X

海面聚集的海鸟

! }$ O9 f8 O3 i* s1 ^
: z7 h! i1 w& z/ K1 U

其他影响判断鱼群分布方位的因素

2 o2 E! M4 b3 D! g- n

以上介绍的设备主要用于小范围作业时的鱼群探测,而当我们渔船,特别是远洋渔船公海作业时,面对的往往是一个几百海里,甚至上千海里范围的超大渔场,渔船使用的声呐设备在寻找中心渔场时,作用就微乎其微了。而抓住中心渔场,才能抓住鱼群出没的主要区域,进行持续作业,扩大产量。

. O" r1 v* z \) d% z6 i

这时候就需要经验,并结合获取到的信息,做出总体判断:

鱼群的洄游规律 # @ `+ |: }% Q" W! j, J

中心渔场是鱼群活动的主要区域,是一直在移动变化的,抓住中心渔场,才能保证产量;而把握鱼群的洄游规律,才能不至于跟丢中心渔场,这是一个合格的渔场船长,必须要了解的。

. S) i- [! Y% x$ y1 f- ?% Z
# N$ G' Z$ _1 a3 u# j

某渔场作业的轨迹

2 J9 D [8 ]; ^# E6 c7 R8 x
水文、气象因素* ^$ Z+ Y1 X: {

水文、地理、气象对鱼群活动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水温、水流、地形、潮汐、风等,在我们寻找鱼群的时候,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比如,每种鱼喜欢的水温不同,我们通过水温图,可以推断哪些区域是目标鱼种喜欢的区域,从而有效缩减探鱼区域,提高效率。

, y( {7 \5 ~% |+ o+ ?# M! a% M3 @1 F
2 z1 x" o0 x3 {+ e7 O( ^

水温分布图示例

& s2 \" I5 V ]" n8 s
0 j# ~ g/ Q" p) `# O" i

又比如水流对鱼群的影响,有些种类的鱼喜欢逆流而上,有些种类的鱼喜欢顺流而下,而两股水流特别是冷暖流交汇处,往往微生物饵料丰富,为鱼群聚集提供条件。

微生物因素 5 t# G+ q; C! P

一般来说,大量微生物聚集的地方,饵料丰富,更容易发现鱼群。

) @7 e8 y9 J0 x9 k5 [
* D& G/ b1 S6 Z% E/ z \) I

微生物分布图示例

4 q5 b0 }% c9 G# o, V1 j
渔场作业经验8 }; h. P' x, E: ~- u% v

在以上众多因素中,船员对渔场的作业经验,无疑是最重要的。作业经验包括:往年作业资料的积累、在捕捞作业中网具的调整使用,对于以上因素的相互结合分析等等。有时,即使是相同的船型,在同一位置作业,产量也是天差地别,可见经验对于产量的影响。

: y( E! c9 {+ U/ b7 ?' ]; C% u

而对于渔场的把握,鱼群的寻找,经验也至关重要。小编讲一段亲身经历,2010年小编在南太平洋捕捞作业,船长是在此渔场有十几年作业经验的老船长,8月份的时候渔季基本已经过去,船队大家的产量都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国外渔船已经开始返航。我们船长经过一天的分析,认为中心渔场已经转移到西方,第二天果断指挥大家一字摆开,向西探鱼,经过两天的航探,果然发现鱼群。

3 j; D# i5 A- S& a: q8 ^
) A% p" [7 _9 C! ^* A

渔网中的渔获

& w2 J+ _% L) Q
0 R6 d: e4 A' ^8 c/ e' t

有句话说,有经验的渔民,总能对付风暴。对于捕捞而言,有经验的渔民,总能找到鱼群。

信息共享 6 c b3 r% c4 k) v/ B

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这句话对于渔船寻找鱼群尤其适用。偌大的渔场,一条船不可能全部探一遍,浪费时间不说,油耗等成本支出也承受不起,而团队合作和信息共享,往往能事半功倍。试想,打一个电话或者用对讲机呼叫一下别的船,就能知道鱼群在哪里,然后直奔渔场而去,找都不用找。

; Z' J- [1 p- Z$ W+ z

在渔季,对于生产作业的渔船,时间才是最珍贵的。能够及时获取到渔场信息,对于保证捕捞产量,至关重要。

: N- e/ u% H, U
5 G! i9 e# A: C$ ~! X# l5 x

通讯设备

9 H( j. @$ T1 y- R8 p6 x0 e
2 s7 f) u, w, v8 o; |% s ?0 b0 f

总结如何准确寻找鱼群

/ C' d% g V; }- E2 b) \

现代化渔船,设备多种多样,也越来越先进,寻找鱼群需要利用船上的助渔设备,分析水文、气象、微生物以及鱼类的习性等众多信息,结合渔场的作业经验,虽然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找到鱼群,但是可以找到鱼群最可能出现的位置。值得一提的事,利用排除法,一一分析排除,是个不错的选择。

( H. P/ C( X l1 B

参考资料:《百度图书馆》、《FAO渔业捕捞设备》、《现代渔船》

: n) @# X% e6 H" K# I/ u8 r . {( C% k. d, v ! Q/ \& B. ?, c/ @) V) Z; z! J. K: v8 ] 2 ^: R1 Q; X2 p3 t9 M9 ?, v+ E! a, Z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永不堕落
活跃在2025-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