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s; Z- n7 m7 k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楼纯 & ]% m; x5 U* V; Z
9月15日,92岁的史学大家许倬云在知乎用视频短片的形式为年轻人带来一场开学演讲——“如何与工作相处?” 4 K% m; C3 r. b
短片开端以知乎独特的提问形式展开:“工作到92岁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许倬云回答了年轻人关于工作和人生的提问。 ; G3 U. y% ]% V1 P
G& F( h) {7 D
年过九旬的许倬云娓娓道来工作对于他的意义,“工作不仅是维持你的生活,也是让你带进社会的一个角落,是一个连线”。
: y; e0 p8 E# d/ Y4 J 1930年出生,从战乱时代走过来的许倬云,由于身体的缘故从小无法正常站立,然而身体的桎梏并没有让他停止学习和探索。他是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2004年荣获“亚洲学会特别贡献奖”,2020年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许倬云近三十年致力为大众写史,著有大众史学作品数十种行世,海内外行销百万册。
Y' c1 j7 @; i( j" k! y 做学问的人是没有年纪的。短片中,92岁高龄的许倬云坐在轮椅上,使用电脑浏览全球资讯的画面,时至今日,他仍未停止工作。谈到他对工作和人生的态度时,在许倬云的工作观中他把工作比喻成“打仗”,他认为任何工作都是一个缺口所在,“这个缺口守不住,整条战线都崩溃”,这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品格。
( }9 y* L" H# u* Y7 l a “工作之中你可以获得许多知识,你可以获得许多人生该有的态度,我乐此不倦”。他认为每次尽心尽力做好一个事情,就等于雕刻的一个艺术品,“工作是雕塑你自己”。 1 g }$ H7 O$ W
面对当下流行词“躺平”、“摆烂”,92岁高龄的许倬云认为,躺平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尽一份力是一份后果”。年过九旬的许倬云对工作仍不敢放松一刻,对工作常持敬意。他的生命经验与品格精神,总会滋生日久弥新的力量。“浪在往前走,不要被浪丢在后面,你可以做个冲浪儿,你不要做个海滩上的晒太阳人”。
, H* N+ A; L, C8 H 他看得见旧时代,在时代巨变下,他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感存在于骨血中;他同样看得见当今年轻人的孤独,在工作中“明明就一个胳膊的距离,但在虚拟的连线之下,没有同行的伴侣”。
: c' g' A5 x' ]6 Z( U* s5 d1 ` 如何面对变化,无数年轻人涌入知乎寻求答案和帮助。视频中许倬云用自己的经历,缓慢且有力量地回答,“拿自己找个归属,不要丧失你自己”。要时刻对自己保有深刻的思考与自省,“你要掌着自己的舵,狂风大浪你挺得住,和风你不要偷懒,你有你的定见,去定心”。 ( S* D+ u" E; @$ @* \
% H" K4 g3 m! ? 每年9月,年轻人总会面临两个问题:开学和就业,知乎也都将通过一场特殊的演讲为年轻人带来“人生一课”。2022年的职场季活动,知乎邀请到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为当下时代年轻人带来不一样的职场破局策略。
& H+ L3 p( v+ d9 N. X t) Z8 w 这不是一场说教,也不是一个范本,这是来自一位92岁高龄、经历过动荡岁月,著作等身却仍没有停止思考的史学大家对工作意义的回答。“不要说天下有标准答案,标准答案在你自己,自己掌握自己”,这是许倬云给年轻人的“灵药”,也正是知乎想要传递的理念。 # m. \4 V( e0 A. ]6 E$ [
在接下来的职场季活动中,知乎还陆续邀请到冬奥冠军徐梦桃、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资深电影人关雅荻、知名企业家冯仑等多位在不同领域有所建树的嘉宾,借助他们积累的学术理论、行业认知和资源,一起探讨工作的意义。
& `3 J# _1 b- Q& d$ t# C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D7 S( R5 M2 C
& w9 s! f- j2 v, t; B3 m! _
2 V; i0 L% f( y0 q3 D5 Q' G8 M$ u Z9 q
& C+ S% d/ \7 o, Q/ m) q- {
' g, f: y9 `9 m% a5 G: p/ T" E" E
. q4 E+ }* Q( U$ \5 y3 l' R) y6 @, _. ^. W) k+ f( K
% F. F N" J [4 N6 t/ a4 k
2 l6 w/ t7 F- g! L+ |; j
+ \! ^2 f9 Z- ]; l-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