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 D/ {5 R8 b7 U
( D h( l; p5 ? 这段时间以来,每天早晨,江苏海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骆海宏的手机里,都会涌出近百个就业微信群的数百条未读信息。除针对不同学院、专业的微信群推送招聘信息等内容外,骆海宏每天还要打几十个电话联系长期合作企业,及时准确审核统计就业数据。 9 T7 }% \2 |2 ^5 X6 {6 d
8 l8 n8 }, H: a+ N' E
5 O* a( l' k7 F& C3 r( d “我们分地区、分行业、分企业建立微信群,就是为了让企业招聘信息更精准对接相关专业毕业生。”骆海宏说。面对当前学生“慢就业”“择业难”等现象,江苏海洋大学积极汇聚各方资源,强化重点帮扶,做好政策支持,简化流程跟踪服务,全力打好服务毕业生就业升学的“组合拳”。
& {9 `$ f9 S$ i, k # ?8 t7 P- T% _. j% D7 A
- @) D" q& W7 M$ y 细摸底准发力,直播推荐就业岗位
f' V8 N) r' A# l |. |
6 z# x y2 M9 a& j5 B$ l3 x 9 t( w: p) r: O* m% I2 k' t
“老师我想去苏州市姑苏区找工作。” 该校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机电专业2016级学生小吴一直没在心仪的城市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就业是双向选择,建议你适当放宽就业区域限制。”该院辅导员陈晓龙打开招聘企业名录,“我这边有昆山两个企业的招聘信息,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员工待遇和成长环境都不错,如果你愿意考虑,回头我帮你打电话推荐”。 6 w! H2 |' G, m v `
$ O, j: Z, J1 m- i
. X/ X: v0 W* R 5月8日,该校机械与海洋工程学院6楼会议室,辅导员陈晓龙为机电专业2016级两个班未就业的学生逐一推荐招聘单位。“现在流行直播带货,今天我们辅导员是直播‘带岗’。”陈晓龙说。
5 l8 m! ~5 b# i5 N$ ~3 T8 Y2 Q# q( O ; b+ q( q- j" v
+ \ {( s( J/ C9 z" E7 C4 q. X
“企业招聘高峰期与学生求职高峰期有时间差,我们事先摸清学生就业期待值,逐个咨询,逐个定制,现场落实,把企业需求与毕业生期待准确对接,帮助学生实现精准就业。”该学院副书记赵求勇表示。
, b: }: S7 s& T 0 a3 e4 N; Y9 R/ O c
! M, R; X6 a+ J
5月初,该院开展了就业工作专项推进周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对全院14个毕业班暂未就业的260名本科毕业生和10名硕士毕业生进行精准帮扶和指导。短短一周时间,全院教职工主动出击,联系徐工集团、金陵石化、扬子江造船厂等数十家企业,一对一推荐毕业生,帮助72名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
( S4 u) l9 N$ F( G) W
' D5 Y1 P, i/ h$ j. w. d1 b# T! o8 T
1 F3 f. w9 |, c$ z/ L/ j% a 为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该校专门制定了《就业状况监测工作方案》《就业工作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实行就业信息日报日清制度,详细摸清每一个未就业学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就业指导中心和各学院全力出动,点对点联系,多方拓展就业资源,尽最大努力为毕业生找到适合的就业单位。“今年我校有94名湖北籍毕业生,每个人的就业状况都已摸清,各学院也正在积极在为他们想办法。”骆海宏说。
0 ^$ C9 X) D5 D% U, `- X
0 h0 B. p l& D* o
d: B! s- m' K$ c 减流程增服务,为就业升学开绿灯 ]- ^( t( O! [% B$ b2 s5 E3 H
6 v! j# p0 k* \6 a/ F4 e6 s
6 |# M6 C8 }; k
5月13日,该校电子工程学院2016级学生朱润雯走进电子楼308室调试好电脑、网络及摄像头,为第二天的研究生复试面试做准备。 : A% }4 p9 a) q C' |3 Y9 I m! a
( c$ Q v0 U6 G. c ~
/ I W- P) ^3 T1 ]
受疫情影响,高校研究生复试全部改为线上进行,实行单人单间单独面试。电子工程学院今年442毕业生,考研上线68人,为给学生提供安静方便的面试场所,该院把心理访谈室、学生活动室、会议室和几间办公室全部改造成了临时“直播间”,配备手机支架,提供笔记本电脑、摄像头,畅通局域网,供有需要的学生使用。“学校的关爱很贴心,帮我们解决了不少困难。”朱润雯说。
5 e- ?" P o, } 5 M4 C4 B5 L& V( O) K- s
' T$ R5 ^$ l) F/ V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升学,该校要求各二级学院简化毕业流程、强化服务指导,为畅通就业渠道一路开绿灯。
2 u6 l, Q% S, k6 ^( D! T: m% g/ j! M
4 H8 b0 r X( m9 V1 F) Z/ m" U, b : l) @ n* A; S
“简历制作有什么技巧”“如何填写推荐表”“面试心态如何调整”“就业协议怎么签”“档案户口迁移怎么办”面对学生就业前的一系列困惑,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专门编制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流程标准化,服务精细化,所有与就业相关的手续,让学生只跑一趟就能办结。”该院党委副书记王晶说。 + I' [9 j! ]* T4 h' Z
9 S6 g* n) k+ C; {& J- K
5 N) f# {2 U, I6 R( S 如毕业生因面试等原因不能按时答辩的,该院准予请假,回校后,学院再专门组织答辩组为其答辩,已签订协议的学生可以在签约单位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确保毕业设计、就业实习两不误。
" w( Q' I. |1 f
3 j1 Q7 a' r, Z w5 Y( K
( B" T7 t" {( U S0 N, q5 g 拓资源除顾虑,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0 w! z' i% Z& f8 f5 k
# |, M" J" F' S1 B/ | + h6 }6 h/ p3 j" R7 ] ]5 K n0 \0 U
赵宝锋是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测绘2016级2班的班主任,学生返校后,他陆续收到了二三十家测绘企业的招聘信息,为30多名毕业生联系落实了工作。“我们的毕业生能吃苦、踏实肯干,对企业忠诚度高,每年都会有熟悉的企业主动来联系推荐毕业生。”赵宝锋说。
4 M0 C2 o! \ l6 b9 R
' f1 T! i$ Y3 y) ]9 \, @: i% y
. Y6 z, n. j( T' v' U2 D7 l5 u" k 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各学院党政一把手作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任务层层分解,对学生进行分级分类指导,就业指导服务也从以前辅导员“单兵作战”变成现在“全员全过程参与”。这样一来,今年该校毕业生就业资源不减反升。2月初至今,该校已为应届毕业生收集发布近1500家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提供岗位8.8万余个,2020年就业网智慧平台审核新入驻招聘单位375家,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56场。 0 ?* X' i0 k( y; v- {
4 n% u( H8 j+ ?) S- @5 p
( D& e* S( p3 U W; s+ O, S
长期以来,该校鼓励教师走出去,利用专业工程认证、招生、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建立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了解企业科研需求和用人需求,开展横向合作,为毕业生所在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助力毕业生在企业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师生感情拉近了,毕业生在行业内口碑也越来越好,每年都有毕业生来招聘学弟学妹。“通过老师推荐的方式就业,用人单位和学生都觉得靠谱。”测绘与海洋信息学院副院长吕海滨说。
- U7 u) Q' T7 ?$ A. g) ^
- J' F+ }% w( n6 F4 { - n7 |" p1 M* m2 M2 k: ?. G9 u
5月13日,赵求勇驾车带4位毕业生走进位于连云港开发区的一家机械制造类企业面试。“只要学生愿意从基层干起,踏实诚恳,能力可以慢慢培养。”听完企业负责人的答复,因找工作屡屡受挫的贵州籍毕业生王文(化名)心里一颗石头总算落了地,“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在企业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 v: l' n1 ~; |; z9 V& J. P
4 p, Y i8 E" K) D, z. g+ D; R 8 X6 d3 `0 r9 ^1 [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9 U4 W$ S5 P# b R5 s- r5 y, T
6 z7 j9 k* {5 M8 q1 r
Q; |* a/ A8 J- x1 [ 举报/反馈 8 v& q7 u6 g8 f" f' {4 P) W
3 t/ R$ W1 K6 X5 L( j
: ^2 N+ S. s0 Q
: E5 y$ P0 ~: q e" ]7 @+ z( |0 q9 N% a2 S
+ ^2 [& W% p2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