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4 W: V) T- s$ j* z
" w+ w% ^) K( ?' }: ]6 s* x& L
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海水温度对气温有什么影响呢? + @7 @2 O+ K- h3 C% v: V
 $ F3 e' K# s2 b! T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大洋表层水温分布的特点与气温分布类似:
; k" f/ x. J0 O6 N4 o; ]" T3 R5 Y* U 1、在赤道附近为高温,随纬度增高而下降。 : \9 N4 u% M0 {5 P/ I
2、等温线大致与纬圈平行,但在北半球:大洋西部的等温线较密集,东部较稀疏。这是由于大洋西部冷暖海流交汇处温度梯度大,形成等温线密集带,称为“海洋锋”。在海洋锋区上空是大气风暴频繁活动的地方。
- R5 e$ p5 R2 E5 O" D5 K2 Z 3、大洋表层水温的水平分布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冷暖海流和海陆分布三个因素。
) o3 C) R; D% |; {: M! M 二、水温的日、年变化
+ h) N. ]% f, v 1、大洋表层水温的日变化很小,日较差通常小于0.4 ℃。最高水温出现在下午2~3时,最低水温出现在早晨6时左右。通常纬度越低,日较差越大。冬季日较差较小,夏季较大。 8 d3 U0 d" I2 x( e
2、大洋表层水温的年变化,一般比气温的年变化滞后1~2个月,北半球的月平均最高值出现在8~9月,最低值出现在2~3月。在赤道、热带海区以及寒带海区年较差较小,一般只有2 ℃~3 ℃。温带海区较大,为5 ℃~10 ℃。
# x# \$ R+ j' b' I 3、与气温的周期性变化相比,表层水温的日、年变化有两个特点:水温变化幅度比气温小;水温的变化位相落后于气温的变化位相,且冬季水温高于气温,夏季水温低于气温。 9 M* ~+ \; p! s" [7 d6 T
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其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 F1 P+ Q; f( X3 l+ m2 q$ \
海面和陆面是两种热属性很不同的下垫面,如果吸收了同
- l" s* T' r* u" b 样的热量,海面温度与陆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不同,海面变
. H; d# Y2 F$ s9 m C/ J 化缓和,陆面变化激烈,这是因为:
% B5 O0 Q+ l2 M& p0 b8 y 1、海水的容积热容量大约为土壤容积热容量的2倍,约为空气容积热容量的3100倍。因此,在热量收支相同的情况下,水面温度变化比土壤温度小很多。 8 h8 |2 n, _( x+ L: Y
2、水具有流动性。通过对流和乱流向较深层次传播,还有水平方向上的流动,热量向较大的范围传播。 8 E1 V: s* ]0 ]: q; W
3、太阳辐射穿透陆地只限于表面一个薄层,在海洋上太阳辐射却可以达几十米深,同样多的太阳辐射在海洋中分配在相当深的水层中,引起水层温度升高不会太大;而陆地上太阳辐射却集中在一浅层,能引起温度较大幅度升高。因此,陆面温度比海面温度对太阳辐射敏感得多。
$ o8 d; I# K) R, L% ~1 {5 n. i/ N 4、由此可知,海洋具有很大的热惯性,它不仅保持本身温度变化幅度小,而且还使受海洋调节作用的气温变化也缓和。
# p9 f- H, v F! Z; O) |: W! N 
' I, @+ v% l" l# s “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某些地方暴雨成灾,而另一些地方则严重干旱,甚至发生严重的森林大火。1997~1998年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上个世纪最强的一次,它引起了印度尼西亚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森林大火,也引起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在1998年夏天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 ! }$ S. e4 B7 L# o1 I
研究表明,“ 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海洋和大气之间不稳定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 J# X4 S$ J& A

3 l# X: w" N9 Y6 ^3 v
- T4 j* @$ M2 Z! q) I6 n! |/ S$ O- R/ O
( u& z* N# M8 a( B
) N; d! s* h# n9 [ U p$ ` H% w8 C. H0 x6 k* m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