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6 Y, d+ m0 M! x" W5 ~4 b) J3 Q' S/ i海洋地质调查技术和研究方法
9 f( H% C y% l; m9 A$ D海洋地理与海底地形地貌
" H7 M2 c5 v1 \3 X9 A海洋岩石圈与板块运动4 ?* K; A( } Y7 ]( r: H
海洋地层
/ o% z/ D8 d# Z' S海洋环境和海洋地质作用9 V1 }& ?3 a' O
海洋沉积
1 U$ I( I4 Z+ {9 w6 I4 `. [: X( F边缘海地质2 L, H( C6 |' H2 t: O( m- B
古海洋学与海洋演化史7 `* Q7 I6 r: K' d% }
海洋矿产资源
4 O' v( H' T( P' g海洋地质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j7 m1 D" V8 [6 o
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汇集了各学科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包括海上定位、海底地形声学探测、地球物理探测、海底取样、海底观测和遥感技术等,简要说明如下:
/ g+ P) t3 J# U. ]6 y1 海上定位:准确的导航定位对于建立海底地形、沉积物正确的空间关系和准确的作图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的方法有:A全球定位系统(GPS),该定位系统比较准确而且不受海域和气象条件的限制;B 无线电导航定位;C 海底声学脉冲及海洋雷达浮标定位。. O0 u% P; `; Y* \7 }
2 海底地形声学探测方法,主要包括:A 回声探测。通过声脉冲的发射和接收之间的时间行程记录,以及声波在水中速度的校准和潮差改正,可获得连续的海底地形剖面;B 多波束测深。使用多波束测深仪可在测线两侧7倍于水深范围内进行全覆盖扫描测量,测量范围可从数米至数千米。C 旁侧扫描声呐。
[- I* L/ E) Q8 b8 ^ b- A3 地球物理学方法,主要包括:A 浅地层剖面测量,B 多频声学剖面测量,C 高分辨单道模拟地震系统,D 高频多道数字地震系统,E 地震折射法,F 重力测量,G 地磁测量,H 海底电磁测深,I 海底热流调查。: }% Y _# m. }
4 海底取样,海底取样工具可分为表层取样表层取样器和柱状取样管两种。A 表层取样器,常用的有蚌式取样器和拖网取样器两种。B 柱状岩芯取样管,可分为重力取样管、重力活塞取样管,液压活赛取芯系统等。C 箱式取样器,是当前获取原状样品的最好方法。; F3 e7 ^( h8 @; P. z r. g
D 浅海钻探E深海钻探。$ h) K; F2 X8 _, n+ A
5 海底观测,主要包括:A 自持式潜水器,B 深潜器,C 水下实验室,D 水下自动观测和沉积物捕获等。; S3 a% F9 H1 O/ ~4 N3 Y
6 海洋遥感,当前应用的领域主要是对海水物理性质、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灾害等方面的应用。
M* @- w/ f5 T% A) L9 M大陆架:大陆架是指低潮线以下,向海延伸的环大陆的平坦地带,外缘有坡折,常以比较显著的一个坡折带为大陆架外缘,其水深小于550m。大陆架平均宽度为75km,平均坡度为0°07′,内部平均水深为60m,外缘平均水深为130m,大陆架总面积约为2.7×107km2,约占海洋总面积的7.5%。
+ X6 v( V& i. y- ~9 q大陆坡:位于大陆架向洋一侧,坡度较陡(3°- 6°),宽数十-数百公里,为陆架外斜坡。大陆坡是大陆基面和海洋基面之间巨大而复杂的斜面,地壳性质为大陆和大洋地壳之间的过渡性地壳,或称大陆型和次大洋型地壳。
$ ~9 ^3 L8 p! o" [& e7 R3 @' Q大陆裙:位于大陆坡与深海平原之间的、向海缓斜的巨大楔状沉积体,又称大陆隆。常由许多海底扇复合、改造而成。大陆裙上部坡度稍陡,下部较缓,平均坡度为0.1°~0.6°。水深在1500~5000米之间。大陆裙主要展布在被动大陆边缘,通常位于大洋型或过渡型地壳之上,组成物质主要源自大陆。大陆隆沉积为陆源沉积和远洋沉积的混合,故称半远洋沉积。
- C- _0 A6 r: `. d! V9 J9 V 大洋中脊: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巨大海底山系,又称中央海岭,大洋洋脊。典型洋中脊位于大洋中部,首尾彼此相连,纵贯4大洋,总长约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面积约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32.7%,可与全球大陆面积相比,为地球上最长最大的山系。在板块构造模式中,大洋中脊顶部标出了海底扩张轴线,属分离型板块边界,是最重要的海底构造单元之一。
* k. V9 q% l* M& y转换断层:横切洋中脊的一种巨型水平剪切断裂,转换断层的活动与大洋中脊的扩张同时进行,结果使水平错动仅发生在两侧洋脊之间,且断层的水平位移方向与两侧洋脊段的错动方向正好相反, 多见于大洋中脊区域。断裂带两侧,洋中脊脊轴及其磁异常带均平移错开,错开幅度自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少数可达千公里以上。断裂带在海底地形上表现为海底岭脊、构槽和崖壁,并常与洋脊轴线近于垂直。断层两侧海底推移的方向就是海底扩张的方向。转换断层的存在是海底扩张说的有力证据之一。
G3 B0 Y# l/ x" M海沟:海沟是一种平面形状狭长、深度较大的地貌类型,是大洋壳在板块边界俯冲,向下牵引产生的负地形。海沟横剖面常呈V形,通常分出三个次一级地貌单元:洋侧斜坡,陆侧斜坡和沟底。地球上已知海沟有35条,其中28条在太平洋,其中马利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
: [1 @; F3 v/ o8 `$ ~4 u岛弧:位于大陆边缘与海沟平行排列的弧形岛屿链。其分布与海沟一致,以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为主,是分开大洋盆地和边缘盆地的重要的构造地貌单元,也是全球最活跃的构造活动带。岛弧向大洋方向外凸的一侧是与之平行的海沟,凹入一侧为弧后盆地;它与海沟和弧后盆地共同构成沟弧盆系。岛屿以山地为主,外临深海沟。西太平洋岛弧最为典型,分南北两段:北段由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构成,面向太平洋,为东亚太平洋岛弧;南段由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努沙登加拉群岛组成,向印度洋突出,称印度洋巽他岛弧。两段岛弧在苏拉威西岛衔接。西太平洋岛弧处在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嵌合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成因: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大洋岩石圈随着地幔对流从洋中脊生长扩张,而在相应的活动大陆边缘俯冲潜没,岛弧就是大洋板块俯冲过程中,上冲的一侧因火山作用而造成的。# o3 i! [4 ~* H
威尔逊旋回的各阶段演化特征+ _- I2 B( _0 U |& ]+ o
加拿大学者威尔逊从板块构造观点出发,指出大陆分裂到大洋形成,然后从大洋收缩到大洋关闭和消失,是一个连续演变的过程,并划分为六个阶段(期)。
, A: X$ b" W- k①胚胎期地幔的活化最初引起稳定大陆壳的破裂,形成大陆裂谷,东非裂谷就是最著名的实例。
* D( ]9 g: q: ]2 U②幼年期地幔的活化使其热熔物质喷流或上涌对流,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并开始出现狭窄的洋壳盆地,可以红海、亚丁湾为代表。
% q. V! Z" w* r; `* H③成年期随着洋中脊系统的延伸和扩张作用的加强,出现了新的大型成熟洋盆,大西洋是其典型代表。洋盆两侧未发生俯冲作用称为被动大陆边缘。
" v2 m6 n4 X( E, G' {4 {④衰退期在洋脊系统扩张的同时,洋盆一侧或两侧开始了俯冲消减作用,称为主动大陆边缘。洋盆面积开始收缩,可以太平洋为代表。尤其是太平洋板块沿着亚洲东部大陆边缘的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琉球海沟和菲律宾海沟,向欧亚板块下面俯冲,形成(海)沟(火山岛)弧(边缘海)盆型的汇聚带,组成现今亚洲东缘花彩列岛式的地理面貌。' q# w( N) q; i# v# h$ S" O5 n8 }
⑤残余期随着洋脊扩张作用减弱,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存残留海盆,如地中海。; V6 z \* g# y3 d7 }2 l3 `. f9 q8 Y" _
⑥消亡期最后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拼合,海域完全消失,转化为高峻山系。横亘欧亚大陆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就是最好的代表。# C$ R+ e) `2 F* ^0 M, C# P
威尔逊旋回的前三个阶段表征了大洋的张开和形成,后三个阶段则标志了大洋的收缩和闭合。
# e$ T7 }6 R4 H; y 大陆边缘的基本类型及其构造地质特征8 r- ?$ K3 b; l# F H- {
大陆边缘是大陆和大洋之间的过渡带,根据大陆边缘的形态组合特征和板块构造运动力学特征,全球大陆边缘可分为主动大陆边缘(汇聚型或太平洋型)和被动大陆边缘(离散型或大西洋型)两大类。主动大陆边缘由于构造组合特征的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安第斯型(东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和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两个亚类。: C" d/ Z t z! q$ @. V
1 被动大陆边缘及构造地质特征5 A( W! k$ ?& g. C/ `
被动大陆边缘是构造上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缺失海沟俯冲带,位于板块内部,被动地随着板块运动而移动,无剧烈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但也遭到显著的沉陷和张裂活动,承接了巨厚沉积物。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大陆裂谷阶段:大陆或联合古陆内部张裂,形成大陆裂谷。裂谷平面上延伸很长,纵向上切割很深,切穿整个岩石圈的大型张性正断层。两侧被多条正断层所限,形成单一的或复杂的地堑带。(2)新生大陆边缘阶段:随着大陆边缘开裂,新洋盆生成。新生大陆边缘的陆架较窄,陆坡较陡,洋盆也狭窄,与外洋联系困难,形成较封闭的还原水体环境,沉积腐殖泥和黑色淤泥。在较干旱气候环境下,形成蒸发岩。(3)成熟大陆边缘阶段:随着板块扩张、大陆漂移、大洋拓宽,在海底扩张的背景上,沉积作用占优势,过渡为陆架-陆坡-陆裙沉积相。被动大陆边缘的地壳结构上,由陆地、陆架、陆坡、陆裙过渡到大洋盆地,地壳厚度逐渐减薄。
7 I6 p& u, v: r0 h/ W9 F" n4 J2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及其构造地质特征6 r& p8 K7 \2 m# M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具有海沟、俯冲带以及陆侧的钙碱性火山弧。俯冲带的两侧分属不同的两个板块,是板块的边界。安第斯性大陆边缘以南美西部安第斯附近的陆源最为典型,主要的组成单元有海沟、大陆坡和火山弧,弧后无边缘海。海沟洋侧的外缘隆起发育良好,海沟与火山弧之间称为沟弧间隙,其间主要由俯冲形成的增生杂岩体(蛇绿岩体)及弧前盆地组成。: A" a2 R- O+ ^
安第斯大陆边缘俯冲带的倾角较缓,一般约在30°左右。横越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由陆及洋,地壳中的花岗岩层尖灭,地壳厚度减小。岩浆岩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和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的岩基,中、酸性火山岩及钾质花岗岩等大陆性岩浆活动也占显著地位。在沉积作用方面,在海沟的陆坡深水区以浊流沉积为主。
' E6 H7 B% g) i. D$ ^2 m3 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及构造特征
8 l1 D) J/ v9 a$ d, w7 D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由洋侧至陆侧,由下列构造或地貌单元组成:外缘隆起、海沟、非火山外弧、弧沟间隙、火山内弧、弧后盆地,这些构造或地貌单元的形成,是大洋板块在海沟处的俯冲过程中不同阶段逐步产生的,常称为沟-弧-盆体系。外源隆起是大洋俯冲板块下弯,导致后部拱曲的结果。海沟是大洋板块俯冲潜没的场所,直到上地幔被消减。海沟的内壁形成板块俯冲的增生楔形体,构成了外弧。由俯冲带潜入地幔的洋壳物质,经熔融后,从深部补给岛弧,产生岩浆活动并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内弧,在平面上形成与海沟平行的火山链。在内弧后俯冲带进入上地幔的熔融物质上涌,使陆壳在张引力作用下,形成裂谷,并进一步产生弧后边缘海盆地。% J4 E" |( c: c2 J: d$ z
简析浅源地震与深源地震的成因
- v+ C: l' Z& [" c" _# @, A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上地幔中,我们把地球中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理论上常常将震源看成一个点,而实际上它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一个区域。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实际上震中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震源深度是从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根据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 n0 d5 P: f& i& A按震源深度可把地震分为浅源、中源和深源三种类型。浅源地震(0~70km)分布最广,占地震总数72.5%,其中大部分的震源深度在30km以内;中源地震(70~300km)占地震总数的23.5%;深源地震(300~720km)较少,只占地震总数的4%。目前已知的最大发震深度为720km。# o; N$ z! n8 |* j& s
对于浅源的构造地震,20世纪初开始的断层说是唯一比较圆满的解释。美国地震学家H.F.里德在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之后提出弹性回跳假说。根据旧金山大地震的地表走滑断层,他认为断层两侧的地块在地震前即处于长期的相对运动的状态,致使地壳介质发生形变,积累了弹性应变能。当应力值大到超过了介质的强度时,断裂发生,弹性应变能释放,介质的形变也基本恢复原状。这就是浅源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
4 o: ~' e/ d. A/ H4 E, d- C: @深源地震的成因还存在许多争议,因为发生地点很深,目前对其过程知之不多。但是,岩石圈平均厚大约100公里,之下就是软流圈,也就是说,所有深源地震都在软流圈的位置上发生。这就导致了一个矛盾,我们知道软流圈是近似流体的,至少是无限可塑性变形的,具有这种性质的物体显然是不可能发生断裂的,而目前对浅源地震的解释模型是,地震是岩石的断裂造成的。研究发现,所有深源地震几乎都发生在板块俯冲带上盘板块一侧的后方,并且离俯冲边界越远,震源越深。如果假设深源地震发生在俯冲下去的下盘板块上,那么从深源地震发生的位置和深度可以很形象地勾勒出板块俯冲下去后的空间坐标。这样的吻合度使我们相信,深源地震可能是发生在俯冲下去的下盘板块上。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下盘板块的断裂?有人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板块岩石的部分熔融减薄导致了板块强度降低,而构成板块的地壳物质密度小于软流圈内的地幔物质密度,导致板块俯冲时受到强大浮力,使得板块俯冲前沿有很大的向上应力(板块俯冲部分后端受俯冲边界控制,以及板块后的扩张边界推动,具备向下冲力)。就象我们将一块木板斜插进水中,进去的部分受到向上浮力,而我们则用力继续向斜下插,如果这个木板某个地方很脆弱,就有可能在那里断裂,断下来的部分随后将向上浮起。因此,深源地震发生的动力学机制可能是,在软流圈内熔融减薄的板块在浮力作用下的断裂而引起。
1 ?6 w# i" r w A7 G- w7 V海洋地层研究的特殊性* x" n+ U; p& ^: R L
海洋地层研究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二元性:深海(大洋)地层与陆区存在若干明显区别;浅海地层介于深海地层与陆区地层之间,常是大陆地层的延伸;2 深海地层以中新生代为主要研究对象;3 深海地层沉积类型较少,沉积过程相对简单,难以进行横向追索,代表性地域名称稀少,岩性单位和钻孔顺序通常仅用编号;4 深海地层连续性较好;5 微体古生物和连续的复合的生物记录在深海地层学研究中作用突出;6 深海地层可以达到很高的分辨率;7 多种技术方法和对沉积记录形成条件的较好了解使地层的划分对比拥有更恰当确切的标准。
8 l8 v9 Z, b0 c岩性地层学:岩石序列在垂向和横向上存在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岩性地层学的目的是描述这些变化,并把它们系统地编排在不同的地层单位内。其中地震反射剖面是探测海底地层的常用有效手段,该项技术可在较广阔的海域内依据岩层物性划分出若干单元,即建立起初步的岩性地层序列。在深海地区,相应于构造条件、生物生产力、陆源输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会出现许多连续性的横向和垂向变化,它们指示伴随海底扩张及其他类型的构造运动所发生的沉积作用。地层单位以观察到的物理性质来划分,并不以对其成因解释进行确定。岩性或岩性组合大体一致的岩石地层单位,在不同地点可能具有不同地质年龄的现象。沉积物灰度(或色度)也是建立岩性单位的重要指标。而特殊的岩性单元,如火山灰层有时是对比的标志层,具有等时性。& {$ z; w6 u3 r
生物地层学是地层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运用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来研究地层学的学科。生物地层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层学中的化石记录,并分根据地层中所包含的特性将岩层编制成若干地层单元,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
7 D8 h7 A$ ?' c- S2 [' S磁性地层学是根据岩石的磁学特征来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地层学分支学科。磁性地层学以岩石的剩余磁化强度和磁化率的特征与变化作为基础,其中前者主要基于地球磁场的极性倒转以及长期变化性质,后者取决于来自气候异常或火山活动以及外星撞击的区域性磁化率异常。
( D3 o- ]3 m; g: L0 | 磁性地层学分为三类:1.以周期为102-104 a的地磁场长期变化为依据,称为长期变化磁性地层学;2.以周期为105-107 a的极性带为依据,称为磁极性地层学;3.以磁化率变化为依据的磁化率磁性地层学。% P- p+ A1 ?8 [4 H. a% N
在磁性地层学中,磁极性地层学应用最广。这是由于地磁场倒转具有全球同时性,因此,极性磁性地层可用于全球大范围的地层对比,也就是说,可以进行不同大陆,不同岩性的地层对比,以及进行海陆相之间的地层对比。不过,由于磁极性地层所涉及的极性倒转多为数百万年或数十万年,这就决定了它无法实现更精确时间尺度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因此,长期变化磁性地层学,以及磁化率磁性地层学常辅助于磁极性地层学在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对比中发挥作用。# L; v8 D/ {5 V' n( i1 a) C3 ]4 O2 R
海平面变化的重要性及其原因* S' f, Q6 n. D; @1 Y* B+ @
海平面变化包括全球海平面变化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全球海平面变化用于表述全球海面垂直升降。相对海平面变化是指世界上某一地点的实际海平面变化值是与当地陆地升降值的代数和。7 O+ d/ G* Z2 ?7 r [. U
在地史时期,海平面变化对环境、生物演化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海平面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极为严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海岸带地区,海平面升降将直接关系到海岸带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
% D* Z0 O5 g0 m4 R6 ], X影响海平面变化原因很多,主要可归纳为:
# f, I$ b1 j; k2 K% G4 H8 ^' X1 海水体积的变化。每百万年的火山原生水可使洋面上升约1m。而地壳板块潜没和海洋沉积物每年减少的孔隙水将使洋面每千年降低0.7~1.4km。海洋水量最重要的变化来源于冰川的影响,例如当代南极大陆冰川融化可使世界海面增高60-75m,格陵兰冰盖融化可使海面增高6-11m。海陆变迁,例如地中海干涸时海水加入大洋可使海面上升10-15m。
) m" X% r- j8 b5 G- s: w8 b2 洋盆容积的变化。大洋中脊扩张引起洋盆体积缩小,洋面上升。如晚白垩世高速海底扩张曾使海面上升300m,直至85Ma-15Ma海底扩张缓慢,海面回落。巨大火成区也有很大的影响。晚白垩世-始新世的大量火山喷发占据广大海底空间,仅Ontong-Java 海台一处即使海面上升16m。陆壳收缩,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缩小广阔浅海面积使海面下降10m。而大量物源输入将使洋盆容积变小而使海平面上升。
$ E4 T2 x- @( I3 J! ]* S3 其他因素造成的影响。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地球的行星效应,地球物理因素变化,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以及冰川、水、沉积物之间的均衡作用等。5 }3 r$ N0 Y: s9 ]: n) I- I
海平面升降对海岸发育的影响:: V- I5 S- H1 T n5 B, ?3 r" \& d
海平面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海岸线的进退和海岸的发育演变。/ ]! }" t1 l: J1 w
海面变动引起海岸线向陆或向海迁移,而陆源碎屑物的沉积引起海岸线向海推进,因此海岸线的迁移还取决于沉积速率。若海面上升速率超过沉积速率,海岸线位置向陆迁移,发生海进;反之则海岸线向海推进,发生海退;若二者相当,则岸线可以保持稳定。! O" M3 r2 F: i; a: x' ~4 w# P
海面上升引起海滩剖面再造,在突出海岸的岬角部位,海面上升加剧了侵蚀过程,促使海面夷平,引起海岸侵蚀与岸外堆积;海面相对下降时,水下岸坡深度较小,波浪变形和破碎的界线外移。5 i6 N' I& b' `2 M& L
碳酸盐沉积补偿深度(CCD):在溶跃面以下的水体中,介壳供应量相对减少,而溶解速率增加很快;当到某一深度,钙质介壳的供应量与溶解量相等而达到平衡时,称为碳酸盐补偿深,度简称CCD。
: C& U# K5 i$ O( ~) i! z在溶跃面与CCD之间的水层中钙质介壳的溶解程度较强;在CCD上,介壳溶解度更强,在CCD以下的海底,钙质介壳绝大多数被溶解掉,不能形成钙质软泥,只出现深海粘土或硅质软泥。$ S2 {. H! U7 Q: m
硅质生物软泥:硅质生物组分大于30%的软泥(生物组分以非晶质二氧化硅为主),包
4 I, @% ^# d) Y, P3 _2 y9 `# I 括硅藻软泥和放射虫软泥。覆盖大洋面积约10.9%。硅藻软泥主要分布在南、北高纬度海区(南极海域与北太平洋),平均水深约3900米。放射虫软泥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海域,平均水深约为5300米。4 ?% _' q; W! ~( M' G
钙质软泥:一般认为,大洋沉积物中,碳酸钙含量大于65%为钙质软泥,主要是由有孔虫、颗石藻、翼足类等石文质及方解石质壳体组成,它分布于大洋底碳酸钙补偿深度以上。钙质软泥在全球海域分布最广,约占大洋总面积的47.7%。大西洋(CCD)较深,一般大于5000米,所以除极少数深度大于5000米的深海平原之外,几乎全被钙质软泥覆盖。南太平洋和赤道太平洋的东、西两大海域及南印度洋也大部分被钙质软泥覆盖。沉积速率较高,达1-2cm/ka。
7 u. u; r. q2 x; [7 |- ]7 ?深海粘土:形成于陆源沉积物和生源沉积物沉积速率极低的深海环境,位于CCD面以下,是由陆源粘土和粉砂组成的大洋最深部沉积物。其中粘土矿物占50-70%,含有一定量的长石、石英、角闪石和辉石等造岩矿物,自生矿物有钙十字石、沸石、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以及宇宙尘埃等,粘土矿物还吸附有铁、锰、镍、钴,铜、铅等离子,有机物含量低,小于0.75%。其中粘土矿物粒径平均为0.001mm。最大面积的深海粘土沉积形成于北太平洋水深大于4400米的海底位于北赤道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纬度洋流辐聚区。, y& |$ P8 y* H8 V0 n3 E% t' ~! S. G7 @
浊流:发生在海底威力巨大的密度流,包含沉积物的海水、在坡度较大的区域,沿坡下流,并携带大陆棚或大陆坡上的沉积物的向下滑动而形成。浊流沉积形成的各类沉积岩统称浊积岩。常见的有硬砂岩质浊积岩、碎屑灰岩质浊积岩,还有多种浊流成因的岩石类型。* f [7 `+ L: u p! Y8 M" ]% X
浊积岩:是由浊流作用形成重力流岩石的一种类型。典型的浊积岩具有鲍马序列特征,一个完整的鲍马序列从底部到顶部代表了浊流的流动强度和悬浮沉积速度逐渐减弱的沉积过程。在宏观上是由砾状或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和深海泥岩频繁互层组成的一套巨厚的韵律沉积。
4 m, V7 d; W6 W* ^& Y H- j! e珊瑚礁:珊瑚礁是热带地区最古老的生态系统和重要的陆地建造者,可形成完整的岛链。珊瑚礁可分为缘礁、堡礁和环礁三大类。缘礁是分布在陆地边缘的珊瑚礁。堡礁指分布在陆地的外缘和陆地之间有水域分隔的珊瑚礁。由于这种珊瑚礁像堡垒一样拱卫着陆地,因此称为堡礁。环礁则是指分布呈环状的珊瑚礁,中间部分的水域也称为岛湖,大多数分布在远离陆地的大洋中。珊瑚礁的结构包括礁前,珊瑚礁台地和砂质斜坡。% D0 ?0 g5 Z7 `7 U( A6 G
海相沉积:相为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海相沉积指的是海洋沉积环境的产物,是古代海洋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 _& }) G5 n) M& H$ s4 N8 a古海洋学:古海洋学是研究海洋演化和预测未来海洋演化的一门系统学科。是利用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配合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和生物海洋学等研究结果,研究历史上海洋体系状况及其演化和受控因素的一门学科。! O5 }2 l3 V" _
铁锰结核:是生长分布于海底水-沉积物界面的一种自生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集合体。其形态多变,广泛分布于世界大洋海底,最佳分布海区是水深4500~5500m的海底平原区(CCD面以下)。按产出形态可分为裸露形、半埋藏形和埋藏形三种。按成矿物质来源也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水成型结核、水成-成岩混合型结核、成岩型结核。2 ^) a2 ~3 n6 y8 k, r2 n. j- f
富钴结壳:是一种水化成岩成因、生长在硬质基岩上的富含锰,钴,铂等金属元素的“壳状”沉积物。基岩主要是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分布在CCD面之上,赋存水深一般为300-3000米,个别达到4000米。
" \- y. m- l# V: c2 q甲烷气体水合物: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结合而成的冰状化合物。水合物中的气体来源于被埋藏的有机物。在低温高压下,甲烷气中的氢结合进入水分子构成的晶体格架中形成气体水合物,这种结晶过程使甲烷比其以气体或液化形式存在时的体积小得多。甲烷气体水合物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
3 @! H9 X# c$ o5 w2 w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由海底热液活动在热泉喷口处所形成的富含金属硫化物的
5 r* O$ ?" ?# T: M( p 黑色烟囱状的矿体。它们常见于大洋中脊或海底拉张区,喷发时液体温度高达370°C以上,喷口附近可形成特殊生态区。黑烟囱中富含Cu、Fe、S、Pb、Zn、Au、Ag、Pt、Mn、Co 等重要的金属矿物。; Y- S) v3 ^% m1 F+ L, [
何谓海底热液矿床?其研究意义。5 ?5 h5 k2 Q' M1 A1 V( z
海底热液矿床是指由海底热液成矿作用或海底热液喷泉形成的多金属软泥和块状硫化物矿床,它富含Cu、Pb、Zn、Au、Ag、Mn、Fe等多种金属元素,产于水深1500~3000m 之高热流区的洋中脊、海底裂谷带和弧后边缘海盆的构造带内。( m q3 Z" V) S& L+ w$ l
研究意义:海底热液矿床有十分可观的储量和所含金属的潜在价值(热液矿床中含有铜、铁、锌、钴、锒、硫等多种矿物);几百度高温喷口附近生存着耐高温和耐硫化物的生物群,具有生物学和地球生命起源研究的意义。
( [& n2 m( P% F( f, Z( f什么是锰结核?其分布特征和成因。# E! \7 Y1 t0 g+ g6 m! Q) A) y
锰结核是一种富含多金属元素,主要由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合物组成的黑色“球状”沉积物团块;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深海洋底,以太平洋深海区分布最广,就水深而言通常分布在海洋碳酸盐补偿深度(CCD)以下,即水深大于4000m的洋底;
. p) |% p% f0 [4 m3 C0 D% `; S成因:1、火山成因机制2、胶体化学成因机制3、岩石风化成因机制4、沉积物成岩机制5生物成矿作用机制6、生物—化学二元成矿机制7、海底热液作用成因机制。) b2 v; A$ d+ f# O- O- L) L
什么是浊流,试述浊流沉积的发育机制及鲍马层序各段的岩性特征。+ J4 h% D4 W! r! I: B
浊流是一种载有大量悬浮物而十分浑浊的睡下高密度重力流。P93
4 T' G, x# D j! O' C# k8 Z发育机制:浊流的形成一般与崩塌滑坡等伴生。在大陆边缘,由于地震触发作用,海底开始出现崩塌、
6 j! q) J' L+ B6 ?4 O滑坡,随后出现浊流。浊流在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头、身、尾三部分,头部含泥沙量高、粒度粗、流速大,有很强的侵蚀破坏能力,其身部为泥沙的载体,涡动力把泥沙悬起,在流速加大时沿途还会席卷底部的泥沙;尾部含泥沙量少,颗粒细。6 F, |; H7 U- w; O
浊流一旦形成,其运动的驱动力是惯性力和重力在斜坡上的斜向分力,随着坡度减缓和惯性力减小,浊流流动的动能逐渐衰减而发生沉积。P1760 ?( ?+ b/ C" Y
鲍马层序在垂向上自下往上分为五个段.p178
5 j6 g3 `' p- x, F' S! J+ ?A段由砂级颗粒组成,为块状或粒序层,近底部含砾石;
- l1 j5 h; L- |; R/ z mC段一般为粉砂级颗粒,有流水沙纹型层理及包卷层理;% Z7 u, I, Q1 v
D段有水平层理的粉砂级沉积,与B段对应,
6 |5 w2 X: s/ N) K' aE段通常为远洋沉积的页岩或者泥岩,有时也具水平纹理。
% M1 X- m6 i. v' U$ s3 s, ]1 x什么是珊瑚礁,珊瑚礁研究的地质意义是什么?: d3 m8 [) H6 V! _9 r* R7 W
以珊瑚骨骼为格架,辅以其它喜礁生物的骨骼和壳体所构成,能够抵御风浪袭击的生物堆积体。
! @/ U. F1 s: f: E3 d" ?/ _0 V珊瑚礁研究的地质意义:
6 J/ c. O2 t. e珊瑚从古生代初期开始繁衍,一直延续至今。珊瑚属种多,演化快,常成为划分地层的依据。# K1 L( F8 {3 B1 H& E
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低潮线以下50米以浅的海域,高出海面者无疑是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映;反之,50米以深或覆盖在平顶海山上的巨厚珊瑚礁灰岩,则标志该处地壳下沉。( G. W& u# ~- r' G4 R3 g
根据珊瑚礁灰岩的产状、厚度和分布等特点,还可以了解地壳运动的性质和特点。
) y, B8 c e$ m9 @5 t! `4 u' F地质时期珊瑚的生长北界不同,这可能是气候变迁和大陆漂移的结果。
' z/ P3 e1 t$ b/ W珊瑚礁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8 j0 U; O7 v9 ~% d
解释深海生物源沉积并说明其有哪些类型。
4 y0 _/ }4 e, a深海沉积物中生物骨屑含量>30%或50%时都可定义为深海生物源沉积,也叫生物软泥。
2 `" \& S$ e, G3 U/ Y 广义的深海生物源沉积包括钙质软泥、硅质软泥、珊瑚碎屑沉积和有机质沉积四个亚类,前二者合称生物软泥,为狭义的深海生物源沉积,是深海生物源沉积的主体,其分布面积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61.9%。# k& c* e- t( i, {
解释深海陆源碎屑沉积并说明有哪些类型。
3 w7 E! Z) a4 @, Z) v: H5 V6 w深海陆源碎屑沉积是指碎屑物质占30%以上的深海沉积物,包括浊流沉积、等深流沉积、海洋冰川沉积和风运沉积四个亚类
; L$ J L6 E) z+ n何谓深海沉积?论述深海沉积物的来源和深海沉积物的成因类型。! N4 M2 j+ l5 ?0 `. c# g. e
水深>200m的海域,包括半深海(水深200~2000m)和深海(水深>2000m),泛称深海环境,在深海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叫做深海沉积。
& l$ { T+ f3 w* n: Q4 L来源:陆源碎屑物质主要通过河流、冰川、风和海流等搬运入海,至海洋底部形成深海陆源沉积。另外,还有大洋本身通过海洋生物和化学作用积累了各种生物软泥和各种自生矿物,还有来自地球外部的宇宙物质和地球内部的火山物质等,均是深海沉积物的来源之一。五大成因类型:陆源碎屑沉积、生物源沉积、火山碎屑沉积、深海粘土沉积和自生成因沉积。三角洲沉积相划分为哪几种?指出每种相的上、下界线,说明每种沉积相的沉积物特征。0 L! S) i" T8 s; V7 l! s
一个完整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即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前缘相和前三角洲相。
4 P; e/ }/ r* Q三角洲平原相是指三角洲的陆上部分,相当于顶积层的水上部分。其界线在向陆一侧从河流大量分汊处开始,与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相接,向海的一侧以水边线与三角洲前缘相接。
6 q9 b8 G n6 S& ^# F2 @5 q; y9 _其沉积物以细粒物质为主,含有少量海陆过渡相生物。1 h; c* @, r9 r$ w" c" X$ C$ |5 [" U+ L" R
三角洲前缘相位于三角洲的水下部分,相当于顶积层的水下部分和前积层的上部。3 {0 b( S) ^) G! C
其沉积物颗粒较粗,泥质、有机质含量极少。微体生物具有海陆过渡相的特点。
, T8 a" Z/ B7 K5 i9 C, u前三角洲相位于三角洲前缘外侧的向海地带,相当于前积层的下部和底积层,由河流输送来的悬浮物质和胶体溶液再沉积形成。% `5 d f3 c4 G/ A3 m/ X; d
其沉积物是富含有机质的泥质物质,呈暗色,具细纹理,含水量高达80%,是良好的生油层。含海相生物化石,完全属于海相沉积。$ i9 l. b: G" m* P, W" c
何谓海洋地质作用,研究海洋地质作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 ?# z+ Y5 ^, ^% A: n海洋地质作用是海洋通过自身的动力对海岸和海底进行侵蚀、对碎屑物质进行搬运和沉积等作用的过程。
; L) c4 m6 o. e4 V+ l" L* a* ]& L研究海洋地质作用,以便用“将今论古”的原则正确查明各种海相地层的成因以及探讨地壳乃至地球的发展演化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P89% Z; Q3 l! u, `4 ~8 F! X9 r
什么是边缘海(Marginal Sea)?边缘海有何特征?有哪些类型?
; q: d' X" O* Q0 a/ m& F地理定义:位于大陆边缘,另一侧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开,气候、水文条件表现出明显极性的水域。
Z0 S: I" B9 _" N6 @0 a早期地质定义:板块俯冲所引起的弧后拉张所形成的水域。
. c# V; i1 B& G) d近期地质定义:海沟-岛弧体系所圈闭、多种构造条件下所形成的大陆边缘水域。
, B4 u% L& W `" ~- i边缘海特征:①高热流值、②深源地震、③对称磁条带、④厚层第四纪沉积物、⑤“特殊”洋壳
1 N- q; W" C( {2 L+ _4 b类型:Karig(1971)、Bird(1976)将边缘海盆划分为4种类型:①白令海为未发育(热流值低)海盆;②四国海盆、劳海盆、帕里西维拉海盆、安达曼海盆(热流值最高)为活动分裂海盆;③南中国海海盆、日本海海盆、北斐济海盆等为成熟(热流量虽高但回落)海盆;. Q6 ?; o t* q$ j) K
④珊瑚海盆、西菲律宾海盆、塔斯曼海盆、南斐济海盆为不活动海盆(热流值回归正常)。$ L% M5 V) `, y) T5 _
结合上田诚也(1976)模式,似乎可以考虑将边缘海盆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①白令海、加勒比海盆、苏拉威西海等为捕获海盆;②四国海盆、劳海盆、帕里西维拉海盆、日本海盆等为俯冲拉分海盆;③北斐济海盆、安达曼海盆、加利福尼亚海盆等为转换断层渗漏开张海& c- w0 g' S" C2 D- `
盆;④南中国海盆等为被动陆缘破裂拉张海盆。4 A/ `/ A! ^0 ]2 x
图示弧后盆地形成的5种模式?0 t+ o6 P) [" Z8 F V3 H# q- `
8 c$ K8 N0 N# @2 @7 a! e5 i
简述南海的扩张模式?
, Q2 l: y2 e8 \8 I; W. e; e0 I& ^) i南海是在被动陆缘背景上经历多期扩张的大西洋式小洋盆,其形成还与弧陆碰撞、陆陆碰撞的挤出作用有关。今日的南海北部是一存在拆离断层的年轻被动陆缘,西部为一长逾2000km的走滑断裂带,东南和东部为俯冲带。
2 u+ A: z |9 |5 Y南海深海盆存在若干次级海盆:根据海底磁条带异常,可划分为(1)中央海盆、(2)西南海盆和(3)西北海盆。
+ n$ {0 U+ C2 B: p3 v3 F7 t$ j" T( ]南海中央海盆11-5D磁条带近E-W向展布,反映南海主体在32-17Ma间发生S-N向海底扩张。南沙、北巴拉望陆块等是海底扩张的结果。西南海盆的NE-SW向磁条带表明南海深海盆至少经历过两期扩张,关键在于对磁条带异常年龄的解释。1 s8 r8 z1 Y. c- z: `
弧后扩张还是被动大陆边缘裂解?(见仁见智O(∩_∩)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