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L4 }4 a, ~( p4 M$ H
5 h7 @: I2 s V" k9 h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九省,横穿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大平原,东接渤海。
& s3 A1 z% E! r4 a- K6 L* N% i 黄河干流长5464公里,跨越三级地理阶梯,水面落差达4480米,流域面积79.5平方公里。黄河下游河道蜿蜒曲折,两岸湖泊星罗棋布;中游地区河流纵横、沟壑交错,水流湍急,河床宽阔,河川径流多而集中,洪水暴涨暴落,水势凶猛,泥沙淤积严重。黄河流域水域辽阔,支流众多,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国大江大河中排名第三(前两条为长江、珠江)。
8 A3 d4 t5 p6 i" I 黄河源
& Y# o: ?- d, Y
) O) A' R- V4 N% P* i
8 Q0 H1 i7 Z# ~0 c8 J- K" H 20世纪80年代,国内专家在资源调查中发现,黄河鱼类有147种,分属32个不同门类,是““鱼类宝库””。这些种类分布广泛、数量较多,是中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黄河水养殖品种近200多种。其中,比较着名的鱼有黄河鸽子鱼、黄河鲤鱼和黄河刀鱼。
4 f1 n* v* `: N
随着黄河继续向渤海注入,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黄河流入渤海时,它淡水鱼盐度会急剧上升。如果是淡水进入海水中,那它是不是会变成咸水呢?这个疑问一直困扰着科学家。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水才可以流入大海呢?它会不会有生命存在?河水会流入海洋吗?
+ }, Y. ]* w. g7 X9 t' n
首先要了解的是,黄河的鱼是否真的““随波逐流””?
! n) l( F* U4 p: n3 t* B
需要注意的是,黄河中的淡水鱼并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有很多鱼从下游游到上游(如黄河刀鱼、花鳗鲡等)。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嵴索动物门——硬骨鱼纲的一部分。因此,黄河水的流量并不代表淡水鱼的流量,即使黄河水继续流入渤海,其中的淡水鱼仍然生活在它们原来的生境。
' \5 i$ E" B$ N1 B$ c 黄河口卫星图
' t1 ~% D+ X5 y3 g; { ' o, e- ^/ p' l7 n5 V( \# A
k) ?6 N2 Q, j- }" ?9 k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很多黄河土著鱼都是久坐不动的,总是生活在固定的区域。但是由于人类活动以及河流变迁等因素,使得这些鱼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导致它们的种类逐渐减少甚至灭绝。黄河鸟类有很多种,其中有些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例如,黄河鸽子鱼,学名北方铜鱼,在野外非常罕见,主要分布在甘肃和宁夏之间的200公里河段。 顺便说一句,黄河鸽子鱼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本土黄河土著鱼目前处于濒危生存状态,在许多科考调查中都没有发现。
1 k# I4 X7 d0 j' F2 c0 q c# b
极稀有的黄河鸽子鱼
" R4 f6 M7 \' n* l
( {+ G; M6 j9 s/ l( l
* y( |$ [2 R( P) W: R d
或黄河刀鱼。 20世纪70年代,黄河刀鱼捕捞产量超过150万公斤,每斤售价超过一毛钱。 但是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黄河刀鱼产量逐年下降。 现在从海上进入黄河的洄游刀鱼很少,这与黄河的长期断流和闸坝的修建有很大关系,这些都直接打乱了刀鱼的洄游和繁殖路径,导致野生群体急剧减少。
1 E! S* f4 d2 v& L3 k" f 东平湖
8 ~ q1 j4 ?. }6 L+ z) y$ c
2 H9 I5 @ u u$ F( p7 L, g
/ u% A r5 b+ q2 R( j 幸运的是,黄河刀鱼并没有因此灭绝。 黄河刀鱼是我国北方淡水渔业中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黄河刀鱼产苗率非常低。 黄河下游东平湖也有大量的定居型刀鱼,这些刀鱼一生都生活在一个非常稳定的地区。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在黄河干流、支流和其他湖泊中定居的鱼类,它们不会像黄河的水流那样流入渤海。
- M4 z2 @) e, u9 Z t& C* N0 o
一些种类,如刀鱼和鳗鲡,确实生活在海水中
' D" T, V# G. u/ B. T o5 K 众所周知,淡水鱼和海水鱼对盐度的耐受能力不同,强行将淡水鱼排放到海水会引发强烈的应激,甚至导致死亡。 如果盐度继续升高,即使是海水鱼也可能受到威胁。 然而,最近科学家发现,淡水里同样存在着一种“抗盐性”生物。这种动物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条件,并能存活下来,这就是淡水嵴椎动物所特有的盐敏感基因。 例如,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边界的死海比海水盐度高280多倍,使地球上的任何鱼类都难以生存。
( l4 b5 A6 N* Y R5 M. S9 S
死海
]* A& j: P' M' ]
* c/ ?! e$ p- j: l; \- i
, @) W7 g8 n" u4 h
水环境不同,盐度也有很大差异。 全球海水平均盐度为35度,我国近海海水平均盐度28-32度。 从沿海到内陆,海水与咸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在长江口附近和珠江口盆地,淡水主要来自海洋;而在黄河三角洲一带,由于陆源污染严重,海水含沙量高。 在咸淡水汇合处入海口黄河,盐度一般为3-16,淡水河流一般不超过3。 黄河流域有两种特殊的耐盐性很强的鱼类,一种是生活在河口地区的广盐性鱼类,另一种是跨越河口的洄游性鱼类。
+ G* j! a" O6 N1 T5 s! Q 首先,说到广盐性鱼类,最典型的就是花鲈。 它与其他种类的鱼类相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肉质鲜美。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花鲈属于鲈形目鲈科,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地区。 花鲈在我国又被称为海鲈、白花鲈、七星鲈、鲈鱼等,它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典型肉食性鱼类。 在长江、黄河口、珠江,经常可以看到花鲈。
4 l0 S/ F$ l; k: v* H [2 ^ 花鲈
2 c" q1 r$ b' J, ~7 U' z
+ N9 S6 M* a" y+ c5 `- e/ K
4 Q0 ~- ^* n! }4 t 根据研究,海鲈的最佳盐度约为16度,与入海口的盐度相对应,与鲤鱼、淡水鱼等淡水鱼相比,海鲈的耐盐能力明显较高。 而对海水中生存的梭子蟹而言,其耐受范围则更广一些,因为它们主要以海洋浮游生物为食。此外,从营养角度来说,海鲈和梭子蟹也有着很高的相似性。 至于生活在黄河口的花鲈,不管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大家都会看到。
: K0 U2 ~/ U# y* {5 S+ ^
第二种是以鳗鲡为代表的洄游鱼类。 鳗鲡在海洋产卵,当它们孵化出来后,就会聚集到入海口,向上游游去,并在淡水中生长和受精。 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小生命就会从水体中游出,离开水生活一段时间再回到水中继续生存下去。这是因为它们需要大量水分和氧气,才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当鳗鱼成熟时,新的鳗鲡种群将返回海洋繁殖。 因此,鳗鲡也能适应高盐度的海水环境,如花鳗鱼和日本鳗鲡。
- o- ^; r) a1 ~! p
鳗鲡
5 C- p `/ D; ]3 S1 N % P+ \- _ K& M4 z8 b/ s5 Z
/ j) q( m* l0 u4 J; L6 B! b
问题是,黄河口鱼类如何适应盐度的变化?
' A# X+ p/ b9 _& E! Z- s0 F3 ^
在黄河口,来自上游有机质流向近海,浮游植物异常丰富,吸引了许多掠食性鱼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生物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大量捕捞到一些珍稀濒危物种,使得黄河口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资料显示,黄河口周围有600多种海洋生物,有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捕捞了黑鲷鱼、鲈鱼、鲻鱼等鱼类。 由于种类繁多,黄河口也有“黄金海岸””、“百鱼之乡”之美誉。
) f7 H! V# g2 Q) [
黄河、东营渔港
/ y& `* J) A/ [0 S
. c/ Y; C$ c' e |8 @
6 i. j+ A: w3 P: i
在河口地区,鱼类对外部盐度的变化很敏感,这种变化可以引发只有0.2个单位的应激反应。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淡水资源日益匮乏,海水养殖已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渔业产业之一。 在中间,鱼类的侧线神经系统在盐度监测和感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 b' \. x6 T4 f, l2 p$ ]* K+ s 海水鱼鱼类和淡水鱼不同的自身盐度调节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海水中的含盐量低于淡水;而当盐水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鱼类死亡或产生病变。因此,人们通常把盐水作为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淡水鱼积极地从外界吸入盐分,并通过皮肤扩散、鳃和排尿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而海水鱼则相反。
% `+ [% x+ y. n. n4 A! a% i% ~ ! u( c8 u' [+ X6 O8 H
- Y8 q8 o7 L" K, Z 对于洄游鱼类,当它们进入或离开河流时,激素含量也会发生重大变化。 研究表明,这些内分泌系统在鱼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不同种类的鱼类所分泌的激素水平各不相同。 例如,生长激素的增加会导致鱼鳃中的氯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从而提高调节盐分的能力,例如,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会导致钠离子和氯离子中的氯细胞排放量大幅减少,影响渗透压调节。
4 J" R/ V: ~. `7 `6 S% a
另一种广盐性鱼类:鲻鱼
+ t: q* U5 k h# y/ L * `* Q/ u" c. y: ]3 n" C# ~- q& `
$ O( T1 a8 |. ?/ d
由于这种适应性,花鲈和鲻鱼等鱼类可以通过移植驯化,逐渐降低水体的盐度,使其适合淡水环境。 同时,这些鱼类还能借助自然条件进行繁殖,从而实现大规模集约化养殖。但是,由于淡水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严重,许多水产动物面临着生存危机,甚至濒临灭绝。 随着淡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海水淡化的品种,如南美白对虾。 苗种淡化技术的应用,使以前仅在近海养殖的鱼虾品种得以在内陆地区推广和普及,极大地扩大了养殖范围,提升了经济效益。
$ m ^ _5 I+ ]( \: l
结论
- ^" k$ t% M6 ^) t
2002至2008年,在黄河渔业资源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黄河上游鱼类44种,中游鱼类100种,下游鱼类101种。
5 a7 B9 Z- t8 [: z/ b9 }7 r4 T 黄河人捕鱼;
9 V' l1 z( r; |- Q ' m4 |( H. g& H& R5 H. p
7 \5 X6 W, E Y 即使在引水期间,小浪底水库下游水位上涨并加快,下游的鱼类也没有减少----由于水流较快,大坝下游的鱼类形成逆流而上应激反应,同一段水域的鱼类从以前的26种(2011调查)增加到35种。 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和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小浪底库区内的主要优势类群为鲤形目鲤科鱼类,其中包括中国特有2属3种,日本特有1种。 这也从侧面说明,大部分的鱼类生活在干流、支流和湖泊中,而不是沿着黄河水进入渤海。
4 Q& E( L% ]' a) ~& X6 s
黄河流域地图
6 A- h4 e+ w; E' s$ S% p& v3 R
. d/ j/ K; B: E
# c6 }/ v& ?6 ^4 K2 N* g
总之,黄河中绝大多数的鱼类都生活在黄河流域,只有刀鱼、鳗鱼等洄游性鱼类才能渡江入海,在两个生境中生存。
# |7 b) Z1 }# @" e1 D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 O8 O; ? Q: _6 v; y0 K; Q& `: w+ R0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