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创院启动医疗与物理研究所,徐红星院士任首席科学家、所长

[复制链接]
& q, D) F {# a* j: r0 n

  11月16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医疗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论证,正式启动,旨在通过技术交叉融合推动产业创新。

3 M& E+ d1 k G
1 M. ^& J( E4 A [$ i) ^! u4 _- N

  研究所由武创院联合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学与物理研究院共同建设,聚集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高校和医疗机构的医学、物理、生物、光电子领域专家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徐红星担任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所长。

8 R! U& {# |9 k b6 P

  研究所主要针对医疗与物理(声光)交叉融合领域的创新需求,将大力拓展生物医药、医疗机器人、自主医疗仪器设备、医学物理设备等相关产业,搭建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中试检测平台,推进医学与物理交叉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新型医疗技术,构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引领医疗技术产业平台及声光微纳产业集群高水平发展,逐步形成有武汉特色的医学与物理产业发展格局。

/ ]. r3 o( y5 c: i- ]

  “没有物理学的支持,就没有现代医学的今天。”徐红星介绍,X射线、激光、放射性同位素成像等物理技术,带动了放射医学、激光医学、核医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全球物理学相关医学产业年产值高达千亿美元。

( L* W7 F5 k2 u/ ?
' H% o4 u/ M& A( a6 u

  目前,研究所已储备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比如,“胎儿有核红细胞的无创诊断设备”项目,通过从孕妇外周血中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可在孕早期第七周就实现对唐氏综合征等重大出生缺陷的检查和诊断,市场规模超过百亿。目前,该项目已经研制成功两种样机,获得两个一类医疗仪器设备认证,距离临床应用仅有“咫尺之遥”。

# x. D5 B9 |9 F4 E* {$ U9 d

  “纳米材料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项目,通过将多功能纳米颗粒应用于光热治疗,改善肿瘤的乏氧效应,提高放疗的治疗效率。创新的载药结构以及靶向释放功能,可确保药物进入肿瘤后靶向释放,以减轻正常组织损伤。目前,该项目已获得多项专利。

! v) k6 M/ V& f( a

  “研究所有力打造医学与物理交叉融合产业创新链,将更好服务人民健康。”专家论证组组长、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周翔认为,研究所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集成产学研用等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将声光等物理技术与医疗科技相结合,符合武汉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武创院发展定位。

& Y B+ M6 }* E7 [4 J: l

  今年4月正式运行至今,武创院已经建成了一批高水平专业研究所和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创新的资源和要素聚集度越来越高。

& H8 n- G9 w0 T8 c% D/ I

  来源: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张鹏

$ `1 b, S( h9 s" s4 q7 J 6 r) k8 O3 m! R3 g, A: F 9 p5 o) k. X( K0 M$ P$ Q9 D% o0 b$ @. J- H& A% A 3 M. B. T" P m) ]- A % D" ~7 b" Z( N/ c/ j 3 l3 f' P4 J9 ^" J! p1 B. ~ , x; t6 J" c( a& u % ]4 l( D6 e4 b4 y" G4 A* D/ x9 n& f* ]4 a " N3 W- L2 b- c0 W+ p# T& c3 O- s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象山港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