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核潜艇下潜深度:美600米,俄1020米,中国是多少?

[复制链接]
/ o y# {: a0 M$ G( Y$ d: ~. V

综述

* P. h, _* t# A

对于军迷来讲,潜艇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的出现,使得战争模式变成了空中,水上和水下的立体作战方式。在二战时期,潜艇在海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尤其以德国的U型潜艇最为出名,创造了"一艇沉三舰"的经典战绩。德国著名的"狼群战术",便是在大西洋上使用多艘潜艇集结攻击水面船队,一度令整个盟军都束手无策。前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说到:""战争中唯一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潜艇的攻击是最具毁灭性的的灾难。"由于潜艇具有海军舰队中其他舰船所不具有的隐蔽性,因此也成为各国水面舰艇的最大威胁。

) K- ^. {! v8 ~: f
; w7 X/ \3 U: F) k4 o, h2 C

二战德国潜艇

5 b2 s% S- Z. J i& i.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核潜艇逐渐取代了常规潜艇的地位。核潜艇最大的优势便是采用了核动力系统,其速度快,水下航行时间长,唯一的缺点便是造价过于昂贵。随着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美国的"鹦鹉螺号"下水,核潜艇便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对象,它的出现标志着潜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在核潜艇出现之前,常规潜艇普遍采用的是蓄电池作为动力供给,这种蓄电池使用的是柴油机充能。潜行时间较短,且使用电动机作为主要动力装置的航行速度也不快,最快不超过20节。由于蓄电池的容量有限,通常情况下潜艇在水下航行数十个小时便需浮上水面重新进行充能。暴露在水面的潜艇面临着极大地被攻击的风险,而较短的航行时间和较慢航行速度也严重影响了潜艇的作战能力。

1 H1 ~* S+ d. C4 z7 W' d
+ N+ L5 A' Y) o+ g! R, y/ e

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

@0 O; C, M: }/ A

核动力潜艇的出现,克服了采用柴油机和蓄电池的常规潜艇的动力缺陷。相比于常规潜艇,核潜艇的动力输出大,航行速度最大可以达到30节以上,并且续航时间极长,核反应堆的使用周期可达几年或十几年,基本可以视为无限续航。采用核动力的潜艇在水下可以不间断地连续航行几个月,这些可以长时间潜伏在水下的钢铁怪兽被喻为"神出鬼没的深海幽灵",它们是大国地位的重要象征。然而核潜艇具有建造技术难度大、建造费用和维护成本高等,因此全世界只有少数军事大国具备建造核潜艇的能力。

. J( v7 C3 p8 _2 L- b) E

对于潜艇来讲,为了在水下躲避探测装置,下潜深度是一项关键指标。那么美俄中作为世界前三的军事强国,自然都拥有建造核潜艇的能力,他们的下潜深度极限是多少呢?

' F6 W0 h6 M+ o4 E

冷战时期的苏联和美国潜艇发展之路

# A) Q7 q7 `# N" L) w( N

美苏冷战时期,苏联的潜艇设计师们仍在建造越来越大的潜艇兴趣方面乐此不疲。殊不知越大的潜艇,在运行的时候发出的噪音也就越大,而这恰好是敌人的声呐系统最喜欢的。在潜艇上,螺旋桨是其噪音的主要来源。当螺旋桨工作时桨叶会产生空泡,这种空泡对水动力性能影响非常大,并且空泡所产生的脉动压力还会伴随着辐射噪音,这极大地增加了被敌方发现的几率。

# l# w c3 [) G
9 X- c( Z+ T1 U9 u$ u( k

螺旋桨转动所产生的空泡

k; p0 O! `* S" u* v: d# K

东芝的机床事件

7 O; s% c" S4 a5 t9 {7 J4 K

上个世纪80年代,苏联从沃克家族的间谍那里得到了重要情报,现有的海军防御系统可以通过潜艇的螺旋桨噪音来定位潜艇所在的位置。而潜艇的主要推进器便是螺旋桨,因此苏联便开始寻求更先进的机械设备用以制造更好的潜艇螺旋桨。1991年,日本的东芝公司通过挪威康斯伯格公司向苏联出售了螺旋桨铣床,也就是现在常见的九轴数控铣床。

" e$ |6 z4 [9 {( C' o' s( ^3 n, Z8 W

在得到先进的铣床之后,苏联的新型核潜艇开始逐渐崭露头角。新型的阿库拉级潜艇的噪音得到了极大地控制,这都得益于东芝公司提供的铣床。另外在下潜深度上,新型阿库拉级核潜艇可以下潜到610米的深度,而之前美国海军的洛杉矶级核潜艇的下潜深度仅为200米。

: \& h/ q. o3 A& r: p6 a' ~0 Y
" S: `4 ~ l9 J7 [5 h c( p

先进的数控铣床在制造螺旋桨

; I4 a' B3 Q& x1 f: ?& ?: u

海狼级核潜艇的下潜深度

0 C) e0 G. w- i

面对阿库拉级核潜艇的威胁,美军迅速做出了反应,海狼级核潜艇应运而生。海狼级潜艇采用了厚度为5cm的HY-100合金作为潜艇的舰身材料,能够承受更大的深潜水压。相比于洛杉矶级潜艇舰身使用的HY-80合金,HY-100合金材料的强度提高了20%,因此海狼级核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也达到了610米,挤压深度达到了900米。

$ M+ b2 K6 ]0 g5 j: W

海狼级潜艇的长度为107米,和洛杉矶级相比长度大概缩短了2米,但是宽度由10米增加到了12米,别小看这2米的宽度,这已经比洛杉矶级潜艇增加了整整20%。舰体宽度的增加使得它比前辈要重得多,水下排水量最高达到了12158吨。

7 R @9 s+ [% c: i$ I/ u
U2 O" P$ f3 o3 q' Y

美国海狼级核潜艇

. I0 B' X0 X' ]( j: n4 p. z

美国——海狼级核潜艇

& a" ^6 U4 K9 P/ O7 R7 _3 }7 T4 F0 u7 f

海狼级核潜艇是目前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核潜艇,也是全世界最先进以及最昂贵的核潜艇。海狼级核潜艇于美苏冷战末期开始计划建造,作为美国第一款全新设计的潜艇,1989年开始进行设计,到1995年第一艘海狼级核潜艇"海狼号"下水,并于1997年正式服役。之后美国又陆续建造了2艘海狼级核潜艇,美国海军原本计划是一共建造12艘,不过由于这些"大家伙们"实在过于昂贵,加上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便叫停了继续建造海狼级的计划,最终留下3艘为美国海军服役。

7 ^- P! _+ h# V8 \" p7 n
! @: ^( `% b7 H2 ]. w" h- \

2014年海狼级潜艇在华盛顿

出色的静音性能

美国建造海狼级核潜艇的目的,最初是为了维持美国海军自1945年到80年代对苏联的技术优势。它在设计上比现有的美国核潜艇有着更大的下潜深度,并且可以在覆盖着厚厚冰层的极地地区活动。它主要针对的目标是苏联的台风级和阿库拉级核潜艇,海狼级核潜艇最大的优势便是静音能力,根据美国海军的介绍,即便是在高速航行下,它的静音性是改进型洛杉矶级核潜艇的10倍,是原版洛杉矶级的70倍。一艘海狼级核潜艇在25km/h的航行速度下,发出的噪音比静止的洛杉矶级还要小!一般来讲,大多数的潜艇在航行时,需要将速度降至5km/h,才能不被声呐探测系统所发现。而海狼级核潜艇则可以以20km/h的速度航行,并且不会被探测到。由于出色的静音性能,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深海猎手。

海狼级的武器系统

海狼级核潜艇设计有双层鱼雷舱,拥有8个660毫米鱼雷发射管,是早期潜艇鱼雷发射管数量的两倍,可同时攻击数个目标。这比早期可携带战斧式巡航导弹,最大射程为1700公里,用于攻击水上和地面目标。除了巡航导弹,还可携带50枚Mk.48鱼雷、鱼叉反舰导弹等。另外,还可以携带多达100枚水雷,以代替鱼雷和巡航导弹进行攻击。由于具有良好的机动性,为了改进武器系统,海狼级在内部还增加了额外的空间。

9 P" U' e. w2 e
# l; S$ d& v) P$ ]" H2 J3 m7 \$ A

航行中的海狼级核潜艇

* X1 m* d) R( L" \/ P+ C. W; T

海狼级潜艇极佳的静音性能让美国海军萌生了对它进行改造的想法,最后一艘海狼级"吉米·卡特"号于2005年服役,它相较于之前的型号加入了干式甲板机库,这个部分被称为多任务平台(MMP),使得它的体积比前两艘更大。"吉米·卡特"号的舰体加长了30.5米,增加的干式甲板机库是一种可空中运输的装置,用以输送特种部队。可最多容纳50名特种部队成员或其他附属人员。另外还有一个内部锁闭舱,可以容纳8名特种部队成员,以备特殊之需。MMP使卡特号可以在水下发送和回收遥控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以及海豹突击队员。另外卡特号还配备了前后辅助操纵装置,可以对海底电缆进行窃听等间谍行为做出精准操控。

5 u, [2 ?& p) M0 n- N4 [
- G$ u7 I6 ^/ j$ z5 R

"三狼"中最大的吉米卡特号

8 Y R n6 k. T

海狼级核潜艇搭载的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先进的BSY-2声呐套件系统,它包括一个主动或被动声呐阵列以及一个宽孔被动侧翼阵列,由TB-16型被动拖曳基阵声呐、TB-29型细线基阵拖曳声呐、被动保角阵列声呐、AN/BQQ-15型冰下探测声呐、探雷声呐等组成。雷达系统方面采用了BPS-16导航雷达和雷神Mk.2武器控制系统,以及WLY-1鱼雷诱饵系统和WLQ-4(V)1电子对抗系统。

( R8 U: _8 S7 `; u8 U6 }! o! ]% }

动力系统方面,海狼级由一台西屋电气公司的S6W核反应堆来为潜艇的两台蒸汽轮机提供动力,共52000轴马力。在这样的动力系统推进下,海狼级在水面上的航行速度为18节,水下最大航速为35节,静音航速为20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海狼级是美国第一款采用泵推进器而非传统螺旋桨的潜艇,这一设计也被应用到了最新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上。

8 v2 g4 X$ e$ B$ L7 J
: j3 t1 N2 j0 M& U6 j B

海狼级潜艇上的官兵

$ {. U: K) ?9 I, h! j0 N

海狼级核潜艇性能上的巨大提升,是以成本巨幅增加作为代价的。原本计划一共建造12艘海狼级核潜艇,全部的预算造价高达336亿美元,占美国海军建设军费的25%,也成为了有史以来最贵的潜艇。在考虑到苏联阿库拉级潜艇以及后续型号的潜艇威胁,这个费用是美国海军无法承受的,因此海狼计划也于1991年宣布中止。最终剩下3艘潜艇,总耗资73亿美元。

! K' S5 r/ g0 }$ ^$ K

海狼级核潜艇是性能非常强大的潜艇,但在研发时受冷战思维的影响,因此在成本上不惜代价。冷战结束之后,巨额的军费支出迫使海军在后续研发新型潜艇不得不考虑降低成本。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也能生产出性能优异的潜艇,新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就是冷战后的产物。海狼级潜艇虽然只有3艘,但其拥有弗吉尼亚级都无法比拟的能力,依然是美国海军潜艇部队中最强的进攻性武器。

4 D& N6 }$ I+ a) ?6 o4 e
2 v% u% |2 ?4 F3 t( p

在极地冰层运行的海狼级核潜艇

0 v8 r9 }5 K2 [5 H* _$ x

苏联核潜艇——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 s2 F3 s3 I* z4 Z

常规潜艇的下潜深度通常在300米左右,核潜艇下潜深度可达到到600米,超过600米的深度似乎是探测型潜水器和水下工程小型潜水器的专长。然而苏联在冷战期间却建造了一搜下潜深度高达3350英尺(约为1020米)的攻击核潜艇,也是目前核潜艇下潜深度最深的世界记录保持者。也有一种说法是最大潜深为1200米,不过目前有确切记录的深度是1020米。

: T9 B: |& X- A) P7 L

从欧洲军事专家的观点来看,苏联工程师在设计潜艇的时候,把高性能战斗机的设计理念也融入了进去。他们想要建造跑得更快、潜的更深的潜艇。面对美国强大的水下作战力量和反潜能力,苏联也必须不断提高核潜艇的性能才能形成反制。因此苏联潜艇的速度通常比美国潜艇的速度更快,由于潜艇采用了双壳设计,使得它们可以承受更大的水下压强,可以达到几乎于美国潜艇两倍的下潜深度。

3 l! w W0 V5 L& z
' M. f0 N) F+ J/ C

双壳设计的K278潜艇

5 U& }" _. M. R7 M

苏联走"更快更深"路线设计建造的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它们的反潜能力普遍较弱,并且事故率高的可怕。由于苏联潜艇的航行噪音更大,这让美军的潜艇通过声呐探测系统可以很快地发现它们的踪迹并进行跟踪,而不会被苏联潜艇发现。这就相当于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你的对手可以清楚地知道你的位置,而你却像一个瞎子一样漫无目的地乱跑。在潜艇战斗中,这种声学上的隐身优势普遍会比速度更重要。尽管如此,鲁宾设计局依然在1974年完成了新型核潜艇的设计,并打算将此作为未来第四代潜艇的基础平台。

1 g( R7 K2 x X3 \7 j

共青团员号潜艇的设计思路

& x9 d' T+ A' Y* u' X# V' ^

鲁宾设计局最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便开始着手研发新一代深潜核潜艇,其中编号为K278"共青团员"号核潜艇于1983年5月9日下水,1984年底正式服役。依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共青团员"号是一艘实验潜艇,据报道,苏联原本计划建造第二艘,但在完工前便停工。因此,"共青团员"号也成为了唯一的服役潜艇。

6 M9 l$ {8 b# E) U, r7 u3 L& g' N! A
3 W' X$ i8 m) C4 }* S

K278"共青团员"号核潜艇

! J- Y. W0 C; F8 G

K278"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内部完全由钛合金48T打造,这是一种极其昂贵的金属,其强度与钢相同,但是重量要轻上许多。在相同的压强下,使用钛合金的舰体可以下潜到更深的地方。建造钛合金舰体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工人穿着类似宇航服的工作服在充满氩气的建筑中完成,才能将钛板焊接在一起。

0 |, ], Z8 e- q* Y4 {4 D1 Z

这样建造出来的K278被北约命名为"麦克级",它的长度达到了117米,比一个足球场还要长。水下的排水量达到了8000吨,由于使用了钛合金舰体,使得K278能够承受1500psi的海水压强。先进的自动化系统使得这艘大型潜艇可以少于60名的船员来操纵,整个潜艇为双船体结构,分为7个舱室,分别是:鱼雷舱,主舱,控制室,反应堆舱,电机,轮机和辅助装置。内压舱体为钛合金,轻巧又坚固,是世界上下潜深度最深的潜艇,没有之一。

5 B" x& Y% u( ?/ O& l

另外,还有一个独特的逃生舱位于船帆上,以便在水下发生紧急情况时,船员能够逃生。"共青团员"号核潜艇的单个压水反应堆提供了约190兆瓦的功率,能够使它的速度达到30节。这样的速度在北约海军中的潜艇来看是非常快的了,但对于苏联潜艇来说却是基本操作。

: q+ s' T1 J6 ?! F: l% V; V
, K C5 z, z8 Q7 V% J* F

航行中的"共青团员"号

. j, I5 D* r8 d' B9 X' b" J

"共青团员"号舰首主声呐阵列上方有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SET-65反潜鱼雷和SAET-60M反潜鱼雷,还能携带采用火箭推进的VA-111超空化鱼雷。

& _- W8 M0 r; s5 s+ L8 }4 z, a7 u

"共青团员"号于1983年下水,在随后的四年中先后进行了几轮测试。1984年,在尤里-泽连斯基舰长的带领下,它在挪威海域创造了下潜1020米的深度的世界纪录。要知道,这是有史以来进攻型核潜艇下潜最深的一次,除了少数科研探测潜艇,它比所有的武装核潜艇都要潜得更深。相较而言,美国正在服役的洛杉矶级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正式测试深度为240米,更先进的海狼级为610米,。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美军的马克48型鱼雷的设计深度也不超过800米。

世界纪录保持者的陨落

然而,性能如此强大,造价如此高昂的"共青团员"号却是不幸"英年早逝"。1989年4月,在叶甫根尼-瓦宁舰长的带领下,"共青团员"号在执行了第一个作战任务,这是它的第一次出战,也是最后一次。4月7日,"共青团员"号在下潜到386米处时,不知何时由于电气短路导致尾舱发生火灾,这是由于连接潜艇压舱的高压气管破裂所致。破裂的高压气管在空气中剧烈摇晃,损坏了一个油压系统。随后,油雾喷到了一个高热的涡轮机上并迅速起火,在高压空气的助推下,火势不断扩大。尽管舱门紧闭,火势还是通过电缆线蔓延了出来。保护核反应堆的紧急系统被启动,推进器也停止了,并且潜艇的液压系统也失去了动力。短短几分钟之内,潜艇上的电气系统便几乎全都受到了影响,许多安全系统也发生了故障。无奈之下,舰长下令炸毁压载舱,将潜艇带回海面。当大部分船员疏散到甲板上时,瓦宁舰长和其他5名船员仍旧在船上,试图拯救这艘潜艇。

9 y& g' E% _7 r# m2 w
. o7 Q+ i2 l2 G: ?# }

即将沉没的共青团员号

救援任务失败

尽管已经成功上浮到海面,但在泄露的压缩空气助推下,火势依旧只增不减。下午4点30分,"共青团员"号开始下沉,瓦宁舰长命令船员们弃船逃生,与此同时,他和四名军官登上了特殊的逃生舱,但逃生舱部分已被海水淹没,并且充满了有毒气体,他们5人当中仅有1人在上升到海面时幸存。苏联海军早在数小时前便接到了救援信号,他们使用飞机为船员投下救生木筏,但木筏无法容纳超过50名落水者。一小时二十分钟后,一家民用救援船只赶到,不过这对于落水的"共青团员"号的船员来说已经太晚了。在接近0度的水温当中,人类仅能存活15分钟,他们当中有34人因体温过低而死于冰冷的挪威水域。

1 w# H9 o4 g- L, u
% ~! M/ x- H+ l% x+ s$ K! ?

锈迹斑斑的共青团员号

沉没

"共青团员"号在挪威沿海东南180公里处沉没,在1680米的海底静静地躺了30多年。在沉没时,它携带了两枚核鱼雷以及8枚常规鱼雷。事故发生地是世界上最富饶的渔区之一,放射性物质的可能泄露将危及当地每年数十亿美元的渔业。多年以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周围的各国政府反复勘察沉没的船体,寻找被污染的证据。令人欣慰的是,除了1994年的一次勘察中发现了少量的钚泄露的迹象,并且这次勘察封堵了舰体上的一些裂缝和孔洞,在之后的调查中所发现的污染极少。

4 E* Q5 B2 I. B9 P( j8 I q" P( m- w
/ F% u! E7 |6 ?) T

对沉没的K278进行水下勘察

; B9 a+ Z) f- P/ T+ z9 I- \) j

中国093型核潜艇

* D3 D- a# v) x; E

建国多年以来,中国海军的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日益增长的海军力量使得我们在海上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尽管和美俄两大军事强国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如今我国海军的扩建速度全世界有目共睹,包括新型的航母和驱逐舰等等。而支撑这些的却是平常人容易忽略的一样东西——我们越来越强大潜艇。

9 s3 @5 H/ R" _7 y3 k, A5 b
9 S: J" e- C* b

中国的航母

093型核潜艇性能

中国海军在潜艇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稳步的进步,在目前的潜艇队伍当中,最先进的是093A型攻击核潜艇,排水量约为7000吨。从尺寸上来看,位于法国海军最新的苏弗伦级与美国海军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之间。这种相对较大的体积可以为降噪带来更多的改造空间,隐身性能始终是潜艇最重要的属性之一。093型其隐身设计十分到位,比如在外壳采取一定的填角结构,以及内部动力系统的先进技术。据传093型预估可装载22枚鱼雷,在这个载弹量内,它能够携带YH-82反舰导弹、火箭动力鱼雷和热能鱼雷,还能够携带YJ-18超音速巡航导弹,可以对军舰和陆地目标形成打击能力。

* F2 H( a1 j+ e! l7 Z6 W
3 o" h1 M8 j" B

中国的093型核潜艇

095型核潜艇下潜深度

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会建造带有垂直发射系统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的改进型潜艇,最新一代095型核潜艇也提高了载弹量,达到了32-40枚。在整体作战能力上,095型和美俄最先进的潜艇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它无疑是中国海军目前最强的水下作战力量。那么095型核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是多少呢?根据目前的试验数据来看,095型核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约为400米。

" W* f4 t# o, m$ G1 V. z. `4 J% a

潜艇的发展历史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猫鼠游戏,一旦落后,猎人便会变成猎物。虽然我国海军的起步较晚,在潜艇技术上暂时落后于美俄两国,但相信随着中国海军的不断建设,发展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在未来一定可以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

; C* g( p/ ?3 G + K. `% L1 }! q/ d& O' l , X0 n6 x9 v# M+ Y ?, ]$ O. Z& a6 F ?0 d6 l R& l 4 Q; `+ z5 Y3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空气能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