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I7 L5 z9 ]& n5 p6 ]: Q 根据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分析数据,从去年秋季以来到今年年初,热带中东太平洋Nino3.4地区已经连续超过5个月海温指数超过-0.5摄氏度的拉尼娜阈值,这意味着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已经持续了足够长的时间,NOAA认为确定成为一次拉尼娜事件,这也是本世纪20年代的第二次拉尼娜,在2020-2022年期间组成了一次双峰拉尼娜过程。 , m$ r8 Q7 J. ^
4 A W# A/ k8 m6 a4 e5 [: `& U 一、拉尼娜正在减弱中. u% r- `: a2 l3 @5 R" a6 x
虽然目前不少气象机构的海水温度距平分析数据显示,3月上旬热带中东太平洋地区仍然有着大范围的偏冷海水,偏冷海水甚至一直蔓延到换日线以西的西太平洋部分区域,但就现在来看,拉尼娜确实到了减弱的时刻。
3 ]$ J* V |2 U. I
/ H" L$ C2 p2 Q 比如NOAA的分析员认为,拉尼娜可能会在整个北半球春季维持,但强度进一步衰减,并且在5月-7月期间逐渐过渡到中性状态,也就是既不是拉尼娜也不是厄尔尼诺的状态。澳大利亚气象局的模式预测中也同样认为,热带太平洋地区可能会在随后几个月内回到中性状态。 - n7 s& Q9 o- b. p- `
6 O7 T1 n' ?% {5 _2 R2 Z2 v6 j7 o
二、太平洋再出新状况,拉尼娜之后又是厄尔尼诺?& S' S& d* b9 o: z9 E
就在热带中东太平洋地区的表层大范围偏冷继续维持之际,太平洋深处的水团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澳大利亚气象局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太平洋深处,之前持续造成拉尼娜的偏冷水团强度以及显著减弱,在1月下旬,表层之下还能维持着大量的偏冷海水,但到了2月下旬,这些偏冷水团迅速减弱,甚至部分地区还是有所偏暖,这是该区域深处海水温度正在显著升高的特征。 # w/ }- w. E M; j$ d1 L/ w, A
* n+ d/ v3 [% ~2 `6 N/ C
虽然说目前的监测数据显示,热带中东太平洋表层仍然大范围偏冷,Nino3.4关键区海水温度继续偏低,还是拉尼娜状态,但深层水温的明显升高,意味着表层的冷水已经“后继乏力”,后续没有更多偏冷海水的供给,偏冷的海区会逐渐升温,这也是不少预测认为拉尼娜即将减弱结束的论据之一。那有的网友也要问了:拉尼娜之后会不会是厄尔尼诺? 1 c& ?; k4 D! ] X( W2 E, W
_! L7 m% W$ p
三、厄尔尼诺存在一定可能性,关键在春季7 F f z% x) ?8 |
虽然不少人认知里,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应该是交替出现,但过去的双拉尼娜现象已经说明了,其实并非交替登场。不过,目前已有部分预报中指出了后期的部分厄尔尼诺趋势——像是日本气象厅的预测中就认为,在4月以后热带太平洋关键去水温将持续上升,可能会在4月以后开始向着厄尔尼诺(粉红色区)靠近。
}- s4 V% z4 T$ i. ` 5 g' B& | G% E n
日本气象厅的预测中指出,4月将是关键一月,届时拉尼娜可能会明显消退,并且往后厄尔尼诺的可能性将再次冒头。
5 ~$ n/ ]; o: E* o0 u, X& O9 x% U 2 @+ M' d: x- t6 K2 F
像是我国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中就指出了,4月以后关键区海温迅速回升,并且将迅速转为偏高,这是厄尔尼诺的迹象。当然,4-5月是著名的“不可预知障碍”时期,这个时期海洋和大气耦合偏弱,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预报准确度偏低。总的来说,不管有没有厄尔尼诺,拉尼娜确实已接近穷途末路。 ( W( `' X+ G+ Q) g& S" J
! ^% q; a4 w# J
$ C& N4 J) j2 j5 `
2 H6 u$ ]$ J. w7 _
4 E$ E& U1 Y0 F% \; `3 }
+ e5 d p1 E8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