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养担当海洋强国 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

[复制链接]
8 E4 m" f: X9 l5 S9 e$ z
/ A4 @ _' T3 b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 J! A* l0 D( {
0 L3 C0 \& G# [( w$ x8 i$ X
1 h6 e0 J1 P2 X& P r& z

6月25日是第12个“世界海员日”。围绕今年的主题“远航——过去和现在,分享你的旅程故事”,日前广州航海学院推出线上直播活动,普及航海知识、宣传航海文化,增强海员职业自信,充分呈现了当代航海人勇毅执着,笃行不怠的精神气质。

' H& ~, ^, L2 X9 p9 ?
( G r6 z; I# w
, n9 m: u5 j2 k1 c6 I1 \' B! e1 B' t

作为一所拥有58年办学历史的航海院校,广州航海学院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航海人才。“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耕航运教育,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服务广州、服务行业、服务湾区、服务国家的办学格局,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重大机遇,努力培养向海图强、担当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大任的时代新人,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断迈进。”广州航海学院党委书记、校长邹采荣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说道。

2 h8 G" V6 ]7 _* m# E
- \8 c* Y( p& @9 F( i) C7 d% F% W
; e( Q) q+ B7 t/ H* |

●南方日报记者 汪祥波 通讯员 马国华 陈海航

) h9 W$ a& d B
" H! I4 O1 ^/ c# L5 G
) j9 Q. Y- |) U: k! T" Y- S/ y

发挥科研团队与学科集群联动效应

N( I5 I. n( ]
/ @2 {: C# g8 ^
9 K4 H% ~ S. F9 P Y2 M

南方日报: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推动“双高”和“冲补强”建设,推动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学校实现了哪些主要突破?

F2 e2 p8 c* ^: t6 g: D
; Q* i, F, {" N w
5 ^5 F- x$ ~1 x( a

邹采荣: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核心,主动抢抓机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近年来,随着升格本科,入选广东省“冲补强”计划“强特色”建设高校,获批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参与筹建广州交通大学等重大机遇的落实与推进,学校的办学规模层次、教学科研实力、师资水平能力、实验实训条件等得到显著提升。

4 y0 _) \+ u+ g5 s3 |2 o+ y
( _+ l$ H' ]) \1 |' @
% n$ q9 m9 {, |5 S: J2 B$ P; K+ f6 k7 b

比如,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建设了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省级重点学科,以及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7个省级特色专业。

0 x' D( _* y" s* ~' Q
8 L, O1 | b; L8 Z$ I2 B \ _
) Q) i/ }! e9 B" J6 E* N9 I( i$ a

学校推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2021年获省示范思政课程8门、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个。学校还与20多所国外知名高校加强交流,开展学分互认、本硕连读等合作项目,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

' U. |0 _8 p$ P$ @2 M2 a
[1 c( H0 k& {( y- O y9 r6 b# u( @
* k) \* r2 G& [" N! [ M

南方日报:成绩的背后,可以总结出哪些办学经验?

* K& _: \* r) R$ g4 F
) V" n0 F {6 t6 r0 Z3 t$ P
; b& r5 o4 c4 s5 r, T, W$ v: o

邹采荣: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本科院校,我们找准自身定位,锚定“四个面向”的发展战略,走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道路,是学校能够跻身“冲补强”建设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因素。

& t. n- r% t9 L( b$ L
4 R0 G# @7 b* W. ?5 }1 g+ D
7 W" v( t% c. Q7 {" \4 P

学校坚持引育并举、协同发展,大规模引进高水平师资,实现领军人才与特色专业的优势互补,发挥科研团队与学科集群的联动效应,推动学校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为广州、广东航运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大批合格人才。

6 F8 {' P j) Z: V7 j6 T$ Z7 t* ^
4 s0 L* U0 G9 K3 T3 G' N
) P" C8 o) w1 ]9 m2 ]

以“新工科”支撑航运产业智慧化发展

& c; f4 H( V4 l/ K& V$ n' N! {* u
& ]! z, ]& F* T; i3 q) B
4 r, S6 w. u# y$ }' A' H

南方日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学校来说,怎么体现为高质量发展?

. i7 K% B9 r- w* t/ d
4 F9 r$ d" Q% g- F1 w
- d" F6 H& ^) B: C7 C% s5 m; n

邹采荣:我们认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核心在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聚焦以下五个方面:

+ @! `% g$ j! d7 P5 _: `
& b- G- Z+ W$ q9 l
' m2 v5 m( r* Z, V! A( P- u6 |, l4 D

聚焦“五育并举”,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构建全面培养、融合培养的高质量本科育人体系。

8 f2 w# o& B4 e* q* }9 f
' G8 |4 Y! l2 N+ [* L0 ^- D& ~
5 w; i+ m+ @+ }! U j* r

聚焦新发展格局,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精准对接航运全产业链,布局“海陆空轨”专业链,构建航海类、船舶与海洋工程类、港口与航运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四大主干专业群。立足校企融合,以“新工科”支撑航运产业智慧化发展;聚焦产业发展,用“新文科”引领航运服务精细化升级。

/ `/ c$ g5 _3 ] i) m* d; `
# Z: `* Q, u7 x: Z+ l! V
& J& ^8 G" {" @; ?) M

聚焦产教融合,学校坚持协同育人,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建立学历教育与船员执业资格培训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实践对接、职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养教育统一的高素质航运人才培养模式。

3 Y5 k" B* c) l" I
8 _ ]* l& p8 |
0 I: Z, h* K/ a- f# d# f0 m

聚焦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学校积极协同各方资源,组建大团队,共建大平台。目前,我们拥有4个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6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以及11个高层次科研开发平台,助力企业、行业破解痛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

& d8 ]7 Z" s/ T; f8 L$ a
- h+ ^ T) W6 @0 _+ w& [
0 R) \* i. d0 ^/ C: E% {4 ?

聚焦“双师双能”标准,学校以德行涵养为基础、教授能力为支撑、社会服务为扩展、文化传承创新为底蕴,构建师资能力养成机制,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让优秀的人培育更优秀的人。

( j( e7 _+ `* I) H* ~4 {0 G
. b6 N' E) f) A# Y
`) l/ Q( ^; O& g3 b4 e

推进广州交通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论证

' ~* g, s; Y3 \& M0 d4 P2 z
5 _9 u" |3 i$ ^6 f
e( g* Y( Q0 b$ \ i5 q0 @; V

南方日报:目前,广州交通大学建设有哪些新进展?

/ w: G8 \5 F2 |/ r; q' g3 ?6 Z, M, t
9 s/ ~* p% j+ k9 x8 f7 ]+ t
{7 [+ ~7 } p8 J

邹采荣:广州“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广州交通大学,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目前,征地拆迁工作进入快速推动阶段,校园基本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相关勘察设计方案也进入最终审定环节。

6 g: d1 ^* C3 {
( \* J5 I6 R) g
+ G+ F5 y7 p' S% B) {! ?

人才招聘与引进方面,2021年学校正式启动“双百计划”(引进百名教授和百名副教授),已引进高层次人才112人。

' M) o) i: K3 Q
1 p1 K1 V) h( t, T& W5 H
. l6 T$ J- r! ?9 b. [* T; b3 W

学科专业建设方面,高质量开展广州交通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论证,完成了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首批拟招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论证工作;与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重点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已建成海洋严酷环境使役材料与运维装备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并将建设智能交通、交通装备、交通能源等相关的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

% R2 n) I5 |! V9 u; c0 P
6 ~- X/ D( ?1 Q: | e( n
! ]6 Q* u2 e! z. ?7 T! z3 |

南方日报:围绕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学校有哪些重要举措?

( r1 G2 j: _& Q5 B" b1 l5 _
& l D. r2 g0 K" l4 ?
& [+ V5 I, g/ ? i$ ~1 o* s

邹采荣:学校面向交通科技前沿和广东交通行业的重大需求,前瞻性地布局能支撑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一批特色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工科学科;完成交通类学科群和综合大交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覆盖“海、陆、空、轨”等交通学科。

; @& r* I& K/ Z9 G+ Z2 d
0 y8 S: G8 |; ?& z
' X2 [/ N0 ?# L# R, e" V5 W7 U

在智能交通、交通装备、交通节能环保、交通大数据等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实施科研平台与学科联动发展,学科与平台研究方向对接,全面提升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

6 s! f" {# w4 v3 A8 p* K/ W
7 p7 F7 }% N7 Z2 _4 i! @* H
/ e; \/ v$ l. K. n6 h

围绕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做好学科内涵建设工作,重点围绕学科方向、学科平台、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及标志性成果学科建设等五要素开展工作,以交通运输、机械、电子信息、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为主要培育对象,实施储能学科“学位授权突破计划”,组织实施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形成强劲竞争力。

0 J C6 H7 x. H* E6 ~$ |2 f; @( d
% h. U* t; ^: h+ P" g5 K- O
2 S+ _2 j# K. y

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以及具有交通特色一流学科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加速人才培养国际化步伐,建立面向全球的留学生招生机制,进一步推动学校对外开放合作。

5 H1 ^( [# w# U* s# p8 O3 J4 R
0 K, y2 J6 w7 b' c- C$ L
8 ?8 H. e, m. u0 @8 }

案例

% f# j$ H* k/ Z; M D
' H K1 w( t: a7 t: z
1 C/ L! Q G9 B8 _1 v

确保落实就业

& H) r. F! r) G( R7 B
4 l2 ~/ a8 H& D8 H2 ]
' m/ L+ |4 W/ u# [

提升就业质量

$ }' ~ \8 g3 h( d" g% C$ O
- O3 o& `7 Q; H
2 l+ x) o7 V8 B4 t4 d

58年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近8万名高素质人才。大部分毕业生在广州、大湾区从事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行业对广航毕业生的普遍评价是“能力强、上手快、留得住”。学校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华南地区货代行业的“黄埔军校”。

R S4 P# ~5 Q$ h
* e6 f7 _0 T5 M \: C# R0 \7 |
" \8 p+ J+ r- |8 O- h# V

学校党委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二级学院党委就业工作责任制和去向落实率末位约谈机制,确保有意愿就业的毕业生全部就业。学校加强政校企合作,与许多大型央企国企建立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合作关系,试行“订制班”培养机制,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近3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持续位于广东省普通公办本科前列。

% |' V' w8 z8 a7 Y2 k& b v" L
9 A+ z F" ~( v# V, R9 P0 M. U
^9 d( p0 t. ^5 P- V# P# s

快速集结一批

9 t+ F- x% X4 Z' d/ `" u
) H( v5 ]* P/ u; u9 t* ~
( m, H2 I/ ]" @) T

学科领军人才

% t' X. k* k7 H
+ U8 M! j1 ?8 p; ?1 j' f9 d2 i" o& u
$ o% D( ]+ A; L0 o" M" m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学校以广州交通大学建设为契机,围绕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服务激励等关键环节,通过高标准引进人才、高层次打造科研平台,构建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工作机制,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正在快速集结。

0 ~/ H0 ^6 X0 [( v. F9 j4 v1 e
0 Y' c" w# O7 p# T2 X9 z; r1 P& @
4 S. c( d. @2 m; Q8 \$ L' |( r

学校获批参照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意见开展人事改革工作,新增一批事业编制,人才引进专项经费17.12亿元。通过实施“双百计划”,精准配备师资。

Q- A. ?- m! p4 ^3 i
: \$ p" d+ v4 V- Q) ^5 I
* }1 L3 R- D4 b

学校协同各方资源,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发挥科研“强磁场”的集聚效应,高水平科研项目与高水平科研团队同频共振、良性互动,形成了聚才储才用才的局面。学校还完善各类激励与服务机制,累计推荐人才获得广州市杰出专家和优秀专家、南粤优秀教师等20余项荣誉称号。

# Q5 T, e1 d4 v, F2 V: E7 j! W9 c
% t0 Z9 S, [/ d, l- L
6 o5 \0 o/ g# `& g# B0 H

数读

, `$ F/ Y' r( i S! F
) F X# v" R& v0 p& \4 g
; _3 Z' O7 q' b' }

●专任教师686人中,副高以上职称30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6人。

z' [+ {. j* e0 N
$ v' B, P0 o5 H$ I: }
1 F- I0 Y* v0 t( p6 n; I5 J

●拥有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4个,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

7 x! i0 A/ C9 \5 N0 z6 i; I8 @4 A
2 I. i- L0 P/ i. ^% e |: j
" \# s3 i7 X2 k' X1 S

●建有校内实验室123个,含校内实习工厂和水上训练中心各1个,拥有“广航1号”教学游艇1艘,校外实践基地88个,与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实习船4艘。

3 }# |: a: f M' E8 H7 {
1 ~# n4 x. A: E: `) u
/ V2 p4 _1 d6 F) O

●近年来,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包含2个一等奖)。

# M( _. Y4 _) P; [5 O2 I2 V: G( A
# u9 F6 [0 r; e3 K* N5 V: L3 C
* y5 @' U9 _+ f9 s: E" ?! ^

●与23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省内3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 e. p! v! y% }+ a
- a2 x/ t& f, ?, R4 j2 c
$ h+ n. A8 y! Z4 U0 P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平均达96%以上。

3 }1 I3 z( i& J; Q1 U
) L% } B: ]; ?$ ?" B9 w# T; E; Z
" c: F6 C: G+ H3 S3 k0 q2 \' @; ]6 q
举报/反馈
9 H) Z' P; o0 Q, V4 u m3 ]9 V
: G! t C) N/ E/ _1 C$ \, `8 v 5 R. X' @5 T/ {+ }% N3 Q ) ^; h9 s2 W/ [: z' c8 M6 N2 q! X7 \8 w7 I: u9 t C+ b 6 G. X* _. l8 N+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白小禾
活跃在2024-1-2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