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大棚人工海”养虾,探索绿色生态养殖的新路径

[复制链接]
中新网台州10月11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 张亦汝 江文辉) 每年10月是南美白对虾的丰收季。11日,浙江省台州温岭市箬横镇东浦新塘的雪莉家庭农场内,工人们正对秋冬茬南美白对虾进行最后的照料与培养,使其能以最佳状态进入市场。
4 g' }% N% s# ~% `4 B- x3 y! l, o+ X+ t. w' A8 ^( q- T3 X
  据了解,南美白对虾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磷、铁等,口感细腻易消化,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中国以来便深受消费者喜爱。2000年,人们开始对它进行大规模人工养殖,其现已成为中国虾类养殖的主要对象。
& m' ?2 ?' Q+ N3 v, n
6 D/ N- h6 n7 n" A! ]0 {+ Z$ [0 \) S$ U  “我们从2018年开始对南美白对虾进行集约绿色生态养殖,是台州首个实施‘大棚帆布池设施化多营养层级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水产养殖基地。”雪莉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友定说。
& f2 p2 c! K, @
  ?9 Y9 N/ b5 J+ T2 j(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养殖户在观察南美白对虾生长情况 / 江文辉 摄
" F7 x2 x! P3 p+ s' N9 D% Z) O! N! Z  N& b% \

; a2 N( F+ B( i8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养殖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棘手难题——南美白对虾容易感染病毒导致产量不稳定,其所涉及的养殖海水净化标准不易达标、养殖尾水难以处理。
% P3 _7 {; I, |7 O5 l. [8 K7 A: A: s" P
  为此,张友定请来水产养殖专家对农场内原有的连栋大棚养殖池提升改造,将其变为温室钢架集约养殖区,并内置单体口沿面积为35平方米、有效蓄水深度为1米的帆布池。同时,他还在周边建设面积103亩的进水蓄水区、生态蓄水区、尾水沉淀区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实现微型“人工海”循环再利用。" U* H. T$ ~# i4 E" W9 i

% `, ~7 V/ F( W2 c7 H2 Q# j: j* |  据了解,雪莉家庭农场集约养殖区面积为32亩,仅占配套设施面积的31%。看似是“吃力不讨好”、有可能降低产量的举措,但在张友定看来,有了生态效益的加持,集中养殖才能达到“如鱼得水”的阶段。
. P& Y  i: N2 F! K8 C$ w

' h( c9 ^8 u3 K. s: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工海”的组成部分之——帆布池 / 江文辉 摄

3 E5 }3 }; K+ k6 @9 L
, R3 _+ C4 @2 y2 K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友定介绍说,集约养殖区内温湿度、水质营养等指标的集中运维,将有利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在水质营养方面,他们还专门投资建设一套饲饵培育仓,并健全病虫害防治机制,做到南美白对虾一旦“感冒”,“医师”“药剂”即刻投入使用。
) r' d7 X+ z8 n
3 v6 H: f0 g8 m5 R! \6 }3 F  眼下,该农场内南美白对虾养殖帆布池已达439只,共计15365平方米,能实现一年两茬放养,其中单池单茬产量达500斤至600斤,年产值1050万余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传统养殖方式的近20倍。! _3 T  K; Q9 [, {6 o

! `( i8 w2 ^7 }2 p$ T5 p  此外,在该养殖模式下,南美白对虾退市时间也比露天养殖延迟1至2个月,在市场供应方面实现了大投入、高产出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兼备。
+ U0 ?+ v  [, \+ P$ s% L8 N$ X# h! J& p% z, z$ A* \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一生态养殖模式已在台州推广开来。以温岭为例,当地有近20家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参与其中,还有部分养殖户正进行相关硬件设施建设。未来,兼顾绿色生态与经济效益的“人工海”将惠及更多养殖户。
. x) X3 T+ U( O$ e3 V, I# I4 Q4 L0 D$ g% R, G/ U* d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 ]* v* p8 ^# x$ f' I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