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党的二十大上午举行首场记者招待会

[复制链接]
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上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一场记者招待会,邀请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粮食和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丛亮,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況,并回答记者提问。4 J- s) t" e$ R$ D
牢牢端住“中国饭碗”6 v/ f7 a3 B  `5 J  h
6 D3 @% h: n6 j4 |# n! M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如何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 l! s" i2 j+ ?  A6 i4 t/ J3 c8 ^■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3657亿斤,比2012年增加1412亿斤。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就是说,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 D: A3 R1 Z0 l! q# A/ m
■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夯实 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1 y% b& Z# o7 `. G- a■粮食流通保持高效顺畅 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积极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质优价的市场化收购,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
9 C* N) p1 P8 T9 }' l■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 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S& d  R2 E) P5 q- X# |5 ]
■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 w/ G: c& u* s*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装中国粮。未来,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9 h2 R; q- S' L& c! l雄安新区已投资4000亿元
/ c$ [$ f* ]7 ^6 i3 W在回答记者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时,赵辰昕透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进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引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 f. a, F) m* x+ N& p3 y■区域重大战略有序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正在有序疏解,雄安新区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000亿元,北京城市副中心每年投资超千亿元。长江经济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加快推进,优良水质比例已经提高至92.8%。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呈现新气象,以科创产业融合为引领的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重大开放平台建设进展顺利,绿色共保取得新进展,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N+X”规划体系加快构建,规划纲要已经出台并正在大力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
! A: o1 b% @9 }■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持续缩小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逐步企稳,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近年来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商品粮产量约占1/4、粮食调出量约占1/3,作为我国“大粮仓”的地位更加巩固。$ J3 K+ @+ a4 `  H( q6 v/ I
■特殊类型地区实现振兴发展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资源型城市资源产出率累计提高超过36%,边境地区繁荣稳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 F6 E  B) R* x( j: j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五年来,也已取得了明显成效,“1+N”规划政策体系逐步构建。未来将以横琴、前海和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为引领,加快推动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完善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两廊”“两点”架构体系,优化提升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功能等,让香港、澳门从国家发展大局中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 h5 i) n+ ^0 ^! m8 d互利共赢仍是人心所向
, Q. _' r' @9 X# U“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世界经济也是一片大海,世界上的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在回答外媒提问时,赵辰昕针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认识和理解误区作了重点阐述。赵辰昕指出,国内外有一些声音,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意味着中国要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收缩,甚至讲要搞自给自足的经济。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
& C  e+ N* C( d3 Z7 |/ R. j赵辰昕说,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一些国家想实行“脱钩断链”、构筑所谓的“小院高墙”,但世界决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 l: N3 Y. M  d' p8 l" j
守住能源安全底线
/ C1 d/ J* K  P# |! n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电力煤炭供应紧张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生产生活。守住能源安全底线问题引发各界关注。任京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未来我国将充分发挥煤炭的压舱石作用和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力争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9 F# V& v; Y" c- ^
同时抓好能源的有序替代,全面构建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确保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将建立健全煤炭、油气、电力供需等预警机制,提升区域互济、多能互补水平和应急响应、抢险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用能安全。( t) D: M( m. U- K2 J/ W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 U  A: z9 ]* K1 z6 ]2 t& S
在回答外媒记者关于我国5.5%的经济增速能否实现时,赵辰昕指出,今年以来,特别是3、4月份和7月份,受疫情、极端天气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月度指标有所波动。但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我国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不断恢复,三季度经济明显回升,在全球范围中国经济表现依然突出,与全球通胀高企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  |9 `) f. \6 V( D+ u
赵辰昕透露,最近的很多监测表明,我国能源装备、石化装备、矿山机械、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重点设备的订单都在大幅地增长,为相关上下游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更是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凝聚了磅礴伟力,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必将进一步巩固。( D1 W. {3 _5 x0 A% E& H
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
, Z7 e( T1 `9 ?6 @0 ?3 K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如何鼓励新的外商投资项目的问题时,赵辰昕披露了一组数据:今年1-8月,我国利用外资8927.4亿元,按照可比口径同比增长了16.4%,其中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了33.6%,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增长了14.3%、27.6%、43%。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改善。赵辰昕认为,这说明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有信心,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
& k% |) {$ E" g, l. a下一步,我国将发布实施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商投资的支持力度,为外商投资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政策环境。9 J+ f  o3 w* O0 E3 J: O: y- b
我国还将推出第六批重大外资项目,在中央层面给予产业规划、用地、环评、能耗等政策的支持,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等制度,与有关部门和地方一起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国际投资交流合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 l- h# H7 B' L; g& O+ H% w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I' B# I) [6 F4 y. f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