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深蓝,威海底气何在?

[复制链接]
海洋是威海最大的优势,也是威海精致城市建设的突出特色和浓厚底色。逐梦深蓝,威海底气何在?1 d9 q( C  L) }% n) Q4 a% `
9 V1 s) K+ p* ~1 B: H& S2 I+ y9 [8 z
; u% Y( F* H4 }& P: N' r
150余名专家学者、重点企业代表“论剑”威海,9大合作项目签约落地,8位引才大使“持证上岗”,海洋科技人才创新成果展全面展示着威海海洋领域创新创业新成果……8月25日,2022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举行,释放出鲜明信号——威海正满怀信心,推动海洋经济朝着高效高质的方向加快发展。# ?; Y6 E/ ^( f( x, m
  G1 |( z4 a4 ]* ]!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 d! X# ~. ^
大会现场,9个合作项目签约落地。本报记者 孙大伟 摄9个“大块头”扎根威海01向海而兴,合作共赢。项目签约一直是开幕式上的“重头戏”。本届大会上,9个“大块头”扎根威海这片蓝海。同去年相比,签约项目涉及领域更广,不仅有服务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还有海洋生态保护、海洋人才发展基金等领域的项目。8 p0 O3 _1 v/ m: b
9 J- i  G) \3 k

$ Z. J8 p/ e; }. k4 g: s0 {经过3轮考察、论证,蚂蚁森林由陆地转向海洋的首站选择了威海。; @! ^7 \% O2 h

1 |, s8 ]0 P% P5 Q
) j4 B0 C+ R' M“威海海洋环境好,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相较于其他城市来说,有一定的海洋科技基础和管理基础,且这里是全国海草床的主要分布地带,有利于我们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绿色公益部总经理蒋琤说。8 \) ?  T3 F1 i) r, U/ t5 ]8 O
" _3 M: O4 \" m8 M+ q

& R7 Z) D$ o5 U4 M% w此次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威海市政府签订“威海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合作框架协议”,将最大限度保护威海的海洋生态环境,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升海洋的碳汇能力。同时,能在应对气候变化、提升海洋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全市海洋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P5 I6 F' i& G7 U/ L; w2 p. s0 o  n+ S
' ?4 q% t# b* U" M1 g2 d, h$ R
9大合作项目共同签约落户威海,是什么让他们选择威海、扎根威海?答案在于我市海洋产业的雄厚根基。' Z& |! O* [( \2 P8 N
) Z" L8 S: q0 ^0 N# Z, F

! ~9 H( `+ w9 m  b  n* A# m7 \在现场推介环节,市海洋发展局局长陈丕松说,近年来,我市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国际海洋科技城,并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3个集群入选省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等8个集群挺进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
7 ~6 x# V7 b" Q1 s( W) F- U* [' g" ^3 ^/ V7 ^' u% r

; R3 o9 S% ]% |0 d. a" k不仅如此,我市还建有全国唯一的省部共建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国内唯一的蓝碳主题园区、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专业化园区,是中国钓具之都、首批国家船舶出口基地、首个国家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之一。
; q6 S2 {8 `* |0 _7 `
) I, y' r& n" m4 |6 p/ H& q; q3 h6 ~) \
“近年来,威海近海养殖、远洋捕捞、海工装备、涉海数字等海洋经济优势产业迅速崛起。省人才发展集团来实地考察后,没用多久,我们双方就达成了合作。”威海海高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得志说,正是看中威海的这些优势,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威海海高园管委签订“共建海洋人才发展基金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我市首支海洋人才发展基金顺利落户。. @7 z; y3 j, p
# }0 k0 L6 j: _2 F6 }% `
% v5 x% B5 @9 E3 a% {0 o, V
据悉,该基金主要聚焦海洋产业发展和人才培育引进,通过发挥省属国企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搭建“人才+科创+项目+资本”的开放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让更多涉海新技术落地转化,实现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P- U, O. F$ @* E! Y% I4 P% \5 r0 t6 n$ j
/ l$ J0 O5 U  i8 I

2 @. ?" E) B. b: \!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P9 f, B9 k, D3 C+ t# p
与会人员认真听会,并正在用手机记录。本报记者 孙大伟 摄8位“引才大使”走马上任02本届大会上,和9个签约项目一样令人瞩目的,还有8位新上任的“引才大使”。6 }* o- }% C* q# S# a6 u
# H: g; R! [3 F9 g

0 K5 ]8 c* K. b( q1 F( l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海氏海诺集团首席科学家惠觅宙就是其中之一。早已“吃透”威海人才政策的他,希望能为威海招引人才带来新思路。“不仅注重单个人才的引进,还要将目光转向引进涵盖研发、营销等多种人才的完整创新团队。”惠觅宙说,他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威海人才引进“牵线搭桥”。
- ~* R$ M+ N4 Y# A7 r5 R
1 e4 b' q+ t4 d& x; b+ e! t5 P( N) U+ D
另一名“引才大使”是海军资本创始合伙人、雷锋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立强。他表示:“威海的人才政策是完善的、具有吸引力的,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才、产业和项目正向这里集聚。我十分愿意把我能接触到的优秀项目和人才介绍到威海来,并尽全力留下他们!”6 A- }3 W2 C* v0 L* s4 F/ p
( O0 k. v+ ]  w  w8 J2 L% ?

% @  d2 @# O0 A9 P9 q# N' t1 a城市因人才而兴,人才因城市而聚。随着“引才大使”“揭榜挂帅”等人才引领发展模式陆续推出,我市成功入选“2021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截至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66万余人,拥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专家150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增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来威就业创业青年人才数量连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p3 [9 ~3 A* P

4 q7 p+ S: ?0 e$ t5 E. E% u
, }8 l" I* J8 _* D招才的同时,还要引智。借着大会的“东风”,鲁东大学将与文登区共建海洋工程安全保障技术创新中心,瞄准海洋工程安全与应急新需求,将需求与创新零距离对接。“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水利环境海洋学科交叉优势,培育打造海工安全与应急新业态,为威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鲁东大学党委书记王庆表示。
& F0 \, w* l8 m4 D! O* o$ m5 A1 t9 t! w

. l' U0 U6 o$ w  L招才、引智,促进了我市创新平台和创新型企业的“崛起”。目前,我市共有涉海创新平台367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191家,引育海洋领域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50余名。# z  s8 H2 L8 v( M% j' G
% M  f! X$ ^0 k: ?

% v- e7 P& W  {  h8 L8 Y$ q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梁卫刚对此深有感触。“海洋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平台的崛起让我们在对接项目、洽谈合作时底气十足,并且对方都很认可威海的实力,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机会和可能。”梁卫刚说。
( K7 U1 w6 s+ t- @
4 b" Q) w* g9 ]9 x2 J/ n  |  L1 D) a$ `  y' S" ^/ I9 _
作为威海人才“朋友圈”和引智“联络站”,大会“链接”起多种创新要素,让人才与产业在这里互动交融,凝结出一个个充满科技与智慧的“果实”,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动力。8 \1 q4 w  _0 P) q+ b
6 O+ Z9 [' S" r

5 {% H7 z# D3 P8 M“我们将持续跟踪大会达成的签约项目,全面落实人才政策‘五进’机制,根据项目进展和人才作用发挥等情况,及时兑现政策、加强服务,确保这些合作成果真正成为拉动威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潘晓鹏表示。
9 p& f( B$ c5 Q) g1 j; r, X% _% [5 }" }8 @+ {5 \
1 ~0 r4 C, t6 r! b0 r* i1 j

: ^5 Y4 [& _/ N9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 _- \" x5 X2 ?* O" x# c与会嘉宾参观海洋科技人才创新成果展。本报记者 刘志鹏 摄创新平台、人才团队、领军企业组团推介03与本届大会同步开启的还有海洋科技人才创新成果展。当天上午,山东蓝润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部工作人员张亚男早早来到威海国际展览中心A馆,提前布置自家的展位。“我们带来了家里的‘拳头’内销产品,有夹心海苔、烘干裙带菜,还有海带加工食品,希望能通过此次成果展结识更多客户、国内客商,拓宽内销市场。”张亚男说。
4 L# j' G8 u0 h" ?9 U0 O5 y9 a2 @. Z" S0 n8 I

% R6 ?' L$ \0 s& u% b$ I, ~和张亚男一样,此次参展的企业、平台等相关负责人鼓足劲头,变着花样布展,将自家“门头”装点一新,不断向“客人”推介自家特色产品。% Z( i# M- ^# E

" {) @7 Z0 w! V$ S6 r& y
, ]: I% a0 S) j/ L. j: o此次成果展规划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设置威海海洋产业概况、威海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威海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威海海洋人才创新成果、威海国际海洋科技城发展规划等5大展区,对海洋科技城3大核心区、18个海洋科技创新平台、17个海洋领域人才团队、37家海洋科技领军企业进行展示,内容丰富、成果丰硕。4 X1 u# t4 x* g
+ d" J8 q/ M( I" b8 H" f
4 k& Y0 k  t5 k
在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展区,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参展代表正向观展人员推介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作为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这次参展,明阳智慧带来单机容量8到16兆瓦的风机实物模型,全年有效利用小时数可达3500小时,技术成果行业领先。
2 n. t$ \9 e2 V- \8 |) o0 n$ a0 ~! v( N* N7 t
5 v, P" i2 _- t, z* B0 _  D; m
领军企业研发创新势头迅猛,离不开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我市引导辖区企业与60多家涉海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创建42处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创建数量为全省最多。”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 b) Z8 v0 C

2 ?3 e0 w+ U, c) {) e1 h
. M/ V% F- @2 h* ^1 V) L' b! B来到威海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展区,便携式水质自动采集无人船、海洋牧场结构检测ROV等科技成果展示吸引了不少参展人员驻足观看。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教授刘纪化参观表示:“一直以来,山大与威海都建立有密切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此次参观成果展让我对威海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本地领军海洋企业和海洋研发科技成果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希望今后山大能在海洋养殖、装备、碳汇等方面为威海发展作更多贡献。”
4 ~6 C; v* w, S, {2 m
: Y' y) s# w0 ^& U
! ^6 ]4 ~% D1 P- A去年一年,威海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2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5.1%,全市海洋经济呈现出“总量快速提升、结构全面优化、动力明显增强、质量加速提高”的发展态势。
& C; ~. k" Y6 v: O2 O
* v& T7 k7 g2 T+ I
* I6 Y) `7 @: `4 Q; i9 c9 |  W逐梦深蓝,威海底气十足。“锚定全力建设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的目标,我市将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加快构建经略海洋新高地,奋力争当海洋强国建设排头兵。”陈丕松说。
: i* ^6 u) \4 s( h
# K* G* N: a" F7 w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3 u) W: x' P7 z' J: Y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