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窗▏为何海上要用海里来描述距离,而不用公里?

[复制链接]
长度单位,我们日常常用的有“米”、“厘米”、“公里”等,它们的单位长度有多少,我们再熟悉不过。而还有一些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是“海里”,却似乎不大清楚它究竟代表着多长的长度?此时还会萌生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海上要用海里来描述距离,而不用公里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i5 _% P" o+ d$ }+ M
0 l9 j) y9 K6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 M7 e2 A$ ^" S* |) q  \
“海里”概念的由来* D8 R5 e* D$ ^8 }6 Y5 X  Z
我们测量一个物品的长度,通常来讲都会用测量尺。如果没有测量尺,我们也会本能地去观察它周边的物品,对比大小。相较之下,我们便能够知晓它大致的长度等的数值。在陆地上,我们想要通过此种方式来估算任何实物的长度,其实都比较容易,因为参照物非常多。而在海面上,我们如何能够办到呢?% B" D# N, Q) n9 S7 P- I
% J( c4 D$ T5 R8 n9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c! Q% N  ~: I- \! k! [& v海上的参照物在何处?我们可能会联想到的是船只、岛屿、礁石、飞鸟等。不过,这相比于茫茫的大海,可以说能够遇见,再用其来作参照物与之对比,还是比较困难。而且,在海上,我们是无法像在陆地上一样,静止不动。1 j( j1 ?% @; f# w( w
在海上的移动速度,也不会以人为的方式来控制。这时候,海上前行的速度就无法判定。种种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就促使了前人不得不去探寻、解决这些问题。“海里”,也在这个漫长的研究与探索的过程中,诞生。; r0 R0 \& `4 P+ t& _+ x0 G
公元前五世纪,前人已经具备了远洋航行的能力。在他们的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就猜测到了,其实看似是平面的海面,呈现的是圆弧形状。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测出,人类身处的地球,其实就是一个“圆”、“球体”?
8 m( l3 ?) x0 F+ l+ c+ p到了十六世纪,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此加以探索的人也越来越多。理论与实践持续推进之后,通过航海仪器测量出了大海所在的经纬度,继而,“经线圈”的概念出现了。
8 ]8 r6 B; }3 {
! b4 |9 Z- _, y/ X5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Z+ F5 F9 d- o6 q
所谓的“经线圈”,就是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穿过南北极点,所画出的大圆。每一圈都是一个圆,一圈就是360°,需要将其分成360份,每一份为1°,再分成60份,每一份就是一分。这也就是一海里的距离。1 i, y$ P# r1 A& C7 F' q

9 L4 x, O. X9 h0 A&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4 H: b' x6 W- o; L: h7 c# p
“一海里”究竟是多长?+ Y* I7 D9 c  J/ x4 V
那么,“海里”的概念产生了,长度就是接下来要明确的第二个重要问题。“一海里”究竟是多长?这时候,就要联系到“米制”的度量衡标准了。
! y& m5 w' L2 T9 P1公里就是1千米,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而关于米的定义,则要追溯到1799年。十八世纪,法国正式启用“米制”来测量物体长度,在这一年里,法国正式开始使用一种被称为“米制”的度量衡标准,该标准将1米的长度定义为:“通过巴黎的经线上从地球北极点到地球赤道的距离的1千万分之1”。) @$ V) i: B" q% E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米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采纳,为了精确地表示1米的长度,人们可谓是想尽了办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总是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直到科学家能够非常精确地测定光速之后,这一问题才得到解决,于是1米的长度最终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直线前进299792458分之1秒的距离”。
& Y) w1 D6 y* U现在我们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那么按此标准就可以得出,“通过巴黎的经线上从地球北极点到地球赤道的距离”,其实就是上述“经线圈”周长的4分之1,所以“经线圈”的周长就为4千万米,也就是4万公里。
% C; O" [! b5 ]9 [2 I" U

0 P" Z$ T) m: k: O7 d- V;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q- \4 P/ C% T3 l7 ?& W" s) q' H
不过,这时候一米的长度还不够精确,在使用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会出现偏差。所以,后来研究者又将其做了进一步的明确,结合了光速进行测定。因此,经由计算就能得出“一海里”的长度。经线圈的长度就是四倍北极到赤道的长度,也就是四千万米,四万公里。接着套用前面所讲的计算方法,就可以计算出一海里的长度。
5 _5 [" `# Q$ W; G3 l) d

+ \0 D  A. z8 j" e*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W: q2 u( ?# v# u! U* k) a根据海里的定义就可以计算出,1海里就等于4千万米除以360然后再除以60,其结果就是大约1852米,也就是说,1海里大约是1.852公里。2 d! F& b5 B+ I0 o( ~4 Q3 B
然而地球却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这就意味着,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区域,1海里的距离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说在赤道区域,1海里大约是1.843公里,而在两极区域,1海里大约是1.862公里。
$ Z' U9 k# x* K/ K9 o& w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各个区域对“1海里是多少公里”的定义就出现了不同,但一般来讲,人们普通采用的是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上通过的标准,而根据该标准的定义,1海里就是1.852公里。+ c  J- x0 I9 W3 Z- {! B" E% K
8 l5 i8 Y# c% \6 v8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L0 Y) ]6 H& c7 t4 b  s1 Y“海里”出现早于“公里”
" [6 L' v# f: u; {# t大海里用“海里”作为测量单位,陆地上“公里”作为测量单位,这在我们现在,就是既定的规则,原本就如此。
5 b0 S  X. [5 I/ s1 Q9 m  S而且,了解了“海里”的由来之后,我们也知道,“海里”这一概念是从很早之前就开始的,比“公里”出现的时间更早,且它本身的诞生就是与地球的形状、体积相关。因而何来的用“公里”代替?: o3 q2 g3 J/ e) D5 r7 Z# n
名称的诞生,通常都是有其源头,也是按照着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衍化。一般情况也不会用“后来者”的名称去代替“先前之人”。只不过我们生活于陆地之上,大部分时间接触到的也都是陆地之上的人事物,所以相较于“海里”,我们更熟知“公里”罢了。
8 F5 X3 U$ e( d$ `+ [3 E/ j现在,将两者进行了了解和区分,也就明白了海上的测量单位为什么是“海里”,而不用“公里”了。6 O7 `' ]  f/ }) f- L; n5 O9 ~' H- i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 T6 y; E) ]! i) u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