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奋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复制链接]
5 v! l" G" v7 J7 D$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y9 n8 a" _2 @3 M7 H
1 J8 [0 V. W1 P6 f7 s
, \: X& u6 c, r今年5月,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实现零的突破。青岛是我国藻、虾、贝、鱼、参五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发源地,“国信1号”船驶向深蓝,承载着青岛继续引领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的梦想。
  A. m7 M$ U* F1 k/ B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

0 Q1 @  f! |4 c# G1 V; `) Q" P: D
纵观青岛发展史,
; r, s$ l# }! q, s* Q- M
是一部以海为媒、
+ M* b; Z& y; P8 E
不断提升城市能级的历史。
) @* \' J5 C3 z& Z4 C( F% z
向海图强,青岛从未止步。
4 I2 `) [/ c5 D+ p1 @0 I
近年来,
1 {5 y, D& ~5 i
青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
! A+ p2 Y& W, ?, U# F- F
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

4 j! C" l# I5 D7 I0 i) f
加快前进步伐,
* R& j* h$ C3 l% F& s1 ^
奋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 @. Z0 g* b. r! J: w# b6 E
% _& z" _  S8 k) l4 A; n# t9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 w# Q3 ?4 a$ A' T6 z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门口醒目的16个大字,标记着习近平总书记在青考察的足迹,鼓舞着青岛在蓝色国土上奋力驰骋。“十三五”期间,青岛海洋产业、海洋港口、海洋科技、对外开放、海洋生态、海洋文化全面发展,海洋经济年均增速达15.6%,高于全国8.9个百分点。2021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达4684.84亿元,总量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居全国第三位,同比增长17.1%,占GDP比重达30%以上。. s7 ?% E$ ]0 f) b
经略海洋,青岛重任在肩。2021年,山东要求青岛发挥全省海洋领域“一核引领”的作用,中央则赋予青岛“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带动形成一批现代海洋城市”的新使命。, f4 x4 G  _. F0 W1 o
经略海洋,青岛更策马扬鞭。在今年召开的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青岛把“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未来五年重点打造的“六个城市”之一,把“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作为全力抓好的十个方面工作之一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提出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将海洋发展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j' i" J1 h- j& S$ L+ i' g& W- U6 }
这是青岛基于城市发展作出的远见抉择,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国之重任作出的真切回应。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站在新的起点,青岛不断释放更加强大的蓝色动能,奋力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  P* H  W0 j8 _( k6 f
科创引领,海洋发展争试点创典型
, [, F" i) a5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0 a9 d" _/ Q1 [( h8 r牢记殷殷嘱托,青岛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加快汇聚优质海洋创新要素,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继续走在国内前列。
; c: _; W/ n  `; V1 m- d5 {  Y# t
3 J! l! q( k. H* K) y5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 D4 y9 W" e* [( ?/ U  A3 J, G4 i4 J$ R; @- S

, a# i4 b7 P- a# P: f' @$ r* ?' b背依大珠山,面朝灵山湾,筹建3年多时间、集聚中科院13家科研力量的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犹如一座海洋科技“航空母舰”,在青岛开启高质量运行。从平台建设、基础研究到产业、教育、国际合作,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全链条布局发展,正成为青岛撬动海洋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T5 h/ z  a, [9 @" J
0 U& K$ Q9 C  W
崂山脚下,鳌山湾畔,我国第一个、世界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国家深海基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作为我国深海科学技术开发的引擎以及深海产业孵化的桥头堡,国家深海基地正引导青岛成为深海装备及相关产业的重要基地,承载着中华民族实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宏伟夙愿;- X( n$ o& ^. \7 E& p

4 Z; u4 H. [. d" |' B1 h
1 m$ r% O  i2 [(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F7 F0 H! r* L& h( B9 W
* Q. a6 \, ]4 w+ C同样位于鳌山湾畔,向着世界级海洋科创高地进发的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正在加快入列。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深远海科学考察船队并开放共享,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两洋一海”观测网并实现实时传输……试点期间,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探索科研资源的整合优化,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不断攀越更多科创“主峰”。
: n+ m' v+ x0 V: W# B6 J* B) p; J8 m* X7 _3 d
海洋顶尖创新平台,是青岛这座海洋城市繁荣强大的标志,更是未来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坚固基石。诚如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富超所言,通过平台建设,加快集聚项目、人才等创新资源,青岛加快开展综合交叉前沿研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7 P, C4 k: F7 k" {7 k8 Q
8 z1 O* h7 x/ b+ ?% c
事实亦如此。海洋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创新成果不断集聚,推动众多海洋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海洋科技成果在青岛“破土而出”。“海燕—X”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达到10619米,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方法与应用技术走出国门,出口美国、智利、秘鲁等国家;海洋腐蚀防护与修复技术近四年应用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等65项工程,估算节约腐蚀成本约31亿元……目前,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创新策源地。
6 g8 H: }3 {1 ^5 p, h
1 n0 X% s4 f$ X  ^( g4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 G- Q5 v: @  Z9 L
, N" e0 }1 I0 j  Q) T
万米级“海燕-X”水下滑翔机。
/ ~5 Y6 ~8 x0 d& g2 K1 v/ `
科创引领,一个海洋特色更加显著、更具创新创造活力的青岛正在加速崛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中央赋予了青岛“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带动形成一批现代海洋城市”的新使命,这是对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肯定,更是青岛向海图强的新机遇。' T: I9 v5 r5 M5 \" |; o3 K7 L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出席多国海军活动期间首次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争创海洋命运共同体示范区;依托国家深海基地建设,推动部、省、市共建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三大平台”;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水平,争创国家海水淡化示范城市;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校、企业,探索组建中国蓝色种业研究院(青岛)……锚定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勇担国之重任的青岛,正充分发挥海洋综合优势,争创一批在国家层面具有引领性的发展典型,探索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突破性的路径模式,推进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创新性的改革试点。& ]' }$ A# h* ^
时间是奋进者前行的刻度,遵循着“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殷殷嘱托,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青岛正锚定航向,争试点创典型,不断培育海洋发展更强大动能。
! {. L& E: z) F) i8 G( Q8 F# c5 Q( }1 \" Q: u7 f" C$ _

$ ?. m% q( l) L; d- r产业先行,蓝色经济引擎加速轰鸣
+ i" P# L5 C0 |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817公里,海域面积达12240平方公里,比陆域面积多1000平方公里。作为拥有鲜明海洋特色和区位、资源、战略、科技等突出优势的青岛,海洋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
9 U' l& I" K% d; x# K
7 [# E1 g: T1 w; T! j* {! b" _海洋产业发展如何,直接影响到海洋生产总值。这样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到青岛近年来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7 r: j1 O4 e& G4 }- y
2018年,青岛海洋生产总值3327亿元。在海洋GDP核算标准调整的背景下,青岛2021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为4684.84亿元,总量居全国沿海同类城市第一位,同比增长17.1%,占全市GDP比重达33.1%。$ ?+ ~" a) \5 ~
/ t( D: r( c7 i) E

( l& _! \2 i( e) J7 _; d;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g0 H4 u' D) |5 P

# a; q3 q3 f7 u* ]1 f' p0 A
全国首艘超低温冷藏运输加工船“海洋之星”。

$ {2 d' k; @  Q! {敢为天下先。获批全国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前不久,全球首次低纬度养殖大西洋鲑在试验区获得丰收;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揭牌运行,对于促进水产种业振兴、支撑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全国首艘超低温冷藏运输加工船“海洋之星”在青岛命名投用,填补国内高端金枪鱼海上加工空白,在我国金枪鱼产业链中开辟了新领域;全国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使用,被称为中国首艘“渔业养殖航母”,将为深远海养殖提供“青岛样本”“中国方案”。1 U, I# F* t8 a
敢领时代潮。诞生了多个世界最大、中国第一的船舶工程装备,世界最大吨位“海上石油工厂”P70等世界顶级产品建成交付;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建成海洋多(寡)糖工程药物等6个产品研发平台,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海洋药物GV-971成功上市、在研抗肿瘤药物BG136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已建成海水淡化规模达22.4万吨/日,占全国建成规模近七分之一,在建海水淡化项目规模为11.7万吨/日;今年以来,我国自主设计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我国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开发工程项目相继在青岛开工建设,超级工程青岛担纲,彰显海工实力。
. T7 h) c, z1 V& w, o6 @青岛重视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发展优势,也敢于直面发展短板。目前,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中的20个行业在青岛都有布局,且产值过千亿元的行业有6个,过百亿元的有8个,尤其在海洋设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水淡化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水平,但青岛仍在不断自我加压,坚持问题导向,寻找发展海洋经济的“最优解”。“虽然青岛经济规模全国领先,但海洋产业特别是海洋制造业发展还没有形成比较优势,现代渔业等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仍需进一步提质增效,海洋企业‘小、散、弱’的情况依旧存在。”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戚永战说。1 L: F. e# z3 c  G# B5 Q1 V% |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关系到青岛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关系到青岛能否尽快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深知其理的青岛,未敢懈怠,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g0 K! x# k) h9 u- d1 X今年2月,出台第一部精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政策——《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突破发展;3月,出台《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4月,出台《关于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5年,预计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 C' z/ O1 ~1 I. V' O5 I& O
一座城市能脱颖而出,一定是固有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鲜明的特色成长为不可撼动的竞争力。近年来,通过海洋新兴高端项目招引、组建涉海产业联盟及谋划建设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等方式,青岛海洋产业集聚度提升、生产力布局优化、发展环境改善。自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以来,青岛在海洋领域坚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目前正加速“转化”,快速“成长”,让蓝色产业成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更强大驱动力。
2 u# F  i0 {. C
6 x4 v% M2 k* e8 R8 n陆海统筹,开放青岛底色愈加鲜明; m+ `$ j5 ]2 }( Q6 x8 N8 ]( f
海洋,自古以来就是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对青岛而言,以港兴城,港城共荣,是永恒的话题,因为繁忙的港口,世界在这里交汇。+ a) d4 a2 Y  E/ J6 U2 `7 F
全球领先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建成投产,生产效率位列沿海集装箱港口第一位;今年3月,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第8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达到52.7自然箱/小时,彰显“中国速度”;今年前4个月,山东港口青岛港持续开航线、增运力、扩舱位,新增美国、非洲、澳洲、东南亚等10条外贸航线,靠泊的400米左右集装箱船达到61艘……
3 S  t& P; G: U! K
  y2 V) {) D+ l- ?4 T&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6 i. [( A; {$ n. j' c

+ F% ]6 z8 j% M( S- ]海洋经济是高度外向型经济,港口作为陆海联动的大通道、大枢纽,推动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青岛更高质量发展。目前,青岛港集装箱外贸航线位居中国北方港口第一位,海铁联运箱量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的作用不断凸显。
9 q9 _7 P" K. z' r2 _6 z2 p  t/ A- v3 N- ?( ~
“港”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城”是港口发展的依托。依托港口,青岛加快建设链接上合组织国家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商贸物流运转基地;强化面向日韩门户功能,推进海港、空港与日韩主要口岸“多港联动”,实现日韩空中航线“公交化”,建设中韩日“海陆海”跨境电商高速物流通道……港口在发挥运输功能的同时,越来越成为青岛向海经济、海洋外向型经济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桥梁。5 U+ v/ M! y0 {: b6 ~4 x' D
( K% O  K6 k; e$ ~9 ?% n0 l/ e, f
“我们将锚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总目标,以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多方赋能供应链功能、河海陆空‘四港联动’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港口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集成用好金融贸易、港航物流、高端装备等资源,携手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的发展蓝图,代表了港口从装卸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升级的趋势,而港口的升级发展,也必将为青岛注入更多蓝色经济动能,加快实现港城共兴。
; C1 E/ o* R/ T; Y# W( h* v% ?8 B* j5 f: x( m0 {, D2 b& T
走出去,请进来,青岛正以海的胸怀拥抱这个世界。依托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国家战略,青岛对外开放的步伐也越来越大。其中,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中心已组建中乌、中白、中俄、中德4个国际技术创新中心,正在进一步汇聚国际海洋科技人才,开展海洋产业特别是监测装备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研发,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同时,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东亚海洋博览会、世界海洋科技大会等海洋国际会展活动吸引着八方来客,搭建起青岛更加开放的国际朋友圈。
" @* ~) m* |2 r& B5 I
! n5 G, _9 @( n+ X- a# \3 j4 l3 ]

$ H) }. ~, W. c% ~3 ?1 },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6 u7 l# a$ M$ q

# U3 S: |  ]9 B在世界的聚光灯下,青岛这座海滨之城早已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这里有被评为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的灵山湾,城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漫步青岛,“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画卷渲染了青岛这座城市的底色。这里更有激荡蓬勃的海洋奋进曲,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青岛面向国际一流,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全球海洋生态示范中心、全球海洋事务交流中心,把蓝色旋律写入了城市的发展脉搏,让城市底色更加鲜明,让“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恣意铺展。  " F: G  _. I( c' O* r- B; O
& n: B" ?' y9 q& {; a1 F( j. X
目标清晰,唯有奋斗作答。在绘就的新蓝图下,在开启的新征程中,牢记使命嘱托的青岛,必须加快把蓝图变成施工图,为经略海洋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当好排头兵,广聚“向海而兴”的共识,续写“百川共赢”的华章。
% a# {$ S) \& q) Y" W+ P6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7 J: I* H7 @, ]  m% ^-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