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水水质整体持续改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均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全国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为轻度污染,塑料是我国海洋垃圾的主要类型。6 b4 S* @$ ^: t' l. k/ q
这是5月26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中显示的内容。
' [% D V2 Y5 d7 c* ]
+ s1 M$ Y3 |" b8 e2001-2021年我国管辖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 ( v+ b9 `2 f* }/ o* [( {/ z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说,2021年的海洋公报更加体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体现陆海统筹,在水污染防治行动强有力的实施下,管辖海域水质状况总体呈现持续向好的状态。) B4 N7 K9 G) M: T6 p' u3 T
5 e2 ?' o+ f7 v2021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状况分布示意图
3 V6 z' `1 B, R( V2 ~' E1 C 王菊英介绍,公报从“大生态”的视角系统介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自然保护地、滨海湿地等情况,并增加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珍稀濒危生物监测等内容。此外,公报还专门介绍了海洋倾倒区、海洋油气区、海水浴场、海洋渔业水域等区域的环境状况。监测数据显示,绿色正成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3 H% o, \0 b0 l, S3 h( s2021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区域的海洋垃圾监测,在近海6个代表性断面开展海洋微塑料监测。结果显示,塑料是我国海洋垃圾的主要类型。, Y9 |2 e) Q4 B1 }! k' K7 B9 S
' q' V$ j" a. Q1 ?4 [' \2021年监测区域海面漂浮微塑料分布图
6 Q6 Q( [2 U7 Z0 L$ O$ y 据介绍,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中,塑料垃圾分别占92.9%、75.9%和83.3%;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监测断面海洋微塑料平均密度分别为0.74、0.54、0.22和0.29个/立方米,平均为0.44个/立方米。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和近海微塑料的平均密度处于中低水平。
% o7 M) Y- U: o/ H$ j! d0 t" Z' B/ A王菊英说,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大力推进塑料污染治理,从源头减少海洋塑料垃圾的产生。同时,加大监测工作力度,在重点河口海湾开展海洋微塑料监测,以全面掌握我国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分布状况。
0 e) X; l1 ~' F" O1 l I$ |: \ 下一步,海洋垃圾监测点将覆盖至沿海地级市,并将逐步拓展至沿海区、县。海洋垃圾的治理工作也将被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部署,不断压实地方政府塑料垃圾治理和监管的主体责任,并将塑料垃圾污染防治责任落实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
8 A/ c3 a; W9 C& E- ]
0 E/ G6 M1 K/ t) e& U& j* k) T2 u& h" [' Z0 i* \
8 e8 h% i+ X5 O4 a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题:海洋污染“根在岸上”,塑料污染整治或被纳入环保督察范围 记者 张艺;生态环境部
$ @6 `6 `( Y/ S1 S; Z( v4 d; K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8 I8 K& q( t F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