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在肩,国之重器“经海”系列深海智能网箱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u: N6 h _$ W
神秘的面纱之下,亚洲最大深海智能网箱有着怎样的神奇?
0 Y: W5 @! j3 @" j- v9 }《光明日报》带你走进长岛,轻拂面纱,深海的巨型“粮仓”入眼来……
1 ^" w' {/ _' w6 v
; i1 p' x" g# N: t' A8 H' r# N8 @6 g【晒晒咱的国之重器29】5 w0 u; i2 ]1 s/ J% [0 u
! x* H3 ^1 I2 K: }位于黄渤海交汇处的长岛,水天一色。6 w2 \: ^( {& `# g* S# O
站在长岛岸边,远远望去,海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座座“微型牧场”——这些长、宽各70米的海面平台,容纳水体达7万立方米,搭载了水下声呐、水下机器人、5G通信、海洋数据监测等多种系统。平台里面,鱼群穿梭涌动,生机无限。平台周围,一条条海参捕捞船在繁忙作业,收获满满。: t" q" V' _& q& H- Y, R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经海”系列深海智能网箱。作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的排头兵,山东省烟台市正在规划建设未来海洋牧场之城,深海智能网箱是该市实施“百箱计划”的第一步。
8 L6 i% b! Y j& N4 O你能想到吗?如此巨大的平台,工作人员只需4人,数十万尾鱼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养殖。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福元说:“首批‘经海系列’深水智能网箱里的许氏平鲉、花鲈已开始收获,单体网箱年产渔获600-1000吨。”! Z* z q8 |& Z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左右,当土地承载已经满负荷,海洋能不能成为新“粮仓”?又该如何在利用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 B B7 Z& F% O( Q. E& B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告诉记者:“牧养互动是实现海洋农牧化的重要途径,从立体开发角度出发,水面的深海智能网箱是实现工业化生态养殖和智能化监测的重要载体,水下的海洋牧场是实现环境保护、资源养护和渔业持续产出三大功能的蓝色粮仓。”
2 D* f% u- o& T0 U3 W$ k E深海智能网箱设计和建造并不容易——网衣系统性能与强度设计、网箱大型桁架式结构设计及防腐、坐底式网箱平台非线性流—固—土耦合动力响应分析、抗台风分析及设计……处处都是难点。* F5 O/ q! E; [# O
我国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自主攻关。正如“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立斌所说:“在‘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的支持下,我国海洋牧场实现了由以机械化、农牧化和工程化为特征的1.0阶段,向以生态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2.0阶段的重大转变。”: j1 G7 k6 w3 d3 ~( {# K
如今,15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顺利获批建设,我国海洋生态牧场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因海制宜”,突破了南北方典型海域生境修复新技术,完成了海洋牧场生境从局部修复到系统构建的跨越;“因种而异”,突破了关键物种资源修复技术,实现了生物资源从生产型修复到生态型修复的跨越;“因数而为”,突破了环境与生物资源远程实时监测和预警预报技术,实现了海洋牧场从单因子监测评价到综合预警预报的跨越。
7 O2 l& s) i6 P2 ^& r; r从近浅海走向深远海并不是终点,全域型生态牧场建设的3.0阶段正在开启——它将以数字化和体系化为特征,兼顾海水与淡水。杨红生说:“从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的角度出发,在海洋里像在陆地上生产粮食一样生产食物,实现耕海牧渔,是我们几代人的梦想。”
0 Z8 B& M+ O' ], h4 c p" x现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海洋牧场智能管控与少人化精准协同作业应用示范”正在进行中,科研人员将基于北斗精准导航与高分辨率遥感集成技术,提升海洋牧场智能管控与少人化精准协同作业水平,构建科学选址—规划布局—生境修复—资源养护—安全保障—融合发展全产业技术链条,实现海洋牧场构建原理、技术、装备、模式等自主创新,拓展牧场建设新空间,打造“北斗+海洋牧场”的全域型海洋生态牧场。( @) J7 j: ?8 Z9 w4 v. f: Y
走向深蓝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域型海洋生态牧场的画卷已经展开。未来更加可期!
, @, L/ m n e- G0 D' K; M) m; n& J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A( Y# w2 k* |8 ]$ d1 c/ o q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