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谜】南海一号:沉睡深海的「丝绸之路」遗迹

[复制链接]
八百年前,鼎盛的丝绸之路上,无数的船只横跨大洋将东西方连接起来,很多船队成功了。但也有许多的船只,永远留在了海底,成为海洋中沉睡的宝藏,静静地等待着后人。
! u! J8 X7 j- A2 j) Z8 l& U/ B5 c$ ]( I9 p
1978年,一艘古代沉船在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约三十米长,十米宽,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更令人惊奇的是,即使过了八百年,古船船体保存依然相当完好,船体木质坚硬如新。: z# K7 h* M/ R( Z: \7 _. w/ N
2007年,沉船整体打捞成功,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把它命名为「南海一号」,这个不那么传统的名字,蕴含着这样的寓意:
% P6 N' y6 t. W“国内第一个沉船遗址,一个新的开始”。
% o5 c1 ]6 R$ |# J# S/ X5 m! q但在这成功的背后,是一段复杂而艰辛的打捞之路。
3 A0 C* C8 T( v  B5 e( e+ R
* k* F3 G$ s2 p-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 A4 \4 r' R
南海一号复原(这样看还有点小可爱呢)

# S7 R  x! q' m, f7 B1“逼出来”的中国水下考古7 C: o. g6 ?) d6 O5 E- `
1986年,阿姆斯特朗,佳士得中国文物专场拍卖会开幕。20多万件由迈哈彻在中国南海寻到的文物公开拍卖。# O* D  B" t' r
在欧洲收藏史,一场拍卖会出现20多万件中国文物,这是绝无仅有的,荷兰甚至整个欧洲都陷入了狂热。
! L& U! h" p: j7 Z# J得知消息后,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立刻急电国内,国家文物局文物处的杨林临危受命。但翻遍公约法律,却找不出一条制止此事的依据。3 u4 p! Q# Z! G, G8 y3 \; \; j
无奈之下,国家文物局派人带三万美元前去竞拍,但每一件文物的价格都在预估的十倍以上,三万美元形同废纸,20多万件文物流入旁家。
! u3 W! U0 ^1 W5 |# u5 r) F  l
# V, J2 T* A% J+ K%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x6 t; l- z6 k+ P
英国职业寻宝家迈克·哈彻
9 x) O5 w5 n* V
此事震动了中国政府,国家立即着手组建中国水下考古队,第二年,国家水下考古中心成立,张威被任命为中心主任。  e/ o* k6 |3 p% Y! q# h0 l
但还未来得及招兵买马,一项艰难的任务就出现了。
1 B$ J; O( b3 S( e, k* u5 c# `在阳江市附近,中英两国合作打捞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发现了一艘宋代沉船,上面有大量精美瓷器,可能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密切联系!
# O5 e6 B5 s) t0 b而它,就是后来的「南海一号」。% U8 p$ K" z; o$ A
2历经磨难
( Z/ `- ~; B3 \由于是中英共同发现,英方也想在这个“海上敦煌”大干一场。
3 k7 I: Q: O; Z为了节约成本,英方打算直接用机械抓斗进行挖掘,但为了避免莫高窟的悲剧重现,中方强硬的拒绝了英方,并表示:$ ?4 I: P1 [2 \0 A' p+ k) ?
“这是中国的沉船,得由中国来解决。”: l1 F% t  Z" S: T" K6 @
然而,当时我国的水下考古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本无力独自打捞。1989年,中日进行合作,但由于勘测技术有限,连沉船的主体位置都无法确定(尽管之前已经标记了沉船位置)。不久之后,日方认为难以获利,不肯继续合作,共同打捞仅持续了五天。
( {, Y7 p& t, {( d) Y0 v这也让中国人意识到,靠谁都没用,只能靠自己。
) y: O% ?& j" F2 i随后的十几年中,中国水下考古队一边培养人才,一边继续勘测位置。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考古队员终于发现了这个“深海巨兽”——它躲在两米厚的淤泥里。
) [2 w* [/ i& G; Y& \为了船体的完好,打捞队决定采用从未尝试过的整体打捞方式,并直接运到博物馆后进行后续工作。' |5 B' c3 V) \. r# n" b
这种方式难度大,耗资多,但南海一号配得上它。
: D9 U+ a: e  x. g! ^% _( t事实也证明,这个制定了4年,修改了6次的方案,使南海一号最好的一面呈现给了我们。
7 x6 U2 p- ^+ m4 ~5 c5 ^3终成正果) I9 e! X% ?% ~$ N: N1 X
2019年,这项投资两亿元,耗时几十年的工作基本结束,迄今已发现十八万件文物,包括各种瓷器,金属制品等,研究价值难以估量。  d/ f, w  v/ I9 ]' [4 Q
4 m% l# U2 }; j) x7 `  a; |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d: L! L# m/ N# ~) I; l* `

0 [% x) \; l  w& ^- I6 j+ j, I! L7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P; ?6 i6 f% P, Y7 @
* }* G8 o, W; i*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 v& O9 I' g: F& w
; ?7 E6 c( Q1 }0 B$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t* z* ~8 S& Q7 `0 P
南海一号上的文物
" ~& X( @$ o7 [% a7 z* i* I! P  t
单作为文物来看,南海一号已是价值不菲,但是,对南海一号的打捞,更在于其历史学与考古学的价值:
/ N4 f; X4 l' d& d6 G- ^作为南宋时期的远洋航船,南海一号留下了无数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印记,为研究中国陶瓷史、造船及航海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而这些都是陆地考古难以提供的。! ^" y* |1 q' ^, ?) Q* w) ]  e
可以说,南海一号就是一部以「物」书写的史书。# ?/ }4 `6 x, y" Q6 v/ Z
同时,南海一号的打捞,也是中国古代水下考古打捞队的第一次练兵,为中国水下考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j& }" l% R+ t9 Z) K. n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G9 K/ O: d* D! f/ v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滕3269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