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推进新时代“南竹北移”,打造北方最美竹林风景线!

[复制链接]
聊城市地处山东西部、黄河下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江北水城”之誉。20世纪50年代,聊城市遵照毛泽东同志“要大力发展竹子”的指示,陆续开展竹子引种栽培。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南竹”已成为聊城市常见的景观美化树种,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34余hm²。新时代,聊城市创新推动“南竹北移”生动实践,开启“南竹北移”再出发新篇章,力争打造北方最美竹林风景线,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s9 U" z* `! }2 K9 K; f( h3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F" \7 \+ d8 T- z
中国林学会理事长赵树丛等领导考察聊城竹子种植情况, j' H. M6 X6 E! S+ N9 Z" ?
' _% E6 s" V5 U3 L
8 f+ G* D# U: p

! \  Y2 y' ?6 a$ D0 X% e" y
4 n4 K. s- G0 b" i2 L! L: l2 Z/ s/ `
' Y4 S# o8 B+ ^$ H3 g

3 i9 J  D* c* c- z2 Z创新推动“南竹北移”的生动实践& ?2 e1 s- p8 H4 `! D# {8 n% k

+ I" T. G% W9 J5 b/ }/ ^# C, y! b* y/ e: n  t, G3 v

0 u& Y. a" x" D9 V; L" q
5 e' Y' T9 Y1 h3 V# l! u1 }" Y1 Q% V, X0 e* d5 P! N% j
0 I4 Q# T' K; A+ D2 S1 n
6 z+ v: N' q2 q7 B1 Q

- z' J' z1 P& V% C( @9 D* X2 B2 X一是不断积累成熟的“南竹北移”栽培技术。聊城市大力开展“南竹”引种栽培技术创新,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南竹北移”栽培技术。目前,聊城市已成功引种70余种竹品种,是我国北方引种栽培竹品种最多的城市。聊城市积极将“聊竹”及配套栽培措施输送到山东各地及河北、京津等地,并于2020年将淡竹、曲秆竹、金镶玉竹成功引入黄土高原腹地延安,为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东竹西移”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二是成功探索竹林盐碱地生态修复模式。在聊城东昌湖风景区34 hm²盐碱涝洼地创新性地开展竹林盐碱地修复治理,成功培育驯化出耐盐碱竹子品种。昔日的盐碱涝洼废弃地变成如今的竹海公园——“百竹园”,成为我国北方城市建成区中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竹子栽培地。这一竹林盐碱地生态修复模式得到了中国林学会及国内竹子专家的充分肯定,为盐碱地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样板。三是持续深化“产学研”全方位战略合作。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2年成功举办全国“南竹北移”会议,吸引了全国顶尖级科研院校竹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汇聚聊城。在2021年的会议上达成了《聊城共识》,中国林学会将聊城市确立为“南竹北移”永久会址。此次会议上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与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与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聊城市禾木竹子发展中心与国有广平林场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将在竹子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汇聚高端智慧,充分发挥聊城“南竹北移”技术转移、种苗繁育中心作用。四是全力打造“水竹双亲,凤鸣在竹”独特的竹林生态景观。聊城的特色在于水,以“江北水城”“凤凰城”而著称。聊城市充分挖掘本地深厚的文化资源特色,在公园、广场、社区等重要节点全力打造“水竹双亲,凤鸣在竹”独特的竹林生态景观。不仅丰富了冬季常绿景观,而且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成为了鸟类的栖息地,极大丰富了生物多样性。竹子在聊城乡村绿化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很多家庭已习惯在房前屋后栽竹,极大提升了乡村景观。全市95%的村庄都可以看到竹子的身影。
2 f3 n% v9 Q+ k6 K(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7 v9 O8 I; v: e9 ~) ?
2021年中国“南竹北移”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学术经验交流会在聊城召开/ L# |7 x  W9 @9 L

* H* G% y6 u' W% Y! X) u% E* u

& j+ j, G( j, @/ l
5 t; g! [) e; D6 ]% S+ {
& _& _. H% p1 X, y' u6 V. q4 x% ]1 E) Q/ |, b
* [4 Q( E0 e( y- C
进一步创新推动“南竹北移”的战略举措2 d4 f3 g; {  u# \2 O: A/ y3 V
8 r6 P+ ?* |  `  @$ Y. h
6 O- e" }% B1 O4 T) C* F% p

% `% E. n4 a! @# _0 G& ~" z8 W7 ]+ u; a( x# a% A

: m7 |9 E$ W6 O9 `5 n1 T" Y, }7 L' S& y* f* [

, K& N! q! K6 m. J9 {+ F
# U& U9 u4 Q  Z" q- E" D( t- T7 T8 @6 Q2021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0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更加坚定了聊城市继续创新推动“南竹北移”工作的信心。聊城市将充分发挥“南竹北移”桥头堡作用,着力建设北方最美竹林风景线,以实际行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优良竹种保护培育,推进打造国家竹子种质资源库。在国有矿柱林场利用现有成熟的“南竹北移”引种驯化培育技术和盐碱地生态修复模式,收集引栽优良竹种,力争建成北方最大的竹种质基因库,为北方竹子发展提供优质的原材料选择。二是科学发展竹生态,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在国有林场率先示范并推广竹木混交种植模式,提升竹生态发展质量。因地制宜,把竹与本地水资源相融合,在黄河、京杭大运河等水系两岸合理增加竹林面积,推进生态屏障建设。三是做活文旅产业,打造北方最美竹林风景线。保护和宣传“竹竿巷”“油篓巷”等历史遗迹,打造竹子文化馆,弘扬“尺八”文化,提高城市品味、丰富城市文化。建设大运河竹林风光带,沿运河依次建设“两城七镇”竹园景观,打造“璀璨文化、绿色生态、缤纷旅游”相互融合的森林城市风光带。

) _( ~$ p9 u9 V4 _! X+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 N  b8 r4 \* r7 g" A
聊城百竹园前后变化对比
- Z9 C, e1 ]# F, o( l* [9 r; _& Q8 @7 x

/ x% N+ W! G. I6 Z6 C6 j3 X' o1 [, H7 {4 E
; E; S5 K  s  E! U6 E6 y& p

  P) o, }3 t; D" i% O$ _% _' L" m) v! O) i+ R
! F" `7 j4 G+ Y" e, J7 B
创新推动“南竹北移”的经验启示" W! A8 w6 [! F8 Y$ k/ o& T9 l
! `+ c0 Y! a6 q3 M* \

6 w9 E! w) }" b3 l
: {0 j# ~4 Y4 Z( J6 T/ @9 w% Y4 M: l6 ]: x/ ]; Z; ]

& \" q9 x! }& b: b
0 |1 m& p2 N( X7 f( x& o, G1 D' l$ d: m7 ?7 w! C  ?

3 h1 p+ g* N9 ^. {0 N6 e7 |5 P一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部署。聊城市在创新推动“南竹北移”的历程中始终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需要,顶层设计始终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发展布局与国家战略部署相协调、相一致。二是坚持科技创新。聊城市在创新推动“南竹北移”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坚持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科研攻关,以科技进步激发竹生态高质量发展持久动力。三是坚持发掘特色。聊城市在创新推动“南竹北移”过程中,始终坚持发掘特色,深入发掘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将“水城”特色文化和竹生态结合,促进本地文化与竹产业融合发展。

2 l  s6 [8 q7 ^/ ]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m- M) f# l: B#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L- {* [6 w2 N' r9 c+ a( n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